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释怀——思念母亲

思念母亲

一个孤独的小女孩无意中在父亲的书房里看到了一个黑皮本子,里面是父亲写给已故母亲的阴阳两地书。小女孩把这里面的文字抄了下来,贴上母亲的照片,开始了与母亲的对话空间。那一年女孩十八岁,她慢慢懂事了......

父亲的诗:忘却不忘

一九七四年六月三日(即农历甲寅年四月十三日)凌晨三点四十五分,舜辉与我们父女永别......

不思量,

自难忘。

顾影悲怜,

惜风华正茂,

怜短暂一生。

亡者自去万事休,

存者断肠到何日?

父亲还引用了宋·苏轼《江子城》

乙卯(1075)正月十三日夜记梦》词一首。

情感释怀——思念母亲

父亲对这段引文做了浅释——《追悼亡妻之词浅释》:

十年来活着的和死去的,隔绝在两个世界里,谁也不知谁怎么样。我即使不去思念她,也总是忘不了的。她孤零零的坟墓,在老远的地方。我的悲伤到哪里去诉说呢!纵使有幸一日相逢,她也该不会再认识我了。此时,悲痛折磨着我,额角边的头发像霜一样白了。

情感释怀——思念母亲

偶尔,夜里我梦见回家时看见她坐着透亮的窗子边梳妆。两人只是对看无言。两人面上的无数道眼泪往下流。不难猜想到年年日日极度的伤心,便是想起那寒光下射照着松树的小山冈上坟地的妻子!

下面就是好多年前清明节前后自己所写的几篇日记:

妈妈:

你好吗?这是十八年来我给你的第一封信,你离开我们父女已经十五年了,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我太想你了,也想爸爸。妈妈,你知道吧,虽然和爸爸同住一个城市,可我并没有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住在外婆家。或者你们并不该抛下我,人家都有慈祥的母亲,能够得到母爱,而我的母亲却长眠在古城脚下。

妈妈,自我懂事以来,我曾无数次在梦中呼唤你,无数次梦里全家团聚,可梦醒时总是泪流满面......

1989. 04. 01

妈妈:

好大好大的雨啊,我住的房屋不知怎的漏水了,你家呢?也会吗?昨天我去看你了,你知道吗?本来心里有好多话要跟你说,可是到了你跟前却一个劲的掉眼泪,泣不成声。直到回来才想起什么都没跟你说,我觉得我好孤独,我也好想爸爸。爸爸有没有偷偷去看你呢?我觉得我是个爱哭的女孩,害怕听见同学谈论妈妈的好,更不敢看见同学的妈妈来看女儿......

1993.04.06

情感释怀——思念母亲

2012年,由于风动石景区开发古城外木栈道,母亲的墓需开棺放入金斗瓮,迁至公墓区。也许是上天怜我,对我来说确实是个奇迹。在我42岁那年我还能真实的看到我的母亲。

母亲,今天你搬家了。也好,在我4岁时你走了,留给我的只有两张发黄的照片,有幸今天我们母女又相见了,泪眼中我看到了你。母亲,那时你才二十三岁啊,就这样走完了你的一生。看着你的骨架是那么修长,衣着配饰还那么整整齐齐,我释怀了。现在,外公外婆都和你安息在同一个地方,山清水秀,也挺热闹的,母亲,你再也不孤单了。

2012.03.23

又是渐渐沥沥的雨夜,母亲,让我再向你倾诉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寄不出的思念吧。本想等自己老的时候把以前的日记整理一下,写一本关于母亲的书,却因笔力不逮而迟迟不敢动笔。看到《阅过山丘》在征稿,触动了心里的那根弦,又把这二十几年来的老日记翻了翻,借此留下一点心迹。

閱過山丘人生随笔、生活随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