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点球的时候可以用头吗?

神锋

这个问题有意思,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有用脚后跟罚点球的球员,还真没有哪个球员是用头来罚点球的。

我查了查相关罚点球的资料,好像还真的不能用头去罚点球,在“足球竞赛规则2016/17”中,关于罚点球的规则如下:“球必须放定在罚球点上。主罚球点球的队员必须确认由其主罚。守门员必须停留在球门柱之间的球门线上,面对主罚队员,直到球被踢出。除了主罚队员和守门员之外的队员必须处于:‘距罚球点至少9.15米(10码)。罚球点后。比赛场地内。罚球区外。’所有队员根据规则就位后,裁判员给出踢球信号。主罚队员必须向前踢球;如果球向前移动,脚后跟踢球是可以的。当球被踢且明显移动时比赛即为进行。当球停止移动或比赛停止或裁判员根据规则判罚犯规中断比赛时,罚球点球即为完成。”在规则中多次用到了踢这个词,而且也提到了用脚后跟踢球也可以,但是规则中没有提到“顶”这个词,估计可能制定规则的人也没考虑到有人会用头顶这种方式来罚点球。其实就算是在罚点球时可以用头,估计也没有哪个球员会偿试这个动作,在大禁区内想要把点球点上的足球顶入球网,除非对方门将放水,否则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试想一下,在禁区线上助跑然后鱼跃扑向皮球,为了使头部最效的部位顶到皮球,要尽量把脸埋在草中滑行,这感觉是多么的酸爽,而即便你使出全身的力气和不怕痛的精神把足球顶出去,门将也会把它轻易的没收在怀里,你不会为自己的球队取得进球,但是在足球搞笑集锦中将会经常出现你的身影。(d)


渤海早报HIGH文体

可以啊,你不仅可以用头,只要不用手,用蛋,用屁股,用肝,用肺,甚至是用前列腺你身体的任何部位在一次触球的情况下能踢进都算。不过我见过用脚后跟踢进的,真没见过用头的,想象一下那画面得多喜感。

但是在历史上,足球球点球的主罚规则是有过改变的,不是就这样一种主罚方式,就算是这一种主罚方式也有过轻微的改动,比如说在发球的一瞬间你的动作要连贯,不能出脚没踢到球再来一脚。罗纳尔多(大罗)在巴甲联赛中就曾主罚过这样的点球,他跑到球前停住假装用右脚把球踢向球门,脚从球面上掠过,等守门员倒地扑救的时候,他收回右脚把球踢向反方向,实际上就是他做了一个假装踢球的假动作,不是连贯的一气呵成的动作。不过在当时的规则下,大罗这个球算进,也算是抓住了规则的一个空子。不过随后国际足联修改了规则,在不允许这样的罚球方式了。


还有一种主罚点球的规则我想一般人应该都不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足球大联盟的赛制是,只要打平就要踢点球。不过不是一般的罚点球方式,而是单刀式点球。什么单刀式点球?就是双方论轮流派队员从35码外开球跟门将一对一,限时只有5秒。只有到了禁区内才能射门,如果门将在禁区内犯规,进攻队员则会得到另一次在12码主罚点球的机会,该规则在1999年最终撤销。网上有相关视频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一下,或者你脑补一下,排队单刀的情景。似乎和现代点球规则相比略显奇葩了一点。不知道如果恢复这种主罚方式比赛会不会更加好看。


球员王伟

这个问题虽然不太现实,但从纯规则讨论的角度而言,是可以靠查国际足联足球规则来解决的。

以上是国际足联2017-2018竞赛规则中关于点球的规定,规定中并没有提到是否能用其他身体部位射门,也没有提到用头是否犯规,但是在规定中提到执行点球所用的动词为Kick,kick这个词本身就含有用脚的意思。包括本章节的标题:The Penalty Kick。

牛津词典上Kick作为动词时的解释:用脚用力的撞击或者推进。

牛津词典上Kick作为名词时的解释:一次用脚的打击或者一次用脚用力的推进。可以看出,两个释义都强调了脚——foot,而没有提及头部。

不要笑,英国人是法条国度——为什么今天大部分的竞技体育规则是他们制定的,和这个由很大关系。而很多法条的释义,就是靠法官翻词典来解释。

由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kick这个词无论作为动词还是作为名词都是强调with foot。虽然竞赛规则没有规定是否可以用其他身体部位罚点球,但是kick这个词却包含了用脚的含义,所以无论是罚点球(penalty kick)、角球(corner kick)还是任意球(freekick)都是只能用脚去执行的。

所以用头去罚点球,应该是不符合规则的。牛津词典中用了英式橄榄球中的kick来举例子,在英式橄榄球中,但凡提到kick的罚球形式都是只能用脚的。

那么关于点球是否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战术呢?答案是有的。

战术点球第一次出现在大赛中是在1957年比利时和冰岛的世界杯预选赛中,比利时国脚科彭斯和队友皮埃特斯完成了一次战术点球:科彭斯主罚点球,他将球像右前方轻轻一推,跟进上来的队友皮埃特斯打门被门将挡出后由科彭斯补射入网。在1982年,一场荷甲阿贾克斯对阵海尔蒙德的比赛中,克鲁伊夫又将战术点球“升华”:克鲁伊夫主罚点球时将球轻轻拨,跟进上来的队友奥尔森带了一步之后又将球横敲给克鲁伊夫,后者打空门得手,完成了对门将的“二过一”配合。最近一次比较知名的战术点球出现在2015-16赛季西甲第16轮巴萨6:1塞尔塔的比赛中。梅西主罚点球将球拨给苏亚雷斯,后者插上打门。


