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说的是谁?有怎样忧伤的故事?

siriusdjenny

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东晋时期,伯仁是东晋尚书周顗(yi)的字,就好比诸葛亮的字"孔明"一样。

我们都知道西晋灭亡后,皇室子孙司马睿在司空王导的辅佐下,带着北方一部分皇室和百姓,南渡长江,在建康(南京)建立了东晋,他就是晋元帝。

王导为了巩固司马睿的基业,找到在本地当官的弟弟王敦一起辅佐司马睿。弟兄二人位高权重,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有"王马共天下"之说。

司马睿称帝后,王敦居功自傲,不把皇帝放到眼里,时常有大逆不道的举动,司马睿就疏远了他,逐渐宠信刘隗和刁协。

王敦一看这架势,分明是排挤自己,于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这时候,当哥哥的王导感到了危机,弟弟造反,如果皇帝怪罪,自己难逃一死。

(王导)

王导害怕受到王敦造反的牵连,每天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表示自己忠诚,表示不和弟弟王敦同流合污。这时伯仁上朝刚好经过王导身边,于是王导就小声的对伯仁说:"周哥上朝后,在皇帝面前给美言几句,老王在此求你了,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

王导低声下气说了好多话,结果伯仁根本没理他,昂首阔步进了宫殿。王导很生气。心里只抱怨伯仁不讲义气。

其实伯仁都记下了王导说的话了,只是没有表示罢了。伯仁上朝后,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此后,王导每天都带着这子孙在殿外门口跪着,以示清白,没有通敌。又一次,散朝后,司马睿留下伯仁喝酒,伯仁平时好酒,可能喝高了,他跌跌撞撞的往回走,王导想知道皇上的意思,于是就问低声下气的问伯仁情况,王导连叫“伯仁兄,伯仁兄”,结果伯仁没正眼瞧他们,摇摇晃晃走了。

但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王导不知道这些,见周伯仁这样,便很生气,不仅如此,他怀疑伯仁向晋元帝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暗恨伯仁。
(王敦)

却说王敦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很快把刘愧和刁协打败了,司马睿一看风头不对,于是对王敦进行封官许愿,王敦一下子成了说一不二的权臣了,这回司马睿真成了傀儡皇帝了。

王敦总揽朝政,位极人臣。有一次他征求哥哥王导的意见:“伯仁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你觉得如何?王导不言语。

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

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 于是王敦就把伯仁杀了。

后来王导在整理文件时,发现伯仁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原来伯仁一直在维护自己,想到之前自己的表现,想到自己不负责任的沉默,王导羞愧难当,回到家对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我对不起这个好朋友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好人好事一定要说出来,不然会被冤枉的(现在没这样的人和事)其实更深层次是,由于自己的不作为,害死了好朋友,也可以引申为无心之举有时也能害死人。



(伯仁之死)


秉烛读春秋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匈奴汉国军队攻陷洛阳,大批中原士族纷纷南逃,包括临沂王氏,太原王氏,颖川庾氏等,携家带口,成宗成族地一窝蜂往江东避难。

早在南渡之前,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已在江南地区担任重要职务,王澄为荆州都督,王敦获扬州刺史。继太尉王衍被后赵石勒杀掉后,王氏家族最重要的人物就当属王衍的族弟王导。



在西晋“八王之乱”中从邺城逃出升天的琅琊王司马睿后来被东海王司马越派去坐镇建康,并让手下参军王导给司马睿当助手。随着长安陷落,晋汉愍帝被害,西晋灭亡,远在江东的司马睿继帝位,是为晋元帝,改元太兴。


司马睿能登上皇位,纠其一如果不是“八王之乱”司马家相互屠杀死了那么多王爷,这帝位是轮不上这为皇室疏亲的。其二也是先前他当琅琊王时在已是封地里的名门望族王氏过江后对他的极力拥戴。王导本人也是一片纯臣之心,一方面谏劝司马睿励精图治,宽待抚众,另一方面想尽办法招揽当地纪氏,顾氏,周氏等大族得到他们的支持。王业草创初期倒也君臣和谐,“王与马,共天下”传为一段佳话。

随着时间推移,北人的不断南渡,和本地士族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起来。在江南传统士族大户眼里,这些北人只是“高级难民”,虽然司马睿政权对江东大族一贯采取笼络政策,但毕竟授予的都是些虚衔高官。而问题的实质是北来的以王氏为代表的士族在有了政治上的优势后,自然会在经济利益上有所求,而江南传统富裕之地,各种产业,当地土著大地主已经过数代经营,岂能轻易拱手让人。



