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起码要做到这三条!

中考的记叙文写作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普遍来说,做的最不够的地方在哪?细节!许多同学作文的细节已经影响到分数,成为了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瓶颈。

细节是啥?作文中的细节就是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细小的环节。若我这么说,你会觉得这好像没说呀,是啊,如果说到细节描写的作用,你就立刻明白,通过对于人物,景物或场面,某一特征作细致的具体的描绘,在细微的地方见到人物的精神,这种描写方法的作用,有画龙点睛之妙。

记叙文的细节想生动,如何做到?

1. 观察下功夫

要仔细的观察事物,想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就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对所观察的事物,做全方位的细致的观察,如下文的描写.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

这一段文字中,对花的描写非常的详尽,气味,色彩,纹路,以至于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被生动的文笔展现出来。大家可以参看批注,认真琢磨,用到自己的文章里。

2. 语言要锤炼

追求语言的传神,是许多经典作品的共同之处。在《孔乙己》一文当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当其生活走到了穷途潦倒的时候,从口袋里拿钱是:摸。这一个字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口袋很大,钱却很少,空荡荡的口袋只有几文钱,所以用了这个字就非常的恰当。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

再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儒林外史》当中的胡屠户: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

仅用了几个字,作者就把胡屠户这个市侩小人的丑态写了出来。大家想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只要抓住他经典的动作或经典的语言便可以,现实生活中亦复如此。读经典的文章,认真体会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作文提升的过程。学了要会用,那知识才是你的。

再看看鲁迅笔下的闰土: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

这里锤炼语言的方法是比喻,鲁迅把闰土的手比喻成“松树皮”,劳动人民的手,因为生活的劳累和艰辛,沉重的负担,早已把曾经开朗活泼的少年,变成了粗糙麻木的中年,岁月的不饶人处,在鲁迅的笔下,淋漓尽致。

3. 角度独特,融入情感。

头两条是简单的介绍两个实用的原则,这第三条是要告诉大家如何去用。

请看孔庆东《遥远的高三八班》的节选: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细节如何生动?

选文之所以动人,是因为站在独特的角度,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政治老师的特点,他的南方的普通话,是最突出的。在对老师的恶作剧性的观察当中,又饱含情感。作文是要用心写的,即使是应试作文,也要接生活的地气,好的文章总是流淌着新鲜的生活的血液。

最后要说,许多同学写作文,字数不成问题,叙述也还算清楚,层次也十分清晰,没有错别字和病句,甚至连字迹都非常的好,可是高分的时候却没有几回。大家想一想,这种情况不算少吧?

我经常看大家的作文,其感受给大家比喻一下:作文中的最普遍的毛病,就如我们大多数人的长相,没毛病!但没毛病,却可能是最大的毛病,因为细节不够好。

可是因为五官不精致,所以就显得不够漂亮,不够有气质。

同学们的作文也是这样的,说的也明白,找不出任何毛病,可就是不精彩。

五官不够精致,可以通过微手术重塑面容,这是改变细节。如果作文有同样的毛病,也是用同样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能够注意细节,先留意细节之美,再去想如何学习,让自己的笔端流淌出美好的细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