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王莽是穿越者?

紅星護衛隊長

那是因為王莽的改革措施實在是太超前了,遠遠超出了他那個社會環境應該孕育的思想。王莽的經濟改革,帶有十分鮮明的理想主義特徵,其土地國有、控制買賣、講究平等主義的思想與幾千年後的空想社會主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王莽作為一個儒生,長期研究文學而脫離實際,因此其思想往往偏向理想主義,缺乏現實的可操作性,其改革的口號也是“奉古改制”宣稱要恢復聖人的理想,這與之後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完全一樣。因此,很多歷史學家將其稱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共產主義者。王莽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對比20世紀原教旨共產主義的主張,實在是太像了。而他的結局,也和計劃經濟一樣,遭到了徹頭徹尾的失敗。

一、土地國有,禁絕土地買賣,最早的土改

自從商鞅明確土地私有制後,土地兼併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問題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很多世家大族會在災年之際通過高利貸的方式低價購買農民的土地,從而將大批土地集於少數人之手,形成巨大的地方割據勢力。到了西漢末年,這些士族的勢力已經十分龐大,宛若帝國內的一個個獨立王國,極大損害了中央權威,並造成了嚴重的貧富不均問題。

王莽建立新朝後,發誓要改變這一現狀,而他的辦法就是徹底廢除私有制,實行土地國有,此後私人再無土地產權,並無法將其自由買賣。王莽認為土地兼併、貧富不均的罪魁禍首全在於土地私有,可以買賣土地,現在土地一併收歸國家,自然也就杜絕了大戶吃小戶的問題。

取代土地市場交易的是由國家分配土地,王莽規定天下土地更名為王田,一律不得買賣,然後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凡是一個家庭男丁不到8個而田地超過一井的,就把多餘的部分分給宗族和同鄉的人。

王莽的政策一出,立即在世族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們紛紛予以堅決反抗,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能擊敗王莽很大程度就是依靠這群堅決反對王莽的世族。

二、控制市場供應,嚴控物價,最早的計劃經濟

除了土地改革,王莽還將定價權從市場轉移到了政府,此後,不再由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控制價格,而由政府全權包辦。他設立了五均官這一職務,他們的任務有三個,一是定期評定物價,稱為市平。二是控制市場供應,供給過剩時低價買進,供給不足時高價出售,從而換取鉅額稅收。三是辦理貸款業務,四是鹽鐵專營,徵收專營稅。

《漢書.食貨志》記載王莽對於價格的管控無處不在,甚至連日用品都予以專門定價,其管控程度絲毫不亞於之後的計劃經濟。既然和之後的計劃經濟如此相像,那麼必會遭遇後者的問題。王莽剛推行政策不久,就引起了經濟大混亂,計劃經濟的缺點在於政府不若市場那樣,無法及時獲取供需關係的準確信息,其調控往往缺乏準確性,因此政府的定價往往與真實的供需關係相脫節,從而造成物資短缺。數千年後,蘇聯的技術和信息蒐集能力遠強於古代,尚不能準確把握,更何況技術更加落後的漢朝?

此外,計劃經濟的另一大弊端就是掌握權力的官員容易利用國家權力進行腐敗,王莽的改革同樣如此,王莽任用的官員往往虛設賬簿,掏空國庫,大肆牟取私利,最後的結果就是,富人的財富沒有流入老百姓手上,卻流入了官員的腰包,不僅沒能均貧富,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

三、頻繁更換貨幣,造成金融破產

王莽的最後一項改革就是通過不斷鑄造新貨幣的方式來廢除通貨膨脹,但由於其鑄造的貨幣品種太多(28種),因此造成了貨幣流通上的混亂,王莽前後四次變換幣值,鬧得百姓人心惶惶,市場交易完全混亂,王莽的改革讓政府的金融信用完全破產,並造成整個國家的大混亂。


這充分顯示出王莽缺乏基本的經濟常識,終歸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儒生。

王莽的改革,有著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他和之後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一樣,致力於把先賢們的理想付諸實現,但遺憾的是,理想終歸不是現實,王莽的改革違背了經濟規律,遭到了當時世族和百姓的一致反對,最終在一片聲討之下黯然落幕,他的改革也被後人當成了一場瘋言瘋語。

王莽的教訓告訴我們,不管你的初衷有多好,但仍有遵循基本的客觀規律,違背實際的做法終歸是一事無成。


埃爾文的理想鄉

關於王莽是穿越者的流言,從未停止。大部分相信這個流言的人,都認為王莽這小子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穿回去的。他的身世是官宦子弟,從小錦衣玉食,在那樣的環境裡卻主張人人平等,變革變法,其思想覺悟與那個時代完全脫軌,他的意識主張完全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時學思新潮的樣子。



王莽時期的發明--青銅卡尺,被認為是其穿越的重要物證。這個青銅卡尺同現代的遊標卡尺驚人的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年 。另外,王莽當時搞了很多被儒家稱為奇技淫巧的實驗,並且他還親手解剖過人體。

王莽在位時期,他負責牽頭實驗了很多被儒家稱之為 “奇技淫巧” 的新生事物,還曾接見並資助過一個飛行器發明人。親自解剖過人體,當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他發明了遊標卡尺,意圖統一全國的度量,從原理、性能、用途看,這個遊標卡尺同現代的遊標卡尺十分相似西漢末年,王莽已經懂得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英國百科全書》曾記載,遊標卡尺是 1631 年由法國數學家維尼爾 ? 皮爾發明的,而在王莽發明的青銅卡尺出土後,硬生生將遊標卡尺的發明時間整整提前了 1700 多年。



改革措施 2:土地國有化,禁止私人買賣

在公元 9 年,《周禮》記載的井田制度中,王莽曾將土地重新洗牌,實行王田 "私屬" 制,更名天下田為 “王田” 。王莽詔書曰:“古者,設廬井八家,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 ‘王田’ ……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 這就是王莽的 “王田制”,主要意思是說人均土地一百畝,多佔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王室還是普通百姓,都必須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同時土地也不允許買賣和抵押。這,這,這,這不就是土地改革嗎?

改革措施 3:廢除奴隸制度

王莽當時十分痛恨奴隸制度,禁止買賣奴婢,但是真正禁止買賣奴婢也是在解放後才廢止的,看來王莽具有現代人那種人生來平等的光輝思想。漢朝其實是個半農奴制的國家,王莽認為買賣奴婢有違於“天地之性人為貴”的大義,規定奴婢為“私屬”,不準買賣。王莽企圖以限制奴婢的買賣的方式,限制奴隸範圍和數目的擴大,使其最終自然消亡。人的生命是天地間最尊貴的,這曾是王莽提出的口號!買賣人口是“悖天心,逆人倫”的罪惡行徑,必須立刻停止。

改革措施 4:國家專賣政策

就是酒啊,鐵啊,鹽啊全部收為國有,國家統一發行錢幣,以前都是富豪們可以鑄錢的。而且山川河流自然資源礦山全部為國有,私人開採者要徵稅,而且還要登記辦營業執照。這就是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哦。這不就是國有壟斷嗎?國有經濟為主體,宏觀調控市場經濟.

改革措施4:計劃經濟政策

王莽實行政府控制物價,禁止商人囤貨炒作,商人貨物低於政府定價隨意買賣,有點像今天的物價局。供大於需時政府按本錢買,需大於供時候政府再以平常物價賣出,消除貧富差距。

典型的計劃經濟,說明這穿越者很肯能生活在70年代左右。物價高於市平,司市官照市平出售;低於市平則聽民買賣;五穀布帛等生活必需品滯銷時,由司市官按本價收買

古典風格改革措施 5:貸款制度

漢書?食貨志下》記載,“今開賒貸,張五均,設諸斡者,所以齊眾庶,抑併兼也”。王莽規定,經營生意的農商可以向國家貸款,國家收取利潤的十分之一,用於祭祀的,國家可以無息貸款!這在重本抑末的封建社會,可是非常少見的經濟政策。

改革措施6:所得稅制度

切工商業,包括漁獵、卜卦、醫生、旅館,以及婦女們家庭養蠶織布,從前都自由經營,現在新政府都課徵純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稅。政府用這項收入作為貸款或平抑物價的資金,這跟現在的所得稅制度如出一轍。

改革措施7: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

王莽強迫無業遊民必須勞動,沒有具體工作的的遊民,每年必須罰布一塊,或者勞役,由國家承擔食宿。看來這穿越者生前痛恨那些不勞而獲的。

改革措施8:幣制改革

王莽最超前的就是幣制改革了,目前還不明白他的一套是怎麼回事,但王莽在世界鑄幣史上開創了主、輔幣相結合的“寶貨制”,對後世的幣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幣制。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貨幣代替以前的金塊銀塊,簡直就是近代幣制改革的翻版。但是好像還搞出了什麼貝幣,不過那個年代還是接受不了。史學界覺得他最失敗的就是幣制改革。至於王莽發行的貨幣,中國錢幣收藏界一直認為是中國錢幣鑄造的最高峰,不論鑄造工藝還是銘文工藝,以後再也沒有超過的了,而且相差很遠,現在一枚王莽幣價值千萬計。





凡人的歷史世界

現代人說王莽是穿越者,是因為他提出了很多超前的政策和舉措,讓人都開始懷疑他是一個穿越到古代做皇帝的80後。

我們下面就來看看他到底有哪些行為讓自詡聰明的現代人吃驚。

改年號為元始元年

王莽在漢哀帝死後將9歲的劉衎捧上帝位來穩固自己的權勢,第二年改元,而且年號為元始元年。而這一年的公元紀年恰巧是公元1年,東西方紀元從此就匯合在一起了,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啊!不是現代人的話,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巧合?

