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形容天氣轉涼的「七月流火」,被《現代漢語詞典》增添了“天氣炎熱”的意思?

yEs_HeLlo

怎麼看,當然是端著手機看啊,不然呢?哈哈,皮一下,下面開始正經回答。關於“七月流火”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句話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大概就是七月天氣轉涼了,九月要開始讓婦女裁剪冬天禦寒的衣服了。那為什麼七月流火就代表天氣要轉涼呢?因為這裡的七月指的周曆的七月,相當於農曆的八月,公曆的九月,而流火呢,流火其實指的是天蠍座中最亮的一顆阿爾法星,古代稱之為心宿二,古人在不斷的觀察積累中發現,在周曆七月南方天空中最亮的阿爾法星開始西墜,這時候天氣開始轉涼,意味著秋天就要來了,忙碌的季節即將到來,於是就有了七月流火代表天氣轉涼這麼一種說法。

那麼七月流火為什麼在現代會逐漸轉變成天氣炎熱的意思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望文生義,流火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天空中流動著一團火,光想想就覺得天氣很熱啊。
第二、曆法的不同,現代由於陽曆(公曆)的施行,七月正是酷暑當道的日子。
第三、官方的承認並傳播,05年的時候鬱慕明到人大演講,人大校長紀寶成在歡迎詞中寫到: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這在當年引起了社會對七月流火一詞意義的大討論,但後來大家都逐漸接受了七月流火代表炎熱這一新含義,官方也不斷有表述,民間也逐漸推廣開來。

中華漫長五千年曆史從來不缺乏這樣的詞語,比如空穴來風,古代代表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沒有根據,而現代卻指是的毫無根據來由的事情。七月流火的含義漸變也是可以理解和符合漢字發展規律的,現代漢語詞典為七月流火增添炎熱的意思大可不必大驚小怪!


軍史吐槽君

不請自來客。

現在字典也少數服從多數啦。

其實也是……語言文字的表達也算是人們一種約定俗成的東西吧。

七月流火,出自《詩經》指火星西行,天氣轉涼。但是從字面上看呢,可以“望文生義”的理解為七月啊熱的和天上流下火一樣。

這種情況在漢語演變過程中很常見。這叫古今異義。

舉幾個例子: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今義:主要用於稱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今義:指味道好。

●可以 古義:可以憑藉。 今義:對某事表贊同。

●開張 古義:擴大。今義:開業。

●妻子 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社會在發展


紫雲觀濤

這個詞最早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原本意思是指夏曆七月大火星下行,九月就應該裁製寒衣了。

此處“七月流火”本是僅僅描述一種天文現象,後人由這種天文現象對應的氣候變化將這個詞引申詮釋為天氣漸漸轉涼的意思。比如《左傳·昭公三年》中有句“火中寒暑乃退”,說的就是大火星早上出現在正南方時寒就退了,晚上出現在正南方時暑就退了。



這個古色古香具有很美意向的詞語,在歷史的演變中意思漸漸“南轅北轍”並“絕處逢生”,最終在現在日常運用中成了“天氣炎熱”的代指。

應該來說,這種從詞語本意中“離家出走”而“借屍還魂”或者“借殼上市”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一絕大多數的“誤讀”造就的詞意“更新”更符合現代人們認知的約定俗成的解讀,賦予了這個詞更具生命力和穿透力的表達,我們應該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



其實最典型的還有就是“青春作伴”中的“青春”一詞。

此處中該詞正解見《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王逸注:“青,東方春位,其色青也。” 比如杜甫詩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中就是指春天的意思,但流行歌曲中唱道:“讓我們青春作伴活的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似乎是更張力的一種表達。而前段時間火的一塌糊塗的那首袁枚的《苔》中前兩句“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中的“青春”本意是指春天,但在主流的解釋中卻當作表示年青美好年華的“青春”來解讀,這種“美麗的誤會”被大多數人欣然接受,由此帶動這首沉寂了三百年的小詩紅的發燙火的發紫。



具體到“七月流火”這個詞,由於古今之異,現在的七月是驕陽似火的最熱的一個月份,而“流火”更容易理解成“流動的火”的意思,把這個詞拿來形容天氣炎熱更貼切不過了,其本意由於時代的隔閡今人理解起來困難重重,這種抹平了詞意的“代溝”而自創新法的解讀亦不失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文化“進階”,自有其一定的道理和規律使然。



綜上而論,從文化演進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背叛了詞語本意但卻讓人更易理解的一種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通常解讀,某種程度甚至超越了原本意思所代表的境界,有點像哲學意義上的“本我”和“超我”的關係,這種“越位”式的意思表達在現代語境下具有更多的豐富性和時代感,並由此拓寬了空間也昇華了意境,我們應該對此不必抱著“莫名驚詫”的想法。


羅興

七月流火是一個特別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以前總是被誤認為形容天氣炎熱,其實恰恰相反,大火星西行代表天氣轉涼。"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語出《詩經》。

最近收入詞典,添加了新的意義,我今天還是第一次聽說,沒有考證。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該詞誤用的頻次太多,為了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順應時代變化,保證詞彙的生命力,而添加了新的意義項。詞彙不是僵化不變的,它是在具體使用中展現生機與活力的,是不斷髮展變化的。

這次把新的意義收入詞典,應該是無可厚非的,歷史上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類似的道理,有很多漢字恰是因為大家總是誤讀,而索性更改了字音。比如原來讀"(ai)呆板"現可讀"(dai)呆板"。

所以,不論是增添意義還是更改字音,在漢語言的發展史上都是數見不鮮的,因此,我對此次"七月流火"添加新意義,表示接受。


昭昭和麵包

個人覺得順應潮流,接軌時代,就像“是可忍,孰不忍”一樣。當初剛接觸這個詞的時候,也是從字面理解為天氣炎熱,然而,這“火”所指的是星象並非氣候。古人觀星象察規律知時序曉節氣,現在的人們極少能夠做到了。況且這是出自中原地區的歷法,並非放諸四海皆準。其二,在非特殊地帶,兩千多年前的氣候和現在也不一樣。天上星辰有其軌跡,千萬年不見偏差,人間風景已是幾度滄海桑田。如今在我天朝境內大部分(人口密集度高)地區,農曆七月正值酷暑,亦非天氣轉涼的當口。總而來說,星象是某一地區的超長時間內的時序規律,並不能體現氣候變化。古人的星象曆法不完全適用於當下,所以“七月流火”可有第二種含義。


淘盡英雄

主要是兩個字流和炎,八幾年之前空氣等都沒有汙染烈日下看遠方都能看到空氣的流動,你們想一想再之前的年代天熱的時候看著熱空氣在流動現在的環境已經看不到了,只能體會到炎炎悶悶的夏日,你們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