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核技术为什么不敢偷偷摸摸造原子弹?

日本确实有核技术,但是就此认为日本可以轻易地制作出核武器就太夸张了。核武器的杀伤原理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秘密了,任何一个高中生都知道原子弹必备的几种要素,但是这之间的制造工艺绝对不是理论上那么简单,日本的搞技术加工工艺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领域,何须可以解决原子弹机械设备和外壳设备的加工问题,但是对放射性材料的加工时它不可能一步做到的,对材料加工工艺的重要性还要从爆炸方式说起,


日本有核技术为什么不敢偷偷摸摸造原子弹?​举例说明原子弹引爆手段: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代表了两种主要的引爆手段,即是“枪射式”、“内爆式”,其目的都是在引爆时帮助放射性核装药瞬间达到爆炸需要的“临界质”,枪射式引爆是将一大块和一小块彼此质量都达不到爆炸要求的核装药,通过枪支发射子弹那样的手段撞击在一起(用小的撞击大的),两块加在一起的核装药超过了爆炸临界质(原子弹爆炸对核装药最小的质量要求)从而引发核爆;内爆式简单粗暴,就是讲核装药做成一个中空的球型,由于内部空腔导致质量分散,即是球的质量超出临界质也不会爆炸,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加核装药增加爆炸力,引爆时先引爆装药周围的炸药,依靠巨大的爆炸力将核装药挤压在一起达到临界质而引发核爆,原子弹“胖子”就是利用的这种原理,因此爆炸威力要比“小男孩”高出很多。

日本有核技术为什么不敢偷偷摸摸造原子弹?​上述描述不难发现,只要有了核燃料再加上对核燃料的加工工艺技术,就可以制作出爆炸力相对较小的核武器(基本就是核武器的最小爆炸水平),而恰恰是这种对核燃料的加工工艺十分危险也非常难以掌握,日本在现有技术下还要经过长期的实验才能满足核武器的制作需要。有时候为了增加爆炸对核装药的消耗程度,尽可能释放核燃料的能量达到最大的爆炸效果,还会在核装药周围机上一层核燃料制作的坚硬外壳,让裂变产生的种子被反射回去反复的参与核裂变,继而增加对核装药的利用率,这对加工工业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日本有核技术为什么不敢偷偷摸摸造原子弹?​当然一日本的科学技术攻克上述问题是迟早的事,另一个麻烦是核燃料的生产问题,不是小编小看伊朗和朝鲜,以他们简陋的铀浓缩技术很难生产出满足核爆纯度的核装药,铀矿中一般含有铀235和铀238两种铀原子,而只有铀235可用于核裂变爆炸,大约140个铀原子中才有1个铀235将其分离出来还要保证一定纯度,这之间的技术复杂性真的不是小日本自己几年内可以解决的,最老套也是最广泛的做法是“气体扩散法”,还没有资料显示日本掌握了这种技术。喷嘴法和离心法也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激光法也只是传说。日本掌握的核燃料只有“钚”,这是一种反应堆核废料中未燃烧的铀原子衰变后的最终产物,它的提纯技术相对来说就非常简单了,有外界猜测日本贮藏的钚已经可以制造上百颗原子弹,但是这种材料终归只是对核废料的再利用,没有掌握铀原子分离技术的日本终究无法获得核武器。

日本有核技术为什么不敢偷偷摸摸造原子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