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種蛋的孵化(一)——種蛋的選擇與存放

鴿子種蛋的孵化(一)——種蛋的選擇與存放

孵化機

1. 種蛋的質量管理

優良種鴿所產的蛋並不全是合格種蛋,必須嚴格選擇。選擇時首先要注意種蛋來源,其次要注意選擇方法。

(1) 種蛋的選擇

① 種蛋來源

種蛋應來自種群規模大、遺傳性能穩定、生產性能高、無傳染性疾病、飼餵營養全面、管理良好及其種蛋受精率高的種鴿群。種蛋受精率低、患有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種鴿所產的蛋,均不宦作種蛋。

(2) 種蛋選擇

① 外觀

選好種蛋,對提高孵化效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孵化不合格的種蛋,會造成極大浪費。因此要認真做好種蛋的選擇。

清潔度:種蛋外殼不得被糞便或破蛋液汙染。否則,容易導致孵化率降低和乳鴿質量下降。輕度汙染的種蛋可以入孵,但需認真擦拭或用消毒液洗去汙染物。

蛋重:蛋重過大或過小都可影響孵化率和乳鴿質量。一般要求種蛋重為22~25克。

蛋形:合格種蛋應為卵圓形,蛋形指數為0.72~0.76。

蛋殼厚:要求種蛋蛋殼薄厚適中。蛋殼過厚,孵化時蛋內水分蒸發過慢,出雛困難;蛋殼過薄,蛋內水分蒸發過快,不利於胚胎髮育。小蛋、畸形蛋、大蛋及其薄殼蛋,孵化率很低,應予以剔除。

蛋殼顏色:應符合本品種的特點。鮮蛋殼色純正並附有石灰微粒,形似霜狀粉末沒有光澤;陳蛋殼常帶有光澤。

② 碰擊聽聲

在挑蛋入庫時,要手、眼、耳並用,兩手各拿2~3枚蛋,轉動手指,使蛋與蛋碰擊,聲音清脆者是正常蛋,“撲撲”嘶啞者是破蛋,應剔除。

③ 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檢查種蛋陳舊及內部品質的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破蛋可看見裂紋,沙皮蛋因厚薄不勻可見點點亮光。

氣室:新鮮種蛋的氣室較小,處於蛋的大頭。氣室處於種蛋小頭和中部的鴿蛋存放時間長,不新鮮。

蛋黃:鮮種蛋的蛋黃顏色暗黃色或暗紅色,蛋黃陰影不清晰,並處於蛋的中心位置;不新鮮種蛋的蛋黃靠近蛋殼,並飄忽不定。蛋黃上帶有白的、黑的、暗紅的斑點,並隨種蛋轉動而轉動或者蛋黃膜破裂變成散黃蛋,透視時蛋黃呈不規則的陰影,均應淘汰。

④ 剖視抽檢

此法多用於育種或外購的種蛋。將蛋打開倒八襯有黑紙的玻璃板或平面皿中,觀察是否有血、肉斑及新鮮程度。一般用肉眼觀察即可,在育種上則需用蛋白高度測定儀等專

用儀器進行測量。新鮮蛋應是蛋白濃、蛋黃濃度高,否則為陳礓。若是受精蛋可見到蛋黃上的胚盤,胚盤中央為較薄的透明部分,周圍有較厚的不透明部分。因此,受精蛋胚盤白點稍大而不明顯,為一淺淡隱約可見的白環。而無精蛋的胚珠是一個白點,四周逐漸淡化且不規則。

鴿子種蛋的孵化(一)——種蛋的選擇與存放

小型孵化機

2. 種蛋儲存

由於孵化生產計劃的安排,不可能每天都人孵,所產種蛋需要存放一段時間再孵化。在存放過程中如果條件不當,種蛋品質下降,影響孵化率。因此,種蛋保存要求有一定的環境條件。

(1) 適宜溫度

鴿胚胎髮育的臨界溫度為23.9℃,蛋白的冰點為0.5℃。保存溫度超過臨界溫度時,胚胎開始緩慢發育,人孵後會出現早期死胚。溫度低於0℃時,種蛋受凍失去孵化能力。一般要求種蛋的最適宜保存溫度為13~18℃,保存時間為1周左右,若超過1周時溫度以12~13℃為宜。超過2周的種蛋孵化率明顯下降,早期死胚多或弱雛增多。要求種蛋庫必須安裝空調,調控適宜溫度。

(2) 適宜溼度

種蛋保存的溼度對種蛋質量的影響較大。溼度過高,種蛋容易發黴,溼度過低,蛋內水分蒸發過快,氣室增大,蛋失重過多影響孵化成績。一般相對溼度以65%~75%為宜。溼度過高時要注意通風換氣,過低時可在地面灑水或用溼布巾掛在蛋庫內或覆蓋在蛋架上,有利於增加相對溼度。

