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何風光不再?

李依舅

歷史是過去的今天,今天是過去歷史的延續,歷史與今天是沒有明顯界限的。講史其實是在分析人物,古人和今人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人性。

百家講壇已經存續了十餘年了,真的已經江郎才盡了,從一開始的三國史記論語,再到後面的王侯將相,再到唐宋八大家這樣的知名人物。能講又能吸引觀眾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歷史雖然是講不完的。但可惜讓人感興趣的歷史卻已經寥寥無幾了。哪怕同為三國,後三國時期的歷史瞭解的人也遠不如前面的部分。


百家講壇剛出來的時候,確實是火爆異常,在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國民歷史知識普及的節目,再加上百家講壇前期講的都是吸引大家的題材,很有權威性。百家講壇颳起了這一陣知識宣講的風氣,各地紛紛效仿。並與時俱進。如開講啦等節目就開創了一種新的宣講模式。而百家講壇這十幾年來,一如既往的類似於單口一般。看的久了,也就累了。

百家講壇的講師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易中天,王立群,蒙曼,錢文忠等老師都講的十分出彩,原本晦澀難懂的歷史從他們口中娓娓道來,結合現世的知識,令人茅塞頓開。他們將自己半生的研究成果搬上講臺,為觀眾普及知識,令人敬佩。眾多講師之中,爭議最大的絕對是于丹老師,倒不是說于丹老師講的不好,而是講的太“好”了,單論演講應該是百家講壇最強的一位,但是問題就在於她對論語的解讀是雞湯化的。且不深入,論語變成了論雞湯。


百家講壇也一度想要轉型,但是卻適得其反,近些年還在看百家講壇的觀眾應該也能感覺到,百家講壇的學術性已經不比當年了。為了吸引觀眾,開始向娛樂化轉變。但卻又拋不下學術權威的理念。變成現在這樣一個兩不像的局面。私以為,百家講壇並不需要迎合這個泛娛樂化的時代。保持自己的權威性,將學術做到極致才是重要的。


簡族

《百家講壇》今日風光不再?一點都不誇張!看看咱們頭條悟空問答版,有這麼多的答題和幾乎每個答題都是10萬的閱讀,你就知道全國人民對《百家講壇》有多少愛恨交加了。

《百家講壇》的轟動,其實是新世紀之初,國學渴求的一次爆發。但是,我們對這次爆發的理解太膚淺了,以為,聽眾都是湊熱鬧的,所以,有點“蘿蔔快了不洗泥”的味道,於是,講壇上的主人,也就良莠不分了,於是,新的明星無法產生,對平庸的背書式的講壇,老百姓當然不願意付出自己寶貴時間消磨。

事實上,質量第一,這就是一個金的定律。對於《百家講壇》這樣的高層次講壇,我們廣大人民群眾還是有很高期待的,因為,我們對國學的要求是有了很大提高的。

于丹的出現,是《百家講壇》走向一蹶不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第一,于丹本人的學術水平,根本不符合《論語》這樣內容。她基本就是現代人取代古代人,這是一個嚴重的學術學風問題,如果古代經典之作都可以任意解讀,那怎麼對得起起碼的歷史?孔夫子入黨,這不會不是天大笑話吧?

問題不止於此,據說,有不少研究生集體抗議于丹的演講。

但是,《百家講壇》沒有從這裡面看出于丹問題,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信息,這是最要命的,所以,于丹《論語》完了之後,《百家講壇》又為于丹推出一檔《莊子》的演講。

從《論語》到《莊子》雖然內容風格大不相同,但于丹的老調子沒變呀?她那種中學生式的思維,還是中學生啊。再說了,短短一年半載,于丹有什麼天大的本領再造一次自己面對經典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時代發生重大轉移之交,談論經典,其實是意義非常重大的,這基本意味著通過詮釋經典,要達到新的思想的解放和統一。