克韩

当然可以。

不过,这个问题提得的确是有够奇葩。在回答这道问题前,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笔者花去大量时间翻阅了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的相关竞赛规程,很遗憾,没有找到任何关于罚球队员可以用身体什么部位去主罚点球的相关规定。但别着急,这并不意味着国际足联或中国足协的疏忽,我们完全可以从其它地方分析出答案。

首先,是主罚球点球时对于罚球队员的规则要求。按照国际足联《足球竞赛规则2017/17》第十四章的规定来看,关于球点球违规有这样的描述:当主罚队员或其队友违规的情况下,如果球已被罚入球门,那么应该重新罚球点球,如球未被罚入,则立刻停止比赛,取消球点球,判罚守方主罚间接任意球重新开始比赛。当然,还包括几种特殊情况,即指定主罚队员向点球点后方踢球点球、非指定主罚队员踢球点球,以及主罚队员在完成助跑后做假动作欺骗对方门将(注意,这一要求是近年来新加入的条款,明令禁止了球员在助跑完成到罚球前这段时间用假动作迷惑对手),如果存在这三种情况,不论球进与否,都将判罚进攻方犯规,由守方主罚见解任意球重新开始比赛。

从关于球点球的规则来看,国际足联章程也未对罚球部位进行详细说明。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一问题追溯到“进球”这一规则来寻找答案了。

按照国际足联《足球竞赛规则》中关于进球得分的规定,当球整体从球门柱间及横梁下越过球门线,且此前未出现犯规行为,即为得分。用头触球、射门,显然不属于犯规。因为,罚球点球时用头,完全可以。甚至不仅用头,只要不是肩部以下,即不触犯手球规则,任何部分都可以去主罚球点球。


雨妖

足球比赛中点球有两种获得方式,或者说两种规则。第一种是指本方球员对对方球员在本方禁区内犯规,裁判会判罚点球。第二种是淘汰赛阶段,比赛在常规时间踢成平局,然后通过加时赛最后还是踢成平局的比赛,双方球员就进入了点球大战。足球比赛规则里面点球可以用头,脚,膝盖,胸任何一个部位踢,踢进也算有效,但是唯独不能用手及手臂,如果手及手臂触碰到球体,就算犯规,这样就算球进了,也是无效。才华横溢的球员会选择脚后跟进球,梅西和苏亚雷斯西甲联赛的踢墙点球,都是经典画面。不过最经典的属于法国球星齐达内世界杯勺子点球,一般巨星再这样的重大比赛里面没这魄力踢勺子点球。勺子点球也是点球难度最高的,踢的力道小了门将没收了,题的力道大了飞出球门框上方了。所以这是经典中的经典。这点见解希望对于初次喜欢足球比赛的朋友有点帮助。


扶朕起来聊球

在足球规则范围内,你可以用身体上任何器官射点球,只要你能进,但是不进的话就有可能被队友揍一顿,被看台上观众嘘,还有就是很大机率登上第二天的体育新闻笑料。

PS:就算射进的话也有可能被对手揍,因为这种方式不太尊重对手,踢足球的人大多都是有血性的,手机打字不容易,留下赞再走呗!


肥仔LV


鼓动人生1

足球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犯规时被判罚的球。比赛结束时,出现平局,也可用踢点球决定胜负。踢点球时,球应放置罚球点,除罚球队员和对方守门员外,其他球队员应退至场内罚球区及罚球弧之外。 主罚球员只能用脚踢球,但 这两种点球还有不同的罚球规则, 其中比赛中罚点球时主罚者打不进可以补射(这其中还可以主罚者和队员做配合,就是主罚者不打门轻拨一下由后插上队员打进,这种可能出现头球,进球有效。最有名的足1982年12月,阿贾克斯对阵赫尔蒙德,克鲁伊夫主罚点球时同样把球传给了奥尔森,但奥尔森面对出击的门将又把球回传给了克鲁伊夫,巴萨教父推射空门得手。最近的有巴萨与塞尔塔的比赛梅西与苏牙的配合)比赛平局以后的只能一次射门不准补射。



当然可以,不过没人闲的蛋疼去用头顶,因为不可能顶进。即使是娱乐性质的明星队比赛也不会有人这么做。规则上是除了手和手臂以外任何部位触球都可以,二次触球也不行,比如用脚先勾起球然后用头顶(只是踢点球)凡事竞技运动都是争取胜利为目标,所以不会有人明知不可能进球还用头顶点球。


老王在侃车

可以肯定的回答,踢点球是可以用头部的,你可以使用除了手和手臂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去踢点球!但是在实际的比赛中,真正敢于不用脚,用身体其他部位去踢点球的人还真不多。因为点球虽然距离球门很近,但是罚不进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有很多人用脚都不一定能罚进,更不用说用头部去踢点球了。点球的时候球放在点球点上,放在地上,你怎么可能用头部把球很有把握的绕过守门员,踢进大门呢?

所以,虽然规则允许,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很少有人敢于用头部踢点球,反正我是没有见过。踢个勺子点球就已经很精彩了!毕竟足球比赛很激烈,一次进球来之不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