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的“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是什么意思?

花开陇上

关于这个问题,老农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古人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农谚。指导农业生产、判断未来天气、教会人们做人做事,这都是农谚可以做到的。


就拿题目中的这句农谚来说,它不仅告诉我们麻这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而且还告诉我们我们何时能够根据它的生长习性来利用它。老农关于这句话具体分析一下。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麻是什么?麻,咱们通常吃的麻麻是它的果实,这种植物的茎干呢,作用也非常大,麻绳、麻布都是用它做成,而且家里有白事的时候,晚辈会身系麻绳来吊唁长辈。


所谓头麻见秧,就是说麻这种植物呢,生长的特别快。可能几天你没留意,它就从一个小苗子长的很高了。春天我们把麻种下,等到把田里的水稻插完,这句话中的秧就是指水稻秧。水稻秧插完以后,第一茬麻就已经长高了,可以收割抽其皮了。

所谓二麻见糠,说的是这麻啊,并不是每年只能收割一茬,往往把第一茬麻割到以后,隔几天它会在割倒的枝干上再发芽,涨起来。

不过这一次长的速度有点慢了,等到水稻收割以后,水稻变成大米见到糠。这个时候第二茬也就能收割了。

所谓三麻见霜,说的是麻这种植物不仅可以收割两茬,第二茬收割以后还会长出来,能收割第三茬,这一次收割,也是最后一次。等到霜冻的时候,第三茬就要收割了,可能有的还没长好,但是马上就要冻了,植物也不会再长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收割了。

好了,关于这句农谚老农就讲这么多,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人话农事

农村里老人常说的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是农村里流传经久的俗语,这句俗语是旧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劳动人民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至今受用,农村老话俗语言传沿袭,说明了这些老话俗语具有一定的道理,直至今天,在现在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活中仍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这里所说的麻指的是苎麻,属于灌木植物,高约1.5米至2米左右,叶片互生,叶片多为圆形和卵形,植株上部为雌性,下部为雄性,茎粗一般为一厘米至二厘米左右。苎麻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中国南部省份有大量栽植,长江流域是中国主要产麻区,苎麻用途主要用于制作麻绳和纺织工业用麻布原材料。

一,头麻见秧,这里的秧指的是早稻的秧苗,头麻见秧指的是收获头麻时间,早稻秧苗下地后,就可以收获头麻,苎麻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植物,苎麻品质最好的是头麻,人们收获头麻后,扎成捆投放到汪塘里沤,十天左右,将头麻取出去处秸秆,外皮晾晒干,就成为制作麻绳最好的材料。

二,二麻见糠。苎麻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植物,头麻收割后,只要温度适宜,水分养分充足,苎麻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长出新芽,节节见高,等到早稻收割后,将大米脱粒后糠皮飞扬的时候,是收获二麻的时间,二麻的品质质量相对与头麻来说要次一点。

三,三麻见霜。二麻收割后,苎麻继续萌芽生长,由于气候原因,天气转凉,温度不适宜苎麻快速生长,相对于头麻二麻来说,三麻的生长时间是最长的,因为生长缓慢,所以到了清霜降临的时候,才开始收割三麻,三麻的品质质量更比不上头麻二麻的好。


乡音乡情

苎麻种植户应该对“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这句话比较熟悉!这是从老祖宗口里留下来的经验,自然有它的道理!《三农宝典》为您分析!


一、头麻见秧

秧:在这里就指的是早稻!

头麻见秧:栽完早稻后,就可以收割头麻;

二、二麻见糠

糠:在这里指的是晚稻!

二麻见糠:栽完晚稻后,就可以收割二麻;

三:三麻见霜

霜:时令词语,即寒霜、霜期

三麻见霜:割完最后一茬晚稻后,收割三麻;

四、为什么是一麻、二麻、三麻?

一麻、二麻、三麻就是苎麻一年产三季的意思。

五、一麻、二麻、三麻哪个产量多?

一麻、二麻、三麻中,产量最高是头麻!

六、苎麻种植要注意什么?

苎麻种植一定要注意好冬管、春管、追肥工作!



村郎三农馆

今天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新的知识吧,这句话大家可能了解不多,这句话一般描述的插秧时候的情况,现在也还有一些农民喜欢挂在嘴边说的。


首先我来说说“麻”是什么吧,"麻"又可以叫做"线麻"或者"蒲麻",麻是一种生长非常快的植物,春天刚到之后就会迅速的生长,两三个月就能快速的长到一两米高,因为它长在水稻田里,而且一般都是水稻播种的时候就已经生长成熟了,因为这种麻可以用作麻线的材料,这种麻线挺坚韧的,可以用来捆绑很多东西,所以农民们也很喜欢收割。

“头麻见秧”的意思就是因为在早春的时期种完第一批的稻谷之后就可以收割第一批的麻了;“二麻见糠”是指割完的线麻过不了几天就能长出新芽,这二麻的生长速度就比头麻稍微要慢糠就是收割的稻谷加工成大米之后剩下的谷壳粉末,意思就是指稻谷成熟了,第二茬麻就能可以去收割了。