中國經歷了文革,經歷了改革開放的春天,新世紀,我們的改革進入了深化的新階段,我們如何包容改革開放和傳統精神,這需要有深刻的新思維。

舉個例子來說,“忠孝”是我們傳統深厚的一種精神支柱,但是,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初,對“忠孝”還是有批判的。而進入新時代,我們對“忠孝”有了更深層次的需求,一方面“忠孝”沒有錯,一方面,傳統的“忠孝”與現代的法制理念還是有一定矛盾的,因此,我們肯定需要一個新時代的“忠孝”思想嘛。如果作為一個學者,你沒有很高明的理論,這“忠孝”二字都夠你研究一輩子的。

于丹的爭議和失敗,反映出《百家講壇》不但在現代傳媒時代沒有什麼敏銳的嗅覺,就是基本的傳媒觀念都有問題,所以,造成了觀眾對《百家講壇》親和力和學術信譽的失望,因此,《百家講壇》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衰落的格局。

我們在這裡說于丹,不是對於丹個人有什麼意見和不滿,而是對於丹的學術深度和學術溝通方式非常不滿。

在歷史文化學術方面,我們如何“古為今用”能不能“古為今用”,這基本沒有商量的餘地。歷朝歷代,都有研究歷史,鑑古知今,為現實汲取歷史經驗的傳統。

問題是,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文化精神層面的交流。比如說,孔子再偉大,不會萬能到把今天的深刻矛盾都給解決了吧?但是,我們聽一些學者的那意思,好像孔子就是當代導師了,你以為中國人都跟你一樣淺薄啊?

《百家講壇》也有一些觀眾朋友滿意的老師,例如王立群,易中天,蒙曼,酈波等,這些學者,主要是以學術樸實,親和溝通見長。所以,廣大觀眾朋友是滿意的。

我們當然高興看到這樣的學者多一些,觀眾的滿意度,或許也能維持一定的穩定吧?

但是《百家講壇》的致命弱點,還是傳媒技術有問題,包括學術的平庸化,這是最難以改變的。

例如,有的學者對資料沒有什麼新的研究,有的學者對歷史人物過分偏愛,這都會影響學風。

例如,講唐玄宗的,無不提到開元盛世的一個標誌之一,就是養了多少匹馬。但他們都引用的是開元十三年的老賬,四十三萬這個數據。其實開元十五年,唐玄宗就下了一個進口大單,大約計劃每年引進突厥十萬匹馬。而天寶三十年,僅隴右監牧使一個養馬基地就有三十三萬多匹馬!而唐代有大型牧馬基地八個!

唐玄宗時代,歷史沒有具體的記錄最高有多少匹馬,只有唐高宗麟德年七十萬匹馬的一個最高記錄。但我們從理論上保守估計,唐玄宗時代最高的養馬規模,也會有八十萬匹馬的!

我真不明白,學者那麼多,怎麼就沒有一個,為唐玄宗算算這筆賬的人呢?

至於沒有深度的,我就不多說了。例如有一個講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他在說到王國維著名的“人生三境界”的時候,引用了王國維自己的話說:王國維自己說,我對古人的理解,古人肯定不滿意,這只是我的理解。

知道王國維這句話有多厲害嗎?我就等著,我們的老師解釋解釋,王國維這句話。但是,老師沒話了!

嘿,這麼大的學問,他不做了?你說你這個學者在幹嘛?

王國維之所以說,我不能代表古人,就是說,欣賞別人的作品,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但是千萬不要把你的意見強加於古人。這不但是學者的一種風度,更是對詩歌研究留下的一份寶貴遺產啊。

知道,怎樣繼承文化遺產嗎?絕對應該是接著古人沒有說完的繼續說啊。

因為我們有一個“詩無達詁”的美學傳統。但是,不是所有情況下都可以“詩無達詁”甚至亂詁,而我們亂詁的情況,從歷史到哲學,以至於文學太司空見慣了。王國維說自己的意見不能強加於古人,正是一種不“亂詁”的深刻美學思想,這值得我們思考,是不是?

