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关于清明的谚语有多少?

13675155411

清明即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这个节日对我们来说有着非常独特的意义,因为我们会在这个节日祭祀先祖。同样的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对农业生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流传至今有关清明的谚语也大多和气象条件以及农业生产有关!今天就和大家说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清明的谚语!

1.清明种瓜,船装车拉。2.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3.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4.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5.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6.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7.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8.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9.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10.清明谷雨两逢,浸种耕田莫迟延。11.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12.清明前后,种瓜点豆。13.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14.清明起尘,黄土埋人。15.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16.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17.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18.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19.清明冷,好年景。20.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当然,除了这些,有关清明的俗语老话还有很多,大多数都和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这也是这些谚语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安排农业生产的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一到清明节,乡亲们就会忙着种瓜、种豆。农谚具有地域性,有的地区则是谷雨前后。

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意思是,过了清明节就得要种蒜了。

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栽树要在清明节之前进行,栽松柏要在春天到来之前进行。

预测年景气候的谚语。

清明风吹坟上土,哩哩啦啦四十五。

如果清明时节风很大,能吹走坟头土的话,那么未来一段时间一直都会下雨。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如果清明之前下雨的话,那么这一年就比较干旱,洼地也适合耕种了。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如果清明时节刮北风的话,那么这一年就比较干旱,风里都卷着黄土。

预测庄稼收成的谚语。

清明雨星星,一亩高粱打一升。

如果清明时节有零星小雨的话,那这一年的高粱收成就不好。

清明晒干柳,白面馒头撑死狗。

清明时节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话,那这一年粮食收成就不错,连狗都是白面馒头管够。

清明杨柳朝北摆,一年能还十年债。

如果清明时节刮南风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就比较好,陈年旧债都能还上了。

以上这些清明节的谚语,都是当地老人经常念叨的,都是当地历代农民经常长期观察、反复实践得出来的经验。其中一部反谚语是相当精准的,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他们都是以此来安排农业生产、预测天气变化、选种耐旱或耐涝作物。当然了农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只能适用于局部地区,不可以一概而论。













土妞话三农

农村关于清明的谚语有不少,里面的意思基本上都跟庄稼有关联。

比如说,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这里面特意提到洼地,洼地就是地形比较凹的地方,周围都比它高,排水不够好,这样的地适合干旱季节耕种。所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清明前下雨,今年可能是干旱气候。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意思是说假如清明这天有零星小雨,那么今年肯定高粱大丰收,



清明断霜不断霜,清明气候并不稳定,有时候还是会降寒霜,所以又有谚语:麦怕清明霜,清明霜也是倒春寒,暖了好些日子,麦子都反青开始生长了,突然来个清明寒霜,那嫩绿的麦子还不冻坏了啊。

清明冷好年景,清明这天要是冷戚戚的,那么今年一般又是农作物丰收的好年景。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基本地温回升,也雨水合适,是种菜种瓜种豆的好时候。

清明雨,老农愁。清明雨,损百果,这两句谚语充分说明了清明节这天下雨,对农作物是有损害的,也就是说今年收成够呛,老农看到清明节这天下雨都挺愁的。

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总结出来的,不管怎样,咱们还是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传承下去吧。


悠然见东山

清明节前后,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点,像我们这边,一般是清明节前给小麦浇一遍春水!并打药锄草等工作。



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2、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3、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4、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5、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

6、植物造林,莫过清明。

7、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8、清明刮坟土,庄稼汉真受苦。

9、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10、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11、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12、三月里来是清明,一场雨来一场风。

13、水涨清明节,洪水涨一年。

14、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15、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

16、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17、清明下雨雨绵绵。

18、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19、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20、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1、风吹十六灯,雨打清明坟。

22、三月里寒食又全面,燕燕钻满t圪枣林。

23、春到寒食六十天,丢下篮儿七十天。(立春到清明六十天,清明到麦收七十天!)

24、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25、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26、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27、清明前,去种棉。

28、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29、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30、清明南风,下水较多,清明北风,夏雨较少。




龙百晓生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大家扫墓和祭奠先人的时间,是仲春和暮春之交,在冬至过后第104天。

农村关于清明的谚语有多少

农村关于清明的谚语有很多,都是对农耕生活和劳作的经验总结,我知道的就有一些:

  1.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2.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3. 雨打清明节,春雨定频繁;
  4.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5.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6.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7. 清明有霜梅雨少;
  8.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9.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10.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11. 清明冷,好年景;
  12. 清明寒,寒露寒;
  13. 清明雨星星,一颗高粱打一升;
  14.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15.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16.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
  17. 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18. 清明有雨水黄梅,清明无雨旱黄梅;
  19.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20.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21. 若想要种瓜豆,就在清明前后。
……

还有很多清明谚语,你也来说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桂农人家

清明是我国的三大鬼节之一。鬼节,也就是说是鬼的节日。不单单是孤魂野鬼,有家的鬼,在这个时候,都要享受鬼的待遇,鬼的节日。



清明时候的谚语最多,俗语也不少。其实除了最多的关于农业生产。当然重大的鬼节是鬼向活人索要东西的重要时刻。清明时候的谚语一般都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下雨,老农发愁。这些都是古代农村关于清明节气,气候变化的一种总结。