愛打遊戲的80後

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取國號為“新”,好懷疑王莽是不是三國志系列的忠實玩家,不然怎麼會突然想要打著遊戲裡新王朝的旗號呢~

推行不了人民幣,就推行低配版鋼鏰

王莽最受爭議的便是他的幣制改革,其實他的改革是十分超前的,但在史學界看來卻是他最失敗的政策。在那個用金銀珠寶做交易的時代,王莽推行用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貨幣(可以理解為低配版的鋼鏰)來買賣

以人為本,凍結農奴制

在漢朝這一個半農奴制的國家,王莽居然仇視農奴制

王莽登基後,便凍結農奴制,禁止所有奴隸婢女繼續買賣,通過控制奴隸的範圍和數目,來讓農奴制自然消亡。這有沒有想到每一個穿越劇裡現代人都會很心疼那些奴隸婢女呀?

現代人在接受了新思想教育後才有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而出身在半農奴制社會中的人,本應該對這種現象習以為常,他卻做出了現代人才有的反應,實在是讓人懷疑。

推行社會主義公有制

王莽實行土地國有制,禁止私人買賣土地。這跟我們現在的社會一模一樣嘛。

不僅如此,王莽還大動干戈去搞那些大地主們。王莽規定如果一家的地超過900畝,卻不夠8個男的來耕地,那就要把多餘的地分給沒有地的本族人或鄰居。嘖嘖,這真的是第一個搞地主的好皇帝呀,可惜這些政策實在太超前,那些封建社會的人海接受不了,於是被地主們給推翻了。

銀行+物價局+期貨+稅務局+發改委

王莽在發展經濟上還是一把好手。

他居然提出了計劃經濟,由政府控制物價。

而且在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六個城市設定“五均司市使”,來負責評定物價、調節市場、辦理賒貸、徵收稅款的事情。他這一舉措就是把銀行、物價局、期貨、稅務局和發改委都實行起來了。

重視科技發展,發明了遊標卡尺

王莽對科學實驗和發明創造十分鼓勵和重視。

有一次王莽得知有能工巧匠能用鳥類的羽毛製作飛行器,可以讓人飛百步之遠,於是便立馬召見他,不僅觀看了他的表演,還大力支持他進行飛行試驗。

王莽小哥小時候一定寫過一篇作文,題目就是“假如我有一雙翅膀”,哈哈哈。

王莽為了統一全國的度量,發明了遊標卡尺。

沒錯,就是大家高中的時候才學習怎麼讀數的遊標卡尺!

不管是從原理、性能,還是用途來看,王莽的遊標卡尺與現代的十分相像!他這一發明比西方都早了1700年! 王莽你究竟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

大家摸著良心自己說,除了材質不同,其他的484一毛一樣?!

從上面的事情都可以看的出王莽思想超前了將近兩千年,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發展水平是嚴重脫節,所以才讓人不得不懷疑是80後穿越去的呀。

不過說正經的,穿越什麼的其實只是現代網友們的調侃罷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古人的確比我們現代人聰明太多。就比如說秦始皇時期修建的秦直道,夯土結實到如今都沒有樹木可以在那條路上活下來。說句玩笑話,倒是我們給祖先丟臉了而已。


妙筆談文史

研究歷史人物和事件最忌的拿來套在現時中,不去分析歷史人物的生存客觀背景和客觀歷史條件,生吞活剝地套用在當今,拿來我用式的教條主義。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一公元23年)西漢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縣)西漢著名大野心家,新朝的創始人。

王莽出身外戚世家,曾祖王翁孺為漢武帝時繡衣御史,後被免職,祖父王禁生育4女8年,其中二女兒王政君為元帝皇后,成帝生母,母以子貴,從此王家勢傾朝野,伯父王鳳為大將軍,大司馬,家族勢力也隨之力壓群雄。

初時王莽恭事諸伯叔父,孝敬老母,撫育孤侄,謙虛待人,心懷大志,不露鋒芒,甚得伯父王鳳,姑母王政君喜愛,他又苦讀詩書,知書達禮,結交豪俊,曲身事人,攀龍附鳳,博取名聲,而且既謙恭有節,又是腹有詩書,青年英俊都來結交,為世人所側目,伯父王鳳看王莽有才,有意提攜,薦為黃門郎,射聲校尉,隨即轉為新都候,仕光祿大夫之職。從此步入仕途。

綏和元年,叔父王根久病,莽為求大司馬之職,遂誣陷羅織最能取職大司馬之位的表兄淳于長罪名,使其冤死獄中,莽不僅攫取大司馬之職,又博取“忠直”美名,初出手可見其手段非同一般,成帝死,哀帝立,王莽失寵。越4年姑母王政君以太皇太后身份臨政,重新起用莽為大司馬。

時社會進入未期,社會矛盾重重,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朝野動盪,王莽乘機而動,釆取順我者倡,逆我者亡的手段,收羅黨羽,排斥異已,其手段兇狠而又毒辣。俗話說得好虎毒尚不食子,但王莽為了取的權力,卻將反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王宇夫婦構陷處死,藉機大開殺戒,意在剪除異己除惡務盡,以紺天下之口,樹立自己的淫威。其叔父王立也未能倖免。同時“以王舜,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為機斷,劉歆典文章,孫建為爪牙”。嚴然就是一個隱形朝廷。任何勢力的組成都有它固定的模式,有政治意圖,有經濟基礎,有利益需求,有社會根基,王莽組織的形式也不離外,當時皇權衰弱,外戚勢張,宦官抬頭,宗室不甘,大臣觀望,士子依附各種勢力。因此在此空隙,王莽乘機勢起。

一種勢力一旦形成,首先有核心領袖人物,其後有得力干將追隨,佈置網絡,成為系統,聯成網絡就會向外擴張。

王莽已完全具備了以上條件,開始有組織,有步驟,有措施,有行動,有效果地攫取權力,達到了控制一切的成效,嚴然就是一個攝政王。

西漢中期漢武帝加強皇權,打擊諸候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用推恩令辦法支解了諸侯,削弱外戚和宗族勢力,基本完成了大一統的政權格局,諸候王勢力在推恩令之後再無力與中央抗衡,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皇帝死,新立皇帝年幼,不得不依靠外戚和母后勢力,母后依靠孃家勢力,母以子貴,這是王莽得以撐權的主因。同理,外戚勢力強勢自然宗族和大臣勢力衰弱,會引起他們的不滿。由於太后長年深居宮中,與宦官朝夕相處,這些潛在的力量也在蠢蠢欲動,皇帝年幼之的依賴母族,及長,對大權旁落也會不滿,對內不能制約母后,對外不能治理群臣,為奪回政權也依靠宦官,因此自封建制度設計的母胎時起,直到封建制度滅亡,這種模式可以說是貫穿全程,也是一個痼疾,西漢也不例外。

因此統制階級內部,形成皇帝,太后,外戚,宦官,大臣,宗室皇族,軍閥,士大夫,豪強,各種勢力盤根錯節,要想在這錯綜複雜的環境中獨樹一幟,非有鐵腕和手段不成。況且這些勢力為擴大自己的力量,時而聯合,時而分裂,為爭奪經濟基礎就會全部一至地壓榨農民,擴張私田,吞併土地,以完成其積累。為達到目的自然憑自己政治優勢,欺壓良善,強取豪奪,因此大量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平常年景尚難維持溫飽,一旦災年來臨,就造成大量失地農民,大地主又巧取豪奪,屯積居奇,抬高糧價,封建經濟崩潰,造成大量流民,水早災年餓俘遍野,流民聚散不定,為求生存,起而反抗,實際上西漢政權到此的己是岌岌可危了。在這時王莽能從舊體制中殺出一條血路己屬難得了。