如果《百家講壇》還沒有新舉措,退出歷史舞臺是遲早的事情。


千千千里馬

現在幾乎不看《百家講壇》了,而且已不記得從何時開始不看的。

自2001年7月開播的央視品牌欄目《百家講壇》,堪稱紅極一時的“造星機器”,作為一座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的熒屏橋樑,打造出易中天、紀連海、于丹、袁鵬飛、閻崇年、馬未都、王立群等一批專家型熒屏明星。一時間,這些學者明星所擁有的粉絲甚至可與歌星、影星比肩。

然而,15年過去了,曾經風光無限的《百家講壇》不僅已喪失了“造星”功能,收視率也逐年下降,恐怕已成為不爭的現實。有一陣,由於《百家講壇》收視連續跌出央視10套所有欄目前十名,其地位岌岌可危,甚至一度傳出了將停播的傳聞。

當年受到萬眾矚目的《百家講壇》為何出現收視冷落,對此觀眾議論紛紛。

有人歸納出《百家講壇》存在著節目偏娛樂、解讀顯淺陋、題材不夠新、講解太枯燥、話語權霸道等五大問題,說她過快地完成由“純學術”到“泛娛樂”的轉型。過度的包裝、過度的炒作,歪說戲說多了、懸疑與噱頭多了,讓講壇充滿了媚俗氣息,越來越像娛樂類脫口秀節目,難免遭遇到瓶頸。

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百家講壇》品位過高,帝王將相的故事說多了,選題變得越來越窄。同時,像易中天、于丹那般善於演講的學者就那麼可遇而不可求的幾個人,因此新人難以推出,形式又多年不變,再加上全國各地類似節目一窩蜂競相模仿,時間久了,難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也是情理中事。

《百家講壇》的收視冷落,令人想起了央視另外兩檔講壇類節目《開講啦》、《青年中國說》的興起,同時也證明了講壇類節目唯有創新、與時俱進才有出路。

《百家講壇》是專家、學者“一桌、一人、一口”的自我演講與單向灌輸,15年來從未改變,既沒有觀眾的互動環節,也沒有彼此爭論的空間。就是這麼一座單向通行的橋樑,阻礙了觀眾互動交流,在“互聯網+”給這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顯然有點落伍。

《百家講壇》的遇冷是一個值得反思的話題。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百家講壇》能走出過於精英化、學術化的束縛,將自己定位的更加通俗化,更加接地氣,還是可浴火重生的。因為老百姓對歷史文化、國學知識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一檔電視欄目單靠簡單的複製,必定會走向滅亡。所以《百家講壇》要想有新的發展,就必須創新,一定要推出新人、新選題、新思路,那就是培養一批具有號召力的主講人,開拓更多的講壇話題,挖掘更多的講座內容。

同時,不少觀眾也強烈要求繼續保留這一檔學術性文化節目,不能因講壇節目收視率低了就末位淘汰掉,讓其成為一段歷史。他們強調,電視熒屏上不能全是泛娛樂化的東西,純文化節目的可以被擠壓,但應該有自己的位置。


不二文旅

百家講壇裡 佩服的就兩個 錢文忠教授 易中天老師

其餘 像于丹 孔慶東…我也是服了 那水平也敢上去大放厥詞!

于丹 就不說了 照書念 初中古文翻譯系列 沒什麼好說的。

孔慶東老師就比較有意思,講武俠 講金庸,還抬高到中西方小說文化對比的高度,很飄! 不過後來 他說 百家講壇是他捧紅的 我就真的驚掉了!

從於丹 孔慶東之後 百家講壇開始沒落

錢文忠教授 玄奘西行 三字經 橫空出世 倒是挽救了一下,然而 後面請來的人 完全不能看!

後來那些人 不是故弄玄虛 就是地域攻擊!

什麼南方人北方人差距 北方人愛吃麵 作為南方人受不了…都不知道這個所謂額教授 知不知道中國最好的大米是 北方東三省的!

