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珠宝的品牌为啥喜欢姓周?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

我是品牌张,每期3分钟,在这里读懂品牌。


卖珠宝的品牌为啥喜欢姓周?

如果我们去逛商场,一般在一楼就能看到卖珠宝的专柜。会看到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六福、周百福、周金生、周福生…等一大批珠宝品牌。

我就有了疑问,为啥卖珠宝的大都喜欢姓周呢?

一查才知道,只有周大福和周生生才是有超过80年以上历史的大珠宝品牌,其余的都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牌子。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利用名称相似性的原理来提高知名度,蹭流量。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康师傅和康帅傅,飘柔和漂柔,茅台酒和茅台镇酒,都是用的这一套路。

在品牌学上,我们称之为傍大款,也叫借势。借势一般有三种,第一种借明星的势,就是请明星代言;第二种借大公司的势,比如有个生物公司就叫谷歌生物,它和美国的谷歌并没有太大的联系;第三就是借社会热点的势,比如有个公司在借贷金融红火的时候,直接把公司名改为匹凸匹,也获得了很大的关注。

但利用名称相似性来做品牌名是不可取的,因为你会始终笼罩在大品牌的阴影之下,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由此引申出公司取名的话题,国内公司取名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90年代以前,公司或个人取名很有时代特点。比如常见的建国、建军、解放的个人名;公司呢都喜欢取一些大气的名字,如恒大、万达、万科、华为、海尔等等。

第二个阶段是在90年之后到2000年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大家都喜欢取洋名字。比如诺贝尔瓷砖、雷克萨斯、劳斯莱斯,还有美特斯邦威、卡尔丹顿等等。虽然洋气,但是不好记忆。

第三个阶段是近5到10年,公司取名热衷于采用一个熟悉的事物加上品类来取名字。比如天猫、6个核桃、小狗电器、瓜子二手车、大象安全套、滴滴打车、苹果、锤子、小米、梨视频、斑马快跑等等。这类的名字好记又好念,是个很好的名字。

下一阶段的取名除了更符合互联网传播的需求,还要自带流量。比如前几天网络出了个“宝鸡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生命的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一批准,就获得了网络数千万的流量关注。当然这种名字不可模仿,用一次就够了。但这或许是下一阶段取名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