王莽為了奪取西漢政權,從體制內殺出,釆取了,一,樹立自己的威信以取得民心,他先事其親族,鞏固自己的地位,如他對諸叔父,事若過父,對姑母更是體貼入微,一旦掌權選從其宗室中開刀,將叔父和表兄清除出竟爭範圍,又將其親子至於死地,這樣他再推行新政就無障礙。為樹形像在水早災年王莽帶頭吃素,以示於民同苦,簡裝布衣以改風氣,粗茶淡飯,以示與民同憂,妻妾不尚奢華以樹立良好形象。二,蘢絡人心。給不得志的漢室宗親許以高官,分享權力,給他們封王,列侯,益戶手段在政治上安撫,大封功臣之後,以收攏遺老遺少之心,賜金帛,贈財物,以示恩賜。三,對高官則封官許願,以釣其胃口。增加其俸祿,以獲得他們支持。具體如年老至仕凡在2000石以上的致仕官吏也發給三分之一俸祿使其得以養老。四,為爭取輿論支持,討好士子,財政向教育傾斜,擴大太學,以示對儒生重視,克己下禮,恭身示外,禮賢下士,達到了無以倫比的地步,用周公吐哺禮遇士人比此時的王莽一點不為過。他“築舍萬區”以儒取仕,就是蓋一萬間學校校舍,擴大學生數量,以學生成績來補充官員,這些措施得到儒生的大力支持。五,以公示天下,在當時大地主,大豪強,皇室宗親都在掠取土地時,他帶頭捐款獻田,以示財政和社會對政府措施的支持,對災區百姓更是開倉賑糧,以獲民望,對朝廷對其的賞賜再三推讓,以示謙遜。這種精明的辦法,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話語權,與論,軍事,六箭齊發,獲得的效果自然是一飛沖天,即使在今天,這一套完整的政治手段也令人拍案叫絕,何況古代。當時人們把他比做堯,舜再世,朝廷封他為“安漢公”也是眾望所歸。

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死,王莽立年僅2歲的孺子嬰為繼位人,王莽以“周公”自命攝政,僅三年(公元8年)去掉攝字,建立新朝,國號為新,被推舉為帝。

王莽登基後自然又是一番普惠天下,給推舉他的人加官晉爵,封官許願,大赦天下,以邀眾賞,獲取統治集團上層的支持,為了進一步獲取天下百姓的支持,王莽打著復古的旗幟,對封建基礎進行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就是我們常說的“克已復禮”恢復周制,釆用古代井田制的方法對土地政策動手改造私田,以人定田,即先將土地收歸國有,稱王田,然後再按人口平均分配地產。這樣自然遭到大小地主的反對,這時這些大小地主才緩過味來,他把家天下變成了國天下,擁有田產的人,和即將失去田產的人,失去田產的人,聯合起來反對他。

他又把西漢時期遺留的農奴制進行了又一次徹底手術。解放奴隸,不準買賣人口,由農奴身份變為自由人,這一變化雖然獲得奴隸的支持,但遭到地主的普遍反對,也就是說,王莽將自己完全推到了統治集團的對立面,遭到統治集團上下一至的反對。

在沒有充足的社會基礎,經濟基礎,文化培養,與論支持,特別是先進制度的支持,政治思想的跟進情況下進行這樣貿然改革,失敗是一定的,固化的上層建築不允許動搖其統治基礎。

推行三年後,王莽向統治集團投降,一切又恢復了正常,新的政策沒有推行下去,如,五均六管,五均是五等官爵,六管是設立市場統一稅收,加強市場管理,增加國家稅收。但新政策的負面效應反而顯現了出來。比加為了鉗制言論,不讓市人議論而設立的種種措施,反而是這些反攻倒算地主打擊農民的手段,動耽有罪,往往有過之而不及,這時的王莽既得罪了整個統治階級,又遭到民眾的反對,完全成了一個孤家寡人,成了一個人的戰爭。他出爾反爾的政策取向是他失敗的根源。權不穩,錢來換,政治改革的失敗,已沒有了動力,變為經濟刺激,要經濟刺激就需要斂財,為了斂財施行幣制改革,以大易小,以輕易重,大量套取民財,加重了中下層民眾的負擔,物價飛漲,先後進行28次易制,幣錢越來越小,幣值越來越大,又對官吏濫賞,加重稅負,推行五均六菅連上山打柴,下水捉魚都要納稅這些橫徵暴斂,斷絕了民眾的生路,再加大小新舊地主盤剝,豪強吞併,新朝自己坐在了火山口,皇帝與整個統治集團的矛盾,與民爭利的矛盾,統治集團與百姓的矛盾,與最高統治者的矛盾,百姓與豪強的矛盾,與大小新舊地主的矛盾,各種矛盾疊加,增加了社會成夲,夲來中國古代經濟基礎是內生性自給自足的體系,王莽把實體經濟虛化,以金融經濟代替實體,幣非所值就是虛化,貴金屬在社會上的斷檔,又增加了經濟的混亂,操縱幣值的人大發其財,民眾越乏貧困,走投無路,只好揭竿而起。

新貴為了轉移階級矛盾,又利令智昏地發動了大規模民族戰爭,前後徵農夫數百萬人用於對西北部和東南的戰爭,人禍加上天災,水旱不斷,民不聊生,大小地主豪強趁機更加瘋狂,盤剝農民,官府如同猛獸,土匪橫行鄉里,餓俘遍野,千里赤地,人民流離失所,全國佈滿乾柴,只需一個火種,便有燎原之勢,終於農民忍無可忍,起來造反,各種勢力獨霸一方,經過整合兩大起義軍綠林和赤眉在昆陽一戰打敗了王莽的42萬軍隊,大家一轟而散,王莽逃走在漸臺之上被商人杜吳殺死,終年68歲,一代梟雄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要說王莽是穿越者,是指他施政時釆取的超前政治措施,只是生不逢時。


狼煙一九三一

很多人說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這一點我們不作評論。不過王莽的一生,都彷彿籠罩著神奇的迷霧,他的很多所作所為,更是會令我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王莽出生於西漢末年,此時距離西漢的開國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自從漢高祖斬白蛇而賦大風以來,先有文景之治,國庫中的糧食和銅錢堆積如山;後有武帝的赫赫武功,衛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殘,一半匈奴往西方遷徙,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波及到半個歐洲;武帝雖然消耗光了西漢的積蓄,後續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陳湯更是斬殺北匈奴單于,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振聾發聵的口號。看起來,帝國彷彿可以千秋萬載,永世不朽。

但帝國崩潰的主因早已經種下。外戚專權,王子王孫,達官貴人們如飢似渴地兼併土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繁花似錦的盛世背後,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佃農、流民和奴隸。宣帝的太子(元帝)憂心於逐漸沸騰的民意,於是放棄了“漢家自有法度,霸王道雜之”的祖訓,轉向純以懷仁的儒教治國,以經取士。雖然這一轉變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矛盾,使西漢得以延續,但“自是以後,漢無剛正之士,遂舉社稷以奉人”從此,漢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剛直不阿,文武雙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窮經的公務員了。

歷史除了必然性,還有如同開玩笑般的偶然。也許是天意希望西漢早點崩潰,所以命運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漢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腳。

公元前54年,元帝(這時候還是太子)的愛妃去世。哀痛之餘,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趕走,從此累覺不愛。宣帝和皇后當然對此憂心忡忡,為了讓兒子振作起來,皇后從自己宮裡挑選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宮女給太子,讓太子選一個來聊以排解寂寞。太子當時正在心煩,看都沒看就隨便選了一個。沒想到,一夜風流之後,這個名叫王政君的宮女居然就懷了孕,次年就為帝國生下了嫡皇孫!

