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先生!

則今且說第一個睡中得趣的,無過陳摶先生。怎見得?有詩為證:昏昏黑黑

睡中天,無暑無寒也沒年。彭祖壽經八百歲,不比陳摶一覺眠。俗說陳摶一覺,

睡了八百年。按陳摶壽止一百十八歲,雖說是尸解為仙去了,也沒有一睡八百年

之理。此是諢話!只是說他睡時多,醒時少。他曾兩隱名山,四辭朝命,終身不

近女色,不親人事,所以步步清閒。則他這睡,也是仙家伏氣之法,非他人所能

學也。說話的,你道他隱在那兩處的名山?辭那四朝的君命?有詩為證:

紛紛五代戰塵囂,轉眼唐周又宋朝。多少彩禽投籠罩,雲中仙鶴不能招。

話說陳摶先生,表字圖南,別號扶搖子,亳州真源人氏。生長五六歲,還不

會說話,人都叫他“啞孩兒”。一日,在水邊遊戲,遇一婦人,身穿青色之衣,

自稱毛女。將陳摶抱去山中,飲以瓊漿,陳摶便會說話,自覺心竅開爽。毛女將

書一冊,投他懷內,又贈以詩云:“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巔。回指歸去路,相

將入翠煙。”

陳摶回到家中,忽然念這四句詩出來,父母大驚!問道:“這四句詩,誰教

你的?”陳摶說其緣故,就懷中取出書來看時,乃是一本《周易》。陳摶便能成

誦,就曉得八卦的大意。自此無書不覽,只這本《周易》,坐臥不離。又愛讀

《黃庭》、《老子》諸書,灑然有出世之志。十八歲上,父母雙亡。便把家財拋

散,分贈親族鄉黨。自只攜一石鐺,往本縣隱山居住。夢見毛女授以煉形歸氣、

煉氣歸神、煉神歸虛之法,遂奉而行之,足跡不入城市。梁唐士大夫慕陳先生之

名,如活神仙,求一見而不可得。有造謁者,先生輒側臥,不與交接。人見他鼾

睡不起,嘆息而去。

後唐明宗皇帝長興年間,聞其高尚之名,御筆親書丹詔,遣官招之。使者絡

繹不絕,先生違不得聖旨,只得隨使者取路到洛陽帝都,謁見天子,長揖不拜,

滿朝文武失色,明宗全不嗔怪。御手相攙,錦墩賜坐,說道:“勞苦先生遠來,

朕今得睹清光,三生之幸。”陳摶答道:“山野鄙夫,自比朽木,無用於世。過

蒙陛下采錄,有負聖意,乞賜放歸,以全野性。”明宗道:“既荷先生不棄而來,

朕正欲侍教,豈可輕去?”陳摶不應,閉目睡去了。明宗嘆道:“此高士也,朕

不可以常禮待之。”乃送至禮賢賓館,飲食供帳甚設。先生一無所用,蚤晚只在

個蒲團上打坐。明宗屢次駕幸禮賢館,有時值他睡臥,不敢驚醒而去。明宗心知

其為異人,愈加敬重,欲授以大官,陳摶那裡肯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