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一句上联:“二人土上坐”,帝妃的回答亮了!

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中,论文学艺术才华,宋徽宗赵佶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他自创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的花鸟画也自成“院体”。

皇上的一句上联:“二人土上坐”,帝妃的回答亮了!

相比之下,赵佶的诗词却显得较为平庸,尤其是前期诗词,多为矫情之作,享乐情调十分明显。但在沦为亡国之君之后,他触景生情,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像“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读来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皇上的一句上联:“二人土上坐”,帝妃的回答亮了!

赵佶的文才虽然稍逊,但也不输其他皇帝。能诗者,当然不会少玩作对的文学游戏。相传某年的中秋之夜,赵佶携一爱妃登上琼华岛赏月消遣时光。琼华岛的名字虽然流光溢彩、大气磅礴,但是,其实,它只是宫中的一个被刻意装扮过的小土堆而已。

皇上的一句上联:“二人土上坐”,帝妃的回答亮了!

风清月圆之夜,赵佶与爱妃二人枯坐土堆之上,突然灵感迸发,就依据眼前实景吟出一联系:“二人土上坐。”此语乍一看,并不新奇,只是客观地讲述了两人闲坐土堆的事实,但是,细一捉摸才发现,其中大有奥妙,“土上”加“二人”,就是一个“坐”字,实其事,虚其情,是个非常有韵味的上联。

皇上的一句上联:“二人土上坐”,帝妃的回答亮了!

此时,端坐徽宗身边的妃子,由于天长日久地受到赵佶的感染,也是稍有文采之人。皇妃望着一轮明月,也触景生情,对出了下句“孤月日边明”(又曰“一月日边明”)。日字的旁边加一个月字就是一个“明”字。

皇上的一句上联:“二人土上坐”,帝妃的回答亮了!

帝妃的这句“明”字对得是大有深意,是曲意夸赞徽宗为“明君”。这样,既拍了皇帝的马屁,又与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暗合(日为阳,月为阴),它把自然界日与月间发光和反射的关系比为人世上帝与妃、主和从的关系,而且很符合当时的情景,他们是在赏月,自己在皇帝身边坐着,自然就能想到自己就像月亮因太阳才有光芒,实乃聪明妙对。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