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的課改成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浙江省安吉縣南北莊中學位於遞鋪鎮南北莊村,是一所地地道道的民工子弟學校,也是一所課改成功學校,學生均來自外省,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的基礎也不容樂觀。這樣的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經過幾年的課改,如今卻是被教育界同仁誇讚為不可能實現的奇蹟。

◆ 2015年,在初三大部分優生回老家參考的情況下,省一級重點7人,普高率37.1%,考上普高的學生人數超過了另外幾所民辦的民工子弟學校辦學10年的總和。在南北莊中學,曾經“教不好”的學生變得樂學、勤學、陽光自信、能力超強,曾經“託底”的學校現在被浙江省教育廳領導譽為教育改革的井岡山,教育者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的課改成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安吉縣南北莊中學校長鮑鋒

南北莊中學的奇蹟能否複製?如何操作才能實現薄弱學校的課改成功?相信大家都和我們有著一樣的疑問,為此《課改論壇》專程採訪了南北莊中學的鮑鋒校長,他將會為我們揭開薄弱學校崛起的秘訣!

郭夢桃:鮑校長您好,非常感謝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採訪!關於課改,很多學校想改又不敢改,但是南北莊中學的課改成果卻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那麼,您當初是為什麼選擇走課改這條道路呢?能不能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鮑校長:公眾可能看到的是南北莊中學的成果,但是在這個成果的背後卻是我們南北莊一直以來對課改不曾動搖的決心。曾經的南北莊中學是一所“5050”學校,平均年紀超過50歲的老師、均分不到50分的學生。安吉縣城內的初中招到的學生“小升初”4門功課的總分基本都在340分以上,而南北莊中學的學生“小升初”4門功課總分基本只有160多分。正是因為這樣的學校現狀,我們才堅定地認為南北莊中學一定要紮實地推進課改,因為只有課改,才有可能改變學校在安吉縣“託底”的現狀。

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的課改成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郭夢桃:很多教育界的同仁非常好奇,為什麼南北莊中學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您覺得南北莊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呢?

鮑校長:南北莊中學的課改之路,其實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和大家一樣,我們也是在摸索中不斷前進。在明確了課改的方向之後,學校就確立了“五年課改推進計劃”,同時將“小組合作制”深深地浸潤到了南北莊中學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因為只有制定了科學完整的系統和計劃,加上全校師生堅定不移的決心,才能在課改的道路上走出一條康莊大道,我想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的課改成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郭夢桃:課改成功的背後究竟是採取了哪些措施呢?您能具體談一談南北莊中學的課改之路嗎?

鮑校長:近幾年,來南北莊中學參觀交流的同人本很多,看到我們的課改成果都非常激動。我經常跟他們說:別激動。我們常講“冰山理論”,大家看到的只是在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海平面下還有龐大的基礎。只有把基礎瞭解清楚了,學習才能到位,才能去實施課堂變革,只看到冰山的尖是沒用的。

南北莊中學課改的具體措施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就是推進系統。在推進系統中,每一步都要紮紮實實落地,特別是“班組文化建設”,它是土壤,沒有把“班組文化建設”做好,過早地嘗試課堂流程,很可能會出問題,只有把“班組文化建設”這個基礎打牢夯實了,才能更好地搭建其他步驟。

第二個重點就是學生的德育問題。課堂體現的是一個小社會,每個課堂都有一個強大的德育功能為之保障。所以,在進行課堂變革之前,必須要把學生的德育問題解決好,必須要把學生的學習共同體建設好,只有把學生的學習共同體建設好,課堂變革才有可能成功。現在很多課程我們其實都是學生在自主管理,我覺得我們不僅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還要把學校的管理也還給學生。

第三個就是執行力。現在很多人都在做課改,關鍵問題是,為什麼有些學校能夠成功,有些學校就失敗呢?其實關鍵問題還是執行力問題。一所學校課改成功與否,取決於校長和他整個團隊的執行力。在南北莊中學,不管是“三週落幕”,還是“60天規範推進”,都做得非常成功,這就取決於學校整個推進團隊的執行力。

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的課改成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郭夢桃:是的,南北莊中學的成績離不開每一位師生的努力,那麼課改給南北莊中學帶來的改變具體是哪些呢?您能不能給我們分享一下?

