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危險來臨,小心報警帶來殺身之禍!解析你所不知道的犯罪心理

近日,空姐鄭州被害後,不少地方的警方媒體都為公共安全支招,有些發佈了一些安全對策,其中不乏提到了報警的策略。筆者看過之後覺得有些所謂的報警都是站在官方的角度想當然,完全沒有考慮當事者所處的情景。

本文的核心目的是想說明:某些身處危險之中的情境,請不要報警!請不要報警!請不要報警!也請不要流露出報警的意圖!

為什麼這麼講,我們還是通過分析一些媒體報道來說一下報警的後果:筆者隨機在網絡搜索:害怕報警 殺害,這六個字,出現的結果如下:

當危險來臨,小心報警帶來殺身之禍!解析你所不知道的犯罪心理

你留心一下很多搶劫殺人、強姦殺人的案件,如果是單純搶劫和強姦,是犯不上殺人的。為什麼要殺人,有四個字概括的很好,叫做殺人滅口!為什麼要滅口,不就是怕報警嗎?

所以當危險來臨,要不要報警,要不要讓對方意識到當事人會報警,其實是一項生死抉擇!對於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來說,他的心理和正常人的心理是不同的,別指望用“報警”來震懾住對方,如果他們害怕警察,敬畏法制,就不會鋌而走險,所以當犯罪分子開始實施侵犯的時候,報警或者讓犯罪分子意識到受害者會報警只會激發犯罪分子殺人滅口的念頭!

別指望報警兩個字能讓受害者脫離危險,相反,有時候會把受害者拖入更危險的境地!

當危險來臨,小心報警帶來殺身之禍!解析你所不知道的犯罪心理

我不是反對報警,而是要告訴大家,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報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事前報警,以及脫離險境後的事後報警都是可以的,犯不上在罪犯實施侵害的過程中對抗,激化矛盾!

具體到空姐鄭州遇難事件,犯罪分子劉振華對空姐李某的侵犯實際上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們已知在路上的言語侵犯,另一部分是我們未知細節的行為侵犯(強姦、殺人的過程)。在言語侵犯的過程中,空姐可以讓對方意識到如果他再這樣無理,就要報警了,這一步是言語警告。切記不要真的當著對方面報警,因為在這樣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報警既成事實,會威脅到犯罪分子的安全感,他感覺不安了可能就會選擇殺人。

言語警告過後,一般會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方老實了,知道你不是好惹的。有些人純粹就是耍嘴皮子功夫,想在嘴上佔點便宜,心裡舒服點。這種其實是紙老虎,你警告他就能震懾住他,對方如果不繼續侵犯,受害者不去激化矛盾,就會相安無事。

當危險來臨,小心報警帶來殺身之禍!解析你所不知道的犯罪心理

另一種情況就很複雜了,也就是說語言的震懾毫無作用,對方已經進行到行為侵犯了,這個時候就要機智應對了。這個時候如果受害者察言觀色的本領比較強,一般能分辨出對方是窮兇極惡的魔鬼還是隻是一個老色鬼,如果在實施侵害的過程中,對方目露兇光,建議就不要劇烈反抗了(開始可以嘗試性反抗,為自己保留一點尊嚴,反抗後對方依然不停止,請立即 停止反抗,並改變策略,這一點下次再講)。

至於如何區分老色鬼和窮兇極惡的 魔鬼,我們留在 以後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