漢宣帝老來得孫,喜出望外,對孫子千嬌百寵。宣帝去世後,元帝即位,王氏一門雞犬升天,一躍而成為西漢末年最強大的外戚家族。5年之後,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個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時,王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們輪流當大司馬(全國軍隊總司令),族裡最差的也是將軍或者侯爺。王莽的父親和兄長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們都對他非常照顧。

但真正爭氣的還是王莽自己。那時候的貴族子弟一個個都是縱情聲色,驕奢淫逸,無惡不作。但王莽卻潛心讀書,生活簡樸。父兄去世後,他一個人贍養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兄長的遺孤,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整個社會所矚目,聲名遠揚。

在名聲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歲時就被推舉入朝為官。為官以後他並沒有因此驕縱,反而是越發的謙恭簡樸,常常將自己的俸祿和財產拿出來,分給窮人,贈給賢者。官職越做越高,名聲越來越大,朝野上下,無一不知王莽才是當世的楷模,輿論和民意,都堅定地站在他的一側。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為安漢公,從此大權獨攬。他封賞貴族百官,贍養鰥寡孤獨,施恩於百姓士人。他帶頭過簡樸的生活,貢獻出百萬錢、三十傾地來救濟群眾,朝中百官無不效仿。第二年全國大旱,王莽帶領二百多名官員獻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給災民,同時大建免費房,令他們得以安居。做到這個份上,天下都稱王莽為當世的聖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順利地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新,朝野對此歡呼雀躍,幾乎無人反對。

禪讓臺上,初始新皇帝按劍四顧,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勞,終於走上了權利的巔峰,終於可以實現自己夢中的理想國了!英特納雄耐爾,我來了!

於是,即位後的王莽頒佈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國有,平均分配。

2,廢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

5,改革貨幣。

6,政府建立貸款體系。

7,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

8,將一天100刻的古計時法修改為一天120刻的新計時法。

9,修改與周邊異族的關係,尤其是滅高句麗,將其改名下句麗……(實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韓劇多大仇?)

也許這些改革政策會在另一個時空成功,但對於公元初年的中國而言,這些政策並不實際,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位面力量已經察覺到歷史的扭曲,於是從王莽登基開始,天災不斷,民眾流離失所,原來對王莽的擁戴也都轉變成了對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時候了,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即將踏上舞臺。時代的氣運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傑因他而彙集,歷史也將被他一手拉回正確(?)的軌道上來。

這事還得往前說起。公元前7年,漢哀帝即位,王莽因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團的排擠而被免職,隱居在新都。3年以後,數百名官吏和數十萬平民遊行抗議對王莽的罷免,漢哀帝抵不過壓力,只好又重新徵召王莽回京。

也許是位面力量發現用正常手段已經無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開心回京的同時,南陽郡裡的劉姓家族出生了一個小男孩,相傳他出生時田裡的穀子結了九個穀穗,大家認為是好兆頭,就給他起名叫劉秀。

說起來,劉秀也算是漢室宗親(就像後來的大耳賊)。但是由於漢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們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傳到劉秀這個小小旁支時,就只是鄉間的土豪而已。雖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是個人物,父親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底層公務員,但在整個天下屁都不是,像他們這樣的劉氏後裔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劉秀在家族中也並不算什麼,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劉秀只是家裡一個性格偏向文靜,愛讀書的小兒子。

劉秀9歲時,父親去世,叔父撫養他直至成人。成年後的小夥子劉秀依然文靜低調,最喜歡的是種田……他的大哥劉縯則完全相反,年輕氣盛,喜歡結交各種豪俠,是一個鋒芒畢露的猛士。大哥很愛護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著劉秀的頭說:“如果我是劉邦,你就是劉邦的弟弟,咱們比比看誰將來有出息,哈哈!”

劉秀的二姐嫁給了新野的鄧晨,而鄧家與新野的真正豪門世家陰家(這可是名相管仲的後裔)也是親戚,所以在走親戚的過程中遇到了陰家的豪門千金陰麗華。後世李太白曾經有詩讚頌她的美貌“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能在歷史上以美貌揚名的女子,得有多麼的漂亮!不過美貌可不是陰麗華的全部——這可是整個位面為未來的帝王準備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絕世的美貌,還有溫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富有的家財……當然,這兩個年輕人初見時並沒有想到以後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我們可以相信他們只是一對互相一見鍾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還是男主角的單相思,因為那時候女神才十歲左右,劉秀你個蘿莉控)。

劉秀19歲時參加了高考(這是王莽同志的擴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為一名光榮的太學生,去了京城繼續讀書深造。要考試了讀讀書,考完了打工掙點錢(劉秀那會還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錢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來的同學們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恥的回憶。在京城期間,劉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壯觀場面,對走在隊列最前的執金吾(類似於警察局長)最為羨慕,於是發出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千古感慨。在一個太學生的心目中,這輩子能當上京城的警察局長,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劉秀很明白這一點。

但是天命是不可違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傳出,小孩子們都在唱“劉秀當為天子”。當然,大家都不認為這是指窮學生劉秀,都以為這是說的是當時的國師劉歆——這哥們最喜歡研究八卦讖緯之學,還剛剛給自己改了個名字也叫劉秀,怎麼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會上,說起這個讖語時,劉秀自己還提到“這個劉秀說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確實有人把這個事記在了心裡,有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窮學生劉秀憤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決斷。

拿到太學生畢業證書(或者肄業證書)後,劉秀就像現在的大學生一樣,畢業的同時也失業了。王莽同志只學到了擴招,但完全沒想到要給畢業生們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畢業生們只好罵罵咧咧地各回各家。劉秀也回到了故鄉,繼續拿起鋤頭,繼續種田、販賣糧食……如果順利的話,劉秀會用他的聰明才智賺到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地,種出更多的糧食。也許他會成為富甲一方的大糧商大地主,娶幾個漂亮的妻妾,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但終究會與出身豪門的女神漸行漸遠。

但不管天命還是王莽,都沒有給他這個選項。先是他哥哥劉縯結交的一位哥們因為犯法為官府通緝,這事也牽扯到了劉秀身上,所以劉秀就很沒節操的逃亡了。他乾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邊繼續販糧食掙錢,一邊與小美女陰麗華趁機卿卿我我,日子反而過的比逃亡以前還要滋潤,一時間劉秀也體會到了他的著名後代劉禪的心境,“此間樂,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說裡的橋段,當主角忍辱負重只想平平淡淡過一生的時候,總是反派來犯賤,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氣給撩撥出來不可。作為主角中的主角,劉秀也不例外。正當他小日子過得滋潤時,新野警方通過身份證實名系統和外來人口登記系統查到了他,並且以沒辦暫住證的名義把他抓進監獄,蹲了好幾天。當然,劉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劉秀自己也是太學生,全國各地都有同學親友,所以沒過多久就被釋放出獄了。我們不知道劉秀是覺得在女神面前丟了面子,還是在監獄裡丟了肥皂,總之,出獄後的劉秀已經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監獄大熔爐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如此奇恥大辱,不能忍!誰不造反誰是孫子!“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遂市兵弩”,劉秀出獄後,和大哥劉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

那個年代,講究的是上陣親兄弟,而且大哥劉縯多年來廣交豪傑,絕對是更有王霸之氣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劉縯為首,南陽的劉氏親友和市井豪傑們一併加入。人並不多,由於都是親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帶口。裝備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連馬都沒有,劉秀又常常將搶到的戰馬讓給別人,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坐騎都是牛……

成軍之初最艱難,一同謀劃起兵的李通父子洩密被殺,正當人心惶惶之際,劉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過去。大家看到以後都議論說,“連劉秀這樣的老實人都準備好了,我們還怕個鳥”,於是人心穩定。劉秀兄弟在每次作戰之時也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所以部隊也越來越壯大。當時正是天下大亂,各地豪傑紛紛起義的時代。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擴大聲勢,劉縯劉秀兄弟率軍加入了綠林軍(當時最大的一股起義軍力量),很快也成為綠林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隨著綠林軍南征北戰,實力越來越強,綠林軍高層們決定推選一位漢室宗親做皇帝,好打起大義的名號與王莽戰鬥。有不少人看好劉縯,認為他有威名,重義氣,可以做一個好領導。但更多的人怕劉縯稱帝后無法控制,所以就擁立了一個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劉玄登基,史稱更始皇帝。

劉縯劉秀等南陽子弟聽到這一結果時,心裡都很不高興,但是對方在綠林聯軍中勢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標,所以只好認了。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劉縯為大司徒,也算是個小小的甜棗。漢朝復立這件事,對王莽的震動很大,於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萬,對外號稱百萬,準備把這個危險的新政權徹底屠滅。

百萬王師前來,將綠林軍們都嚇的夠嗆。一群心不齊的農民武裝,裝備差很多,數目差更多,補給幾乎沒有,和正規軍怎麼打?於是當下就有高層建議,乾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化整為零後說不定王師就找不著我們了是不?

