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市高莊街道,缺吃少喝煉芹菜,“明利”蔬菜惹人愛

萊蕪市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萊城區高莊街道曹家莊村,成立於2007年,主要從事芹菜、山藥、馬鈴薯、苤藍、韭菜等特色蔬菜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合作社社員由最初的54戶發展到217戶,入社股金由10萬元增長到300.53萬元,年銷售收入由200萬增加到800萬元,年可分配盈餘由3萬元增加到46萬元,合作社累計分紅近245萬元,社員家庭年增收8000元左右。社員主要分佈在萊蕪市高莊街道辦事處曹家莊、張家樓、董家林等20餘個村,服務範圍擴大至4個區(市、縣)、20多個鄉鎮,同時帶動周邊60多個村、3000多農戶參與高端蔬菜生產。

萊蕪市高莊街道,缺吃少喝煉芹菜,“明利”蔬菜惹人愛

萊蕪市高莊街道,缺吃少喝煉芹菜,“明利”蔬菜惹人愛

合作社先後獲得“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山東省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山東省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三農科技服務先進集體金橋獎”、“山東省十佳技術服務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山東省巾幗居家創業就業脫貧行動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農產品養生

合作社現有流轉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300餘畝,全年蔬菜品種達到56個。認證了9個無公害蔬菜品種,14個綠色蔬菜品種,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面積達到1萬餘畝,綠色蔬菜基地認證面積3600畝;註冊了“高莊明利”、“魯萊明利”、“嬴芹”、“贏秦”等蔬菜商標。

這裡出產的芹菜以香、甜、嫩、脆出名,能當水果生吃,是名副其實的冠軍芹菜。那這冠軍芹菜是如何長出來的呢?芹菜雖然被他們當成寶貝,但是它們從小就‘缺吃少喝’,幾經磨難才能出來想要的口感。農曆7月份芹菜苗長出來後,明利人就開始“折磨”芹菜,不給吃(不施肥),不給喝(不澆水),時間長達一個月。經過這一個月,再次澆水施肥後,芹菜大量汲取養分,迅速開叉,生出比一般芹菜更多的芹菜稈兒。

霜降以後,明利芹菜又進入第二次“磨難期”。裡層嫩芽生長急需營養,而再次停止澆水施肥切斷了外部養分供給,逼迫最外面老莖葉裡的幹物質迴流,讓整棵芹菜都更甜,更脆,少絲。

明利芹菜的生長期長達6個月,半年時間裡採取低溫控制,嚴格掌控芹菜的生長速度。白天在大棚曬太陽進行光合作用,晚上有專人負責通風控溫。芹菜吸收日月精華,雖然生長緩慢,但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營養成分和口感。

萊蕪市高莊街道,缺吃少喝煉芹菜,“明利”蔬菜惹人愛

萊蕪市高莊街道,缺吃少喝煉芹菜,“明利”蔬菜惹人愛

2013年“海狀元杯”規模種植狀元大賽中合作社榮獲冠軍。2014年,“高莊芹菜”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2015年,“魯萊明利”獲山東省著名商標。“魯萊明利”牌芹菜榮獲“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 CCTV-7“科技苑”欄目、山東農科頻道均對其做過專題報道,並以其可生吃的獨特性被編入《萊蕪特產志》。

農旅結合促發展

合作社新建了佔地面積1畝的溫室立體草莓採摘大棚1座,優化了草莓的種植環境,使消費者可盡情的欣賞草莓果園的自然風光,隨意採摘成熟草莓品嚐;

萊蕪市高莊街道,缺吃少喝煉芹菜,“明利”蔬菜惹人愛

合作社運用了農業物聯網控制系統,新建智能聯棟溫室大棚一個,通過試驗、示範,推廣園區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高效栽培模式等技術新成果,將新的栽培技術、新品種、新的栽培模式做集中展示,將合作社逐步打造成為集科技展示、科普教育、休閒、觀光、採摘、體驗、旅遊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從整體上提高合作社生產標準化水平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從而帶動農民的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