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著開摩托車跟挺直腰開摩托車有什麼區別?

Nostalgia3959

跑車趴著開用以降低風阻,直立著騎的坐姿較為舒適,卻不適合高速行駛。

一張圖看懂各種坐姿的騎車區別



1、街車

坐姿相對放鬆,駕駛時控制車輛比較靈活,可以以舒適的坐姿騎行,也可以把屁股頂到座椅最後面,趴下以相對戰鬥的狀態騎行,可戰鬥可舒適,是街道環路高速通吃的坐姿。



2、跑車

坐姿戰鬥!身體不好的可能騎個幾十公里就腰痠背痛腿抽筋了,座椅高,車把低,腳踏靠上,注重高速時候的操控穩定性,完全是一種找虐的姿勢,但也是最爽最帥的,經常聽到車主抱怨,但你讓他換車?門都沒有!



3、踏板車

坐姿非常舒服,有一種坐在家裡沙發的感覺,又靈活又舒服,腿可以伸直,騎的時候怡然自得,在城市生活路程又不短的神器啊!



4、拉力車

因為拉力車平時跑的距離也不會太近,郵箱偏大,坐姿相對放鬆,但是為了輕度越野,坐高會比較高,車把會比較寬,比較高,而且為了上山下河,滾泥滑沙,站著騎就是家常便飯,你要是騎輛正宗拉力探險車,沒站著騎過,可真沒體驗過真實的樂趣。



5、巡航車

騎巡航重點在於一個“範兒” 坐姿非常有儀式感,而且坐高也很低,一些成功人士喜好的坐姿,可能前幾百公里感覺不錯,後幾百就開始覺得有些累了,配上有逼格老品牌,加上穩重的外觀,和低沉聲浪,玩的就是這個“範兒”!



6、旅行車

旅行車坐姿放鬆,為了長途旅行騎行三角設計的非常到位,流線型的大包圍,很好的控制了車輛高速穩定性,長時間騎行也不會感覺到累,在一些高級旅行車設計座椅的騎行感受,跟豪華沙發的感覺非常像,就倆字:享受!



7、越野車

坐墊就薄薄一層皮,震動也大,大多數人都是蹲著馬步騎的,樂趣根本就不在於舒服,怎麼爽這麼豁,完全釋放天性有木有,玩激情了誰還記得住舒不舒服?荷爾蒙早就填補疲勞了!所以這車想怎麼騎怎麼騎,翻山越嶺,飛坡過河...只有你做不到的姿勢。


淘鋪萬

首先。這個問題肯定要根據所騎的車型以及行駛速度來區分。並不見得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規範。自己覺得在當下的速度合適舒服即可。老王正好是開車行的,騎過的車比較多。籠統的和大家聊聊。

一。趴賽。不包括那些根本沒有考慮人體工程學以及風動的地平線之類的慢車。

趴賽突出的就是趴字。駕駛比較累。低速行駛的時候由於發熱量巨大,夏天是一個烤驗。真的很烤。如果騎行的時候身體儘量挺直。那麼上身的重量基本集中在兩條手臂。帶來的問題是隔壁酸,同時由於胳膊吃力,對車的操控能力會下降。一般選擇半趴著騎。超過150邁以後,不趴著也不行了。風太大。

二。街車。不包括那些125之類的。經常在路上可以看見那些身體挺的筆直,胳膊儘量前探,略側著頭飛快的125騎手。還不戴頭盔。

街車的設計按我的使用感受的最合理的。有人說太子更舒服。可是太子車跑快了人更加難受。並且太子車過快以後。路面的反饋太不及時。反而危險。

街車低速的時候基本是可以各種姿態駕駛。超過150邁肯定也是趴油箱上騎。有次參加我們這的草原音樂節,穿錯衣服了,160邁以上平時厚重的拉力車服就像紙片一樣忽閃。打的胸口生疼。多一句嘴。一定要有一個好頭盔。太差的頭盔速度快起來以後,會抖的你眼睛都麻。

三。拉力車。

騎拉力車一定要養成膝蓋夾緊車的好習慣。用腳掌踩著防滑腳踏。去野外的時候路況不明儘量不要站立騎行。出狀況的時候一緊張剎車人就出去了。如果是長途騎行,一定不要選用越野盔或者公路越野兩用盔。巨大的帽簷兜風能讓你的脖子失去知覺。根本不能側頭。非常辛苦。這是本人親身體會。

拉力車一定要掌握好行車速度。不要太快。重心偏高。如果再加上邊箱什麼的,過快人會比較累 。

四。復古車。

這個是號稱可以穿西裝騎行的摩托。非常低調紳士。所以還是儘量坐的直一點。帶個妹子什麼的兜兜風。穿車服騎復古真心沒品。所以還是慢一點比較好。玩的是心境,品的是風景。當然了,如果你也同樣喜歡古著,相信你身邊肯定也聚著一群喜歡複合摩托車,喜歡手工皮具,喜歡紋身的朋友。

五。太子車。

休閒首選。本身已經與速度無關。一般都是比較熱愛生活,追求質量的選擇。但是太子車對路況要求比較高。騎姿舒服。尤其是腿部。如果你非要太子跑到150以上,路況不好或者突發情況,那麼你摔車的幾率是在各種車型裡最大的。我本人不是特別喜歡太子車。畢竟偏愛復古和越野。我那臺883一年最多是有什麼活動弄出來騎一圈。常年放在俱樂部裡吃灰。不過玩哈雷的都不孤單。活動都比較正規。騎行官,領航員的設置都非常有必要。