外有大軍壓境,內有隊友如豬,怎麼辦?在這一瞬間,劉秀想起了當年的楊威利元帥,想起了長征路上的太祖,想起了千千萬萬反敗為勝的主角們。彷彿有一個聲音在他耳邊督促著:“站出來吧,這是天命的舞臺,你必將心想事成!”

於是,小小的偏將軍劉秀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先是說服八千昆陽守軍堅守孤城以待援軍,然後親自率領著13人在敵軍圍城之際出城調集援軍,共召集到援軍一萬多人。但這畢竟是40萬對2萬的兵力比,怎麼辦?

放心吧,劉秀同學,位面管理局經過會議討論後一致決定,現在是給你開掛的時候了……

後漢書@光武本紀中記載,正當數十萬大軍志得意滿準備圍城打援時,“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先是隕石召喚術,白天又看到天上彷彿好大的蘑菇雲壓將下來,王莽軍全軍士氣頓時見底。此時,劉秀率領援軍殺到,“光武奔之,斬首數十級”,如此勇武,把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大家都說“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請助將軍!”記得平時劉將軍膽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這麼猛!吃什麼藥了!大家都跟上,和將軍一起玩命吧!

在如此逆天的表現下,一支只有萬人的軍隊主動衝擊數十萬人的營盤,居然連戰連勝,殺死上千人。劉秀又一鼓作氣,帶領三千敢死隊,涉水向中軍發起突擊。此時風雨大作,樹幹屋瓦都被刮的橫飛,劉秀領軍長驅直入,當場斬殺敵軍副主將王尋。王莽軍徹底潰散,光是慌不擇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萬人。

昆陽一戰之後,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毀殆盡,偏將軍劉秀名動天下。以前總是躲在大哥劉演背後的小兄弟,一躍而成為冉冉升起的將星。三個月以後,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多說一句,王莽死後,他的舌頭被亂民割掉,頭顱作為戰利品被後來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後毀於火災。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詭異的對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正當劉秀挾大勝之威,繼續攻城略地之時,一個噩耗傳來:他的大哥劉演,被更始帝所殺。

這結局其實也是必然的。劉演本身就是那種鋒芒畢露受人擁戴的豪傑,又是南陽派系的首領,還是漢室宗親,理論上比更始帝其實更適合坐這個王位。而且劉秀昆陽大勝以後,南陽派系即將羽翼豐滿,難以制衡。為了自己的皇冠和腦袋,更始帝以劉演的某部下意圖謀反為藉口,先下手誅殺了他。

此時,劉秀陷入了兩難狀態。是乾脆起兵連更始帝一起反了,還是險中求活?劉秀選擇了後者。他立刻放下前線的軍權,孤身返回向更始帝當面謝罪。他又發揮出了多年來低調謙遜的本色,除了謝罪以外就是閉門不出,不與其他任何人接觸,連昆陽大戰的戰績也絕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劉秀如此低調,心中不由得非常慚愧——本來劉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現在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人家大哥,難道真的要斬草除根,連劉秀一起殺了?其實舊綠林軍的高層們都建議殺了乾淨,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劉秀不僅逃過了殺身之禍,還因功被受封為武信候。從另一個殘酷的角度來看,劉演的被害,掃平了劉秀登上權力巔峰的兩個最大障礙:親情和大義。如果劉演未死,劉秀不可能越過大哥自己稱帝,充其量做一個將軍王爺;如果更始帝不犯大義錯誤,推翻更始帝則名不正言不順,難免落下反賊之名。現在,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青年劉秀,將登上比昆陽更大的、名為天下的舞臺。

雖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劉秀還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寶物——他終於迎娶了陰麗華為妻,此時劉秀28歲,陰麗華19歲,這一對亂世中的年輕人,得成心願,並能夠白頭到老。

經過幾個月的低調新婚生活和結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後,綠林軍高層對劉秀的提防漸漸放下。包含著三分歉疚和七分惡意,更始帝給劉秀派了一個極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去巡閱河北諸地,將其納入統治。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惡毒的,因為河北等地民風彪悍,在此天下大亂之時更是群雄割踞,烽煙四起。去收服這種地方,其難度遠超過開荒英雄團隊本——順帶要求一次都不能滅團。難度這麼高的任務,劉秀唯一的裝備,僅僅是一根棒子……啊不,一根節杖,代表著更始帝那虛無縹緲的權威。至於兵卒?對不起,一個都沒有,只有寥寥幾名劉秀自己的隨從而已,連打個5人本都不夠。更始帝,或許你借刀殺人的計謀對付常人綽綽有餘,但在真@開掛男面前,真的能有效嗎?用愛救世界,揮棒走江湖之東漢版,即將上演!

劉秀很光棍地將新婚三個月的媳婦送回孃家,帶上幾個隨從就進了河北本。開始的日子確實非常落魄,有不少勢力號稱來信砍,他們幾個人,連別人的城邑都不敢進,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強大光環隨之顯露出來,河北豪傑聽說昆陽英雄劉秀來了,紛紛自帶兵馬、自帶糧草,自帶美貌女兒(真定王的侄女、劉秀的二夫人郭聖通)來投奔,短短几個月以後,劉秀在河北就成為最龐大的勢力之一,有錢有地有兵有勢,外帶一個美貌年輕的妻子。第二年,撲滅河北最大勢力王郎,平定銅馬、青犢等起義軍。在這過程中,劉秀的勢力不但沒有因為征戰而損傷,反而打一仗就收編十來萬降軍,實力大增。不到20個月,劉秀的實力就從單車數騎,膨脹成為帶甲百萬、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勢力(見過這麼離譜的掛嗎?)。劉秀隨即與更始政權決裂,即皇帝位,史稱東漢世祖光武皇帝。

這一年,劉秀剛剛30歲,離他起兵造反、騎牛上陣,僅僅過去了3年的時間。

劉秀自立後,親朋舊部、謀臣猛將,紛紛前來投奔。劉秀就命他們兵分多路,分別進攻各地的割據勢力。劉秀著名的“雲臺二十八將”也是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這些人都是一時之俊傑,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難以攻克的目標,一旦劉秀親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環下煙消雲散。終劉秀一朝,沒有太過出名的名臣名將,這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出色,而是在太過耀眼的主角光輝下黯然失色而已。諸葛武侯就曾經評論道:“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十二年後,東漢一統天下。光武帝封賞功臣,息武興文,精簡官吏,發展農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人口從不足千萬增長到兩千多萬,經濟從徹底糜爛(1斤黃金只能買5升豆子)恢復到正常水準,史稱光武中興、建武盛世。

不得不提的,還有劉秀和他的妻子們。他先娶陰麗華,再娶郭聖通,一個是從小青梅竹馬的女神,一個是帶來皇帝基業的臂助。劉秀稱帝后,立誰為皇后成了大問題。陰麗華自小相識,情感深厚,共度患難;郭聖通孃家人多勢眾,傾盡全力幫助劉秀成就大業,貢獻良多,甚至幫劉秀生下了長子。劉秀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夠立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以大局為重,為了安撫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諸豪門,力勸劉秀立郭聖通為後,自己甘願為妃(這閃瞎人眼的女主光環啊……)。

於是,郭聖通成為皇后,長子劉疆被封為太子。一直到了十幾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劉秀和郭聖通漸漸疏遠,才發生了廢皇后、換太子的事情。令人吃驚的是,歷朝歷代的後位變更,太子換人,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數不盡的宮廷陰謀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這次政治劇變卻平平靜靜:郭聖通失去皇后位,被封為中山王太后,生活平靜而享盡尊榮;陰麗華被封為皇后,但沒有舉辦任何慶祝活動;原來的太子劉疆多次上書請辭,劉秀一再挽留,2年後才不得已同意,將劉疆封為東海王,賢名遠播,享受天子儀仗;陰麗華所生長子劉陽被立為新的太子,後來即位為漢明帝;郭聖通所生的5個男孩全部封王,與其他皇子一樣可以隨意出入宮殿,探望母親,依然深受父母寵愛;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漢明帝即位後還多次登門拜訪,就像對待自己的親舅舅家一樣。

後世的史學家往往將廢后當作劉秀一生唯一的汙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只是一個男人為心中至愛的青梅竹馬完成了一生的承諾。以陰麗華的性格,她當上皇后以後對整個郭氏照顧有加,對孩子們一視同仁,郭家貴於當世,無禍無災。但以郭聖通的性格,不好說當劉秀故去以後會發生什麼。

公元57年,劉秀去世,享年62歲。他死之時,心愛的女人們、孩子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都圍繞著他,陪伴著他。這樣的死亡,安靜而幸福。

