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性可以为王,那王室血统岂不是不纯了?

胖脑斧

这个问题的言外之意是,只有父子相传才是血统纯正,呵呵,很多人已经从遗传学和男女平等的角度回答过了,我就不再重复,我只说一下英国女性为王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国王没有儿子怎么办?有人会说,可以传给兄弟、侄子!那如果国王连兄弟也没有呢?不传给姐妹还能传给谁?第二,从第三个女王开始,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从此王位继承由议会决定,而非国王本人,假如国王一意孤行,与议会针锋相对,那么议会就会罢黜国王,另立新君,例如国王的女儿!议会维护的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至于王室血统纯正与否,根本不在议会考虑范围之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英国的历史,看看那些女王们都是怎样戴上王冠的。

都铎王朝的宫闱倾轧——简·格雷(有争议)、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的女王始于都铎王朝,亨利八世为了生儿子,一共结了6次婚。和第一个王后离婚时,罗马教皇不同意,当时英国是信仰天主教的,王室成员的婚姻需要教皇批准,亨利八世一怒之下脱离了罗马教廷,成立了新教圣公会,自己担任宗教领袖,这才达到了离婚、再婚的目的。第二个王后也没生儿子,亨利八世杀了王后。第三个王后总算生了一个儿子爱德华,王后生下儿子就死了。此后亨利八世又陆续结了3次婚,但没再生过孩子。忘了说一点,前两次婚姻各有一个女儿,第一个王后生了长女玛丽,第二个王后生了次女伊丽莎白。

1547年,亨利八世临终前,规定3个孩子的继承顺序是爱德华、玛丽、伊丽莎白。玛丽仍然信仰天主教,伊丽莎白和爱德华则信仰新教,因为没有新教就没有这姐弟俩的出生。10岁的爱德华即位,史称爱德华六世,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王子与贫儿》就是以爱德华六世为原型的。

1553年,少年国王病危,未婚无后,在权臣的辖制之下,以避免王权落入天主教徒之手为理由,颁布英王制诰,越过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和伊丽莎白,将王位传给远房表侄女简·格雷,她的外祖母是亨利八世的妹妹玛丽·都铎。

16岁的女孩简·格雷被推上王位才9天,玛丽就在议会的支持下夺回了王位,史称玛丽一世,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女王。由于简·格雷的即位违反了议会意愿,历史上对这个“九日女王”有很大争议,一般观点不承认她的女王身份。玛丽一世也知道表侄女是被人利用的,提出只要皈依天主教就可活命,但简·格雷不肯放弃新教信仰,第二年被处决。玛丽一世为了复辟天主教,杀了300个新教徒,被称为“血腥玛丽”。下图是处决简·格雷的油画。


1558年,玛丽一世去世,没有后代,将王位传给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史称伊丽莎白一世,新教圣公会得以恢复。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让英国保持外交中立,决定不和任何国家的王子联姻,把一生都献给英国,她终身未婚,被称为“童贞女王”。下列两张图片分别是是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将王位传给远房表侄孙詹姆斯,史称詹姆斯一世,他的母亲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是亨利八世的姐姐玛格丽特·都铎的孙女,都铎王朝到此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

斯图亚特王朝的《王位继承法》——玛丽二世、安妮

1649年,詹姆斯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被资产阶级革命以叛国罪押上断头台,英国实现了共和制,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1660年,查理一世的长子、信仰新教的查理二世复辟,吸取父亲的教训,和议会、新教圣公会和平共处。但由于他没有合法子女,私生子没有继承权,所以他必需将王位传给弟弟、信仰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可是议会对以前玛丽一世大开杀戒的暴力行为心有余悸,十分排斥天主教。查理二世改变不了弟弟的信仰,于是亲自教育弟弟的长女玛丽和次女安妮,把两个侄女培养成新教徒,也是用心良苦。

1685年,詹姆斯二世即位,大力扶植天主教势力,议会鉴于两个公主都是新教徒,暂时容忍了詹姆斯二世,对未来的女王充满期待。玛丽和安妮的母亲已经死了,詹姆斯二世再婚,没想到老来得子,玛丽失去了女王储身份,而新生的王子肯定信仰天主教。

1688年,为了避免天主教徒继承王位,伦敦主教康普顿、两位托利党领袖、四位辉格党领袖,七人联名写信给詹姆斯二世的女婿、玛丽的丈夫、信仰新教的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威廉,请他来英国主持大局,保护宗教和自由,史称“光荣革命”。威廉率领荷兰军队登陆英国,发布宣言要求恢复妻子玛丽的继承权,詹姆斯二世众叛亲离、仓惶逃逸,威廉兵不血刃地进入伦敦。

1702年,威廉三世去世,安妮登基为女王,在位期间完成了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议会合并,真正实现了议会选举和政党竞争,安妮女王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大不列颠君主。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所有子女全部夭折,索菲亚的长子、汉诺威选帝侯乔治即位,史称乔治一世,斯图亚特王朝从此结束,汉诺威王朝拉开了序幕。

