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习近平致信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信。

习近平指出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习近平强调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希望各位代表围绕本次研讨会“与地震风险共处”的主题,踊跃参与,集思广益,为促进减灾国际合作、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

5月12日至14日,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中国地震局共同主办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 5月11日,中国地震局组织召开相关新闻发布会,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介绍有关情况时透露,本次研讨会上将展示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初步研究成果。
「青年大学习」习近平致信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
  •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与地震风险共处”,将设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地区国际合作5个专题,展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就,总结交流十年来国际社会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我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 本次研讨会将推进“一带一路”地震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今年2月,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研讨会上将首次展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初步研究成果。将正式发布《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英文版,还将举办双、多边会谈会晤,进一步深化防震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
  • 本次研讨会共有32家共同发起单位,其中国外12家,吸引了来自4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