“三麻见霜”的意思是被割了两次的麻,其实它留下的根还是能够继续长新芽,不过就是比前两次生长速度更慢,就算天气变冷了,它还是能长一米多高。霜,就是得到冬腊月打霜的时候才能收割了。大家现在都可以看出,这个麻的生命力还是挺旺盛的,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作为一种天然捆绑的工具也是不错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大家,我会持续解答有关的农村问题,请大家多多关注和支持。


农村巷

题主你好,百花杂坛希望与你交流。题干中的麻指的是

莼浦苎麻,为中国系种。当地农民通俗称为"麻"、"线麻"或"蒲麻。与之相关的农谚还有一句就是;"南乡产茶,西北乡产麻".所谓秧糠,指的是 稻子。农谚的意思是,栽完早稻收头麻,栽完晚稻打二麻,割完晚稻收三麻,见霜的意思是时令到寒霜季节,也是最后一茬晚稻的收获季节。因此有"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的谚语,稻子与麻在生长过程中是交错的。农事谚语,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不一,物候差别很大。再者,农产品种众多,生长季节不同。本农谚主要在湖北地区流行。以前,苎麻生产以城厢、车埠、新店、神山四处为主要产地,而麻的品质又以城厢东南乡为最佳,车埠、新店、神山次之。据资料记载:"1935年,全县苎麻产量达十万余担,仅在城厢经常苎麻的商行就多达三十余家"。以上回答系根据有关资料。


百花杂坛

农村老人常说的"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是什么意思?


在农村经常听到老人们说起很多各种谚语,民间广泛流传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生活实践经验。那么农村老人常说的例如"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是什么意思呢?

一、头麻见秧


我小时侯在农村经常见到长势非常快的植物麻,二、三个月就能长到一、二米高。春后是插种季节,等栽完早稻秧苗后,麻就可以收割了,记得小时候大人把割下的麻杆打成小梱泡在村边的水坑里,大概泡上10天半个月后,捞出后抽出麻杆皮用来制作麻蝇的材料,过去农村妇女做的布鞋底子,都是用麻蝇制作成的,现在我们当地已很少见到麻了。“头麻见秧"说的就是:插完早稻秧苗,收割第一批麻。

二、二麻见糠


麻这种植物生长非常快,就象割韭菜似的,割完麻杆过了几天时间它很快就能长出芽,其实二茬麻的生长期相对要比头麻稍缓慢一点,必须等到早稻成熟收割完,然后稻谷加成大米剩下大米皮就是人们称为的“糠"。这时侯的二茬麻也需要收割了。这就是"二麻见糠"的意思。

三、三麻见霜



为什么说"三麻见霜"?在收割两茬麻后,麻还要继续发芽生成,这时候由于天气转凉,开始变冷,麻生长速度会更缓慢,一般麻杆长到1米高左右,只能等到冬天腊月打霜时才能收割麻,这就是"三麻见霜"之说。

总结:以上这些是劳动人民用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准确收割麻的季节和时期,刚好和农耕季节交叉开,就是说每年栽完早稻收割"头麻",栽完晚稻割"二麻",割完晚稻收"三麻"。这就是古人经验之谈,也是决对的准确。欢迎大家有什么不同见解,可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开心果143815907

我们大别山区也有这种说法,指的是线麻的三个收获的时刻段。

线麻的皮是农村制作麻绳,衲鞋底的线的主要材料。它是一种长势非常快的植物,两三个月就能快速的长到一两米高,这时割下线麻泡在水里半个月然后捞出去掉木质部分,剩下的皮就是制作麻线麻绳的材料。

由于线麻长得快,开春之后就迅速的生长,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就能收割,这时正是我们买了栽秧的季节,所以有头麻见秧之说。

割完的线麻过不了几天就能长出新芽,第二茬的生长时间要稍微长一些,基本上要到稻谷成熟的时候才能收割,糠就是稻谷加工成大米之后剩下的谷壳粉末。因此二麻见糠说的就是有新糠的时候(也就是稻谷成熟的时候)第二茬麻就能收割了。


割完第二茬的线麻还能继续长,只不过第三茬的也就能长一米多高,长不过头茬二茬的了,诗经也用得长,得到冬腊月打霜的时候才能收割了,因为也就有三麻见霜之说。


三农联盟

农村老人常说“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这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很多谚语,是乡土文化的一种,其中有很多真的有道理,也一直是农村老人的“口头禅”。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在农村真正的意思是,麻按每年三个季节收割,分别为,农村插完早稻后收割头麻,插晚稻后收割二麻,收割完晚稻后收割三麻,农村收获麻的时间和农耕季节交叉开了,农村谚语是告诉人们准确收获麻的季节和时期。


农村谚语,有很多有教育人的,告诉日常生活小经验,还有很告诫人们谚语,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


村姑的日记

麻是一种多年生的宿根植物,品类繁多,质量最佳者为苎麻,号称“自然纤维之王”。苎麻每年按季节分三次收获: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