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此人去劝降,他却在军营大吼一声,导致中国统一推迟200年

众所周知,历史上第一位一统华夏的皇帝是秦始皇,不过“大一统”这个观念却不是由秦始皇首先提出的。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春秋时的《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正因为长期以来,华夏大地始终有着九州共贯的心愿,所以在3000多年的王朝更迭当中,不管分裂多久,最终依然能完成统一,即使是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也会把统一作为天然的使命。

皇帝派此人去劝降,他却在军营大吼一声,导致中国统一推迟200年

比如刘渊,他原本是匈奴人,趁着华夏内乱带兵进入中原割据一隅建立了汉国,但他称帝后下的第一道诏旨却是“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可见,只要是融入了华夏文明当中,就会不自觉的接受这种大一统的观念。

既然大家都想着统一,那为什么我国历史上还会有长达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分裂状态呢?

这是因为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个“正朔”的问题。像三国时期的蜀汉,原本实力最弱小,但因为自诩汉朝正朔,所以屡屡以“讨贼”的名义出兵伐魏。

皇帝派此人去劝降,他却在军营大吼一声,导致中国统一推迟200年

西晋在灭掉魏蜀吴后,再次完成统一,但西晋却是个短命王朝,仅仅37年后,中国重新进入大分裂时期。直到公元383年,统一的时机才再次出现。当时北方已被前秦统一,华夏大地只剩下两个政权:秦和晋。

虽然汉人都奉东晋为正朔,但秦国无论是地盘还是国力都远在东晋之上,而且苻坚还攻占了东晋的西蜀,对东晋形成了包围态势。当年8月,苻坚征调了近90万大军南征,而东晋迎战的兵力只有区区8万北府兵。

皇帝派此人去劝降,他却在军营大吼一声,导致中国统一推迟200年

苻坚自信的说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90万对8万,差距如此悬殊,这仗还用打吗?苻坚于是派度支尚书朱序出使晋军大营,劝对方放弃无谓的抵抗。

不料这个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到了东晋军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向晋军统帅谢玄建议趁着秦军主力还没有集结完毕,打他个措手不及。

于是谢玄给苻坚写信说,我手上还有八万人,鹿死谁手还不知道,你大军往后退退,给我腾出一块决战的场地。自信投鞭断流的苻坚没有多想,立刻下令大军从淝水一线后撤。

皇帝派此人去劝降,他却在军营大吼一声,导致中国统一推迟200年

战前突然接到撤军的命令,前秦大军立刻陷入了混乱,而朱序却趁机在军营中大喊“苻坚败了”,秦军顿时心慌意乱,原本的后撤变成了大溃败。

苻坚一败,那些先前已经归顺他的鲜卑、羌等部族纷纷反叛,不久苻坚死于羌人姚苌之手,原本统一的北方再次四分五裂。直到公元590年,隋朝才结束分裂割据,再次统一中国。

皇帝派此人去劝降,他却在军营大吼一声,导致中国统一推迟200年

显然,心向东晋的朱序一声大喊,无意间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让中国的再次统一推迟了足足2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