王氏等望族的势力益大,自然会让司马睿有所警惕,“王与马,共天下”传到他耳朵里作为帝王会有何想法呢。特别是司马睿从前做琅琊王时俩个王府旧人刘隗和刁协,也以强化皇权为借口,不断怂恿司马睿打压王氏等大族。这几方面原因一合,导致“及刘隗用事,导渐见疏远”,司马睿有点过河要拆桥的味道。其实这也是早晚必然的是,作为君王哪个愿意王权旁落,臣民只知权臣而无视皇帝呢。

王导倒是生性淡然,一点都没有非份之想,也知隐晦之道,拿现代话讲保持低调再低调也无所谓。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王导堂兄王敦坐守荆州有兵有权,不是一省油的灯,有了权力便有“专擅之迹”,又听说王氏家族在朝中被屡屡排挤,心里不平上书朝廷,信中又有无礼之词,这一来二去君臣之间产生了嫌隙。

司马睿在王导政敌的建议下,令谯王司马承任湘州刺史,戴渊任征西将军镇合肥,任刘隗镇北将军,镇淮阴,戒防王敦,箭在弦上,一蹴而发。

期间尚书左仆射周顗入宫面君,跪于门下的王导高呼“伯仁(周的字),我以宗族百口托付您”,把周当成救命稻草,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解释以王导为首的家族没有反意。可那周顗不搭理他“直人不顾”。而入宫后确在司马睿前大称王导忠诚,希望皇帝善加保护。周顗无他爱好,就爱喝酒“少有重名,神采秀彻”,《世说新语》,正史,小说都对他有赞誉。此公就好口老酒,南渡后日日沉醉,,一日三醉,人称“三日仆射”。据载,刚过江时,王导和他共饮,醉后倒在他大腿上,王导指着他肚子问“这里有什么呢”周顗道“此中空洞无物,然足容卿辈数百人”。



这些都是所谓魏晋风度,文人雅士举止乖张,口出异言,不入流俗务都是当时的时尚。这周顗面君后就在宫里痛饮,晃晃悠悠出来,王导还跪着呢,还大呼救命,周顗还是没理他,还自言自语“今年看我杀贼取功后拿个大金印挂在腰里”。


回家后酒醒又上书皇帝言明王导无罪,而这一切王导并不知道,认为周顗不肯搭救自己,內心深恨。在周顗的劝谏下,皇帝送还王导朝服,并于宫中召见,下座扶起王导以示充份相信王的忠诚。

而另一头,司马承志大才疏,戴渊,刘隗,刁协都是文臣,不知兵,不知将,加起来都不是王敦的对手。王敦攻入建康刘隗逃走,刁协服诛,下面这局面怎么来收拾,司马睿貌似无所谓,反正自己是王家扶上马的。周顗倒是有人劝他逃跑,被他拒绝,他讲“吾为大臣,朝廷丧败,大不了住草庐做老百姓,哪能去投外国呢”。

王敦手下有建议周顗,戴渊名声大,容易惑众,不除必有后患。王敦也犹豫,毕竟他们名气在外,便试探性地征求王导意见。问王导“周顗,戴渊名气这么大,做三公应该没问题吧”,王导不回答,“做尚书令,仆射总可以了吧”,王导默然,他还纠结跪于宫门,周顗不救的情节,那王敦来劲了,“这样的话,杀了他们俩个”,王导还是不表态。可是人有时在一件事面前不表态就是一种表态。

结果可想而知,王敦下令斩杀周顗,戴渊,临刑前周顗大骂“天地有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上天有灵,当速杀王敦”,押送军人用刀直刺口部,血流满面,仍不改色,举止自若,慷慨赴义,看者纷纷落泪。



不久,王导在中书省翻阅他失势时大臣给皇帝的奏章,发现周顗的不少为解救自己的奏书,其中有极力赞美王导忠诚,言辞恳切。王导这时才知道自己做了小人,不由悲从心来,对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此流传至今的典故由此而来。周顗的行为习惯现在看来有些没必要,但当时一方面魏晋风度就以言行举止与众不同,讲话带玄机为时尚,另一方面周顗过早公开暴露自己立场也会对自己不利。(当然这是在下敝见)

王敦在建康折腾够了,率军回镇武昌(今鄂州),遥制朝廷,司马睿经此事变“忧愤成疾”,病重而死,王导受遗诏摄政,皇太子司马昭继位,是为东晋明帝,王敦也体虚多病有日暮途穷之感,他和明帝的对决这是后话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这句典故中涉及的人物是周伯仁。这句话也在各类古装剧中频繁出现!

