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運動中,亞洲人是否有先天的劣勢?

裴蓓

以我的切身體會來看,我覺得亞洲人踢足球確實有劣勢。尤其是身體綜合素質方面。但也可能是我個人的偏見吧。說出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首先最適合踢球的種族是黑人,黑人的運動天賦是所有人種裡最好的。他們有很好的協調性和柔韌性,有出色的肌肉質量,無論是速度和爆發力。甚至恢復能力都要比其它人種出色,我經常見過一些黑人外援,他們根本不去健身房。但是一脫衣服,可以直接參加健美比賽了。我們隊的西班牙隊醫也曾給我看過一個很壯的黑人球員照片,他和我說,他都不能練太多力量。因為那樣就太壯了,根本無法踢球。

其次是白人,白人的身體素質也是相當出色的,其實和黑人差距不大。有差距的地方就是柔韌和協調性了。我們看白人如果練得太壯可能移動速度,靈活性方面就會有明顯下降。這一點是和黑人比不了的。

你可能說這只是你主觀印象,那麼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看。亞洲足球,日本和韓國在青訓方面做已經和歐洲同樣好了。但是你看亞洲人能立足歐洲的都是什麼位置的球員?中場邊路球員比較多吧,你看看有幾個前鋒或者中衛能立足歐洲的?這兩個位置對天賦和身體素質方面要求太高了。亞洲人太壯了根本無法移動了,速度快的身體又差很多。基本逃脫不了這個模式。你能想象有胡爾克這樣身體的亞洲人,能同樣擁有他的速度和靈活性嗎?所以亞洲球員基本都是靠技術和奔跑立足歐洲的,這是可以練的,但太有侷限性。

以前我聽說過一個有意思的事兒,我們都知道張恩華踢球那會身體素質非常好,在當時的甲A踢中衛無論是彈跳,力量各方面都是中國人裡的佼佼者,踢球也是那種勇猛頑強類型的。結果去了歐洲人家看他這個小身板踢中衛,以為他是走技術和意識流的。

我希望這是我的個人偏見,有一天中國人也可以把老外踢得毫無還手之力。


球員王偉

的確有劣勢,但我們也有些優勢。


說沒有劣勢是不可能的。目前來看,白人,黑人和混血人種的速度,力量明顯要強於我們黃種人,而足球這種大型球類運動需要大量的跑動和身體對抗。在這方面我們不可能沒有劣勢。你看C羅射門和郜林射門後球的速度和運行軌跡就能看出來我們力量上的差距。

當然,優勢我們也是我有的。我們更加靈活,加速會更快一些。因此亞洲誕生了一些優秀的攻擊球員,比如說香川真司。它的特點就是速度快,靈活性強。但他被身體限制住了,對抗太差,因此他無法達到更高的水平。孫興民的身體條件比香川好,但他依然無法在熱刺成為絕對主力。

身體條件上的劣勢是可以改變的,但足球技戰術上的差距卻是短時間無法改變的。顯而易見,我國足球運動依然停留在一個較為落後的層面上,與隔壁的日韓有較大差距,與歐洲國家差距就更大了。


看球人

不是!

中國女足在1999年第三屆女足世界盃小組賽 D組 中國 2:1 瑞典 中國 7:0 加納 中國 3:1 澳大利亞1/4決賽 中國 2:0 俄羅斯半決賽 中國 5:0 挪威決賽 中國0:0(點球4:5)美國,只在決賽以點球一球之差屈居亞軍。


油管微精選

毫無疑問亞洲人在職業足球裡面,先天的差距是存在的。否則你無法解釋德羅巴等等黑人球星輩出,黃種亞洲人各種科學訓練方法外加練得吐血,也沒有出現一個頂級球星!至於有的人說黃種人有靈巧快速的優勢云云,事實上踢到職業足球的範疇,這只是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