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论语》中“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

繁星国学

先上结论:乡愿(即乡原,以下统称乡愿)的意思就是:媚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接下来,细细解释一番。

一、关于“乡”和“愿”的意思

事实上,“乡愿”这个词的意思虽然比较明确,但拆开来看这两个字,古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了。从汉代一直到现代,对这两个字的单独解释有许多种,虽然不影响我们对“乡愿”这个词的理解,但还是有必要追根溯源,为大家详细说明一番来龙去脉。

我们就不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去看了,以免“歧路亡羊”,我们就从主要的几个注疏来梳理一下,就能探知这两个字的争议了。

解释一:乡,是乡里,某个地方;愿,即原,究极、探查。

按此解释,乡愿的意思就是:到了一个地方(乡),就有意识的去探查当地人的喜好,然后去迎合他们,以求博取好的名声和评价。

(这是何晏引用周氏的意思)

解释二:乡,同向,指趣味、意向、取向;愿,也是探查的意思。

按此解释,乡愿的意思就是:见了一个人,就有意识的去探查他的趣味、喜好,然后去迎合他,谄媚他,让他喜欢你,以求他给你一个好的评价。(这是何晏的解释)

解释三:乡,是乡里;原,善、好、喜欢。

按此解释,乡愿的意思就是:到了一个地方(乡),问当地人喜欢什么,然后去迎合他们……意思与上面差不多。

总之,虽然对“乡”和“愿”这两个字的解释各有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是相似的,就是:媚俗、取悦。

二、为什么乡愿就成了“德之贼”了呢?

我们常常说:入乡随俗。

我们也常常说: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这不都是做人做事的一些常见的做法吗?难道不是情商高吗?这是不是乡愿呢?

当然不是,这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

入乡随俗,是指尊重与自己不同的风俗,是求同存异;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一种沟通的方式。

以上这些,都不涉及道德问题,更与道德的准则无关。

而“乡愿”,是一个道德问题,尤其是一个道德的实践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肯定是有自己的是非观的,甚至三观还非常正。但是,当他遇到一个人、遇到一个事件,需要他根据自己的道德观来做出判断、选择,甚至要付诸行动的时候,他却不干了,不仅不干,还要顺着那些庸俗的见解去说,为的是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了。

举几个例子吧:

这,就是典型的乡愿,媚俗,为了迎合别人,不惜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

当然了,如果自己认可的道德准则,自己却不能去实践,这就不能叫做有道德了,你的道德就是假的。这,就是“德之贼”也。

再举个例子。

大家熟知的一些人平时天天把“爱国”挂在嘴边,今天声讨“买日本车的都是汉奸!”,明天辱骂:“去了美国旅游就别回来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是有一天,他有机会移民到美国,他就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这就是乡愿,因为他知道,在网上鼓吹爱国,能得到很多的赞扬。这就是媚俗,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三、小结

要知道,道德就是沉重的,从来就不轻盈,道德的实践就是艰难的,只有少数人能承担。而大众自有自己的快乐,可以不必承担这沉重的十字架。

因此,做殉道者和做普通人,都是可以的,都没问题

但是,唯独那些伪君子、媚俗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打着三观正确、道德的旗号,来迎合、怂恿、哄骗大众的人,才是需要被批判的。


danyboy

怎么理解《论语》中“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

因为要参与“乡贤文化”活动论证,我曾对“乡贤”和“乡愿”做过一个专门的思考,现在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一、要读懂这句话,就要先理解什么是“乡贤”

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为“多财也”。又说:

引伸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伸之义而废其本义矣。小雅: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传曰:贤,劳也。谓事多而劳也。故孟子说之曰:我独贤劳。《玉篇》说:有善行也。

庄子《徐无鬼》中曾说道“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贤”从“臣”从“手”从“贝”。或许“贤”的本义是说,下臣分财于民,或者用财产为民谋利。要出钱,要多劳,而且是带着为“臣”的本份去做。这其实就是“上忠君”“下爱民”,中间牺牲自我。这就“贤”了。乡野、乡村里面的这样子的人,就叫“乡贤”了。

