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平均工資都那麼高?別慌!你並沒有拖後腿,全國人民都很低

當我們看到平均工資數據時,總是吐槽自己工資低、拖後腿。也許,工資低是事實,但你並沒有拖後腿。之所以感覺拖後腿,一是統計方面的問題,例如統計口徑和統計方法的問題;二是非統計問題,例如媒體的“曲解”報道。這些都會導致大家看到“虛高”的平均工資。

為什麼平均工資都那麼高?別慌!你並沒有拖後腿,全國人民都很低

一、標題報道的錯漏——只報道“非私營部門”的平均工資

這個不是統計問題,只是報道有誤。之前筆者看到一個報道,標題大意是“2016年廣州平均年薪8.8萬元”,即平均月薪7333元。這個標題是會誤導人的。因為點進去後的內容是:“廣州市統計局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約8.8萬元,城鎮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約5.5萬元。”標題的8.8萬隻是指“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年薪,而私營部門的5.5萬則沒有提及,於是數字就高了。媒體只提“高數”,人們只閱標題,自然就會覺得拖了後腿。

由於私營單位有大量的低收入員工,例如普通工人、服務員等簡單體力勞動者。因此其平均年薪較低,只有5.5萬元,即平均月薪4583元。這個應該比較符合大家的感受。

需要說明的是,私營部門的就業人數要高於非私營部門,因此,2016年廣州城鎮全體平均年薪要低於 (8.8+5.5)/2=7.15萬元,即平均月薪會低於5958元。至於低多少,不得而知。在某種意義上,從統計上看,這是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問題。從現實中看,則是貧富差距的問題。

二、統計口徑問題——企業用工成本與到手工資,到底按哪個來算?

我們看到的平均工資,一般是包含了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的,而這又分為企業交的和個人交的兩部分。

企業有個“用工成本”,就是工資+社保+住房公積金+其他。遇到調查機構問企業的薪酬水平,它可能會把全部用工成本報上去,所以最後統計就虛高了。

我們說的工資,是不包含企業交的社保和公積金,只包含個人交的部分的。甚至,有些人只算扣除社保、公積金和個稅後的“到手工資”。這和企業的“用工成本”之間,隔了社保、公積金和個稅,出入就更大了。所以,我們又感覺到拖了後腿。

當然,這個只是筆者推測,沒有實錘。統計者也不一定會給出解釋。前面提到的《2016年廣州市城鎮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公報》,就有專門的說明:“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房費、個人所得稅、水費、電費、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基金個人繳納部分等。”在這裡,企業所交的社保和公積金,倒是不包含在工資內。但其他機構的統計,我們不得而知。

三、統計方法的問題——招聘網站,你的數字太“假”了!

為什麼平均工資都那麼高?別慌!你並沒有拖後腿,全國人民都很低

這裡說的就是統計方法的問題。它常見於招聘網站的薪酬統計。很多平均薪酬的統計數據,都是招聘網站發佈的,但它們從不公佈統計細節。筆者推斷,它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薪酬範圍問題——可望不可即的工資上限

例如有家公司招聘部門經理,寫的薪酬範圍是1-2萬。那這個職位的工資到底是多少?是1萬?2萬?還是中間值1.5萬?招聘網站可能會按1.5萬來統計。這看似合理,但真實情況是,企業只願意出1-1.5萬,其中間值只有1.25萬。只不過為了提高職位吸引力,它大幅拔高了“上限”。

2、工資的組成及其實現概率

例如有一個總監職位,寫的薪酬是2萬。但這個2萬並非底薪,而是“8k的底薪+5k的績效工資+5k的預期提成+2k的預期獎金”。由於績效工資、預期提成、預期獎金,都只是“或有”的。如果工作表現不好,業績不佳,可能就只有8k的底薪。因此,這個職位的實際薪酬將遠低於2萬。至於具體是多少,連老闆也說不清楚。但招聘網站就會認為是2萬。有人會說,雖然有的人提成和獎金少,導致實際收入低於2萬,但也會有人超預期,實際收入超過2萬,平均下來不就是2萬嗎?這看似合理,但實際情況是,超預期的概率小,而低於預期的概率大。

3、不會出現的低薪職位

招聘者並不會在招聘網站發佈“低薪職位”的招聘信息。例如餐廳招服務員、工廠招普通工人,往往都是直接貼出來,或是通過人找人。因此,這些低薪職位就不會被招聘網站統計到。

