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律師行業好做嗎?

秋葉飛揚0317

律師在國內是一個看起來高大上,實際是分化嚴重的職業。這也遵以二八法則,只有兩成的律師能夠在聲望和收入上領先同行,其他人碌碌平庸,堅持做下去不多,大多淪為上班族

這和中國使用的法律體系有關。兩種法系:英美法系法律和大陸法系同樣嚴謹,但英美法系特色是援例法,只要有相似勝訴的判例,只要被律師找到,在庭上,律師除了事實陳述,律條證明外,把相似案例援引下,很可能輕易勝訴。如果這案例是大案子、複雜案,極品律師口吐蓮花把陪審團成員中大部分說服,也能勝訴,鹹魚翻身的故事很多。


這種法律體系下的律師,對律師平時業務精熟度、現場應辯能力要求極高,當然收益也高,好律師作用是勝負手的作用。在英美法系下的律師名利雙收的機會大。

中國使用的這種大陸法系,不使用援例法,相同的案件,在不同的地方會有差異很大的判決,律師作為勝負手的作用不明顯,同一類案子同一律師在不同的地方,能得到完全不同的一勝一敗兩個判決。


上了庭,律師只要把事實說清,支持當事人的法條說清楚,基本上也就聽天由命了,大陸法系下的法律條文對照下,結果很容易猜到。

從著名的辛普森殺妻案可以看律師團作用強大,在大陸法系必死之人,在美國被判脫罪了。這個律師團在這一個官司後全成了百萬富翁,核心律師每人分千萬!辛老兄卻從億萬富翁變成了窮光蛋!


老包有時不在線

(先分享兩個昨天所裡培訓下午茶的圖片,當年我們初入行時還是很苦逼的,想一窺牛逼律師的境界,也可以關注我看我的文章《律師很昂貴,資源還是成本,全看企業家怎麼定位》。)

先說市場環境,近幾年,律師市場環境是在優化的,在訴訟類業務中,國務院、最高法院聯合其他部門,幾年來不斷完善失信者懲治制度,導致上了失信人名單的寸步難行,這直接提高了執行的效率,過去很多人打官司,都會擔心,官司贏了拿不到錢,還要付出律師費,不划算,而現在執行成功率大大提升了,所以願意委託律師打官司的多了,案件也容易實現結果了。非訴訟領域,隨著治理環境完善,越來越多的領域要求必須聘請律師事務所,這就是我常說的律師法定業務,上市、新三板、基金備案、債券、PPP、甚至互聯網金融備案等等都必須要聘請律師事務所出具法律意見,國家也倡導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整體市場是擴大的。

再說說入行起步的變化,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初入行律師的保障是很低的,即實習律師,很低的薪水,現在都在逐步提高了。並且,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分工也在提高,好一點的律所,已經建立了系統化的培訓體系,能夠幫助年輕律師系統化的提高,專業是長久發展的重要基礎。當然,這建立在北、上、深的律師事務所,確實很多地方律師所還是“萬金油”律師居多,什麼都幹,但是又很多領域又都幹不好。所裡也沒有什麼系統的培訓,成長就會感覺很累。無論有沒有培訓,律師是個終身學習職業,你的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律師行業的理念也在發生變化,過去很多人認為教會徒第餓死師傅,因此也不願意傳承,近十年成長起來的成功律師,都已經注意培養團隊中的年輕人,讓事業能夠持續發展。

最後說說律師的業務拓展環境,也是很大的優化,過去律師業務拓展就是簡單的“狂發名片”多認識人,擴展人脈資源。如今有了很多更好的渠道,比如說發達的互聯網、自媒體,就能夠很便利的傳播律師的專業所長,我也見到了很多年輕律師走互聯網推廣之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國浩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劉大律師,合夥人,基金領域專家,他的業務就通過互聯網,公眾平臺傳播的很快,積累了很多業務和基金公司客戶。這樣的機會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這在十多年前,律師界是沒有這麼多便利機會的。

任何行業的二八定律都存在,律師業也一樣,做的好的都要具備勤奮,善於思考、善於總結,有好工作習慣,還要有好的老師。剛入行希望進步的同仁,可以關注我看我的幾篇文章《律師,想想你的出道老師!》《精進丨年輕律師進階必須思考的六大問題》《一個小案例說明律師執業習慣的重要性,你躺槍沒?》等幾篇文章,歡迎大家與我交流!專業的積累精進是首要的,不過僅做好這個還是遠遠不夠的!


