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远程武器是什么?


自然是二战德军建造的“古斯塔夫”铁道炮。

“古斯塔夫”铁道炮,又名“多拉”,口径800毫米,身管长32米,炮架高达2层楼,炮弹初速820米/秒,射速3发/小时,射程47公里,全重1350吨,一发榴弹炮重4.8吨,穿甲弹重7.1吨。


设计该炮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对付马奇诺防线最坚固的防御工事,但法军的快速崩溃和投降,使得该炮并没有用上。“古斯塔夫”最大的战绩就是在1942年德军第11集团军攻打苏军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的坚固工事中,该炮一发穿甲弹击毁了苏军一个在岩石下30米深的弹药库。


之所以认为“古斯塔夫”铁道炮是一门糟糕的武器是因为它的能效比是在是太差了。由于该炮体型巨大必须拆卸后才能用火车运往前线,拆卸和再组装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体重重达1350吨,必须为该炮铺设特有的轨道,而把“古斯塔夫”拉到轨道上需要60列火车拉动;为了保障其安全,需要2个高射炮营时刻守护其左右,防止可能的空中威胁。

德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的这个钢铁怪物,其实际作战能效还不如德军的一个重型榴弹炮连。在作战中作用极其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曾想批量生产“古斯塔夫”铁道炮用来打苏联的坦克,简直是异想天开!让打一发炮弹需要几十分钟的火炮去打快去移动的坦克,正如古德里安的讽刺般的评价;“射击倒是可以了,就是不能命中!”


小小狼王

那毋庸置疑的一定是蜂鸟手枪啦。

蜂鸟手枪口径仅为2.7x9毫米,是有史以来最小的中心点火式手枪。它的子弹飞行速度为200米/秒,大约能穿透20张纸,有效射程仅为2米。

如果你被蜜蜂蛰过,你就知道被蜂鸟手枪射中是什么感受了,尽管它外表很可爱。


微缩万国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战争便作为一种竞争方式而一直存在着,战争一方面残忍地夺取人们的生命,但另一方面有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然而,虽然在战争的推动下各种优秀武器层出不穷,但纵观军事史上,也不乏众多“奇葩”武器存在。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远程武器。

说到糟糕的远程武器,大家可能会想到南部十四手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等多种武器(没错我就是要举日本例子),但是,说到最为糟糕的远程武器,那还是要数二战中日本研发的“气球炸弹”。(没错还是日本的)

1944年夏季,日本连连战败,其在太平洋战场的颓势已经无法挽回,丧(gan)心(de)病(piao)狂(liang)的美军甚至能够利用其远程轰炸机对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本土进行轰炸。为了挽回最后一点最严,时任日本首相小矶国昭决定对美国本土实行轰炸。然而,此时的日本早已威风不在,其已经完全丧失了当年的远程攻击能力。为了能够完成对美国本土的轰炸大业,日本气象学家荒川秀俊建议日军利用太平洋西风带使用气球来达到轰炸美国的目的。

在确认了计划可行性后,日本方面对气球进行了相当细致的设计研究,甚至不惜动用举国之力保证计划顺利进行。由于当时的日本已经国力衰败,其不得不动用工厂甚至学生生产气球。最终,经过不懈努力,轰炸所需的气球终于被全部制造完成了。

(生产气球的工厂)

1944年11月,日本四国岛某秘密军事基地内,第一批数百个气球被放飞升空。在此后的数月间,日本方面一共放飞了共约9000个携带炸弹的轰炸气球。然而,与日本人预想的不同,这些气球绝大多数都掉落在了广阔的海洋上,更有部分气球落在了日本境内并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仅有一小部分气球成功到达美国本土。然而,即便是这一小部分气球也并未对美国构成实际威胁,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落在了荒无人烟的野外,仅有一个气球成功炸死了五名儿童和一名女教师,而这也是整个二战历史上美国本土仅有的伤亡。

事实上,虽然并未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但日本投放的炸弹气球还是引发了美国方面的高度戒备,有一枚气球甚至还曾导致美国华盛顿州汉福德的一处钚加工厂电力系统短暂中断,而钋正是生产原子弹的关键所在。但是,为了防止民众恐慌,美国方面完美地将气球轰炸一事隐瞒了下来(事实上这堆气球也有造成什么大规模伤害),此次规模宏大的轰炸计划最终仅导致美国本土六人死亡。

不得不承认,虽然战果实在有些不值一提,但轰炸气球仍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洲际轰炸武器,其也确实斩获了一定战果(六个美国人外加不知道多少日本人及其他无辜路人)。不过,即便如此,轰炸气球仍旧以其宏大的规模、奇葩的施行思路已经颇为“傲人”的战果成为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糟糕的远程武器。


战争之王

二战德国一项以追求奇技淫巧的超级变态武器著称,坦克要研究超大火力,超重的,有战斗全重达188吨的鼠式,有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Stg 44,有喷气式战机、飞弹、飞碟……

而早期为了对付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东线碉堡,德国人还研究出了一种极其变态的武器——铁道炮。

德国在战时使用的铁道炮有很多种,包括古斯塔夫、卡尔、多拉......以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为例。

800mm K(E)列车炮又称为古斯塔夫巨炮(德文:Schwerer Gustav/Dora,英文:Heavy Gustav),其姊妹炮被命名为拉炮(Dora)。这两座铁道炮由德国知名军工企业克鲁伯制造,其设计与制造目标是为前线部队提供曲射支援火力,击毁当时仍然为各国陆军视为防御主干的大型要塞与巨型碉堡。


为了追求强大的破坏力,因此该火炮口径高达800毫米,重达1344吨,长43.7米,宽7.1米,高11.6米,炮管长度38.48米,可将重达7吨的炮弹投射到37千米以外的目标,主要弹药为混凝土穿甲弹、高爆弹。每30~45分钟可射击一发,一天内可射击14发。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口径可移动的(膛线)大炮。


巨炮的单位成本达7百万国家马克,每次操作必须由将近一个营,约250人的劳动力耗费三个工作日组装,光是运炮的列车就长达25节,前后算起来足足刚好一英里。另需将近一个旅大约2500人负责铺设铁轨,以及提供防空和后勤保障。


实战中,古斯塔夫大炮发射了48发炮弹,就把膛线磨平了,而其发挥的作用,除了把塞瓦斯托波尔市炸平,基本就没有再用。其实相比之下,当时拆除碉堡防御工事有三号突击炮配合掷弹兵,打击定点目标有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远程打击有V2飞弹,后期战略大轰炸盟军用的是轰炸机群,而真正迫切需要重火力支援的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保卫战,又没用上,德军的古斯塔夫列车炮除了制造,维护成本高昂,速度慢,耗费人力多,基本上就是个好看不中用的鸡肋,除了满足德国BOY直男癌思维,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真的十分有限,是人类历史上性价比相当低的远程武器。


HannibalLecter

多拉大炮,也叫巴黎大炮,射程上百公里 但是半个小时一发,体型巨大,只装卸就一星期,运输就更麻烦了,而且容易被发现,800mm口径。如果要论最好的,我认为是苏联的末日列车,射程覆盖大半个欧洲,美国也够得上,每一颗都有十颗核弹头,打击力度太大了,而且俄罗斯幅员辽阔,铁路线密集,森林广阔,钻进个林子就算卫星也难以发现,还记得那颗5000万吨当量的氢弹吗,要是装到这上面,后果不堪想象。


那年夜雨中的我


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武器是——原子炮

发射的射程大约为20~30公里,所以发射后连自己人都被辐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