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某保险公司办业务,一大厅都是退保的,为什么?

看懂再喷无脑判刑

如题所述。购买保险后退保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象题目所提到的,一大厅都是退保的,确实也不是常见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之所以出现集中退保,或者说是大量的退保,那么有可能是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呢,一些保险推销员,代理人,迫于公司业绩考核压力,被迫自己或让亲戚朋友临时办理保险,利用保险在犹豫期内,可以自由退保的规定,打时间差,先通过考核。然后退保。这就会造成一些集中性的退保现象。

第二点呢,有些保险公司有有新的险种下来后,推广的力度比较大,比较集中,于是大量的销售,但是每个险种都有不同的使用人群,许多顾客购买之后,可能会发现这个险种虽然好,但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就会赶在犹豫结束期前,进行退保,由于购买的时间都差不多,因此会出现一些集中退保现象。

第三点,某一时期,某些保险公司,会对某个某些险种会加大奖励力度,于是代理人员,推销员等会想尽各种手段进行推销,以期获得高额奖励,这也造成该险种的集中销售,但是如上所言,顾客感到该险种并不适合自己时,也会迅速退保。

第四点呢,有一些保险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推销人员利用技保人不熟悉保险的原因,将对投保人不利的的某些条款进行了,有意无意的忽略,投保人在购买之后,在仔细阅读相关的条款时,可能发现了其中的不利条款,愤而退保。

等等,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保险营销是一种特殊的营销,本身产品看不到,摸不着,而且除了强制性国家保险以外,普通的商业保险并非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属于可有可无,同时不同的保险产品都有有许多限制性的条款,再加之人们所说的理赔难,因此,提高营销技巧,提高营销人员的自身修养素质,不断的提高整个公司的经营水准,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相信许多朋友都购买过保险,有相似的经历,也有许多头条的朋友,可能正是从事保险营销工作的,也欢迎你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交流学习。


理财咖

我退过保,等了一上午,没事和别人聊天。我个人总结退保的一下几点

第一分红保障型,业务员永远和你说红利最高值。忽略最低值。结果买了之后发现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而且只买了几年。退保的话还只亏损几千。买个二三十年亏得还多些,反正是亏,亏大不如亏小。所以退保。

第二种退保情况很多,也很常见,很多附加险必须捆绑主险销售,主险钱多保障单一。附很多都是看中附加险才买的。最后附加险保险公司单方解约。比如你买了三年保险。主险必须交三十年,第四年高血压。很有可能你的住院医疗附加险第二年保险公司单方面解约。很多索性就直接退保了。

第三种情况下可以说保险是所有服务行业的耻辱,才导致退保的。刚买的时候那服务,又是送礼又是请客的。主动送发票,当你身边没有任何保险业务可做的时候。你再打电话给他们索要发票。呵呵。等几个月吧。有没有都是问题。我就是买了保险索要发票未到手才退了。

所以购买保险切记丑化说前头。保险只是一份合同。不要看优点,看缺点。就好比找老婆,能接受她的缺点才和她结婚的才能长久。

对待现在有保险纠纷的一定要注意,不要调解,不要仲裁,直接走法律程序曝光。为什么这么做。也是很多保险合同规定的。人寿业务纠纷五年之内合同有效。其他保险医疗意外纠纷两年内保险合同有效。如果过了两年未解决纠纷。你相信法院会对一份没有合同效应的纠纷做出判决吗?

最后保险作为服务行业。退保率和购买率会持续增长。原因有几个问题,保险体制问题,买保险的可以说都等同于没有营业执照的中介公司。所以在推销过程中很容易搞出很多噱头。第二是保险合同本生很多条款都未明确写在合同里面却事实存在。第三是保险退保对出售该保单的物业员以及业务员的上级没有任何损失。五年内保单都有提成。五年后和自己无关。基本你不再购买保险,业务员都不鸟你的节奏。这几个问题就会造成保险业务的提升和退保率的提升。就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对退保率提升做出任何相关规定和处理。包括保监会也没有公布过退保率过高的处理方案。所以退保率只有直线上升的趋势。


一般不兑人一怼到底

其实我很明白问这个问题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我也很明白行业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也对这个问题我有莫名的反感:

1.逻辑有问题。

如果在银行大厅里都是取款的人,是不是就意味着存钱不好?银行要倒闭了?答案每个人都知道:这就是无稽之谈!

所以一大厅退保的人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2.退保不一定就是保险业务员有问题,不过我也不能否认确实有一些退保就是业务员的问题。

很多时候,退保就意味着损失,但如果确实是客户自己遭遇了经济困难需要退保的话,假如业务员已经告知过退保的后果,那么就不能去怪业务员了。

另外,有些投资类产品短期内退保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化,现金价值高,中途退保不亏损还略有收益,业务员又有何错呢?