汉诺威王朝和温莎王朝

简单说一下最后两个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王朝乔治三世的孙女,乔治四世、威廉四世的侄女,肯特公爵的女儿。乔治三世的儿子们分别是:长子乔治四世、次子约克公爵、三子威廉四世、四子肯特公爵,等等。乔治四世唯一的女儿夏洛特死于难产,婴儿也没有活下来,约克公爵早死且无后,威廉四世的两个婚生女儿夭折,私生子没有继承权,肯特公爵早死,所以威廉四世去世之后,由肯特公爵的独生女维多利亚继承王位。


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温莎王朝乔治六世的长女,乔治六世没有儿子,所以伊丽莎白继承王位。


大圣西

看了很多回复,好像都不太同意你的说法。。。。我感觉你说的有道理。。。比如说老皇帝姓于,自己的女儿当了皇帝,找个老公姓李,生个儿子也姓李啊,那皇宫以后成姓李的天下了。。。再生个女儿,女儿当了皇帝,找个老公姓刘。。。再生个儿子当了皇帝,又成了姓刘的天下了。。。。人家皇宫的事咱老百姓不懂啊,就是学问浅不太明白。。。。


假行僧152551729

看到答案中有人用Y染色体的父系传递来给父权血统论张目,那就来掺合一下这个问题吧。

现代生物学的某些知识成为血统论者最后的避难所,即决定男性性别的Y染色体。因为Y染色体从父亲传向儿子,绝不传向女儿,这在遗传学分析上,是一个很好用的确定父系祖先的道标,而这个遗传学分析用道标,就成为现代封建分子给自己狭隘的父权思想寻找到的“科学证据”,所实话对于父权体系而言,哪怕你直接说男人肌肉大暴力强,所以男权有理,也比去找这个所谓的Y染色体要靠谱得多。

为什么?

因为,构造一个完整的人需要数万基因,以及整整23对染色体(至少现在的人还是23对染色体,未来如何暂且不论),而Y染色体上仅仅数十个基因,并且主要功能就是将胚胎发育方向转往形成雄性的方向去而已。事实上,从一个人生存的角度而言,是不需要Y染色体的,想一想是不是这样?这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没有Y染色体活得也很好,但没有X染色体的人呢?一个都没有!

而一个人值得骄傲的所有品行相关的基因,如果存在的话,也不是存在于Y染色体上,它还承担不了这样的重任和期望。而今天的顽固分子,将Y染色体推上神坛的举动,并不比几千年前搞出阳具崇拜的父系祖先们更加高明。

最后说明一下,在母亲和女儿世袭中传递的是线粒体DNA,而人可以没有Y染色体,但每个人都需要X染色体和线粒体才能活下去呢。要从生物学和遗传学上给父权寻找所谓的“科学证据”,注定了是一件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的事情。

在私有产权制度下,是女儿还是儿子来继承家业,关键不在于性别,而在于后天的培养模式。而即便只说生物学,你的女儿生的娃,只要女儿是你的,那她的娃就肯定是你的外孙或者外孙女呢,而儿子是你的,也不能保证孙子或孙女是你的种。这个简单的事实能够说明,为啥父系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自由会极端的仇视。但相反母系女权社会并不在乎给以男性自由,比如泸沽湖的走婚制度就是明证。


三思逍遥

当然,女性为王么,王室血统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其实不要说什么染色体的问题,英国在都铎王朝之前就从来没有女王这种东西,王位都是男性继承,之所以后来有女王,完全是英国人自己没事找事,起因就是英法百年战争。

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按照法国传统的法兰克法,只有男性有继承权,女性没有继承权,而查理四世和其父腓力四世的男性后裔都已经死绝了,因此由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但这个时候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查理四世的外甥)跳出来,说按照基督教的圣经,女子也有继承权,法兰克法这种异教徒的传统法不算数,因此他的继承权是在腓力六世之前,所以应该由他来继承法国王位。于是英法百年战争爆发。

本来英国国王是想以圣经为理由抢法国王位的,最后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等到他们的没有男性后裔的时候就傻了眼,按照传统的诺曼法和撒克逊法都是由男性旁系来继承王位,但天主教会蹦出来说你英国王室自己说了要按圣经办的啊,没有儿子当然要由女儿继承王位,总不成你英国让法国人遵守圣经,自己还遵守异教徒的传统法?