律界諸葛

本人不看好律師行業的前景,現在躋身律師行業的太多了,每年這麼多的法學專業畢業生畢業,而且現在的司法考試可以准許大學四年級的在校學生考試,那麼意味著很多大學畢業生一畢業就有司法資格,可以投身律師行業,那麼對這個行業絕對是個衝擊。由於做律師的人太多,很多剛入行的律師把這個行業的價格都做下賤了,2000元得律師費也做,甚至1000元的也做,但自己又沒有多年律師工作經驗那些律師的人際關係,至於收了當事人的錢後,只負責開庭,什麼都不理。使很多人對律師有看法。而且做律師有很多支出,例如:你與一個案件當事人約定1萬元的律師費,首先你並不會馬上全額收取到這些錢,而且收回來的又要與律師事務所分成,每年還要交給事務所一定的掛靠費用,另外,如果案件的事實確實不是很清晰,你還要做法院的工作。這裡下來,1萬元,你最後可能只能拿到3到4千元。雖然律師的行業不好,但法律這個工作還是有前景的。本人從事法律工作10多年了,在法院、檢察院工作過,之後做過律師,不過現在還是在公司裡面做法務。這麼多年過來,都是覺得現在的工作沒有之前的壓力,而且不用泯滅良心去做事,最重要的是工資還有一定的保障。這就是我對律師的看法


最微笑小顧

律師就是一種職業,和其他職業的特徵基本相通,高大上的有,極少。暴富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律師競爭也很激烈,但有條規約束,文明些。

律師行業的優勢在於∴起點比較高,有從業資格限制,這個不起眼的司法從業資格,是不少人畢生也拿不到的。

有門檻在:比擺攤賣貨,租個房子就可以開餐館,競爭的激烈程度就少多了,姑且名之曰:知識紅利吧。

初入行,壓力比較大,案源,能力,,

熬個三五年,努力的活,感覺還是不錯的,

比做老闆收入少,但沒有做老闆的壓力,

比公務員不穩定,但收入高於或遠高於公務員,,

雖然現在資訊來源廣,好多事情可以到網上查,但法律是個綜合體系,一時還取代不了。

這是一個不錯的職業,,


bindong1

要說,那個行業都不好做,這要看個人的本事如果了。

全國註冊律師30萬人,接近,萬人擁有一名律師,全國律師業務年收入在100億左右。


美國200人擁有一名律師。

現在國家實行,依法治國,有法律訴訟,就需要律師,有需求就發展,是個好的行業。有本事,就能賺錢。


方風子19091072

律師行業一直很好,前景會越來越好,從來沒被超越。律師是一個神秘又讓人敬畏的職業,收入與業務水平成正比,是一個高收入階層。需要專業性知識,敏捷的思維,能言善辯的口才,一般人真幹不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在是野蠻族長式管理,人們都渴望和平相處 遇到矛盾和利益紛爭就需要請律師辯護,而且需求量很大,作為律師你手裡案子多了,自然你收入就高了。

律師這個行業你感覺難度大的話,你也想象難度是與經濟收入掛鉤的,如果好做的話這個職業收入肯定是低的。


灌河之韻


HR111666999

我只是法律工作者一枚,從九十年代初開始在基層執業提供法律服務至今。我覺得律師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是比較好做的。由於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已徑空前提高,尤其是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趨勢已經定局。


石都律者李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