在他故去以後,他的氣運依然在保佑著新生的東漢帝國。他的兒子漢明帝和孫子漢章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人民富足,人口從兩千多萬增加至四千多萬。武功有班超定西域(這個猛男我們後面專門會講),文治有白虎(觀)會議,史稱“明章之治”。

回首劉秀的一生,他起於微末,受過高等教育(歷代開國皇帝中學歷最高的),起兵後三年稱帝,十五年掃平天下。策慮深遠,戰無不勝,執政清明,勵精圖治,聰明睿智,英明神武,遠超同時代的其他英傑,實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功臣們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終;家庭和睦,沒有任何宮鬥奪嫡的人倫慘劇。他一直是一個善良而坦蕩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後世以苛刻著稱的史家們都無可指摘。

他的一生,比絕大部分的穿越小說都要不可思議,比絕大部分的小說主角都更幸福。

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螞蟻大夢


很多人說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這一點我們不作評論。不過王莽的一生,都彷彿籠罩著神奇的迷霧,他的很多所作所為,更是會令我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王莽進行的是一個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不同於其他改革是在制度上隔靴搔癢,王莽的改革是非常深刻的,具有非常超前的眼光。

王莽所從事的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全面社會改革,十九世紀才興起的社會主義,早在一世紀時的中國,就有了構想和實。

王莽的情況概略:

王莽,字巨君(好厲害的樣子,出生之時,王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們輪流當大司馬(全國軍隊總司令),族裡最差的也是將軍或者侯爺。王莽的父親和兄長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們都對他非常照顧。

那時候的貴族子弟一個個都是縱情聲色,驕奢淫逸王莽卻潛心讀書,生活簡樸,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

入朝為官後,平步青雲,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為安漢公,從此大權獨攬。他封賞貴族百官,贍養鰥寡孤獨,施恩於百姓士人。他帶頭過簡樸的生活,貢獻出百萬錢、三十傾地來救濟群眾,朝中百官無不效仿。第二年全國大旱,王莽帶領二百多名官員獻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給災民,同時大建免費房,令他們得以安居。多有愛心的舉動,雖然目的不一定純正!

即位後採取的措施:

他正位之後,頒佈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一、建新朝,改年號

漢哀帝駕崩後,王莽為了便於弄權捧了一個小孩子登基,也就是漢平帝,第二年改元,這一年的年號是:

元始元年(元始這兩個字什麼意思應該不需要我解釋吧)這一年的公元紀年是:公元1年東西方紀元就在這樣一個節點會合了。

他建立的新王朝取國號為“新”,歷史上簡稱為“新朝”(三國志遊戲)...........

曾幾何時,我也天真的認為王莽不過是腦洞清奇了一些,藝術鑑賞水平脫俗了一些,我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巧合.......

二、土地國有,平均分配

這是重點裡的重點,因為穿越者都知道,想要拉攏老百姓,就必須要進行土改,分發土地給農民,而王莽也這麼做了!王莽當皇帝后宣佈土地國有化禁止私人買賣,而且將土地重新洗牌,沒有土地的農民每一對夫妻會分到一百畝田地,不足的由國家補償,實行土地國有化,私人不準買賣土地。人均土地一百畝,多佔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還是普通百姓,立刻要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土地不許買賣抵押,這就是赤裸裸的土改啊!這不就是社會主義很典型的體現嗎?只有穿越者才會具有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

三、廢除奴婢制度

那時候可是漢朝啊,整整2000年前,王莽就要廢除奴隸制度了。而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也是在150年前的南北戰爭後才正式廢除奴隸制度的。

由此可見,王莽的思想是多麼先進!王莽當時十分痛恨奴隸制度,禁止買賣奴婢,但是中國真正禁止買賣奴婢也是在解放後才廢止的,看來,王莽是穿越者的說法更加是可靠了,因為他是穿越者,所以他具有現代人那種人人平等的光輝思想。

人的生命是天地間最尊貴的”,這曾是王莽說提出的口號;“買賣人口是‘悖天心,逆人倫’的罪惡行徑,必須立刻停止”,這也是王莽說過的。 請想想,我們在穿越後,難道不也會廢除奴隸制度的嗎?

四、民族主義

王莽極度仇視匈奴和高句麗。仇視匈奴就不說了,匈奴當時年年和漢朝掐架,但是仇視高句麗就有點說不清了,當時高句麗是鳥不拉屎的窮地方一個,對漢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威脅或是積怨,但王莽竟然下令把高句麗的國名改成下句麗,還將匈奴單于的名字改為了降奴服於,還將其他少數民族的“王”降低爵位為“侯”。諸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王莽是個非常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崇尚大中華主義者,同時非常厭惡“宇宙第一大國”棒子國,因此專門沒事找茬地羞辱了棒子們的祖先高句麗。諸位,恐怕我們穿越過去也會幹王莽乾的這些事情吧?

五、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

王莽特地頒佈法令強迫無業遊民必須勞動,沒有工作的的遊民,每年必須罰布一塊或者勞役工作,由國家承擔食宿。諸位,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勞動力是非常寶貴的,是不能浪費的,而王莽也知道,所以他不但下令廢除了奴隸制度,還勒令社會上的無業遊民必須工作,這也是穿越者才擁有的思想意識呀!

六、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

主要內容就是酒、鐵、鹽等全部收為國有,國家統一發行錢幣。王莽還宣佈山川河流等自然資源全部收為國有,私人開採要徵稅,而且還要登記辦營業執照,這就是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嘛,這不就是國有壟斷嗎?國有經濟為主體,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赤裸裸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手段呀!王莽在經濟上的這一手,再度說明了他是個穿越者

七、改革貨幣

王莽在世界鑄幣史上開創了主輔幣相結合的“寶貨制”,對後世的幣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幣制。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貨幣代替以前的金塊銀塊,這簡直就是近代幣制改革的翻版

七、政府建立貸款體系

王莽還制定了貸款制度,以刺激國家經濟增長。他宣佈,經營生意的商人可以向國家貸款,國家收取利潤的十分之一;進行祭祀或者喪事的,國家可以無息貸款。不用說了,這又是他其實是穿越者的證據

八、經濟思想家

因為他很NB地提出了計劃經濟理論,準備在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這六個城市設“五均司市使”,主管評定物價、調節市場、辦理賒貸、徵收稅款等事宜。評定物價是指五均司市師要定時對市場上主要產品物價進行評定,調節市場是指控制市場供應,貨物滯銷時以合理的價格收購,貨物漲價時則以平價出售,以維護市場秩序。這些現代化的經濟手段可是他自己想出來的,用在現在都合適

九、科學家

王莽重視科研:王莽發明了青銅卡尺,意圖統一全國的度量,從原理、性能、用途看,這個青銅卡尺同現代的遊標卡尺十分相似,但是比西方早了1700年 。現藏於揚州博物館。

公元19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製作了一種飛行器,這種飛行器是用大鳥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後裝在人身上,可飛行數百步。王莽立即召見他,並親自觀看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飛行實驗,那就是折翼飛行器的雛形。


總結:

王莽的思想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那個時候,因為他的思想完全和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發展水平嚴重脫節!細數世界歷史上新思想的出現,都是與當時的社會生產程度有關係,當然,高瞻遠矚的超前思想也有,但從沒有像王莽這樣超前兩千年的思想。

也許這些改革政策會在另一個時空成功,但對於公元初年的中國而言,這些政策並不實際,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未知力量已經察覺到歷史的扭曲,於是從王莽登基開始,天災不斷,民眾流離失所,原來對王莽的擁戴也都轉變成了對王莽的一腔恨意。

班固在寫漢書的時候,由於對篡位者的的敵對,王莽被一定程度的汙衊,很多成績也避而不談。就王莽執政的政策來看,他很像是一個無私的,為勞苦大眾謀福利,減少貧富差距的社會主義者。很多所作所為完全不是兩千多年前的那個時代所能想到、做到的事情,可以說王莽的存在是歷史上一個bug,除了穿越還有什麼可以解釋的呢?


悲乎!王莽,生錯了時代!!


夜孤城

一個妄人鑄的錢幣既堪稱一絕!