伯仁像

资治通鉴中有过记载,在公元322年,晋中宗朝重臣王敦作乱,他的弟弟王导因此受到牵连。

事发后,王导请当时的大臣周伯仁帮忙向皇帝求情。周伯仁表面上没有表态,但是暗地里却多次向皇帝求情并呈上建议的奏折,最终王导无事。

王导像

但是王导王敦二兄弟却不以为然,落难时以为周伯仁未帮忙,待到王敦掌权的时候,想到此事,问及王导是否重用伯仁时,王导并未出声,最后王敦说道,不能被我重用的,都杀掉吧,导致周伯仁被杀。

周伯仁的做法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以为二人朋友紧密,王导会像他一样了解自己,哪知遇到猪队友,命丢矣。


呼啦啦的八卦时间

此事语出《晋书》,晋元帝时期,宠信刘隗、刁协二人,时有王敦自祖逖死后,自以为文治武功,无人能出其右,莫敢有人与之争锋,对元帝召令多有忤逆,阳奉阴违。

刘刁二人,素来嫉恨王敦,好在元帝面前嚼舌根子。终于,王敦忍无可忍,加上内心潜藏已久的叵测心机,以清君侧为名挥师直指帝都南京,誓要斩杀刘刁二人。

刘刁二人寻隙建议元帝捕杀王敦一应宗族人氏。

此时,王敦的亲弟弟王导在京闻此大惊失色,率领宗族几十人,跪坐在元帝朝殿门口,扬言“王敦此等叛逆,与王家宗室上下绝无半点干系,王家宗族早已经将之逐出门外,势如水火,形同陌路,望陛下查察宽宥!

接连跪了好几天,未见元帝召唤。

其实本来元帝想将他们逐一下狱,至少像刘刁所言,万一不测,还可以作为与王敦谈判的资本。只是万万没想到,王导先发制人,掌握了主动权,又听其言语,言辞确也诚恳,不像枉悖之言,此时心里正在犹豫。

于是,他打算召见当时的大才子周伯仁,问问他的意见。伯仁与王导,素来交好,但伯仁此人生平好做实事,不喜逞口舌之快。

王导在殿门口跪着,伯仁老远看到,已经知了一二。王导见伯仁来,接连压低了声音说“伯仁,救我!”伯仁视而不见,径直去见了元帝,为伯仁说尽了好话,元帝总算是拿定了注意,不再连罪王导。元帝与伯仁二人在殿内言谈甚欢,又一起吃饭,竟一时忘了王导尚且伏跪在外,等到伯仁酒足饭饱,趔趔趄趄地从宫里出来,王导看着他,他依旧不发一言,颤颤巍巍回去了,回去后又马上上表元帝,写了一封替王导求情的信。

从此,王导觉得伯仁视其求助于不见,违背了其朋友之谊,对伯仁嫉恨在心。


世事难料,没想到王敦率领的2万人居然打败了元帝派去的几万人,马上进军京都,元帝只得让王导等去求和,答应交出刘刁二人,委曲求全。

王敦应和,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往日政敌连根拔起,一一诛杀。

到了伯仁的时候,王敦觉得伯仁大才,打算给伯仁官做,询问自己弟弟王导意见,王导对伯仁依旧心存芥蒂,默而不答。王敦觉得自己不在的时候,自己的亲弟弟可能受了伯仁的欺负,顿时杀心四起,大手一挥,命下属杀了伯仁。

第二天,王导上朝,意气风发,直走中书省,却突然发现了那封伯仁替自己求情的信,这才终于发现,伯仁一直以来都在元帝面前替他求情,说尽了好话,他才是那个违背朋友之谊的人,顿时王导仰面痛哭,高呼“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有何面目阴冥见之?!!


不书三少

既然有兴趣,我就再来说说。

伯仁是东晋的周顗,这个故事发生在他和宰相王导之间。当王导以豪门士族身份支持晋元帝在南方建立东晋后,王导和王敦兄弟俩,一个在内主持朝政,一个在外带兵,东晋王朝俨然成了王家的,皇帝似乎成了傀儡。这样的局面晋元帝很不喜欢,就逐渐有意冷落王家,重用一些非豪门官吏,周顗就是其中一个。有一段时间,周顗非常受晋元帝宠信,经常进宫议事。