最後。彎梁。踏板。場地車。自己發揮吧。檢查車況。戴好護具頭盔。組隊出遊不亂超車。不亂變道。遵守交通規則。


南橋老王

通常情況下,不同用途的車輛,適配的坐姿是不一樣的。

趴著開的摩托俗稱趴賽,款式和外形仿造MOTO GP賽車外形設計,車身會設置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具有較好的空氣動力性能以外,還可以給騎士很好的保護,讓騎士在高速行駛的時候不被風吹。

因此趴賽坐姿通常比較戰鬥,除了趴著有更直觀的操作感受以外,還可以“藏”在空氣套件之下,防止被風吹,降低風阻。

但是缺點在於坐姿真的很不舒服,騎行一個小時感覺整個腰都在酸脹,需要靠在有靠背的座椅上休息一段時間才可以繼續騎行,因此趴賽不適合用來跑長途,更加不適合用來摩旅。

我個人感覺騎趴賽壓彎壓到很低的時候,那種視角是有點恐怖的,有點像貼地飛行的感覺。可能是我騎趴賽騎的不多。


而直腰開的摩托車,其實除了趴賽,其他車款基本上坐姿都比較直挺,除了一些戰鬥的街車以外,直著腰騎摩托直觀的感受就是舒適,尤其是騎拉力車或者巡航車,座椅寬大,坐姿舒服,車把的角度額剛剛好,感覺跨上去可以直接環遊中國都沒壓力。

但是直著腰騎的摩托車如果沒有風擋的話,速度一快就能感受到強烈的撞風感。

我自己曾經在封閉的道路上駕駛一臺老款春風650NK到時速196,那種感覺,一歪頭想回正脖子都要用力,平時吹得舒服的風到那個速度下像是漿糊一樣從身邊划過去,如果不抓緊車把夾緊郵箱,感覺都要被吹下車了。

就算有風擋,雖然擋住了一部分穿過身體的氣流,但是直著腰開的摩托車空氣動力件較少,速度過快的時候就會有不穩定的因素存在,俗稱發飄。

總而言之,直著腰騎和趴著騎的設定,是根據車輛的用途和性能來設計的,不同偏重的車款有著不同的坐姿和感受,要根據自己的用途來選擇合適的坐姿和車輛,而不知只追求外形或者某一方面,否則買到不合適自己的車換車的損失還是挺大的。


明說汽車那些事

騎摩托車,講究這三樣,一個是舒適性,一個是安全,一個是速度要求。所以要趴著還是挺直腰桿坐著騎,也同樣取決於這三樣了,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1、沒有見過幾個人趴著睡覺的,所以趴著肯定不是滋味了,也許姿態是非常優美文雅的,但是怕在硬邦邦的油箱上,再靠前點,你的小弟兒會很不高興的,而且非常累,一般人趴著騎個十幾公里就受受不了了。不用說,當然是巡航太子那種坐姿比較舒適了,甚至把手吊高了,重心落在屁股上很瀟灑自在的。

2、但是趴在摩托車上,地盤和重心足夠低,這樣有很好的安全性,過彎或者超車的時候成功率能夠增加。對比之下,坐著過彎超車都很難看,也不好操作。

3、坐著騎的摩托車可以開長途不疲勞,但是稍快點人身受到風的衝擊就很大,稍快點還有危險,迎風面很大,一定程度上會減慢你的速度,高速時身體低一點風阻小,肯定要低一些,所以你看到那些厲害的騎手,都會習慣性往前趴的。


所以,如果騎車速度不快,可以優雅坐著,彎腰對腰椎不好,而且特別猥瑣。但是中高速以後,身體就要往前傾了。


容濟點火器

開摩托車時最好是正常的坐姿為好,趴在摩托車上可以降低風阻,但也會有礙觀察路面和四周,會給駕駛造成不適,同時也可能造成危險,交警也會糾正你的駕駛姿勢。駕駛機動機,關係到你,我,他的人身安全,保持平和心態,正常坐姿為宜,不開逗氣車,不犯路怒症,遵紀守法,安全回家。


冬梅沐雪

大排量摩托車愛好者來回答你的問題

小排量的摩托車一般不需要趴著,因為小排量摩托車一般速度較慢,不需要考慮風阻因素。



大排量摩托跑車有全包圍的整流罩將裸露的發動機包裹住,一般時速能達到300,像川崎的H2R更是達到了400公里以上的時速,跑車儀表盤上有風擋,高速行駛時趴下將頭伏於風擋,在高速行駛時有效減小空氣阻力,但是跑車舒適性較差,長途駕駛比較累


軍械官

其實,摩托車賽車與生活用摩托車是有區別的:作為賽車,只能以趴姿動作,一是為帖近流線,減小阻力;二是為帖近車身,減少在行駛過程中的搖晃動盪,影響車行的穩定性與不安全性;獲得最佳行駛效果;而生活摩托車在行駛中,可以自行變換姿勢,由於不是賽車,一般速度有限,所以是以挺著為主行駛,沒必要趴姿行駛;最多以調節姿勢以緩解一下疲勞;


雲墨世界_

圖一和圖六告訴你趴著和做直開的區別。


匠人西西

賽車才趴著開的,而且趴著開視距較短,難以看清周圍的狀況,只能看到前面的路!直腰開車是平常的正當方法,而且直腰開車的車速不能過快,因為拐彎沒有彎腰穩定,正因如此,直腰開車會比彎腰開車要安全一點…


中華影視君

一般賽摩托都是趴著開,趴著開可以減少風阻,如果平時不是比賽去開摩托的話開的時間太久可能會腰椎手臂疲累,這樣可以適當換下騎行姿勢以便緩解長時間一個姿勢駕駛對身體造成的不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