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百家講壇》裡部分學者的水平只有二流?

肥嘟嘟的小不理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老梁故事匯曾經有這樣的言論:能上百家講壇的都是些二三流的學者。

不得不說,老梁這個觀點還是有些道理的。

首先要知道,能上百家講壇的,其實是經過很多的挑選的,並不一定是學問做的好,研究搞得好,就能上去的。

之前學校有個近代史的老師,講課也很有意思,學生都挺喜歡。百家講壇節目也有邀請他試講,結果在試講的時候,他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水碰到了,然後就因為這個,影響了整體的試講效果,最終沒能上百家講壇。

我們看到的百家講壇上的明歷史文化類星,多是口齒伶俐,講課生動,颱風特好的老師,如易中天,王立群等人,風趣幽默,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其實很多講歷史的是中文或新聞專業的,就是因為表達好。

而在大學等研究機構裡面,歷史學問做的好的,一流的學者,很多並沒有這樣厲害的表達能力。特別是歷史學,板凳需坐十年冷,大多數情況是比較“刻板”一點的。

此外,還有個因素就是——文人相輕。

百家講壇無與倫比的“造星”能力,讓沉寂的歷史文化研究圈湧現出一批公眾人物,不僅賺足了世人關注,也賺足了口袋。於是難免就有人眼紅了,本來誰都不服誰的圈子,相互之間的鄙視就產生了——孔子講過,巧言令色怎麼滴來著。。

不過事實求是的說,歷史研究和歷史普及,本來就不是一個任務和目標,所以一流也好二流也罷,只要能讓觀眾有所收穫,有所思考,就是好的。

更何況,百家講壇上也不乏真正的一流學者,如復旦歷史地理研究所的葛劍雄,就是無可爭議的一流權威學者。

能遇到這樣的大家,並且在百家講壇這樣的歷史文化普及節目上,真的是大眾之福利。

然而像這樣的一流學者,又不會特意利用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去吸引世人眼球,所以就顯得“不火”。

話說回來,如果真的學術做到一個領域的權威,真正是不愁名利,也不屑於這種刷嘴皮子所得的“名利”。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這個提問沒有錯,《百家講壇》不是學術論壇,而是科普文化論壇,主講人如何用通俗語言把事情講清楚是最基本要求。另外重要的是講的技巧,如何增加故事性和生動性,吸引更多的人去聽。

如今媒體傳播非便捷常,網絡平臺給每一個人以公開表達的機會,百家講壇也是如此。這個節目不是說“權威講課、聽眾不能質疑、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考試要考。引發觀眾收聽收看並參與討論更重要。所邀請的主講人,並非泰山北斗級別的,只要是資深人士,就有機會,

早期比較活躍的幾位,如紀連海、袁騰飛,都是中學教師。如蒙曼等大學老師職稱還是副教授。這些主講人都不是所謂專業一流。如有了教授職稱的于丹、易中天,同樣被質疑。

錢文忠應該專家級的了,但他講的印度史聽起來很無趣。很難堅持聽完就放下啦。


最喜歡的還是馬未都的系列,這與喜歡逛博物館看文物有直接關係,但馬爺結合自己經歷講出來的知識,很吸引人並容易被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