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不断下跌,为什么农户还要坚持养猪?

伊藤英明

今年以来,猪价连续大跌,目前已经是4月底,但行情仍未见好,猪价连续阴跌,短期内或再度跌破5元/斤,自繁自养头均亏损已经达到200元,而很多购买仔猪育肥的养殖户,亏损可能还远远不止这一点。

虽然今年的行情很不好,截至目前,养猪亏损期已经近两个月,而后期很可能还会继续亏损,即使后期行情出现一定反弹,但对于很多养殖效益较差的养殖场户,可能依然逃不了亏损的局面。

既然猪价下跌,养猪亏损,为什么农户还要坚持养猪呢?

农产品都有周期性,多收了三五斗未必是好事,养猪也是这样。今年猪多了,猪价自然就会下跌,当然,猪价不可能永远下跌,总会有涨回来的一天。现在养猪亏损严重,但2016年猪价大涨养猪赚钱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人羡慕养猪的。

其次,养猪前期的投入很大,如果仅仅因为行情一时的下跌就不干,那此前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还有,对于很多农村的养猪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养猪,还能干什么呢。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每一次猪价大跌,对行业来说就是一次洗牌,虽然有很多人坚持,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人被动退出了。20年前,农村养猪户至少有一亿,现在只剩下四千多万了。


畜牧大集网

农民坚持养猪,并不是因为农民喜欢养猪。现在这种行情卖一头猪就要亏200元,养殖户天天看生猪价格,还不是就是希望猪价涨一涨,自己少赔点?可是既然走上了养猪这条路,就相当于上了船很难下去。



养猪并不是个好活,尤其是农村散养户猪的吃喝拉撒睡全部都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负责。晚上要看着母猪生小猪,猪又喜欢在半夜生猪,有时候一晚一晚睡不了觉,第二天还得起床打扫猪圈、喂猪,而且这些工作是一年365天一天不断。

喂猪出门即使洗澡身上还是有一股猪粪味,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握手,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指甲缝里就会存着黑黑的猪粪便。

可是,即使养殖户养猪又苦又累,而且还得亏钱,多数农村养殖户也不愿轻言放弃!

  • 一、全部身家的投入

养猪是笔不少的投入,初步计算从开始修建猪舍到有肥猪出栏一头母猪需要投资2万元以上,50头母猪就需要100万,这对于农村家庭绝对是笔巨款。养殖户往往需要拿出所有积蓄再借上亲朋好友才能修建起来。这种情况要是轻言放弃,别说自己的积蓄,就是借的钱如何还?打工?根本不现实。

  • 二、养猪十几年已然习惯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是养了十几年的猪,要是不养猪很多养猪户不知道做啥,养猪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从这一点来看养殖户也不会轻言放弃。

  • 三、看好后续行情

根据市场规律,猪周期总是有跌有涨,现在是处于猪周期下行路线,但是总会好转,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后续会有好行情就更坚定了养殖户一直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就是生猪价格下跌,仍有大量养殖户选择继续饲养的重要原因。养殖户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果然悠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西瓜菌

进入今年3月31号生猪价格跌到每公斤10.1元几乎已经跌入了谷底,但是为什么很多养殖户都要坚持下来呢?

很自然一种周期性商品就会形成一定的价格周期,有低谷就会有高位。在低位的时候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就会减少母猪的存栏量,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肯定会影响生猪供给平衡,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生猪价格自然会上升,同样养殖企业相应的就会增加母猪的存栏量会有更多的仔猪供应,同样过了一定的时期当仔猪长成成猪出栏的时候,市场又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

所以可以看到现在只是生猪养殖产业自然周期中的低谷期,生猪价格周期一般4-5年,在一轮价格下跌后必然迎来价格上的反弹。很多生猪养殖户和企业都是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的,他们知道在低谷的时候如何减少成本和亏损,而在价格上升的时候如何加大盈利,只要在价格下行期减少亏损,上升期增加盈利,那么总体就会保持一定的盈利,这是周期性商品的一个特点。


首席投资官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养过儿年猪的朋友都知道有个猪周期,有大涨必有大跌。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一个猪场的前期投入。

粗略估计一下所投入的前期固定财产,后期流动资金,大致就能明白其中之原因,那一个建20头母猪的猪场来说(比较简单一点的猪场)。

1、母猪房:

5间房子(每间长3米X宽9米),房内设施单提栏20个,产床4组(前后排)。大约所需资金5万左右。

2、保育舍:3间房子(每间长3米X宽9米),房内设施保育床4组,(前后排),大约所需资金3万左右。

3、育肥圈:20间房子(每间长3米X宽7米),约需资金5万左右。

4、其它设施:料房、水池、住房、化粪池、储粪厂等等,6万元不一定够。

看到了吧,基础设施花去了不足20万,真正运作起来,也就是流动资金,还需要20万左右,包括购买母猪,原料也就饲料用款等等(饲养一头母猪一年以后才会产生利润,就是从怀孕到所产小猪育成)。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猪价一直下跌,养户还要坚持的原因了吧。

谢谢。




天涯奇士

您好,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养猪业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业之一,据资料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生猪养殖国家,2016年生猪出栏量约为6.85亿头,整个猪肉市场规模大约1.4万亿元。大部分的农民养猪不是为了养而养,而是不得不养,因为除了养猪并没有其他的行业可以进入,在养殖行情好时,养猪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农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和粮食作物,家里养个几头猪,不仅可以利用多余的粮食,还可用白菜叶和萝卜叶等青绿饲料来养猪,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养殖成本,所以养猪的成本并不高,一般情况下,不论猪价高低,总归还有人会选择养猪的。

还有部分养猪人是因为年纪大了,出去打工工作也不好找,只能在家靠种地吃饭,利用空余的农闲时间,养几头猪也是为贴补家用,能赚钱最好,猪粪还可以发酵后做有机肥返田处理,也减少了化肥的购买成本。

还有部分人养猪是因为了解市场市场行情赚了一部分钱,对后来的养猪也比较看好,再加上养猪是在家,比较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行情好时总比外出打工好的多吧?养猪业成了他们的饭碗,虽然现在的猪价比较低迷,但是市场经济规律就是如此,有跌就有涨。

养猪业门槛低,比较容易进行,一部分人养了大半辈子的猪了有了不少的养猪经验,再加上猪肉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占比比较大,销路比较有保障,而且随着猪肉的价格低,也是一直都这么低的,在行情好,总会赚回来的,不然就不会“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猪老手们都知道养猪“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所以即便在猪价低迷的时候也要养猪,因为行情来临时,这些亏损的总会回来的。


微养殖

猪肉价格不断下跌,为什么农户还要坚持养猪?

春节过后,猪价快速下跌,从春节时的7.5元每斤左右,迅速跌到5元每斤左右,猪价不断下跌.农户为什么还要坚持养猪呢?这个问题是这样的,2018年五月中旬,生猪价格在5元多点每斤左右,按这个生猪价格养猪户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200元左右。农户要坚持养猪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养猪固定投资比较大

现在养猪行业已经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资金比较大 。建猪场需要花钱,买仔猪,买母猪都需要花钱,饲料,玉米,疫苗,兽药,器具,工人工资 ,水电等等都要花钱,固定投资比较大。这么大的固定投资,即使这段出栏一头生猪养猪户要亏损200元左右,养猪户也得咬牙坚持养猪。


2.养猪户坚持下来,就有赚钱的机会

养猪在我国虽一个很大的产业,但最近这二十年来有明显的“猪周期”猪价波动很大,养猪一般会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猪价一般会上涨20个月左右,然后下降10个月左右,然后再上涨20个月左右。所以,虽然这段养猪亏钱,但养猪户坚持下来,猪价就会上涨,养猪户就有赚钱的机会。心若在,梦就在,坚持下来才有希望。



3.养猪户没有其他更好的机会选择

养猪户没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若这段放弃养猪,由于这一段实体经济也不是太好,养猪户们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再说,养猪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技术,换其他行业的工作这些经验和技术也浪费啦。



猪卫士

猪肉价格不断下跌,农户还要坚持养猪,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猪肉价格在一年之内是有高底起伏的,一般初春肉价低,八月十五过后特别是春节前要高一些,若低价时不养,到高价时就无猪出售。