3.中国保险做成这样,客户自己不重视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自身不重视,所以业务员跟你说的时候,你总是不会用心听、认真听,或者听过了就忘了!

因为自身不重视,所以自己不会考虑我买这个保险到底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买的保险能干什么?

因为自己不重视,所以不会去看保险条款,不会去看免责条款,大多数核心条款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理解,除了几个专业术语,可是我们自己没有耐心去看,因为觉得不重要!

因为自己不重视,所以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了业务员,自己一点都不关心买的保险能干什么?

亲爱都朋友,如果你买任何东西都是这种态度,那么你买10样东西至少会被骗9样,不仅是保险!

自己漠不关心的态度,遇见了一知半解的业务员,神都救不了你了!

保道,乃保险之正道也!我愿为中国保险业正名而努力!

保道手记

一个大厅都是退保的…你问过全部人吗?没问过乱下结论不好!最近刚接触保险…我来简单说一下吧!

我一家4口都有保险!虽然不多,下面是我和我家老大的


我得那份,快到期了!

为什么我家都入了?因为我爸就做保险!

保险这件事,你得看让谁去做,我爸刚开始做保险的时候,见人就夸保险的好处,可是那时候没几个人听过保险。没什么人入。

但是保险公司要业绩的!我爸就前后给我们一家人入了!

后来我们村里有几个人入了,没多久,有一个人得病了,就来找我爸问理赔的事,然后我爸就去问保险公司,得到的答复是“此病不在理赔的范围”!!!!也就是不理赔,那几天把我爸急坏了,给人家这么说那么说!人家也是不听,说我爸骗人!

要不是正好另外一个人出了事,我觉得我爸会从此不做保险了,没多久另外一个人得病了,癌症,他孩子来问我爸,我爸给保险公司一报,保险公司回复说“能赔”!最后那人理赔了5万,而他只缴了两年的保费!

后来“理赔成功”的保单多了起来,就少有人质疑了

还要说件事,这个人比我爸小几岁,但是叫我爸“叔”,和我同辈,他在另外一个村子,我爸跟他说过好几次让他入份保险,他都没入,后来有一天,他来找我爸,说“想了想,还是入一份吧”!健康险一般合同缴费后有180天的观察期!(在这180天内你身体没问题保单就生效了,有大病的,退还保费,合同终止)他缴费后193天,查出了癌症!最后理赔了7万!


我听人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入保险,保费交完的不吃亏,中间用着保险的不吃亏!最吃亏的就是退保!”很有道理…

至于为什么头条上,网上那么多人反对保险,说保险≈骗子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保险业务员的素质品德的良莠不齐!

为了业绩,故意对客户夸大保险范围,或者讲合同条款时故意模糊概念!


我们该怎样看待保险呢?

首先!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家庭状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多对比几家,不要轻信业务员的讲解)

其次!合同条款必须问清楚,健康险保的疾病问清楚(昨天看到一个人说,有个保险产品,里面说保癌症,这个癌症的名称叫“原生癌”,他上网查了查,这个癌症是指最早期的癌症!现在的癌症的人查出来不是晚期就是中期,哪有早期的?而且癌症转移了也不保!)

最后呢!每人一份或者几份保险这是趋势,那些在网上骂保险很欢的人或许就有好几份保险呢!😂😂


羞羞的弓箭手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回答

一个是大厅都是办理退保的这种现象,为什么?

一个是他们为什么会退保。

现象:保险,是一个特殊的商品,看不到摸不着,保障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除了理赔、退保的业务办理,日常维护基本都不会涉及到要亲临柜面。如果服务人员还在职甚,至理赔退保可以不用亲临。

退保的,只是众多投保人中的很少的一部分,亲临柜面去办理,可能是跟自己专属的服务人员没联系。其他业务很少需要亲临柜面去办理,所以你才会看到的业务办理都是退保这种现象。

为什么退保:

1、保险是稳定生活的一种刚需,但险种非常多,客户对保险需求的感应也各不相同。如果买错了,退保现象肯定会存在。

2、很多保险代理人,并没有真正打通客户对风险的认知,也没有真正匹配到合适的险种。

3、很多客户对自己购买的险种有过分的预期,而代理人没有清楚的解释。

4、因为对保险的不重视,虽然认可了,也配置了保险,但生活花销并没有很好的规划,没有预留出保费,而导致保单停缴失效,继而退保(其实可以复效)。

5、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解决资金链需求>保单交费需求。

6、其他各种原因

感谢阅读,仅代表个人观点,可以交流。


张荀丨平安北京分公司

全是一帮卖保险的抢着回答,我说了几句真话,一帮孙子就说我是喷子,操?

