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偶尔见到的一幕场景,让我想起了记忆中的槐树与槐花,故乡槐树即使已干枯死去,也从没有被刨掉,因为这是乡村的保护神,而每年四月槐花盛开的时候,故乡就真变成了人间仙境一般,微风吹拂,云海浪浪,最令人难忘的恐怕就是儿时槐花的美味,如今的我也能做出几样呢!

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王九云 | 文

墙角石缝长出的槐树

是家乡的保护神

周末驱车去乡下,路过一个村庄,一阵清香扑进车厢,这种味道既熟悉又亲切。探头相望,忽见一户人家院墙外的洋槐树开花了,大嘟噜小串,把枝头压得很低,仰视之间,思绪绵绵……

在过去,家家户户门里门外几乎都有槐树。

一般认为槐树有国槐、洋槐之分。洋槐树起源于美洲,19世纪末才传入我国。而国槐早在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种植,深受先人的崇拜,并且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其中包含着人们对于自己祖先的崇敬之情。

民间传说,说我们这里的人,都是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迁徙过来的,是那里的移民。也有句老话说得好,“要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桐老槐树”,在我的故乡,槐树已成为人们怀祖追远的心理寄托。

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山西洪桐大槐树纪念馆影壁墙

人们不仅把槐树当作怀祖的象征,槐树同样意味着家族的富贵和福分。俗话说,“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虽然那时穷得揭不开锅,但对于这句家常话,故乡人却深信不疑,人们深信院子里的槐树能给家族带来好运。

因为槐树有灵气而又坚忍。

在乡下,洋槐多于国槐。洋槐树质朴,不挑土地,头年落下的槐豆角,沉睡一个冬天,第二年迎着春风晃晃身子,春雨再打个喷嚏,这槐豆子就从槐豆角里拱了出来,冒出两片水灵灵的嫩黄叶瓣,芊芊细细的身姿可着性儿长。

这一棵那一棵,墙跟前粪堆旁,茅厕内外,砖石缝眼都能长出小槐苗来。小槐树苗长得慢,十几年后,才能进入鼎盛期。

乡间槐树不像移栽的桃李杏枣有正位,槐树是自然生长,在墙跟出生,没有约束,长着长着就顶着院墙或老房子,树身斜插在道路上,走路还得绕道。

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但是任凭槐树怎么任性,成了才的槐树,主人却舍不得砍去槐树的一枝一干,即使有的树身早已腐朽成洞,都已成枯枝古木了,人们也舍不得刨去,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槐树就是人们幸福吉祥的庇护神。

槐花盛开的时候

故乡成了云海

每年的4月中旬,一串串豌豆大小的槐角子从树叶中绽出,绿里透白,素雅清秀。

没过几天,槐角子长大了,便张开乳白的花瓣,露出布满芳香的花芯,沉甸甸地一顺儿弯下来,这串儿撞着那串儿,那串儿挤着这串儿,如顽童挑逗,似玉女玲珑,祥和而唯美。

风乍起,雪涌动,远远望去,一棵槐树就像漂浮的白云,一个村庄就是一片云海,岭坡上也滚动成白色的浪,无边无际,浩浩荡荡。

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古人这首盛赞槐花的诗,最能表达槐花的气势和芳香。

每当槐花盛开的时候,树上树下,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那时没有家庭作业,一放学,孩子们就跑到村外的岭坡上摘槐花。

我自幼很笨,不会爬树,眼巴巴地看着手脚麻利的小伙伴,哧溜地爬到树上,把槐枝拽下来,我只能厚着脸皮在树下坐享其成。

有的时候实在羡慕会爬树的小伙伴,我就学着她们的样子,两只手抱住树身,用劲儿往上爬,可是手往上一移,脚就滑下来。

看到我如此吃力,她们几个便蹲下来,搭着人梯把我推到树上,我骑在树杈上,看着远处被晚春涂绿的山野,点缀着一朵朵“白云”,心里嘚瑟得不行。

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我们把折下的槐枝扔到树下,溜下树。有的时候一屁股跌在地上,屁股摔疼了,也笑得闪腰了,岔气了,爬树的时候衣服扯破了,扣子也磨掉了,但这时哪有心思管这,只是捋一把槐花放到嘴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嚼,一边继续说笑打闹去了。

太阳落山了,大人在村口一声声呼唤我们,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拖拽几枝槐花往家走。

儿时美味的槐花

至今让我难忘

有时我们提个小篮子,把槐花捋满带回家,母亲便从槐花串上捋下槐花,拣去槐花里的细梗子和小槐叶,在水盆里淘洗干净,捞进小柳筐里控干水分,变着法儿做槐花给我们吃。

小的时候最常吃的就是槐花疙烙。母亲将大盐坷垃擀成细面,撒在洗净的槐花上,再拌上杂面搓均匀,使每一朵槐花都沾满面,把槐花滚成肥嘟嘟的,像肉呼呼的菜虫子,然后上笼蒸蒸上一会,揭锅后,槐花香气袅袅绕绕,在老远都能闻见香味。

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母亲把捣好的蒜汁浇上醋,淋上香油,再搅拌到疙烙里,每到这个时候,我和哥哥姐姐早已吸溜着口水,馋得不行了。盛上一碗槐花疙瘩,我们吃得如狼似虎,像饿死鬼转世一般。

有时候,母亲也用槐花蒸成红薯面窝窝头,或熬小米槐花粥。

“年好过,春难熬”,槐花盛开的日子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家的粮食都接不上茬,正是那满山遍野的槐花和野菜,帮故乡人度过了难关。

我现在住在城市,郊区的老太太每年春天都会在路边摆摊卖槐花,我总是买些做槐花美食。从小耳闻目睹,我也掌握了槐花的多种吃法,加上现在经济条件比起以前优越得多,除了槐花美食的传统做法之外,还学会做改良版的。

比如加上槐花的鸡蛋饺子、五花肉饺子,还会蒸槐花包子,除了包子和饺子,清炒槐花,槐花煎蛋饼,糯米槐花粥,槐花鸡蛋汤,我也是很拿手的。

门前一棵槐树,能拜能吃还能玩

槐花是季节性美食,过了这个季节就再也吃不到,我每年都多买些,把槐花焯水后挤去多余水份,分成小份,分别装在小保鲜袋里,放冰箱里冷冻保存。想吃的时候拿出一小袋解冻,和新鲜的没有两样。

卖槐花的老太太告诉我,不管做哪种槐花美食,都是在槐花没有开大,还是槐角时最好吃,到盛开的时候,槐花就没有那么清香了。

从养生角度讲,槐花能润肠通便,清热凉血,补中益气,还具有解毒、医疮、止痛保健等功效。儿时吃槐花有苦难生活的痕迹,也有快乐甜蜜的记忆。如今吃槐花,一是图个新鲜,再就是追捧养生,更重要的是怀旧使然。

微风徐徐,清芬弥漫,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前的这片花香。停车伫立,缓缓闭上眼睛,放缓呼吸,沉醉于槐花树下......

王九云,安阳人,教师,文学爱好者,喜欢乡土文学,文章散见于多家报刊,散文《萤火微光亮童年》曾获得2015《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