鮑校長:說到改變我真的是感慨萬千,目前我們取得的成績來看,南北莊中學選擇走課改這條路,是充分正確的;從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度來看,是充分肯定的;從學校的教育質量看,是飛速提升的;從教育內部的評價看,也是一致認可的。具體的改變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我們學生的改變。因為外來務工子弟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德育問題,當時我們招收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當地的老百姓很反對,他們覺得這麼多“壞孩子”全部聚集在一起,必然會對他們居住的環境帶來惡劣的影響。但是課改這幾年以來,孩子們的文明禮儀、衛生素養、精神面貌、學習狀態大家都看在眼裡,學生變得樂學、勤學、陽光自信、能力超強,周邊的老百姓從一開始反對到現在主動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南北莊學習,這個轉變是驚人的,因為大家都能夠通過孩子狀態的改變,看到未來的希望。

第二個是老師的蛻變。剛開始我們南北莊中學老師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他們絕大部分都有著自己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所以扭轉他們的觀念,讓他們去主動接受和理解課改是很難的。但是課改以後,在桐鄉求是召開的一次教師的公開課展示上,我們有一個57歲的老教師參加了優質課的展示,還拿到了特等獎。這不僅代表我們老師一種充分的自我成長,更是課改讓他們有了現在的教育反思和教育提升。也正是老師的蛻變,我才堅信我們南北莊中學的課改肯定可以成功。

第三個就是學校的改變。課改這些年以來,省教育局的各層領導對學校越來越重視,並多次來學校考察交流。學校的硬件設施也在不斷改善:10個教室全部安裝了無影燈,一半的教室配備了電子白板,藏書量多了一倍,學校也補充了眾多優秀的年輕教師。

目前,我們正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啟動階段,我想在經過第二個五年、第三個五年之後,能夠把南北莊中學打造成一所真正的名校,讓中國看到我們!

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的課改成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郭夢桃:是的,不管是學生、老師的蛻變還是學校的改變,都讓我們看到了南北莊中學課改的巨大能量。我相信南北莊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您本人也一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談談學校課改成功,校長應該怎麼做嗎?

鮑校長:課改的過程中,校長毫無疑問是“第一衝鋒手”

,可以說一所學校課改成功與否,絕大部分取決於校長。現實中,改革失敗的例子數不勝數,校長既要承擔改革失敗的風險,同時,在改革前進的道路上又要面對同行的質疑,所以校長一定要堅守自己的教育情懷和理想,同時要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理念。

另外校長還要善於跟老師去溝通,指明前進方向和具體實施路徑。老師不是校長改造的對象,而依靠的對象。第一步你得“說服”老師,跟他談自己的教育理想,跟他談課改意義,跟他談學校的發展……只有校長的言語得到老師的認可之後——“口服”,老師才會跟著校長去做課改——“心服。第二步,校長給老師指明到達這些“幸福彼岸”的路徑是什麼?如何利用課改的五大體系實行課改的具體操作。校長和老師方向一致,目標一致,課改推進過程中才會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課改之路雖然漫長,但教育改革是每個教育人的職責所在。我作為南北莊中學的校長,任重道遠,要通過課改把百姓的孩子高高舉起,讓民工子弟、讓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後記:南北莊中學作為課改成功的民工子弟學校,保障了外來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也可以在異地獲得良好教育。頗具特色的“小組合作制”課改和德育文化建設給眾多學校帶來了積極的指導意義,僅2016年就吸引了來自全國的200多個團隊、逾10000人次的參觀考察。

南北莊中學課改後的成功崛起,也讓筆者想到一首《野百合也有春天》,相信在鮑鋒校長和全校師生的努力下,南北莊中學的春天將會更加得燦爛明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