還有郝萬山…那中醫水平真的是渣啊,按照他講的中醫 那真的是把中醫推到宗教 神學的高度 根本不是治病 而是編故事…

就這些水平的人,你百家講壇偶爾來一個兩個也無所謂,次次都是這種水平的人!你們誰受得了?

這樣不沒落,沒天理!

對百家講壇感興趣的 都不是層次低的! 哪怕有些是初中生 高中生 都是對歷史國學有一定基礎的,有些對武俠小說的理解甚至比孔慶東還厲害…我們想聽點真才實學的東西,結果找來的人還不如我們,如何不沒落?


天啟雲端

1、審美疲勞。


《百家講壇》學者說來說去還是那些人,新人難以出現,形式多年不變,再加上全國各地類似節目一窩蜂競相模仿,時間久了,難免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2、質量下降。

一些所謂的專家講歷史的時候摻入自身不正當的情感。還有引史不當,胡謅現象。總之,質量下降了,人民也不如當年好騙了。

3、節奏太慢。

有些事件在網上查資料一口氣看完要痛快得多。這也是中國人知識水平提高的表現,大家的知識水平都提高了,就覺得聽著沒意思了,因為大家都懂,而且甚至大家都可以上臺去講了。


小城裡的那些事

如果你知道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名字,而你又不是學者,那麼你肯定多少看過一點《百家講壇》。話說當年百家講壇也是真紅火,捧紅了一大批電視學術明星,帶動了全民讀史的熱潮,這些學者的書、光盤一時之間炙手可熱,賺得盆滿缽滿。但大概從2009年左右,《百家講壇》的收視率開始下降,最近趨於平穩,是人們都看膩了嗎?也不全是。



在2015年左右於賡哲老師的微博上澄清了百家講壇收視率跌入谷底的謠言,當年平均收視率在0.2左右。根本沒淘汰的可能,現在錄製計劃已經拍到明年了,不高但也不低。整體來看確實風光不再了,要知道這個節目最火的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保持央視10套收視率第一,造就了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學術明星,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文化事件。





目前國內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社的“甲骨文”叢書;後浪出版的“汗青堂”系列;理想國系列;中信出版社的歐洲史、世界現代史系列、三聯書店的新知文庫都不斷花樣翻新,更新刺激了國內優秀歷史讀物的翻譯引介。在此基礎上,部分讀者的口味提高了,素養提升了,以往的快餐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這些作品因為其裝幀精美、內容優質、活動策劃細緻而廣受好評,逐步取代了傳統的電視+簽字售書模式。


更為影響深遠的則是2016年以來的知識付費浪潮的興起,許多平臺推出了有聲書,解放人們的眼睛,同時也打造了很多名家歷史課。這些課程設計更有針對性,更加個人化,服務周到,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工作節奏和學習習慣。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百家講壇》後期發展過程中思路的走偏,為通俗而通俗,甚至不惜歪曲史實,罔顧細節,割裂了嚴肅學術研究的基礎,弱化了人們對其信任。(代表事件是北大學生對於丹的排斥。)


1、https://www.so.com/s?ie=utf-8&src=360chrome_toolbar_search&q=%E7%99%BE%E5%AE%B6%E8%AE%B2%E5%9D%9B%E6%94%B6%E8%A7%86%E7%8E%87%E4%B8%8B%E9%99%8D

2、百家講壇節目介紹

3、http://sh.qihoo.com/pc/968257af4d7750533


歷史研習社

很多人在成功成名之前,做人誠惶誠恐,做事兢兢業業。然而,一朝功成名就之後,便做人膨脹、做事浮躁。《百家講壇》既然是人做的,自然也帶有人性的弱點。

《百家講壇》的口號是“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初衷是好的,但是發展到後來,所謂的“創新”、“個性”便成為不顧史實、拋棄前人的“為創新而創新"、“為個性而個性”,這一點在蒙曼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蒙曼的《女皇武則天》我沒聽,據說裡面錯誤百出。我只聽過她的《大隋風雲(下)》,說實話,才聽了兩講,就聽不下去了。她竟然把隋煬帝拔高到“千古一帝”的高度,實在讓人無語。