我买过万能险,买5年保期50年,每年10万总50万,到85岁。首先大多数买保险是通过亲戚朋友购买,且大多保期很长,没搞清楚的以为保期越长越好,其实大错特错。基于信任很少研究那么多,很多也看不懂,你问卖保险的大多也不直接回答,支支吾吾。

我买后拿到保单,研究完才知道里面的套路,第一年退保,现金价值好像只有1800,10万只能退1.8万亏8万多,第二年退保交了20万,退保10万左右,亏10万,如果第三年退亏的更多,如果你以为交完5年再退能回本吧,错,在50年内任何年退都算违约。另外回本好像15年后才能拿回本。

刚才想找我以前合同没找到,这个只是大概,我交完两年就停了,因为你越交亏的越多

那为什么违约成本那么高?因为他们的提成太高了,还按层级都有,我这个保险销售员个人就提了30%,还有经理,总经理等等,第一年的分掉超过50%

另外保险已经被人故意扭曲,宣传保险能规避法律风险,保证你的财产安全,无论你的财产是偷的盗的,还是抢的,贪污受贿的一旦买了保险就进了保险柜,绝对无风险,这都是保险员四处宣传的,虽然法律保证合法保险不受侵害,但违法是否收入也受保护??果真如此,这是法律的悲哀


保险行业离职率极高,为何?因为把亲戚朋友都骗完了,再也没地方可骗只好滚蛋,最终留下一片骂名.

本人所说的只要是万能险、理财险等大额、长期险种,这是保险公司最重视提成最高的项目,也是最为用户所唾弃。至于交通险、疾病险、意外险之类的花小钱,保平安之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险种保险公司反而没多少兴趣,只是为完成规定指标的规定动作。

总算找到了合同,附件那个表自己看看吧,多可怕,当年违约1000块,最终能退回只有268,第二年2000只能退回807......


随心侃

刚在某保险公司办业务,一大厅都是退保的,为什么?

一看题主的问题,就知道其中对保险有偏见,大厅的人都是退保的,你怎么知道?你每一个人都问了吗?

办理保险退保的,主要是保险员的业务层次不齐,在办理保险时,对保险的保险范围扩大其词,尤其对某些疾病的保险范围说的太广,在签署保单时,保单上的词语很官方化,不好理解,就听信保险员的讲解,而签了保单。怪只能怪自己了。



既然办理了保险,为什么要退保呢?因为很多人在买保险,两三年之后,仔细读懂了保险条款,觉得自己身体很健康,觉得保险到期时,自己身体健康,没有理赔,吃了大亏,仅仅是还本,没有银行的利息高。

所以买商业保险也罢,退保险也罢,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既然买了商业保险,超过一定时限就不要退了,退只退很少的一部分,至于未来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给自己生活多一份保障不是更好吗?



我不是卖保险的,但是我是这样理解保险的。


二妮子

首先,保险公司也是一个盈利机构,尤其是近些年,保险被一些代理人做成了人见人嫌的行业。就比如,很多代理人银行驻点,变相夸大或者虚假承诺,导致很多储户莫名其妙买了保险,而且还是巨额,要知道保险正常支出不能超过个人年收入的百分之十左右,一旦超额支出就会成为负担,尤其是家里日常开支大的家庭成员。

再者,国人的保险意识还没有完全强大起来,对保险知之甚少,买什么,怎么买全凭代理人一张嘴,有些不诚信的代理人会误导消费者,等出了问题,就会一推三六九,个人并不会收到任何处罚,无形中助长了行业的歪风邪气。

最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存在严重问题。直销的模式让大家只注重单子,注重业绩,忽略了对一些代理人的德行教育,出了问题的代理人也没有严格的处罚制度。国家对这一块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纵容了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大规模退保,一定是保险产品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否则不会批量退保,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买什么产品拿到合同都会权衡利弊,如果合同和代理人承诺的不一致,那么退保是必然的。


万象文娱


月落花似雨

保险挣的就是通货膨胀的钱,比如你一年交1万块,20年后反给你30万,这样看着你是赚了10万块,怎么算都合适但是你没有想过通货膨胀呢?



20年钱1998年北京一套房子也就20万,中小城市也就几万块,工资一个月几百块,而现在呢?可能20年后的20万和现在的两万块差不多,甚至还不如现在2万块值钱。你说你是赔了还是赚了啊?

保险公司也不是傻子,买保险只有一种方式让你赚钱那就是买了保险后你突然挂掉了,自己人都没有了要个几万块钱有什么意思呢?

中间退保你要赔钱,而且还要赔人多钱,有的交了3万了,中间退保直接赔一半,不光没有利息而且还要赔给保险公司钱,保险公司可真的赚嗨了!

而且都知道保险公司跑业务提成都是特别高的,你跑一单业务提成都被人拿走了怎么可能能赚大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