為歷史名人的王莽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的一身,代漢建新,改革幣制,最後眾叛親離而死,王莽同志玩的不可謂不刺激。王莽的生平我們按下不表,今天我們來看看他在他失敗的幣制改革中給我們帶來的那些古幣家族中的奇珍。

儘管王莽的改革是失敗的,但他所發行的一系列錢幣卻是古錢史上的精品。貨幣多采用懸針篆的字體,製作十分精美。國寶金匱直萬是價值最高的古錢之一,存世僅兩枚。

王莽時期錢幣特點

王莽當政後,為了削弱漢朝舊族勢力,以及 對百姓的財富掠奪,他以“託古改制”為名進行了一系列的幣制改革。刀幣和布幣都在改革中恢復,但從形態上與春秋戰國時的並不相同。由於幣制複雜混亂,導致民間交易很不順暢。並且每次改制的錢幣大小不斷縮小,價卻越來越高,實質上剝削了普通民眾的財富。幣制改革的失敗也是新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之一。儘管王莽的改革是失敗的,但他所發行的一系列錢幣卻是古錢史上的精品。貨幣多采用懸針篆的字體,製作十分精美。國寶金匱直萬是價值最高的古錢之一,存世僅兩枚。

國寶金匱直萬

新朝王莽時期所鑄錢幣,字體優美、鑄工精良、造型別致,如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等都是珍品;其中有一款神秘的錢幣,造型奇特,上呈方孔圓形,書“國寶金匱”四字,下呈長條方形,書“直萬”二字,被古錢幣投資收藏者稱“國寶金匱直萬”,價值無可估量。

王莽執政後期由於其幣值改革失敗,加之財政緊張等原因,所發行的新錢的幣制越來越大,當時發行了包括著名的“一刀平五千”在內的大量珍奇錢幣。

契刀五百

“契刀五百”錢一共才用了二年,但因製作精緻,形態奇美,發行流通時間短,現存世量非常少,這在常州還是首次發現,故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同時也是研究西漢末期錢幣史的最好物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鑄期:西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

幣質:青銅

特徵:其環如大錢,身行如刀,長二寸餘。

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刀幣,分為環柄和刀身兩部分,環柄為一方孔圓錢,環文上曰“一”,下曰“刀”,字為陰刻,字陷處填以黃金,並且加以打磨,使字面與錢面平齊。刀身上鑄有陽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幣價值等於五千。值得注意的是,這枚刀幣的造型獨具韻味,絲毫未拘泥於春秋戰國時代刀幣形制,彼時尖首刀形制。古拙穩重,並透露出秀美氣息。幣面銘文“一刀平五千”五字書寫流暢,氣勢生動,毫不呆滯,承襲了戰國時期幣面銘文“一筆過”的特徵,新莽錢幣,錢文纖細,工藝講究,錢幣版別較多,但錢文大體以懸針篆為主,文體有精有粗,粗者文字平夷,製作較遜,精者輪廓斜削,筆劃細挺。

鑄期:西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

幣質:青銅

特徵:形狀同契刀五百。其鑄工尤精良,造型豐滿篤實,形體厚重。

六泉十布

小泉直一(一枚“小泉直一”相當於一枚五銖錢的價值)

么泉一十(一枚“么泉一十”可以換取10枚五銖錢。)

幼泉二十(一枚“幼泉二十”可以換取20枚五銖錢。)

中泉三十(按照新莽貨幣制度一枚“中泉三十”可以換取30枚五銖錢。)

壯泉四十(一枚“壯泉四十”可以換取40枚五銖錢。)

大泉五十(一枚“大泉五十”可以換取50枚五銖錢。)

小布一百(一枚“小布一百”可以兌換五銖錢100枚。)

么布二百(一枚“么布二百”可以兌換五銖錢200枚。)

幼布三百(一枚“幼布三百”可以兌換五銖錢300枚。)

序布四百(一枚“序布四百”可以兌換五銖錢400枚。)

差布五百(一枚“差布五百”可以兌換五銖錢500枚。)

中布六百(一枚“中布六百”可以兌換五銖錢600枚。)

壯布七百(一枚“壯布七百”可以兌換五銖錢700枚。)

第布八百(一枚“第布八百”可以兌換五銖錢800枚。)

次布九百(一枚“次布九百”可以兌換五銖錢900枚。)

大布黃千(一枚“大布黃千”等於“小泉直一”1000枚)

六泉

鑄期:小泉直一鑄於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餘皆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

幣質:青銅

特徵:錢文工整,筆劃流暢峻削,佈局勻稱得體,泉字直豎中斷。

小泉直一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所鑄造的六泉之一,銅質精良,文字精美,懸針篆。篆體泉字中豎斷為兩截,乃王莽泉之特點,按照新莽貨幣制度一枚“小泉直一”相當於一枚五銖錢的價值,也是新莽布泉體系的基本單位。

么泉一十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所鑄造的六泉之一,銅質精良,文字精美,懸針篆。篆體泉字中豎斷為兩截,乃王莽泉之特點,按照新莽貨幣制度一枚“么泉一十”可以換取10枚五銖錢。由於新莽貨幣制度在於利用虛值大錢快速搜刮民間財富,自然得不到民眾的支持,六泉十布制度旋即即廢。“么泉一十”流通時間不長,鑄造量又不是很大,存世比較少見,為中國古代錢幣之少見品。

幼泉二十

“幼泉二十”流通時間不長,鑄造量不大,存世極其少見,僅次於新莽錢中“中泉三十”,與“壯泉四十”兩種珍罕品。為中國古代錢幣之珍品。

中泉三十

“中泉三十”流通時間不長,鑄造量不大,存世極其罕見,其稀少程度僅次於新莽錢中的極品“壯泉四十”。亦為中國古代錢幣之珍罕品。

壯泉四十

由於新莽貨幣制度在於利用虛值大錢快速搜刮民間財富,自然得不到民眾的支持,六泉十布制度旋即即廢。“壯泉四十”流通時間不長,鑄造量又不大,存世極其罕見,為中國古代錢幣之大珍,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大泉五十

古代貨幣。“大泉五十”鑄行時間雖然僅有13年,但其卻是王莽新朝通行貨幣中流通時間最長、鑄量最大的貨幣。“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單一,但其版別多,內涵豐富,近年不斷有新品種面世,尤其是背有紋飾、吉語及動物圖案的版別發現極多。

十布

王莽時十種布幣的總稱。鑄於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即小布、么布、幼布、厚(或序布)、差布、中布、壯布、弟布、次布、大布,合稱布貨十品。小布重十五銖,長一寸五分,值錢百文。其他依次遞增一銖,長增一分,面值增大一百,至大布重一兩(二十四銖),長兩寸四分,值錢千文。除大布外,其他流通不廣。

鑄期: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

幣質:青銅(大布黃千尚有鐵質,但實物未見)

特徵:錢文細挺,生動流暢。面背肉好俱有周郭。中線紋分通頂、不通頂兩種。

小布一百

小布一百是西漢時期貨幣之一,現存世已不多,價格頗高。

么布二百

么布二百,中國古代貨幣之一。現存世已不多,價格頗高,為古錢珍品。

幼布三百

現存世已不多,價格頗高,為古錢珍品。

序布四百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鑄造的十布之一。按新莽貨幣制度,一枚“序布四百”可以兌換五銖錢400枚。文字精美,懸針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時針旋讀,銅質精良,鑄造極其工整。現存世已不多,價格頗高,為古錢珍品。

差布五百

文字精美,懸針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時針旋讀,銅質精良,鑄造極其工整。

中布六百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鑄造的十布之一。按新莽貨幣制度,一枚“中布六百”可以兌換五銖錢600枚。文字精美,懸針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時針旋讀,銅質精良,鑄造極其工整。現存世已不多,價格頗高,為古錢珍品。

壯布七百

現存世已不多,價格頗高,為古錢珍品。

第布八百

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進行第三次貨幣改革,鑄六泉、十布,十布包括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和大布黃千共10種。文字精美,懸針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時針旋讀,銅質精良,鑄造極其工整。現存世已不多,價格頗高,為古錢珍品。

次布九百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鑄造的十布之一。按新莽貨幣制度,一枚“次布九百”可以兌換五銖錢900枚。中國古代貨幣之一。

大布黃千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之後,改鑄錢幣。除沿用漢代的方孔圓錢之外,他還下令鑄造一批布幣。大布黃千便是其中的一種,存世量較多。新莽貨幣,錢文纖細,工藝講究,版別亦多。大體錢文以懸針篆為主。這枚大布黃千布幣,平首平肩平足,腰身略收。首部穿一孔,用以繩系。正背兩面皆鑄為不通穿(即圓穿與首端間沒有中線者)。錢文為右讀,佈局在中線左右兩側,均勻得體,筆劃流暢。