在旧时代,成天为温饱而四处奔波的人,是没有机会做“乡贤”的。

旧时代“乡贤”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古代的郡县制,社会管理机构不一定向下延伸到最底层。而社会底层那些头面人物,其中多半又是地主、行会代表、庠序膳堂药铺等等投资人。为了地盘的安定、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上承天恩,下恤民情,就几乎“自觉”地承担起了管理社会的责任。他们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凝聚当地民心民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传承文化的作用,填补了朝廷管理触角未能伸及最底层百姓的治理空白。同时,国家政权机器止于郡县,又减少了大量吃公饷的人员,这对减少财政支出、减轻百姓负担也能做出贡献。在所谓“郡县治,天下安”之中,“乡贤”的作用不可低估。那么,真正的乡贤是既得“上”鼓励嘉奖也得“下”拥戴的。老百姓“自觉”地为他们树碑立传,建碑坊、修祠堂,就很自然了。

为此,“乡贤”后来甚至发展为一种功名。一个人死后要进入乡贤词,是需要国家管理部门审批的。

二、什么人是“乡愿”?

其一,孔子是瞧不起底层劳动者的。

比如樊迟问稼,孔子不知稼不能作答,还背着樊迟说“小人哉,樊须也!”。孔子始终把自己置于高于平民百姓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的上位,并认为只要“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是圣人,本不用做农活的,也不必看得起学农业知识的人。但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作为老师,孔子的师德恐怕也有点问题。

其二,乡原,乡愿。

《论语•阳货》篇中说:“乡原,德之贼也。”

原,同“ 愿 ”,比较通行的解释为“老实谨慎,恭谨”。

但是,在对此句的解读中,对“乡原”一词,却几乎众口一词解释为,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这种解释得以定论并流传至今,也恐怕和朱熹有关。朱熹集注,说:“乡者,鄙俗之意。……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

这样的人,自然是“德之贼”了。

其三、独尊儒术,先儒大师们的解释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孟子•尽心下》中说:

(万章说)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孔子表面上口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者,我不憾焉者”,但却带着主观和轻视将别人定性“其惟乡原乎”,而且骂人家是“德之贼”。不入其门,实际上是“不入其道”。不入其道的,就是低俗鄙陋的,就算你无论多么老实谨慎和恭谨,就算用圣人的眼光来看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你还是假的,对不起,你的存在就是伤害“德”的,甚至是离经叛道、伤天害理的了。

因为在孔子看来,只有他说的才是千真万确的。

其四、都被孟子的诡辩绕晕了

当然,有人还会说,孟子已经说了“乡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言必称古人,而行为踽踽凉凉、阉然媚于世呢,那当然“乡原”啦。其实,这是孟子高超的辩解话术让人误入其毂了。在孟子回答万章“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之前,孟子在回答万章关于“狂”“狷”的问题。其文为——

“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当万章提出“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的问题后,孟子对上一个问题的说辞似乎还意犹未尽,仍在接着“嘐嘐然”夸夸其谈。孟子仍然是在批评“志”“嘐嘐”,而行为“踽踽凉凉”的“狂”“狷”。“非之无举也”一段几乎是把“何谓之狂”“何谓之乡原”两个问题揉在一起回答了。否则,怎么能说“乡原”“非之无举”,“刺之无刺”呢?“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皆可“刺”可“非”嘛,何不列举罪过事例而批之?何况“乡原”本是“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的老实谨慎,恭谨的人呢。似乎在孟子的心目中“狂”“狷”者即乡原。这又怎能称“原”呢?

无可非,无可刺,就拿“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的大帽子来压,这也够强词夺理了。如果“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的人都入了尧舜之道了,试想孔先生还能到哪里去收学徒?过其门而入其室者,便“可与入尧舜之道”?孟子自视也忒高了吧。

看来,问题的根子并不在于“乡原”言行如何?而在于其不入孔门,不入其道。圣人因为有时不得中道,所以勉强把“狂”“狷”者收拢来做徒弟教导。“乡原”虽似乎并不太狂,也不太狷,反倒是有人公认为“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这让一向以为自己是正统的孔圣人怎么受得了?作为学生,孟子怎么能不为老师千方百计辩解?