最后英国王室没辙,只能立了女王。

所以第一位英国女王出现在1553年,正好是百年战争结束整整100年后。

而法国就一直没有女王出现过。

另外,这里说的英国仅指英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不包括在内。苏格兰王国是有女王的,因为根据凯尔特人的传统法,女性也有继承权。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当然不会不纯了,英国人的观念和我们很不同。

记不记得小时候英语课,有个单词叫grandfather,翻译成中文,可以是爷爷,也可以是外公。我们分得很清楚,对英国人来说不是很要紧。儿子女儿,一样继承了父母的血统,也一样都把父母的血统,再传给自己的小孩。

现在英王的基本继承制度,可以上溯到1066年的诺曼底征服。说到那个时候,贵族其实都还没有自己的姓氏。我们说征服者威廉,或者诺曼底的威廉,我们不说威廉·什么什么。那就是因为那时候时候的贵族并没有姓氏。这对于生儿生女的观念就很有意义了。现在很多人千方百计要儿子,为什么呢?儿子的儿子跟自己的姓,连姓都没有,儿女都是自己的血脉,这就很明显了。

所以,英格兰的政治传统中,女人生出娃以后,娃可以主张继承外公的王位。但女人自己可不可以做王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世纪的王,他们的基本任务其实就是率兵打仗、保卫家园、维持和平,诸如此类的。总之就是打仗。因为打仗需要钱,所以征税、管理国家,都是为了军事目的服务的。在中世纪的西欧,统兵打仗不是佘老太君那种,可以坐镇军中,让手下去打。是要真的骑上马,和大家并肩作战的。所以国王要有相当的武力,要和骑士们并肩作战。这样一来,女性就很难胜任了。倒不是说女性武力一定不行,而是说,整天和骑士们肩并肩打仗……这似乎……

所以英国女性为王,大家主要的担心是她不具备男子气概,怎么骑马出征,带领我们保卫家园。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她嫁一个别国的王子就可以了,这样王子成了我们的国王。他们生的小孩,自然也就继承了妈妈-外公一系的血统。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反正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家其实也没有姓;反正从头到尾,爷爷外公其实都叫grandfather。父系母系没有那么大的差别——这种观念是不是也挺好的?


在野武將

女性为王,血统不纯?那是否可以理解为题主在思想上有些歧视女性呢!不论男女,只要是你的亲生子女,他们的血液都是继承你们夫妻的,即使血型不同,那也是你们的后代。

英国女性可以为王,证明的是男女平等,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现在还有些人在思想上觉得男尊女卑或者说女尊男卑的。英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让人们的思想解放,也就是所谓孟德斯鸠所说的人生而平等。


情感阴雨表

当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你本身对生物学没有多少概念,同时也可以看出你思想固化。

从生物的角度看,男女双方在繁育下一代时,自身的生殖细胞中各有23条染色体,理论上,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是相等,但实际上,卵细胞的细胞质里的线粒体本身存在基因物质,再者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很多,所以不管生男生女,来自母亲的基因多于来自父亲的基因。

从社会进步而言,对于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男女趋于平等的现代社会,不要让女子三从四德,男子传承香火的观点拖累自己的思想进步。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更要不得。

人类史不是只有父系社会,也存在母系社会,只不过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男性可以作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乃至发展成父系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大部分女性的努力程度和工作能力不输男性,所有不要用旧思想来看待女性。

有些人会以姓氏,血脉作为借口维护父系为主的观点,无论男女都是父母的血脉传承,从遗传而已,子女之间没有差别,谁都没有污染血脉,除非孩子并不是夫妻双方的传承。姓名和姓氏不过是代名词,它虽然是一种文化,但不会因为你就突然消亡,或者突然兴旺。

最后,无论生男生女,都是父母的心血,孩子的存在是为了体验爱,给予爱,体会过程,学习教育,而不是单纯的传宗接代。当然,如果有人依然认为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大家也阻止不了。


浅浅的梨窝

其实,只要和外族通婚都不可保持很纯正的血统。但是选择男人传宗接代,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即使千代万代,子孙还能保证有始祖一条Y染色体。若其中一代选女人(假设这个女人为甲)传承,甲找一个老公不是王族(外族和甲不是一个始祖),他们的孩子乙有一半的血统来自甲,一半来自甲夫。甲一半的血统来自甲母,即甲的遗传物质一半是外族基因,甲和甲夫生的乙,一半来自甲,一半来自甲夫。生殖细胞只有一半染色体,甲传给乙的一半染色体有可能全部来自她母亲,即外族染色体。加上甲夫给乙的一半染色体,乙的染色体,有可能全部是外族的。即,始祖的血统在乙身上有几率完全没有。也就是说,若有女人传承,在女人的下一代就有可能让这个王族完全改变血统。若选择男人传承,则千世万世,子孙都会有始祖的染色体。选择女人传承,只需要三代,有可能完全改变血统。所以,大家还是要佩服老祖宗的智慧。这不是大男子主义,这是生物遗传规律。


公山引

楼上那些说y染色体是身份证明的,你们有想过线粒体基因是哪来的吗,还有说男性能保证百分之50基因能传下来的,麻烦你去翻一翻初中生物教科书,虽然不知道性别能给你带来什么优越感,但我觉得回答头条应该是稍微需要点基本常识的


231707598

1。女性的孩子至少可以确定一定是她的,这一点其实更纯;

2。和面首生的没有继承权,额,虽然我不晓得她有没有面首

3。从生物学角度讲,人类来自母亲的基因其实略多于父亲。人类的y染色体实际上要比x染色体短小的多,基因也少得多。还有,人类线粒体上也是有基因存在的,人类的线粒体完全来自母亲,我想请问一下,认为女性延续基因能力弱的人,请问你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