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老百姓,還能投資啥?

人生不是一個個剝離的節點,不是每達到一個更高的節點,快樂度就會永久地增加一個點。

人生是一個連續的、起起伏伏的過程。付出也不一定等價於收穫。快樂也並非“1+1”那麼簡單。想要通過物質上的不斷積累,達到快樂巔峰,此路不通。但倘若沒有物質上的豐足給人帶來的安全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要想在人生這一場看得見終點的馬拉松裡能夠獲得較多的快樂感,一定是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保證才更為靠得住,DNA的結構似乎也暗示了這一道理,雙螺旋嘛~~

普通老百姓,還能投資啥?

所以,普通人,咱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到底應該投資啥呢?才能維持“物質+精神”雙螺旋結構的穩定性呢?我想,第一個要投資的還是“自己”

普通老百姓,還能投資啥?

人,是一切東西的核心。人是好的,那麼他的生活也必定差不到哪裡去。現代社會結構下,人的發展方向應該要分這麼兩塊:“職業化”和“專業化”。職業化,就是在你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涯中,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做事,力爭突破職業生涯中的一塊塊天花板;專業化,就是除了朝九晚五的時間裡,還應該從自己的正向興趣愛好中鎖定一樣,加以訓練,力爭達到某一行業的前20%水平,這時候,你的興趣愛好也就不再僅僅是興趣愛好了,而是你的一個技能,可以靠著吃飯的。

在你做到上述“職業化”和“專業化”的背後,其實也意味著你一直在不斷地學習、思考,接受新的事物、開闊新的視野,領會更深層次的羅輯與道理,所以,“職業化”和“專業化”並非只是物質方面的構建,也有精神方面地不斷淬鍊。

第二個,投資的就是你的“家庭”:

普通老百姓,還能投資啥?

基本上,你也可以看到周圍那些看起來比較幸福快樂、隨和親近的人,他們背後都有著一個較為美滿和諧的家庭,他們自個兒非常顧家、非常尊重另一半,對於孩子的教育成長也很關心。古人說道,家和萬事興,那是實實在在的大道理、大金句。

從理性的經濟角度看,一個三口之家,兩個成年勞動力,如果是謙和通達、勤勤懇懇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相濡以沫,那麼正常情況下,他們每天創造出的價值一定大於每天消耗的價值,日復一日,日子必然越過越好。相反,如果兩個人總是冷著副臉,各有各的一套,力不往一處使,天天往外跑,那麼創造價值的速度就很有可能比不上消耗價值的速度,自然生活也就過不好了。

而家庭和睦對於一個人的精神激勵有多大,相信就不用再多贅述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深有體會。家和,萬事興!即使是普通人平淡的一生,也會過得紅紅火火!

普通人,第三個投資“房子

”:

普通老百姓,還能投資啥?

不要以為就中國人談房子,其實,這種“住”上面的大事擱哪都一個樣,全世界大多數人民都與之“心心相連”,房子漲了,有房一族樂開了花,沒房一族平添了幾分愁;房子跌了,也是喜怒各一半。

就以咱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你仔細地想一想,除了把每年都在貶值的現今放到房子這個國民儲水池裡,難道你還能接觸到更好投資回報率的項目?有人覺得當今的房價太高了,買不起,那你回頭看一看剛結束福利分房跨進商品房的年代,以那個時候的工資難道大多數人就能買得起房了嗎?

房子,是城鎮化進程裡邊,為普通老百姓能夠參與享受到相關發展紅利的一個為數不多的渠道……劃重點,剛需就別管利率上行、加息什麼的了,能力範圍內上最快的車,一線、二線、三四線,核心學區、遠郊地帶,依次類推。如果是投資,而且還是無腦投資,比如說有點閒錢想在買個房盼升值、收租金的,那麼建議等一等,一般來說在利率下行週期(也許是第二、三次降息降準的時候)再上能力範圍內最快的車。

何況,房子,真的崩了,就買得起了嗎?

普通人,第四個投資“指數型基金”:

普通老百姓,還能投資啥?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是股神,要不怎麼說“十個炒股九個虧”呢?你拼了命地找小道消息,找個股,信誓旦旦地衝進這個當今最神奇、最不可預測的金融場,到最後能保住本金收場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記住,金融就是在堵未來的錢,而你虧的,就是現在的錢。選擇個股,永遠也不會是適用於大多數普通人的方法。

買入一隻滬深300基金,或中證500等,能力範圍內選擇每週定投基數,堅持定投到天明……越賺越割,越跌越補。相信最終,它帶來的收益將跑贏一大票所謂的“股神”。

投資的本質,就是投資“物質+精神”,兩者共同發展才是大道。人生的道路說短也短,說長也長,讓我們一起共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