王家为东晋立下汗马功劳,却无故被冷落,王导没说什么,很平静,但在外带兵的王敦不干了,揭杆造反,一队人马拉起来要打进京城。

消息传到京城,王导很惶恐,带着王家子弟但皇宫门外跪着请求恕罪。这时,周顗来了,他要进宫见皇帝。王导求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两人平时关系很好。周顗没说话就进去了,但他在晋元帝面前确实替王导说话了,而且后来还上了折子专门论述。所有这些王导都不知道。他以为,周顗忘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后来,王敦打进京城,在询问周顗怎么安排时,王导也没有说话。他在记恨当初。这样,王敦杀了周顗。

再后来,王导看到周顗替他求情的奏折,才明白自己误会周顗了,于是,说出来这句忧伤的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读史坊

东晋赖王导王敦竭尽全力拥护而建立,建立之时就有先天不足,政事被世家豪族挟持难以自主,晋元帝司马睿于是疏远王导,重用亲信刁协刘隗,推行以法御下,力图改变被动局面,夺回皇权。


王导堂兄王敦当时外放为官,任都督东晋六州诸军事,江州荆州刺史,兵权在握,骄横不法,见到元帝疏远王导,为堂弟愤愤不平,上书司马睿,指责他背弃管鲍之交,忘了拥立之功,忘恩负义,元帝不为所动,加紧军事部署防范王敦。(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王敦更加愤怒,常拿着玉如意击节边吟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家里的花瓶桌几都敲坏。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从武昌起兵直指国都建康,东晋朝野震恐,在建康的司空王导便天天带领家族二十余人到台城待罪。


司空王导入朝请罪,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好友名士周顗,王导恳求他说,“伯仁,我们全家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美言了”!周顗连看都没看他一下。在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时,周顗入宫后向元帝备言王导忠君爱国的所作所为,劝他不要错杀忠良。

元帝听从他的建议,留他在宫里饮宴,喝得醉熏熏才出来。王导看见周顗出来,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旧不瞅不踩,乘着酒恶对左右说“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当”。回家后又上表元帝,力陈王导忠臣杀不得,这一切王导蒙在鼓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等到王敦攻进建康,挟天子把控朝政,以周顗才能名望,闻名江左,王敦打算重用他便问王导授与他什么官?王导不作声。王敦说“就算不给他三司职位,也该有个仆射”,王导还是不语,王敦狐疑说,“若不能用只能杀掉,免生后患”?王导还是不说话。王敦明白了,便抓来周顗杀了他。

等到王导整理朝廷文书时,发现周顗为他辩诬申冤的文书奏章,不由悲怆地对儿子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我虽没有亲手杀死周顗,但他却是因为我而死亡,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位好友!


南方鹏


8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这件件事的起因是东晋王敦造反。王导和周凯之间的事情。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登基,史称东晋。东晋的建立是由以王谢等江东豪族世家的帮助和扶持的。所以自东晋自立国开始就受到氏族门阀的控制,这些门阀以江东王敦,王导兄弟为主,所谓王马天下。就说明了王家在东晋朝廷的地位。

王敦,字处仲,是王导的本家堂兄。司马睿坐稳皇帝以后,时常感到琅琊王家实力太大,也是有意消除王导在朝中的影响,但王导处之淡然,紧守本分。但司马睿这种过河拆桥 的做法。引起时任扬州刺史的王敦的强烈不满,王导得知以后,多次写信给王敦多加安慰,在公元321年,司马睿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总督六州督军事,刘隗为镇北将军。预防王敦已经是跃然纸上。

在公元322年,王敦以讨伐刘隗为名,起兵造反,司马睿大怒,下旨严斥王敦。司马睿一方面召回戴渊和刘隗回兵保卫建康,另一方面立即囚禁王导,可以说,在这件事上王导根本没有关系,王导得知王敦造反以后,立即素衣上朝跪地请罪。而这时候,尚书左仆射周凯入朝面圣。周凯字伯仁,王导高声喊道,伯仁。我无造反之心,以宗族托付与你,周凯直接入宫,没有搭理王导。但实际上周凯入宫面见司马睿以后,沉痛厉害,说王导忠心为国,对陛下绝无二心,与王敦不同,应当对王导多加安慰。周凯说完以后下朝回家,王导再次恳请周凯代为求情,周凯依旧不言不语。而此时的王导的心情我我们可以理解 ,一定是恨透了周凯。周凯回家以后,上表再次为王导求情。这一切王导自然不知道。