孟子又引用老师的话说“恶乡原,恐其乱德也”。你本无“非”可“非”,无“刺”可“刺”,俺就是有那么一点儿担心,所以要吐唾沫淹你。这不仅显得主观甚至还有点儿霸道了。那个“恐”字用得好,主观臆断和猜测跃然纸上。

也有人把“乡愿”解说为“乡里人的愿望”之类。如果真该这样解释,在某些人看来,那简直就完全肯定是“德之贼”了。

贼,害也。《周礼·夏官·大司马》说:贼贤害民,则伐之。

不要管前面对《孟子•尽心下》章句的学习探讨有没有道理,现在只有记住因为孟子的高论、朱熹的注释, “乡原”是“伪君子”的代称就行了。


孟子 盡心下:

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狂者進取,獧者有所不為也』。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問何如斯可謂狂矣?」 曰:「如琴張、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矣。」 「何以謂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 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 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水煮周易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①”(《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三章》)

①乡原:亦作乡愿。一乡皆称原人,故曰乡原。指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

《孟子·尽心下》:“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孔子学说中“德”的内涵不少,其中“乡愿”就是其中之一。

乡愿(乡原)这个词含义丰富,孔子眼里的“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

孟子所指的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从孔子的“德”之中,可以明显的感动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思想的不同。

老子就是不要“出类拔萃”,不为人先,要和光同尘。然而孔子和孟子对这种说法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

孔子与老子,一个积极“入世”,另一个消极“出世”,阴阳对比,可见一斑。


闲看秋风999

“乡愿,德之贼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说的。在原文中“愿” 写作“原”。

“乡原,德之贼也” 意思是“貌似忠厚的伪善者,是道德的大祸患” 。

乡原:乡里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指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谁也不得罪的以“谨厚老实”为人称道的“老好人”。乡,乡里。原,音yuàn,同“愿”,外表忠厚的样子。

德之贼也,是道德的祸患啊。贼,害,祸害,祸患。

我们知道,孔子是“中庸”的提倡者和维护者,他主张和谐,主张不偏不倚,但他的中庸是有原则的,他反对无原则的和谐。有子传达了他的意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12章)

“乡愿”这种“好好先生”,为了获得一乡的人的好感,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实际上是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是德之“贼”。 

《孟子·尽心下》在回答弟子万章的问题时,把乡愿者的嘴脸刻划出来:“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像宦官那样在世上献媚邀宠的人,就是乡愿。”)“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tè)矣。”(“这种人要找他的不是举不出具体的事,要指责他又觉得没什么能指责的,与浅陋的习俗、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举止像忠厚老实,行为像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他自认为不错,但是却不能告诉人们走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道德的窃贼’。孔子说:‘憎恶似是而非的东西:憎恶莠草,是怕它混淆了禾苗;憎恶花言巧语,是怕它混淆了道义;憎恶能言善辩,是怕它混淆了诚信;憎恶郑国音乐,是怕它混淆了高雅的音乐;憎恶紫色,是怕它混淆了大红色;憎恶乡中好好先生,是怕他混淆了道德。’君子要回到正道上的啊。走正道百姓就会思想振作,百姓思想振作,就不会有邪恶了。”)

中国人口众多,网民数量也相当庞大。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消息,网民也经常对各种消息生发出议论。可以说无论是正面消息还是反面消息,我们总能看到来自正反两个方面的议论:“非之”者有之,“是之”者有之。即便是对一些不良现象的曝光,也总有人站出来主张“理性”看待。理性看待任何问题都没错,但要坚持原则,有个是非标准,对于错误的东西要明确错在哪里。 说到底,乡愿者到处讨好,八面玲珑,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正因为乡愿者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他的腐蚀性对社会风气危害极大,为此孔子说“乡愿”者是道德的祸患。


陈广逵

17.13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师:乡原是啥?为什么说乡原是德之贼呢?

无余:原通愿,意思是恭谨、老实。这种人表面上与人友好相处,老好人,其实是伪君子,所以叫德之贼。

师:前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翻译的,有这层意思。可是“乡原”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因为“愿”还有愿望的意思,“乡”代表低级、粗俗。乡原就是比较简单、低级的理想。这句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理想很低级,就会违背道德。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举个例子:比如前几年流行的“成功学”,让你先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通常是一年赚个奔驰车或者几十万,然后让你为了这个目标,不择手段的完成。完成以后就定义为成功了!为此,有人发明了宝马车销售法、下跪销售法等。成功学的销售手段很低劣,并且这些销售方法都是违背道德的,用这样的手段取得的成功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所以“成功学”就是乡原。马丁路德是说过“不择手段”,可是他后面还有几个字——“完成最高道德”,完整的话是“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也就是说马丁路德的真正意思是为了实现最高的理想,可以不择手段,而不是在违背道德的前提下不择手段。可是成功学就是断章取义,不讲道德,只讲结果。