古泉學府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有些網友評論說王莽是穿越者,帶著和大家一樣的好奇心我也去查閱了一下他的相關事蹟。王莽生於西漢末年,於公元8年篡位成為新朝皇帝,是歷史上首位禪讓稱帝的皇帝,稱帝前生活節儉,廣結賢士,謙遜有禮。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王莽一步步登上帝位,也正因如此,被許多人看成是“假賢士”而受人反感,而統治期間,自然災害頻發,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百姓生活疾苦導致起義暴發,新朝隨即滅亡。

說王莽是穿越者,是因為他在位期間,推行新政:實行土地改革,奴婢不能買賣,抑制商人對農民的剝削設立高利貸,推行新幣,崇尚勞動…這些改革在如今看來都很先進。只可惜王莽沒有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盲目自信地推行改革,導致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引起社會動盪不安,直至滅亡。

從他推行的政策看來,甚至在如今都還可以延用,是一位很有先見之明的君主,但是

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並不適用,而他仍舊一意孤行,剛愎自用,違背了客觀規律。

對於王莽的評價爭議較大,著名作家胡適還有很多史學家者為其平反,但史書對於他的記載大多是大奸大惡之人,否定的聲音也很大。

不過用現在人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新政,倒確實能體現出王莽的智慧。


正一品


西漢元帝時,外戚王莽憑仗其姑母在宮中的恩寵,官職連連升遷。到了西漢末年,他曾經掌握了漢朝實踐上的大權,進而自立為皇帝,國號“新”。王莽當政時,曾屢次變革幣制,除了出於“託古改制”的目的外,還有減弱劉漢權力、搜刮官方財富之意。

在王莽當政時,共停止了四次幣制變革。第一次在居攝二年,以錯刀、契刀、大泉五十,與五銖並行;第二次在始建國紀年,廢錯刀、契刀、五銖 ,以小泉直一與大泉五十並行;第三次,在始建國二年,行寶貨制,共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項目等級冗雜形成幣制混亂;第四次在天鳳元年,罷大小錢,更行貨布、貨泉,為後世所稱道。

雖然王莽的貨幣政策並沒有起到緩解國際矛盾的作用,而且複雜的貨幣政策也讓事先的貨幣流通呈現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不得不說,王莽一朝的貨幣是中國現代貨幣中少有的珍品,其藝術價值也遠遠超越了運用價值,冶煉和設計都可謂中國古錢一絕,有著極高的珍藏和欣賞價值。

錯刀、契刀

王莽第一次幣制變革時發行的錯刀、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錯刀的上圜部有“一刀”二字,以黃金嵌錯而成,故又稱金錯刀。刀身模鑄陰文“平五千”三字。平五千的意思就是值五千錢。

錯刀、契刀呈現兩千多年來,不斷遭到錢幣珍藏家的寵愛,凡古錢珍藏家,無不以擁有品相上佳的錯刀、契刀為榮。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一枚品相好的錯刀就可以賣到人民幣100多元,而契刀也能在20元至30元之間成交。如今,品相好的錯刀市場價錢曾經高達2萬到3萬元人民幣之間,契刀也能賣到上千元。

大泉五十

作為王莽稱帝前首創的我國第一枚紀值貨幣,“大泉五十”的鑄行工夫雖然僅有13年,但其卻是王莽一朝通行貨幣中流通工夫最長、鑄量最大的貨幣。一枚“大泉五十”的分量只要漢五銖錢的兩個半重,卻要當五十個五銖錢用。這也就意味著,新朝每發行一枚大錢,就要從百姓手中奪走四十七個半五銖錢財富。

“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單一,但其版別多,外延豐厚,近年不時有新種類面世,尤其是背有紋飾、吉語及植物圖案的版別發現極多。

國寶金匱直萬

“國寶金匱直萬”是中國古錢幣中最享有盛譽的一種錢幣,也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而且這種錢幣如今殘缺存世的只要兩枚,因而可以說每一枚都是價錢不菲。

“國寶金匱直萬”的造型十分的共同,像是一把鑰匙的容貌,由上下兩個局部組成。下面是方孔圓錢的造型。刻有“國寶金匱”的字樣。上面是正方形,兩頭刻著“直萬”兩個字。《古錢大典》中稱“國寶金匱直萬”是錢幣中的絕品,可以買賣黃金千兩。

關於這種錢幣,後世也有許多的猜想,比方有的人以為這枚錢幣並不是事先市面上用於流通的貨幣,只是一種標誌王莽擁有黃金數量的工具。還有人說這個錢幣是用來兌換黃金的憑據,由於事先有規則“金貨一品”,一斤黃金價值就是一萬,而“國寶金匱直萬”中刻有“直萬”二字,所以很有能夠是用來兌換一斤黃金的。

貨泉

貨泉是王莽第四次貨幣變革的產物。貨泉的流通工夫從公元前14年開端,不斷到劉秀樹立東漢之後的公元前40年。

貨泉是由青銅製造而成的,錢幣上刻的字也多為懸針篆體,版型也有近百種,這種貨泉傳世的數量並不多,所以相當珍貴。在中外貨幣鑄造開展史上有人已經這麼說過,“前有王莽的寶貨制,後又鹹豐的錢鈔制”,這樣的說法也是有其道理的。

熱門推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dd200025ada9d01c9bf\

珠寶日記

胡適曾說過“王莽是中國第一個社會主義者”,而近幾年穿越劇都比較流行,但大多是和宮鬥緊密相關,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很受歡迎,卻覺得很不切實際。以現代的思想帶入到古代封建制度嚴格的生活中,或有很大的不協調與步步艱辛。但是王莽,一個標新立異而又傳奇的一生,似乎確實有時光旅行機,將現代的人送到古代。



王莽在古代來說,壽命算很長69歲卒,在位16年,王氏家族在西漢末年是權傾朝野的外戚。但是其自身卻半點紈絝子弟的氣息都沒有,為人低調,生活簡樸,謙遜有禮,仁厚悲憫,幾乎就是當時的道德楷模。也正是因為王莽的這些品質,廣獲好評,盡得民心在當時動盪不安,最後被擁立為帝。而說其穿越,從其改革中看確實有幾分相像。



一、土地國有,人人平等

土地由私有制,改為“王田”,也就是我們常說收歸國有,私人不得買賣。跟我們國家現在的土地制度十分相似。再來就是廢除奴隸制度。將奴婢改稱“私屬”,不得買賣,禁止再出現奴隸,已有奴隸不動。也就是變相的禁止人口買賣,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能隨意買賣,更別說是殺害了。王莽的兒子,因為殺了一個婢女,最後被王莽處斬。雖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卻很少有踐行者,王莽卻踐行到底。



二、政府調控物價與賒貸政策

設立“五均官”,他們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平衡物價,平定市場上每種貨物的價格並定價,稱“市平”,高於這個價格政府就要出面干涉,保持物價;如果低於這個價格,就任由百姓,大有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而且還推出“賒貸”,這種賒貸不是民間推行,而是由政府推行,其中一項重要的賒貸是提供給沒有資金而想從商的人。就當時而言,士農工商,商人是最為不齒的,也是最不受推崇的或著說是深受鄙視的。但是王莽這一改革卻是大大鼓勵的百姓從商,進行貿易往來。


三、黃金國有,貨幣改革

王莽將所有黃金都收歸國有,私人不得儲備黃金,算是將黃金做為儲備金在使用,製造銅幣發行。而這種銅幣又不同於之前使用的銅錢,對於當時流通的貨幣進行了四次改革,有的類似於虛擬貨幣,將之前按重量計算的不便貨幣,改成契刀,貨泉等。



四、鼓勵科技創新和發展

王莽在位期間,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對於各種天方夜譚,天馬行空的想法,都予以鼓勵,並協助各行各業人士進行實驗。而且給他們厚祿,各種珠寶銀兩駿馬都不吝嗇。他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土地面積測量;全國的人口統計;在醫學方面,進行人體解剖,大膽推行人體研究,甚至已經開始推行手術。對傳染病採取集中隔離措施;對度量衡進行改革,發明王莽卡尺,與我們現在的遊標卡尺非常相似。



五、瘋狂改名,攻打高句麗

王莽對於名稱有著近乎瘋狂的偏執,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修改地名,而且不止一次的修改,搞得官員都分不清哪是哪。不光是地名還有許多官名,建築名,甚至是對少數民族的稱號。而且對於高句麗十分厭惡,按說當時高句麗是毫無打壓的價值,但是即使在對匈奴極其艱難時刻,還是抽兵去攻打征服他們,還把他們的名字改成了“下句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