第二:猪肉价格在四年之中,按以往经验,有一个高价年到低价年的循环。现在虽然猪肉低价,农户仍盼着高价年份的到来。

第三:养猪户在猪价低迷时,有的就调整思路,高价时自繁自养,一旦预感到猪肉价可能大跌,就会把一部分自家繁育的幼崽,早点卖掉,减少肉猪养殖,保留母猪,育崽卖与散养户,规避风险。

第四:许多养殖户为节省中间开销,实行自养自杀自销,甚至制作灌肠等加工肉食品。

第五:养猪的投入,有一大笔资金用在了前期猪场建设,若一见猪肉价走跌就不养了,前期的投入回报就少,不值得,继续养下去还有希望,因为人们的菜篮子里什么时候都少不了猪肉。

第六:在农村,猪粪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即使猪肉价跌了,猪粪永远是农村的宝,这是养猪的附加值。

不过,猪肉价走跌,养猪确实要多加留意市场行情,不可盲目大肆扩展规模。









75241189171

首先,我说说农民为什么要养猪

第一,农村人养猪是一种习惯,生活中剩饭剩菜如果倒掉,实在可惜,养了猪就把这些东西变成了产值。

第二,农村养猪有十分便利的条件,田间地坎野草较多,大人小孩去田间随便都会挖很多,这样降低了养猪成本。

第三,农村场地大,不租赁别人场地,规模可大可小,不受任何限制,另外养猪是一项副业,空闲时间养几头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为什么说养猪亏了的人还要继续养下去呢

其一,养猪戶时间长了,积累了一定的丰富

经验,觉得养猪嫌钱有保证,所以不愿放手。

其二,有些养猪户的确发过猪财,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刚刚扩大了规模,就是猪肉的价钱再跌,他也不愿放弃,想等到下一个周期碰运气。

第三,养猪人的心态和信息很重要,长期养猪的人,因为投入了过多的资金,增加了许多设施及生产工貝,他不愿意让这些东西变成废铁,所以坚持下来了。

其四,能坚持下来的这部分人,都是养猪的精英或大佬,他们十分自信,对养殖的周期和预算掌握的很准,别人大养的时候,他们保持现状,别人不养了的时候,他们大上,掌控了自己的数量和去舍,所以这部分人,无论猪价是高是低,从来都不会在乎这些。

以上谈了自己的看法,也许不成熟,请见谅!


天下三农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养几头猪。只有那些年轻的小夫妻家庭的人,常年在外打工,即便是猪价10元一斤也不养。50多岁以上的人靠种地吃饭,顺便养几头猪也不在乎挣钱不挣钱,主要是为了杀年猪。


从三月份开始抓子猪,养到一百多斤停喂饲料,改为自家玉米稻糠等。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吃不了的地瓜和土豆,卖不直几个钱,扔了还可惜,喂猪节省了很多饲料。一头猪大约养10—11个多月时间,这些也是年猪肉好吃的其中一个原因。到了元旦前后,猪长到了350斤左右。在外的儿女们放假回家,和父母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年猪肉和血肠,热气腾腾的杀猪菜,享受着乐融融的家人团聚的气氛。吃完后儿女们回城再带走一部分。另外的一两头猪都被附近知根知底的亲戚朋友买了杀年猪。卖猪的钱正好用来准备年货。这就是农村人赔钱也养猪原因之一。

俗话说的好,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随说养几头猪不挣几个钱,可是勤劳的农民隔三差五的拉点土和猪粪拌起来,堆积一起,到了春天把粪运到地里,省下不少花肥。而且使用农家肥的土地,越种越肥,耐旱又高产。特别是用农家粪种的玉米,做的玉米粥又香又黏。这和人们常说的绿色食品相差不多。这就是农民坚持养猪的第二个原因。

还有一部分散户养猪,年出栏在100—200头之间的朋友,他们是没有别的一技之长,打短工也接连不上。养猪成了他们的饭碗。随说现在的猪价跌的很低,但是这不等于以后猪价低。他们坚信猪价会有上涨的一天。


山野50

我是农场主,长的帅,比较能。虽然回答的人多,但我仍然回答,就是这么拽。
1.
猪周期。因为以前猪价忽高忽低,农户已经习惯了。认为猪可以涨价的。


2.农户现在都养着呢,投资了不少钱。猪圈饲料都是钱,不能就这样算了。一时伴会也找不到什么工作,好死不如赖活着。先养着再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