所以学成功学的人,往往是预期的销售目标实现了,也就是实现了所谓的成功,可是人却变得毫无道德准则、毫无羞耻之心,在人生道路上其实是失败者!但是人如果立大志呢,比如立“士子之心”呢?当前中国正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地努力,我们脑子里如果想着国家、民族的大义,想着为了完成这样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自然就不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一切地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


用户62564438606

“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篇,要理解这句话,可以参考上下俩节来一并解读,才可以更加的清晰明白。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7.14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我们可以这样结合起来做个通顺的讲解,可以仿照孔子的口气来说:一个人表面严肃道貌岸然,但内心软弱不坚定的话。他就和小人一样,不会坦荡荡一心为公。因为我们人的内心世界,总是可以打败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外表表现。内心世界的想法,就像盗贼一样,无时无刻的会偷偷的溜出来。一个人总是顾念家乡之情,他去外面做事,去其他国家做事,就不能一心为公,因为他的心始终挂念的是家乡的情,做事自然要偏袒于对自己家乡有利的事情,而忽略了对其他地方的人,忘记了要公平对待。因此,乡愿,也就像贼一样,总有一天会把一个人真正的仁德道义偷走。当一个人喜欢听小道消息,喜欢听未经证实的消息,这个时候,他的君子之德,就也被抛之脑后了,因为他已经不能公正廉明秉公办事了。

我说过很多次,解读《论语》,不要单句的去解释,那是断章取义。一定要结合前言后语,这才是了解真相的渠道,也才不至于误解了孔子的意思。


命理师陈一宏

怎么理解《论语》中“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出处自《论语》阳货篇,就只一句话,没有上下文。

说起来,孔老爷子说话真是言简意赅,让我辈后世弟子好顿揣测。所幸,孟老爷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似乎可以窥见其意。

《孟子•尽心下》中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这就比较清楚了,两位圣人对于乡愿的认识集中在“媚于世者”或者说是首鼠两端、模棱两可之辈。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如何?’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段对话可以作为旁证,孔老爷子喜欢的是善恶两分、大道直行,有担当、有立场的君子,所以才会说“乡愿是德之贼。”

但有意思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孔老爷子会把“愿”和“乡”放在一起说,莫非他认为这种人乡里比较多?哈哈哈!

说实话,这种没有立场的老好人不但乡里多,城里也一样多,甚至可能位列朝堂的大臣比例还要高一些。

武则天时期,朝中有大臣名字颇有趣味,叫苏味道。这位苏味道可是个神童,史称9岁能文,20岁便举进士。武后朝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跻身相位,名列《新唐书》,娶名将裴行俭之女为妻,也算光宗耀祖了。

但可能是因为武后朝政治斗争过于险恶,朝中根基不显的苏味道便是典型的老好人,谁都不得罪。

他最常对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因为,有事没事儿就模棱两可,被人戏称为“苏模棱”,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但模棱两可并没有保全他的职位,他先被贬为坊州刺史、后又贬为眉州长史。一个子嗣因而留居眉州,成为了苏东坡的先祖,如果没有这次贬嫡,苏东坡就是我们河北人啦!

其实孔子反对的并不是乡下人,甚至也不全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好人。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老实巴交,不招人不惹事,也不会招致孔子用“德贼”这种词汇来形容。

孔子真正反感的是“窃据有德之位”的人尸位素餐,凡事没有立场,只为保住自己的位置,频频举手点头。这才是孔子反感的德行有缺之人,至于一般老百姓,还真不见得入得了孔子的法眼。


藏地读行

孔子最喜欢和2种人交朋友,一种是狂者,一种是绢者。狂者嫉恶如仇,遇事拍案而起。绢者有底线,不肯同流合污。

孔子最讨厌的就是乡愿,就是好人也说他好,坏人也说他好,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没有底线原则的人。


空空空42973354

儒家希望培养的是些什么人?历史上,各种对儒家的批判,但就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儒家想培养的是有独立人格,能有所担当的人,什么是贼?偷偷摸摸,鼠窃狗偷。一看就知道是在描写遇到人或事,人前恭唯,背后非议的形状。为啥会把乡愿,说得这么严重?因为古人治德修身,立人处事,以诚为先,只有待人以诚,则遇人遇事,可以不假颜色,而乡愿,则独缺诚,待人待已,于德无补~


赶着乌龟去爬山

"乡愿,德之贼也",原文为: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其出处为《论语》阳货篇。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