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麦盛良师傅的店铺里有各式各样的秤。

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点“秤星”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工序。

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麦盛良师傅说,做人如制秤,要对自己严格。

如果你家里需要一个称,走进超市或是网购就有琳琅满目的电子秤可以选择,便宜的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在电子精密仪器大行其道的今天,一根细长的木杆上挂着黑不溜秋秤砣的杆秤早已退出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再过几十年,当孩子们读到文学作品中“人心如秤”“秤平斗满”这些成语时,还能形象地理解“秤”“斗”的含义吗?珠三角一些地方在婚礼上用杆秤寄予新人“秤不离砣”美好祝福的习俗还能继续流传吗?

在佛山顺德大良一间不起眼的街铺里,手艺人麦盛良用他和他岳父60年的坚持告诉我们——至少现在,中国传统的杆秤还在。

在顺德大良钟楼公园附近一间小小的街铺上,过往的人们总是好奇地望着它的招牌,只有一个字——“秤”。没有错,这就是现代都市里已非常罕见的手工制杆秤的老铺。铺里有一位坚持手工制作木杆秤的工匠师傅麦盛良,他已足足坚持手工制秤12年;如果加上他师傅制杆秤的时间,师徒两人坚持做杆秤的时间超过了60年。

在他经营的衡器店里,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木杆秤。麦盛良说,一把好的木杆秤即使历经岁月的打磨,其精度、准确度也依然不会改变,正如人的诚信品质,相伴终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杆秤,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潘继生表示,在计量方面虽然电子秤大大优胜传统杆秤,但杆秤依然有很大的“现实文化意义,不会轻易消亡”。

学做杆秤: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说罢,他从墙边的工具架上抽出一根一头大一头小的秤杆坯子,用工具熟练地反复刨了起来,并不时拿起来凑到眼前细细地观察。“秤杆一定要刨圆,称的时候才能滑到准确的斤两。”麦盛良说,手工制秤每道工序都要求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木杆秤的制作非常考验耐心、专注度和准确度,麦师傅说,“刨杆要平、要直,做刻度的时候也很有讲究,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做秤最难也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钻孔和点“秤星”:先在秤杆上从前端到末端划一条直线,然后按照规定的标准,在直线上钻小孔,在孔上插入细软铝丝,用钉秤特用的“快刀”割断铝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星”。

然而,杆秤制作绝非易事。刚开始接触杆秤制作时,麦盛良也吃过不少苦头。因为不懂得怎么用力,刨杆刨一个多小时是常态,常常刨到手指生疼;点“秤星”的时候要钻孔,稍不留神就会戳到手指流血,“我曾经五个手指都贴上了止血贴,切线的时候也被切到过手。”而有的时候,因为一道工序的失误,整把木杆秤就得从头再做。

杆秤如炼心:习得了做人的真谛

谈起学做手工杆秤,那还得从和太太龙女士的相识说起。“当时跟她认识之后,才知道她的爸爸是做秤的,已经做了48年了,我很佩服。”从小喜欢动手做模型的麦盛良从此接过了手工制秤这根“接力棒”。给麦盛良传授技艺的岳父龙师傅对他赞誉有加,“学做秤讲究灵性,一般人要学3年,他不到2年就出师了。”

深耕手工杆秤制作的龙师傅见证了杆秤的“盛衰史”。“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家家都需备几把杆秤,那时候生意好,一天得做二三十把杆秤”。那个时候可谓是手工杆秤的“黄金时代”,2000年以后,随着电子秤的日益普及,纯手工制作的木杆秤几乎告别历史舞台,其制作手艺也濒临失传。

秤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曾是民间必备的衡器。“木杆秤早在秦朝度量衡统一标准之时就开始在民间使用”。麦盛良和龙师傅对于木杆秤的历史渊源如数家珍,“木杆秤按秤杆长短及秤砣大小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大号杆秤一般可称重150公斤,最小的杆秤多用于中药房抓配中药。”而在麦盛良的衡器店,都能看到这些大小各异的杆秤。

在做秤的十二年时间里,麦盛良认为,坚持这门手艺,让他更加耐心、专注,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做人的真谛,他认为做秤有“炼心的作用”,“做秤的过程中也能体现顺德人诚实、刻苦耐劳和坚持的精神”。麦盛良微笑道,“在教育上,我也要求孩子们像做秤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大方一点,不要斤斤计较”。

尽管现在买杆秤的人不多,但麦盛良仍然坚持手工制作,坚守一份匠人的诚心。在他看来,每杆秤售出去都代表着信任、代表着诚信。此外,他也希望能有年轻的血液参与进来,把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被更多的人所认知。

专家:手工杆秤有“很多现实意义”

除了极个别的场所,比如传统中药铺在抽屉式的柜台秤药,手工杆秤在现代社会,对比起精确方便的电子秤,没有优胜之处。

潘继生最后说道,麦盛良的坚持是值得赞许,“将来一定会有好的回报,来报答这位难得的中国手工杆秤传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