在周凯的一再请求下,司马睿赦免了王导,而且任命王导为主帅讨伐王敦。但王敦避开王导主力,直接攻取建康。建康守军根本没有抵抗直接开城投降,司马睿得知以后。传书给王敦,意思是你要当皇帝,我愿让位 。王敦也不回话,司马睿不知道王敦咋想的,就让周凯去问问,并且下诏,封王敦为丞相,尚书令。王敦不知道咋办,就去问堂兄王导。王导想起了数次跪求周凯而不应的事情,不由得耿耿于怀,王敦会意,派人秘密杀了周凯。临终之际,周凯大骂,上苍有灵,王敦诛杀大臣、必遭天谴。

周凯死后,王导查看内廷奏报,看见周凯给自己求情的奏折,而且多次以自己身家性命做作保,说王导不会造反。说王导素有贤明等等。王导这才知道自己做了小人。误会周凯,痛哭失声,,对亲属言道:吾虽不杀伯仁,但伯仁由我而死。这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由来。

可以说啊。周凯绝对 是一个君子,有仁义君子的气度和风范。而王导的哭,我总感觉有些做做,是鳄鱼的眼泪,是有所惭愧,但更多的是羞愧自己会在历史留下骂名。


清水空流

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这是一句谚语,大意是我并没有想杀死伯仁,但是因为我和他有矛盾,让他被杀死。


这个故事发生于东晋时期的王导和周顗。周顗字伯仁。西晋灭亡,司空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司马睿即晋元帝。

王敦是王导的亲哥哥,他不服朝廷的管束,对朝廷十分抵触,于是晋元帝的宠臣就说杀掉王家的人,王导听了之后十分害怕。


他每天去晋元帝宫门外表示自己的衷心,一天周伯仁见晋元帝,王导想让他说几句好话,为他求情。但是伯仁不理不睬。伯仁见了晋元帝极力为王导说好话,说明王导的衷心。

伯仁出来以后,王导又叫住他,但是伯仁并没有理睬王导。伯仁回家以后又写了奏折,为王导说情。但是王导没有理解,他觉得伯仁并没有给他求情。

后来,王敦胁迫晋元帝,做了大官,之后便大开杀戒,连周伯仁也不例外。王敦说:“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王导不言。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王导又不答。王敦又说: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不言。所以王敦就把伯仁杀掉了。



后来王导见到了伯仁向晋元帝上书的奏折,这才知道,周伯仁是极力为自己求情的。王导后悔不已


消失的月光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相信很多人从《人民的名义》中高玉良口里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

那么这句话到底讲了件什么事呢?

这句话直意就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西晋在弱智皇帝和超级恐龙贾南风的操控下,使得司马氏历经三代人才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刚刚半个世纪就发生了八王之乱,紧接着就是五胡乱华。西晋被灭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王导的帮助下建立起了东晋。王导先被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晋元帝司马睿

司马睿登帝位建立东晋后,不满于王氏的骄横,想削弱王氏势力。便疏远王导转而任用心腹刘隗、刁协,暗中作军事布置以对付王敦。永昌元年,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戴渊、刁协等,刘隗逃奔石勒,史称"王敦之乱"。然后就有了“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

《晋书·列传三十九》记载,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字伯仁)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王导

这里的周顗(yǐ)就是伯仁,东晋元帝时期人物,时任尚书;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时任司空的王导,文中的“敦”就是王导的兄长、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的王敦。

王敦

这段话说的是王敦起兵作乱,刘隗劝晋元帝司马睿杀尽王家人,王导率族人在宫殿门口请罪。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叫住他小声说:“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顗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周见到皇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喜欢喝酒,在宫里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周没搭理他。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王导不知道是(周顗)救了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王导不回答。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想到自己不负责的沉默,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他回家后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周顗

周顗死后,王敦派缪坦抄周顗家,结果只收得空篓子几只,里面装着旧棉絮,酒五瓮,米数石,朝臣都叹服周顗的清正廉洁。王敦死后,周顗被追赠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以少牢之礼致祭。


鱼击长空鹰翔浅底

说的是周顗的故事。周顗,字伯仁,年少时即有盛名,士人多宗附于他。

王敦起兵时,刘隗劝晋元帝尽诛王氏,周顗则力称王导忠诚,王导因而免于被杀。后来,王敦攻入建康,以周顗十分有声望,遂杀之,而王导对此事默然应允,没有加以阻拦。等王导见到此前周顗为救自己所上的奏表时,他才流涕不已,自责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由我而死。幽冥之中,我有负于他”。周顗被捕后,大声数落王敦的罪行,以致抓捕他的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他仍然颜色不变,容止自若,围观的百姓没有不为他落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