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一天内,特朗普让世界震惊了2次!

昨晚,特朗普宣布取消受到全世界关注的“特金会”,刚刚,美国方面又传来消息,正与朝鲜方面展开对话,两国首脑的会谈仍存在可能性。

如此的反反复复,说尔反尔,既出乎意料又不出所料,就像早前大家还在担心朝方举行的核试验场废弃仪式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

但回望朝核问题16年坎坎坷坷的来路,屏气凝神,人们似乎还是从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上的白色烟雾中,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

「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一路走来,朝核问题几经跌宕。“六方会谈”从启动到停摆,朝鲜从六次核试验,到如今废弃核试验场和美方宣布取消朝美首脑会谈,半岛和平的大门一直在国际社会关注的目光中不断关闭又打开。

「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而现在,不论美方在自身经济、政治方面的多重考虑下,是否会取消美朝领导人会晤,但是朝鲜废弃核试验场这一举动,可以说,还是给全球对于朝鲜半岛和平近乎绝望的人们,带来了一丝丝希望的亮光。

信任重建需要假以时日

我们可以从一个细节看到:在24日特朗普宣布取消美朝领导人原定于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会晤后,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朝鲜方面,都表示愿意继续会面和谈话。

这说明美朝双方对彼此还是缺乏足够的信任。多年来,双方都在不断试探底线,摆出非常强硬的姿态。这其中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双方国内的政治因素,多年来,互不相让的强硬态度让美朝双方的越来越无法信任对方,这种不信任的最集中体现,就是特朗普的公开信。

「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朝鲜半岛核问题,本质上是安全问题,在美朝两国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下,强硬的态度成为了半岛核问题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所在。多年来,以朝鲜为假想敌的韩美军演每年例行上演,代表朝鲜强硬态度的弹道导弹试射及核试验也在不断进行。

信任的破裂,不是一天造成的,信任的重建,需要矛盾双方都拿出彼此可见的诚意与善意,去弥合那些经年累月的裂痕

我们看到朝韩和解的进程,看到朝鲜废弃核试验场,看到他们要开展经济建设,甚至在美方取消“特金会”后,朝方仍然表示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形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些信号,至少没有针尖对麦芒、没有在翻滚的油锅里加上一瓢水。

「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其实双方都知道解决朝核问题的好处,但都绕不开历史和政治的恩怨,化解之道在于一方释放最大的善意,另一方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而这一步,由谁先走呢?抑或同时迈步、相向而行?

和平与发展是一种“刚需”

国际局势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背后还是利益的考量。当和平的红利大于冲突的收益时,和平的机会就大,反之,则不能避免冲突的可能。

朝鲜半岛能否“减压”成功,朝美双方是否都做好了“终极会面”的准备,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但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废弃丰溪里核试验场这一被视为朝鲜与外部世界从对抗转为相向而行有意义的展示。

其实从2月份的平昌冬奥会开始,朝鲜半岛已经开启了“互动模式”。而4月27日金正恩与文在寅在朝韩边境板门店举行首脑会谈上,就改善南北关系、缓和军事紧张状态,推动停和机制转换及确立半岛无核化目标这些问题达成的共识,让相互对峙了六十多年的朝韩双方和世人,看到了半岛依然存在和平的可能性。

离开了对对方利益的关切,片面地强调自身利益,单凭武力威慑想解决复杂的国际问题“死结”是可不能的。局势从“死结”走向“活水”,必须是对立的双方在核心利益关切上得到切实的保障。

「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朝鲜半岛能够出现一种新的“模式”吗?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提出采用“利比亚模式”实现朝鲜“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所谓“利比亚模式”,是指朝鲜要首先完全实现无核化,之后才能对经济援助等事项展开谈判。2003年,美国正是采用这种方式使卡扎菲废除了发展核武器的计划。八年后,卡扎菲被美国支持的反对派击毙。

显而易见,无论如何,“利比亚模式”是朝鲜绝对接受不了的,除非金正恩打算束手就擒。还有什么模式?能不能创造多赢的全新的“朝鲜模式”?我们相信人类的智慧,相信人类社会对和平追求的伟大力量。

不管怎样,以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终究解决不了问题,用恫吓胁迫对方无法制造谈判的正常气氛。

朝鲜半岛近来出现的来之不易的对话缓和势头,不是靠武力和恫吓带来的。若是朝美双方都能珍惜这段时间取得的积极进展,彼此保持耐心,互释善意,相向而行,继续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那么半岛无核化在这个历史机遇下取得的成果值得期待。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中国主张的多边主义政治解决模式,和美国实行的单边主义威胁模式,已经在局势的推演上得到了时间的验证。朝核问题如果在重建信任中解决,国际社会在解决类似问题中可能就有了一个新的范式。

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和远见,用这种胸怀化解纷争也是重新构建世界的一种实践。

我们期待着。

「深度」“特金会”死刑改死缓,核试验场如期炸毁,半岛和平还有一线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