在蒙曼看來,隋煬帝“營長城安華夏萬眾;開運河利中國百代;破突厥而賓服四夷;通絲路以威震殊俗”,創下了千秋功業。只怪當時的隋朝人民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這麼偉大的皇帝,這麼超前的眼光,這麼宏偉的抱負,你們應當心甘情願、感恩戴德地幫助他實現才是啊,怎麼反而推翻他呢?

建議蒙曼教授抽空讀一讀網絡小說《江山美色》。隋煬帝創造的那些所謂的千古功業,都不過是他好大喜功的見證罷了。再說了,這些功業是隋煬帝自己創造的嗎?錯!是隋朝人民創造的!上位者只要下幾道御令,剩下的工作便全交給了下面的官吏百姓。隋煬帝這樣竭澤而漁、勞民傷財的結果就是:“修運河造成千萬民夫的死傷;徵高麗騷動天下;遊江都揮霍無度;輕民生視同草芥。”對此,蒙曼居然選擇性失明,都輕輕帶過了。

作為一名統治者,如果不能為人民創造當下的幸福,他就是不合格的。而後世對一些歷史人物的翻案,通常都是站在當代人的視角,而忽視或淡化了人物的時代背景。所以有人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幸乎?悲乎?

這樣的《百家講壇》,不走向沒落才怪呢!


非白非黑

第一,江郎才盡,沒有更多的話題了。百家講壇開講至今,可以說從文學講到歷史,從軍事講到政治,從生物講到經濟,從遠古講到未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九流三教,前後幾千年的時代中和人有關的,無關的,該講的都講了,不該講的也基本上都講了,也沒什麼更多的好題材可講了。

第二,部分學者炒作學術,為了標新立異而立異,只為了出名而已。多數學者的觀點應該講都還是比較客觀和中肯的,但是也有很多的所謂學者為了抬高身價,故意語出驚人,弄出一些不一樣的觀點,覺得說出一些別人沒說過的,或者不敢說的就是有學問。學術自由應該提倡,帶有自己的主觀態度去理解文化也沒有原則問題,但是個別所謂的學者利用百家講壇出名之後,沒有下限的整出一套又一套沒有原則和底線的觀點,譁眾取寵,顛倒黑白。不僅影響了學者自身的形象,也抹黑了講壇的光輝形象。

第三,審美疲勞,吸引力下降。講壇剛剛開講時,新穎的模式吸引了很多觀眾的關注,同時配上各種雜誌書刊的印刷,社會知名度極高,百家講壇上的觀點成為很多文化人引經據典的來源。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看久了一種模式,慢慢的也就覺得沒意思了,搞來搞去就那麼一套,而且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天一集一集的看個什麼劇,也沒什麼耐心。加上主要的熱門都講完了,剩下的也沒什麼意思了。

最後,民眾文化素質的逐漸提高,有穩定的價值觀世界觀。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基礎教育的長期鞏固,民眾的文化素質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群擁有自己穩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像過去,聽到什麼都覺得有道理,百家講壇上說什麼都覺得是真理,百家講壇上講了什麼和自己想的不同的,就會反思是不是自己錯了。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會在通過百家講壇來端正自己的歷史觀,價值觀,世界觀,家庭觀了。用有的網友的話來說,可以概括為,就是容易被洗腦,隨意被灌輸思想的人越來越少了。


耗盡繁華

我接觸百家講壇,正好是易中天、于丹主講期間,那也正是《百家講壇》風光最盛的時候。



雖然現在易中天、于丹的爭議很大,尤其于丹,有人說她講的是心靈雞湯。但實事求是的講,對於一檔面向全國觀眾的電視節目而言,于丹教授講的內容沒毛病,對於普及《論語》和《莊子》是有功的。