有很多很多人,对于这项节日根本就买不在乎。但有的时候有人托梦,或者让他得病,慢慢他就理解这是什么样的事情。是那些他祖上的鬼,向他索要一些东西,如果在清明时候没有兑现,这些,病痛,灾难会一直存在他的身上。这其实也是清明鬼节最重要的一项事由。


也有清明风吹坟上土,哩哩啦啦四十五,这些都是关于清明时节的谚语。也是古代以前没有天气预报。村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出的对天气一种的预判,以及今年的收成做出的一种超前的选择。


清明时候的谚语有很多很多,大多都是关于农业生产,气候变化。的由来和总结经过多年的实际经验和逐渐摸索,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农民朋友们,经过自己的经验,产生的一种俗语。有的时候是非常可信的。


棒奔霸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4月5日前后。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变化的不同,有关清明的谚语也各不相同。接下来就看看关于清明都有哪些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是在农村广为流传的一句农谚。清明时节,天气逐渐暖和,大地气温上升,该进行播种了,这时候的温度最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

“清明要晴,谷雨要雨”,清明时节天气晴朗,温度会比较高,有利于种子发芽。谷雨时雨水多,正是农作物苗期生长需要水的时候,有利于苗期健康成长。如果恰好遇到这种情况,村里的老人会说今年收成会好。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这两句意思差不多,如果在清明前几天下雨,整个春季下雨会很频繁。清明节下雨,春天到夏天可能都会断断续续的下雨。清明时节频繁下雨,老一辈的就会说今年种果树的要倒霉了,雨水多最影响的就是果树开花授粉了。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从清明到立夏是45天,如果在清明节刮风刮得比较大,从清明开始就会连续刮风。其实清明时节刮大风是不好的,这时正是果树开花期,刮大风容易吹落花朵,对以后果树产量影响很大。比如很出名的一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时如果刮南风,那么到了夏天雨水比较多。如果刮北风,到夏天可能比较干旱少雨。


农民通过看清明节的气候,能预示未来的天气状况和庄稼收成,有利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乡间一抹阳光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意思是每逢清明节前后都会下雨,路上行走的人就像丢了魂儿一样,看上去很是凄凉,因为清明节是纪念去世的亲人。

2、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

清明节的雨水特别充足。导致树上的梨花全部落下。寒食节也过去了。但是到了清明祭祀祖先还有多少家的儿孙去坟上呢。不是因为他们的儿孙不孝顺,因为他们的子孙都在战乱中死去。也突出了清明节的冷清。

3、喝了清明酒蓑衣斗笠不离手。

在清明节人们都会去祭祀自己的祖先。在清明节当天或前后几天,水不断古时候的人们都是头戴。斗笠,身穿蓑衣。也是清明的一种习俗。




农村见闻解说家

农村里面关于清明的有很多俗语,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农村里面的俗语;

1、“清明雨星星,一裸高粱打一升”意思很简单,清明下雨老百姓就能有好收获了,因为这是种植的好时候,瓜豆等都要清明的时候种植;

2、“清明前,去种棉”,就是清明到了就到了种棉花的时候了,现在我们地都在准备了,马上也要种植棉花,不过棉花还是比较便宜,那就不怎么赚钱了,希望今年价格好点然后多收些;

3、“清明秧子谷雨花,立夏苞谷顶呱呱”,这是南方一个俗语,清明的时候已经出来秧子,然后谷雨的时候如果下点雨,那么立夏的时候苞米就会长势非常快;

4、“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清明的时候如果晴天是最好了,那么一年就会有好的收获,而谷雨同样如此,谷雨如果能下雨也会好收获,这都是对于收获的祈盼,其实少量的影响不大,而且清明还是需要雨的;

农村里面的这些俗语都是一些经验,不同的地方稍微有不同,但是还是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的哦;


妹子养猪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祭祖上坟外。清明还是天气,农时的关键转拆点,农村有关清明的谚语有很多,是我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实践当中的总结。

在气侯方面有,“清明断雪,立夏断霜。清明前滴滴金,清明后滳滴银”意思是说清明节气后南方的暖式气流已经大规模向北扩展,下雪的天气宣告结速,再向后过了立夏开始进入无霜期了,水稻已能开始育秧了。



“清明前滳滴金,清明后滳滴银”。说的是我国北方地区,每年的春旱都很严重,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清明前的雨水象金子般的贵重,而到了清明节南方的暖式气流北抬,北方就有下雨的天气了,而对于北方的农作物来说雨水仍然是很贵重的。


很久以前在我们长江流域这一带,农村没有机械耕作,农民最大的生产工具就是一条大水牛。那时的牛可以说是比一个人都重要的大型动物。随着清明节气的到来,春耕生产也已全面开始了。耕牛也开始结束冬闲,耙田耕地。清明这一天养牛人会给牛做一道大餐,用三十斤大麦磨粹,做一大锅饭,盛在大盆中,在上面摆上葱葱绿绿的杨柳枝条,供牛饱餐一顿,农村的谚语是“打一千,骂一万,清明吃顿扬柳饭”。耕牛在劳作时,赶牛人不是打,就是骂,算是对它的年春奖吧!

好啦,农村关于清明的谚语就说这些,大家还有其它的说出来一起分享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