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时间?爱因斯坦给你解释

时间是一种尺度,在物理定义是标量,借着时间,事件发生之先后可以按过去-现在-未来之序列得以确定,也可以衡量事件持续的期间以及事件之间和间隔长短。

什么是时间?爱因斯坦给你解释

时间是除了空间三个维度以外的第四维度

长久以来,时间一直是宗教、哲学及科学领域的研究主题之一,但学者们尚且无法为时间找到一个可以适用于各领域、具有一致性且又不循环的定义。然而在商业、工业、体育、科学及表演艺术等领域都有一些各自来标示及度量时间的方法。一些简单,争议较小的定义包括“时间是时钟量测的物理量。”及“时间使得所有事情不会同时发生。”,

哲学家对于时间有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时间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会依序列方式出现的维度,像艾萨克·牛顿就对时间有这样的观点。包括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及伊曼努尔·康德在内的另一派认为时间不是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维度,也不是任何会“流动”的实存物,时间只是一种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间和数可以让人类对事件进行排序和比较。换句话说,时间不过是人为便于思考宇宙,而对物质运动划分,是一种人定规则。例如:爱因斯坦就曾运用相对论的概念来描述比喻时间对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借此解释时间并非是绝对的。

计时仪器

什么是时间?爱因斯坦给你解释

位于塔干洛的水平日晷

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有太阳钟和机械钟两类。太阳钟是以太阳的投影和方位来计时,分别以土圭、圭表、日晷为代表。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以及地球倾角的影响,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是不一致的,机械钟应运而生,代表有水钟、香篆钟、沙漏.太阳仪.

单位

什么是时间?爱因斯坦给你解释

这个2004年出现的原子钟,被认为可以大幅提高GPS定位能力

时间的基本国际单位是秒。它现在以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标准。

物理学

目前最广泛被接受关于时间的物理理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易是不同的。狭义相对论预测一个具有相对运动的时钟之时间流易比另一个静止的时钟之时间流易慢。在1971年,物理学家哈菲尔与基廷做了证明。他们将高度精确的原子钟放在飞机上绕着世界飞行,然后将读到的时间与留在地面上完全一样的时钟做比较。结果证实:在飞机上的时间流易得比实验室里的慢。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当移动的速度越快,时间流易速度越慢,当移动速度达到光速的一半时,时间约慢13%。

另外,广义相对论预测质量产生的重力场将造成扭曲的时空结构,并且在大质量附近的时钟之时间流易比在距离大质量较远的地方的时钟之时间流易要慢。现有的仪器已经证实了这些相对论关于时间所做精确的预测,并且其成果已经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

就今天的物理理论来说时间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也没有量子特性。但有一些理论试图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如量子引力,弦理论,M理论,预言时间是间断的,有量子特性的;但它们还没有被实验证明过的。另有一些理论猜测普朗克时间可能才是时间的最小单位。

根据史提芬·霍金所解出广义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方程式,显示宇宙的时间是有一个起始点,由大霹雳开始的,在此之前的时间是毫无意义的。而物质与时空必须一起并存,没有物质存在,时间也无意义。

人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没有反过来的。玻璃瓶掉到地上摔破,没有破瓶子从地上跳起来合整的。古典力学无法解释时间的不可逆性。两个粒子弹性碰撞的过程顺过来反过去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时间的不可逆性只有在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的观点下才可被理论地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熵只能增大,不能减小。宇宙中的熵增大后不能减小,因此时间是不可逆的。

天文学

最早研究时间的科学不是物理学,而是天文学。天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测量时间,从确定日的长短,四季的变化,到制定历法。在古代中国和在西方一样,制定历法的需要是推动天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的天文学已与历法或时间测量毫无关联了,但天文学观测对时间概念的发展依然非常重要。天体发出的光到地球上被观测到需要一定的时间。离地球越远的天体发出的光需要的时间也越长,因此对宇宙越远的地方的观测也是对宇宙越古老的时间的观测。现在最被公认的宇宙学理论认为时间与空间和宇宙内的质能一样是在140亿年前产生的。目前的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扩展是没有尽头的,因此时间也应该是没有尽头的。

哲学

传统哲学对时间研究:古代的本体论采取独断的口吻宣布时间的本质和属性,近代的认识论采取主客对立、非此即彼的态度判断时间的本质和属性,近现代的现象学和存在论者则从抽象的人出发去探索时间的本质问题。

现在哲学家对于时间有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时间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会依序列方式出现的维度,艾萨克·牛顿就对时间有这様的观点,因此也称为“牛顿式的时间”。另一派认为时间不是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维度,也不是任何会“流动”的实存物,时间只是一种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间和数可以让人类对事件排先后顺序及进行比较。依照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及伊曼努尔·康德的传统,第二派的观点认为空间和时间“本身并不存在,而是我们表达事物方式的产物”,

宗教

科学对时间的存在观察,提供人类从自身既有的见解与实据出发。宗教对时间的存在启发,即在于补足人类历代科学见解的不足之处,提出存在可能相对的观点与反思:

1.关于时间的形态问题:有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

2.对时间结构的取向问题:过去取向、现在取向、未来取向。

3.时间存在的方式问题:线性存在、非线性存在、瞬时存在的“点”、跨点存在的时间段,形象是清晰、模糊。

基督教、犹太教等对时间的纪录见诸《圣经》记载,形成圣经神学与系统神学等帮助人深入探讨时间的真实性,例如:“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后书3:8》,涉及提示出“地球时间”与“宇宙时间”的差异观念。

文学

在文学中,时间的流易和不可逆性是一个古今中外一再提到的内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谚语既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最直接的领会:日与夜光与阴的交汇,也体现了古人对时间不可逆性的认识以及对此的感慨。

在科幻小说中,时间旅行是常见题材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