記得我當時正在上中學,為此還買了于丹、易中天的書,看完了還不過癮,進而去讀了《論語》《莊子》的原文。從這個意義來講,他們給了我傳統文化上的啟蒙。



至於易中天教授,他思維嚴謹,邏輯性強,語言更是詼諧幽默,極富個人特色。他是目前為止,我所見到的唯一一個能把學術性文獻當單口相聲講的學者。後來我差不多讀了他寫的所有書,不僅包括《百家講壇》的內容,還有他寫的《閒話中國人》、《讀城記》等,獲益匪淺。

那這檔節目為什麼風光不在呢?

從節目本身來看,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首先是易中天這樣的明星學者,並不是常常能有的。大學裡不乏博學之士,但能把課講生動的還真不好找,尤其對於電視節目而言,如果節目講的乏味,觀眾就不會買帳。後面的酈波、錢文忠、蒙曼等人,講課藝術最多持平于丹,不如易中天遠甚。



其次,節目格局越做越小。最初《百家講壇》定位確實是要“百家爭鳴”的,請的學者不僅有文史方面的,還有自然科學領域的。比如楊振寧先生就曾在《百家講壇》做過科普。後來,節目主要集中在文史方面,再後來縮小到所謂的傳統文化,國學上來,節目方向越做越窄。而且,請的專家也越來越不成氣候,最初都是周汝昌、葉嘉瑩這樣的巨擘,漸漸的就成了誰都能上,涉及到學術問題,根本壓不住場子…

除了節目本身的原因,時代變了,類似的節目增多,並且網絡媒體的興起,這些都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比如一個老梁就分去了《百家講壇》不少的流量。



不管怎樣,《百家講壇》是檔不錯的節目,豐富了我的中學時代。現在我偶爾還會關注一下,就像看望老朋友一樣,別是一番滋味。


上庠

央視的文化類欄目《百家講壇》當年確實火了好一陣子。也因此引領了一股讀書熱,尤其是最早的易中天和于丹,著實掀起了一股重讀經典的浪潮。但是這幾年明顯冷淡了下來,這其中的原因並不能一言概之,大致應該有以下幾個因素吧:

1、電視媒體的壽命所決定的。《百家講壇》從開播一直以來都是相同的形式,內容也是文學歷史為主,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在網絡媒體、手機等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下,它必然只能流行一陣子而已。就算單從電視媒體來說,除了央視,還有各個地方臺,近些年來文化類的欄目也是雨後春筍一樣的湧出,所以,新陳代謝是必然的。

2、內容決定的。從當年來說,《百家講壇》的內容定位是文化歷史類,而且授課老師的定位都是大學專家教授。也因此捧紅了一批人,比如易中天和于丹。這類內容一開始之所以能引來一大批的觀眾,其原因就是他們的講授都是通俗易懂,加上形式新穎,所以還是很有市場的。但是之所以不能持久,除了形式沒有更新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內容。他們的講授,雖然通俗,但是畢竟沒有太多深度。尤其是後期的節目,很多所謂的專家教授只是以此進行炒作,博得名聲而已。

3、節目拖沓冗長,不能吸引年輕的觀眾。現在的電視觀眾原本就已經老齡話了,年輕人接受新的知識或者信息,早已不是電視,而是電腦和手機。各種新媒體的出現,著實是對傳統媒體衝擊很大。比如幾個全國性報紙的停刊就是例子,電視欄目亦是如此。再加上《百家講壇》的形式老化,內容拖沓。年輕有知識的觀眾幾乎不太會選擇這樣的方式拓展知識面,而年老的觀眾畢竟知識有限,對這類文化類的節目興趣不大。所以,必然出現如今這樣冷淡的局面。

總體來說,《百家講壇》這個電視欄目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對於一個電視欄目來說,從2001年開播至今十幾年時間,算是電視欄目中很長壽的了。任何事情都有高峰期和低靡期,這也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也屬正常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