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儒家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吴瑞汉-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说到天人合一,我们不妨先了解它的一个近义词:天人感应。

说到天人感应,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就是儒家的董仲舒。

通俗的理解,什么是天人感应,其实就是把人和天相互结合起来,比如董仲舒在春秋繁录里面大概就描述了这么一个观点: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要顺应天道,否则上天会惩罚你的。

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天人合一,就能更好的理解。

所谓的天,自然就是上天那么发展到后来,天就变成了天理,也就是道。古人是没有科学概念的,所以认为一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顾名思义,也是能归入大道,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比如古人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举个例子,在《道德经》里,老子就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中国的古人看来,“天”代表“道”、“真理”、“法则”,万物芸芸,各含道性,“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很多人以为这个概念是道家提出的,其实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孔子,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对天人合一的看法。

1.道家,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比如道家庄子就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比如庄子还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2.儒家。天人合一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3.心学。做到天人合一,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再提到王阳明的心学虽然王阳明也是儒家的分支,但是他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却超过大多数的哲学家。

王阳明曾经说过: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在王阳明看来,什么是道,我心就是道,什么是天理,我心就是天理。所以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的能达到致良知的一个境界,他能扩充我心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自然又能达到天人合一。

比如王阳明又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由于认为“心外无物”,阳明心学的旨趣便显得十分感性而具有当下的“心物不二(分)”性。这也是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天人合一。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的创造。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天人合一的关键词是"合"。顺天应时,与大自然共存,而不要想着如何征服和战胜。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闲看秋风999

王阳明之前的儒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看梅花具有无畏严寒的坚强品性,你看竹子有虚怀若谷的谦虚品德,你看羊羔吃奶会跪着感谢母亲,你看乌鸦会叼吃的孝敬长辈。这些就是王阳明之前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主张观察天地万物琢磨出大道理来,这种行为被他们自己称为“格物致知”。

后来出了一个脾气大的武将,这个人就是王阳明老逗比了。他去格竹子格得吐血也没格出什么道理来,一气之下甩手不干了。然后王阳明转变为我心即道的思想。例如心里先有了谦虚的品质,然后看竹子才有虚怀若谷的联想。王阳明总结了四句经叫做“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心学依然没有脱离所谓的“天人合一”迷信思想。作为现代人,应该看出格物和格心都是有缺陷的。不作恶容易理解,为善却是很难辩识真伪的,特别是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善政,一个人的想法可以主宰亿万人的生死。

我修改了王阳明的四句经,大家琢磨琢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识恶容易辩善难,己善切莫强加人”。


小明快看天上有流星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六千多年伏羲氏时代,上象征天,下象征地,中间象征人,称为“天地人三才”,这是最早的说法。

到了儒家,便对“天人合一”哲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孔子《春秋》中上揆天之道,下质诸人性。《易传》中提到世界是“人与天地参”,表示天、地、人以及三者的统一和谐发展。儒家认为,天之道是“始万物”,地之道是“生万物”,人之道是“成万物”,也就是说“生成”与“实现”是统一的,即“天人合一”。

孟子以“诚”阐述天人关系,他把“诚”视为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以“诚”这一道德修养达到天人合一境界。

汉代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与人“合而为一”,“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宋代张载,他表示,人和万物是天地所生,人只是天地中一物,人与自然是统一整体。

宋儒程朱学派,他们认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为“天理”,在生生不息的天道中,阴阳二气化生,产生天地万物和人。

明代王阳明的理论大家心里都比较清楚了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到了清初的王夫之则发展了张载的思想,认为天地人一体,人与自然不可分。


贫僧假装有文化

心与意合,意与人合,人与道合,是为天人合一,何谓天,古人认为世间有仙可解人间疾苦,去除灾厄,保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仙是苍天庇佑人间的产物,古代贤皇,每年都会举行仪式祭天,在人们眼里天是公正,光明,正义,善良,慈悲的化身,

而天人合一指的是当人某一方面达到了其中一方面的极限,可以代表苍天的意志,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天选之人,顺应民意,匡扶正义,

像西游记里的唐僧,他便是世间慈悲的化身,又或者孔子,传书授道,启蒙人智,完善人性,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几千年后依然影响着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