(3) 存儲時間

隨著存儲時間的延長,種蛋的孵化率降低,雛鴿出殼時間延遲。種蛋存儲時間以不超過7天為宜。尤其在夏季,保存時間延長對孵化效果的不良影響會更加明顯。

(4) 存儲方法

存儲3天以內,應將種蛋小頭向下為宜,存儲時間超過3天,以種蛋小頭向上為宜。這是由於種蛋小頭向下存儲時,隨著存儲時間延長,種蛋內容物變得稀薄,其結果蛋黃上浮,逐漸靠近氣室。當附有胎盤的蛋黃觸及氣室時,則會導致胚胎粘連而死亡。當種蛋小頭向上時存儲時蛋黃居中,可使休眠的胚胎不至於脫水或內殼膜粘連,從而獲得較好的孵化率。實踐證明,種蛋小頭向上存儲隨著存儲時間延長,孵化率明顯優於小頭向下的存儲效果。如果保存時間不超過1周可以不翻蛋,若超過1周則每天應翻蛋1~2次,以避免蛋黃與殼膜發生粘連。另外,要按照檢蛋時間做好記錄依次碼放,出庫時先出時間長的,對超過保存期的種蛋要及時當商品蛋處理掉,以免影響孵化率。

3. 種蛋消毒

種蛋產出後,蛋殼上附著許多能迅速繁殖的微生物,這些細菌可通過氣孔進入蛋內,對孵化率和乳鴿質量都有不利影響,尤其是一些細菌性疾病,能通過蛋將疾病縱向傳給後代,其後果十分嚴重,所以必須對種蛋進行嚴格消毒。

(1) 消毒時間

種蛋消毒最好在每次收集種蛋後,立即送到孵化室消毒。不要等全部集中到一起再消毒,更不能將種蛋放在鴿舍裡過夜。由於消毒過的種蛋仍會被細菌重新汙染。因此,種蛋人孵後,仍應立刻在孵化機裡進行第二次消毒。

(2) 消毒方法

① 福爾馬林燻蒸消毒法

每次收集完種蛋,撿出髒蛋、破殼蛋、畸形蛋,立即在消毒室消毒。每立方米容積用福爾馬林42毫升加高錳酸鉀21克,在溫度20~26℃,相對溼度60%~75%以上的條件下,密閉燻蒸30分鐘。在孵化機裡進行第二次消毒,一般用福爾馬林28毫升加高錳酸鉀14克密閉燻蒸30分鐘。如果只在入孵時進行一次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14毫升加高錳酸鉀7克,燻蒸1小時。在孵化機內消毒時應避升24~96小時胚齡的胚蛋。如種蛋從蛋庫移出後,蛋殼上凝有水珠,應提高溫度,待水珠蒸發後,再進行消毒,否則對胚胎不利。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的化學反應很劇烈,又有很強腐蝕性,所以,要用容器很大的陶瓷盤。先加福爾馬林,後加高錳酸鉀。加完後,人要快速離開消毒室,並密閉消毒室。若兩種藥品混合後,只產生少量煙霧,說明福爾馬林失效。

② 新潔爾滅消毒法

以5%原液加50倍水新潔爾滅溶液(1︰1000)噴灑於蛋表面,或在40~50℃的該溶液中浸泡3分鐘,取出晾乾後置於孵化器內進行孵化。

③ 高錳酸鉀消毒法

取高錳酸鉀10克,加清潔水50升,在40℃的該溶液中浸泡2分鐘,取出晾乾入孵。

④ 紫外線照射消毒法

用紫外線光源離種蛋40釐米,照射1分鐘,背面再照射1次即可。

⑤ 過氧乙酸消毒法

過氧乙酸消毒法有蒸燻和浸泡兩種方法。其效果以蒸燻最為理想,且簡便易行,效率較高。蒸燻法操作容易,成本低,滅菌速度快,無殘毒,效果好,是理想的速效滅菌法。採用過氧乙酸蒸燻消毒,可殺滅蛋殼表面92.2%~99.7%的自然菌落。具體方法是按每立方米空間用1克純過氧乙酸用量(按濃度計算),在室溫20~30℃、相對溼度70%~90%的密閉條件下,將過氧乙酸注人搪瓷容器內,再把裝有鮮蛋的竹簍放在其周圍,關閉門窗,用電爐或酒精燈加熱搪瓷器皿,等到冒盡煙霧後,去掉熱源,燻蒸20~30分鐘後,打開門窗,取出消毒後鮮蛋。

浸泡法亦比較簡單,效果可靠。具體方法是將過氧乙酸配成1%的溶液,盛於大陶瓷缸內,將盛蛋竹簍放人過氧乙酸中,浸泡3~5分鐘,再取出放置,待自然瀝乾後即可。

4.種蛋的包裝運輸

種蛋最好用特製的紙箱和蛋託,一定要包裝好。也可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如用紙箱、木盆、篾簍等,裝蛋時儘量在層與層、蛋與蛋之間充填碎紙、木屑、穀殼等墊料,但這些墊料一定要乾燥清潔。包裝時應進行選蛋,剔除明顯不合格的種蛋,尤其是破蛋,有條件的還可進行種蛋消毒。包裝要牢固,並做到輕裝輕放。包裝箱外用包裝帶捆牢。並註明“種蛋”、“不要倒置”、“易碎”、“防雨”、“防震”等字樣。

短距離運輸時,要求種蛋不直曬太陽、不淋雨、不受凍,不劇烈顛簸。夏季運輸,要有防雨措施;冬季運輸,要注意保溫防寒。溫度應不低於O~C,不高於300c,運輸時間越短越好。長途運輸時,要注意包裝,以免種蛋振動破裂而損失。用於運輸的種蛋最好是近1~2天的新鮮蛋。

鴿子種蛋的孵化(一)——種蛋的選擇與存放

工業用孵化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