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心态,处处是出路

儿子,从小到大都比较听话,各个方面都不曾让我费太多的心,除了学习。经过多年按部就班的上课,不想认输的补课,我悲哀地发现,他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

高三的时候,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心理挣扎,我认了,接受了现实,既然做不成学霸,也不能当学渣,高不成低不就只能走专科了。

经过多方比对,反复研究,最终给儿子报了一所较好的大专。

当我一本正经准备苦口婆心地跟儿子谈一下的时候,儿子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我闭嘴了,他说,妈妈,你怎么安排,我就怎么配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会尽力的。他这样子,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难受,不知道儿子这么听话,将来会不会为我给他做的决定而后悔。

由于专科提前考试,儿子过了年就开始了专项的复习。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多才睡觉,除了心疼和尽心保障吃好之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考试那天,我强忍着想唠叨的嘴,把他送到考点,看着儿子挤进人群的背影,我只能在心里给他加油,学校的路边上站满了陪考的家长,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有说这个学校好的,有说烂的,有说学习好的谁会提前考个专科呀,我实在是受不了众说纷纭的议论,钻进车里发呆。

我打电话给孩子父亲,反反复复地跟他说,我们就这样安排了孩子一生的走向,将来儿子会不会怨我们,我们会不会后悔。儿子学习虽然不是好,但也不差,考个二本还是绰绰有余的,这样上了大专,他的人生会不会缺失大学而遗憾呢。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天,说,但愿不会,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我不由得哭了,做这样的选择,我是冒着风险的,但我也清楚的知道,人中龙凤毕竟是少数,而我因为孩子的普通,直接中断了他上大学的路,是不是很残忍?

儿子考得很轻松,出来时看见我情绪不佳的样子,他倒是给我上了堂课。他说,他知道自己对学习并不上心,他只是在做一名学生,现在通向大学的路并不是走不通,而是换条路走走,看着是光明大道,挤在路上的人必然很多,大专听起来没有大学好听,但是,一样是学习本事的地方,理论和现实是有很大差别的,与其在二本混四年,出来不好找工作,不如在大专锻炼三年,凭本事去找工作。现在没工作的,不就业的很大数量都是大学毕业生,镀了金并不能发挥其效能,相反的,专科的学生没有那么大的优越感,在选择上很现实,面就广,而且国家大力支持专业人员就业。至于学历,可以再深造,而且是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妈妈,你担心什么呢?我被迫再学习四年,没工作,天天在家晃,你图的是这个么?你不是图我独立自强的嘛。

我惊讶于儿子的谈吐,看来,学习之外的事情他反倒是游刃有余,也许,我的选择正适合他,而他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必能尽心尽力,结果要比强迫他高考更好。

我立即解开了心里的结,为人父母都都是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但正视现实,做出符合实际的选择未尝不是一件乐事,孩子寻到了自己的志向,父母放下了包袱,这绝对可以做到双赢。

父母与孩子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与孩子必须要进行沟通,也许父母所谓的难题,在孩子那里就是一道算术题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一条路去挤到人仰马翻,给自己添堵呢?

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中坚力量,这些人是社会的基石,与其他的小部分的高精尖一样的造福社会,一样能实现自我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