4、可能存在的“錯誤平均”問題

例如招聘網站有“兩個”職位信息。一個是招普通員工,工資4000。一個是招總監,工資20000。那麼,平均工資是多少?招聘網站可能認為平均工資是:(4000+20000)÷2=1.2萬。但普通員工有9個,總監只有1個。這“兩個”職位背後有10個人。所以,正確的平均工資是:(4000×9+20000)÷10=5600元。

當然,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少見。招聘網站都會註明職位人數,統計時應該能注意到。但由於招聘網站不公佈統計細節,我們不知道它是否會犯這個“低級錯誤”。

為什麼平均工資都那麼高?別慌!你並沒有拖後腿,全國人民都很低

四、平均數與中位數的問題——這才是我們的痛!

很多人都知道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區別。其實上面的例子已經涉及到這個問題了。

例如有10個人,1個人的工資是3萬元,9個人都是4000元,那平均工資就是6600元。這個6600就是“平均數”。而這些工資中出現最多的數——也就是“中位數”,則是4000。4000差6600很遠,所以人們會覺得自己拖了後腿。

當前確實有一批收入極其高的人——例如年入百萬者。他們拉高了平均工資,讓我們相形見絀。

為什麼平均工資都那麼高?別慌!你並沒有拖後腿,全國人民都很低

五、各種各樣的“薪酬”指標——它們不等於實際工資啊!

這個本來很好分辨,但有些媒體為博取眼球,故意曲解報道;一般人又不仔細閱讀,於是造成誤解。

例如,有的機構會統計“求職期望工資”的平均數,有媒體在報道時就直接把它當做實際平均工資。顯然,期望工資是要高於實際工資的。筆者自己求過職,也面試過不少求職者,都是這種情況。

又如,有個薪酬指標叫“政府指導工資價位”。以廣州為例,根據廣州市人社局2017年底發佈的《廣州市2017年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2017年廣州平均年薪的指導價位是66864元,中位數為49200元。由此推算,月薪的平均數為5572元,中位數為4100元。這是根據對“廣州1201戶企業、逾15萬從業人員“的薪酬調查結果而編制的。筆者認為其數據已相對嚴謹。至少,當大家看到“月薪指導價中位數為4100元”時,總算不會拖後腿了。當然,“指導價”一般會略高於實際工資。

六、筆者經歷過的幾個真實例子——總算看到低工資了!

給幾個筆者工作過的公司的真實工資水平,供大家管中窺豹。以下都是稅前工資(如有提成,則包含了提成),不是扣了個稅和社保的“到手工資”。

1、廣州,2011年,某快消品公司的電商部門

普通電商客服應該是2-3.5k;普通倉庫人員應該是1.8-2.2k。均為單休,包吃不包住。

其他人員(不含高管)3.5-4.5k,單休,不包吃住。

注意,這家公司當時還不給員工上社保!另:廣州市2011年最低工資標準是1300元。大部分人都是按最低工資籤的合同。

2、廣州,2014年,某快消品公司

全公司20多人,大部分人為3-4.5k。雙休,有社保,部分人有公積金。

3、廣州,2017年,外地某服務業公司的廣州部門

整個部門約10人,大部分為4-6k,雙休,有社保,無公積金。

為什麼平均工資都那麼高?別慌!你並沒有拖後腿,全國人民都很低

結語:我們都還很窮

最後,給大家來一組統計局數據。

1、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城鎮人均36396元;農村人均13432元。

2、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中位數僅為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人均33834元(中位數);農村人均11969元(中位數)。

3、2017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按收入來源看:

  • 人均工資性收入14620元,佔比56.3%;

  • 人均經營淨收入4502元,佔比為17.3%;

  • 人均財產淨收入2107元,佔比為8.1%;

  • 人均轉移淨收入4744元,佔比為18.3%。

注意,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全體國民算的,包括嬰兒、學生、老人、上班族、退休族、失業人員、個體戶、老闆,等等等等。它和“平均工資”不是同一個概念。

另外,根據2017年全國人均工資性收入14620元,全國大陸共13.9億人,勞動者7億多人(具體數據不詳,但出入不大),那麼,上班者的年均工資約3萬元,月均工資約2500元。多一兩百或一兩百,都無關大局了。

總之,中國整體都還很窮。我們只是工資低,但並沒有拖後腿!至於統計伎倆,此乃雕蟲小技,不說也罷。而貧富差距問題(體現為中位數遠低於平均數),過於沉重,欲言又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