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快不破的中国互联网,工匠精神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唯快不破的中国互联网,工匠精神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在吴晓波最新发布的新书《激荡十年》里,回顾过去十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互联网格局,引用了周其仁教授提到的一个概念来形容——“水大鱼大”。书中的观点是,过去十年间中国的人口红利和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滋养了诸多业态和企业,这些企业如同“大鱼”,在大环境中改造着“鱼群”的竞合格局,焦急地寻找到疆域的边界。

在这个唯快不破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来都是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的天下,滴滴靠快吃掉了快的,新浪微博靠快干掉了腾讯微博,美团靠快合并了大众点评,而今日头条则凭借快成为了BAT之外不可忽视的一极……

当人口红利渐渐消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鱼群”进入比拼精耕细作的互联网下半场时,我们却发现一向低调的网易仿佛从来都是个另类。最近这10来年,电商、社交、O2O、直播每一波创新浪潮出现时,网易都似乎“完美错过”了风口,但当我们渐渐忽视网易的时候,它又会选择一个奇怪节点慢悠悠的进场,并最终都取得了令人惊讶的口碑。

对于这种「慢」,丁磊似乎从来都不担心会让网易错失风口,他曾坦言「我们活得好好的,凭的什么?——工匠精神」,可以说,信奉工匠精神,网易才敢言创新。

互联网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技术出身的丁磊一直相信产品为王,在他看来,「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下去,不要浅尝辄止。不要勉强自己去干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很愿意把它做好,一定会钻进去,会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唯快不破的中国互联网,工匠精神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现象级手游《阴阳师》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这款游戏出现之前,市场已经有大量的竞技类卡牌游戏,像《我叫MT》、《刀塔传奇》都曾取得过短暂的灿烂,网易的入场显得姗姗来迟,但最后真正能形成一种全民游戏文化的却有且只有《阴阳师》。

「找几个互相不懂行的人讲讲故事,忽悠人,动辄宣布几个亿去打造某某内容却没有任何实际投入和产出,这样做事情的方式,运气好是可以忽悠到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但你消耗的是行业的口碑,卖掉的是行业的信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市场和同行的鄙夷」,丁磊曾对浮躁的中国游戏产业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唯快不破的中国互联网,工匠精神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还原游戏背景设定,《阴阳师》研发团队多次去日本采风,深入研究场景设计。在游戏画面、剧情、场景、玩法等各个方面更是做了细节上的精雕,单是一个“式神”角色的形象设计就长达两个月。

丁磊曾表示,「只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再晚也不迟。」事实上,正是这种保守让给中国互联网世界带来了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不以速度著称,而是强调慢工出细活,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在最适当的时候进行创新。

特立独行却又令人尊敬

在谈论中国的互联网格局时,网易因为低调常被忽视,但从网易游戏,到网易新闻,再到网易云音乐等诸多产品,都因为良好的产品体验,收获优秀的用户口碑。「网易出品,必属精品」,这不但是外界对网易的褒奖,更是其长久以来在纷乱互联网江湖中的竞争优势。

这些年网易成为仅次于BAT外的最赚钱互联网公司,丁磊的财富也与日俱增,但他的信念却从来没有变过,「我始终没想过说要在富豪榜上排第几,一直以来,我在做企业的时候,希望的是开心就好,做自己想干的事情,自己的工作回报也很好。我们做的产品也很好,消费者也很开心。我就是这么一个理念。」

「创新风险太大,一不小心就能把一家公司搞死了。”丁磊说,如果非要创新,他会选择在别人的基础上搞创新,而不是“瞎创新。在丁磊看来,哪怕只有一个细节不过关,也得打回去重改。

相信网易云音乐的用户都应该对播放界面中的黑胶唱片非常熟悉,但四年来,网易云音乐上那张缓缓旋转的黑胶唱片一直惊艳着无数用户。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俘获人心的设计正是来自于网易CEO丁磊。

唯快不破的中国互联网,工匠精神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网易云音乐的界面用的是黑胶唱片,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上的感觉,你们注意到黑胶唱片旋转的速度吗?有人做的效果转得非常快,结果用户就觉得心脏扑通扑通乱跳不爽,但是我这个转速调得人看了比较爽,就按照这个速度转,转的时候下面有一个小菜单出来,里面有一个相似的歌曲,你就可以知道听这首歌曲的人还在听什么样的音乐。」

在丁磊看来,黑胶唱片的转速即要看着不晕,也要不让人昏昏欲睡,但想要实现这种刚刚好谈何容易。为了实现丁磊的这个设想,网易云音乐的研发团队特意搬来了一台黑胶唱片机观察转速,调整了二十几个版本,对每一个像素点和转速点都精心调试,直到丁磊满意为止。

事实上,几乎每一个网易产品,在研发过程都经过了这样的反复打磨。这几年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网易味央、网易有道厚积薄发出来的成绩,也让人不断感受到网易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已经自上而下地体现在整个网易公司的各个项目团队中。

企业如何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媒体人程苓峰曾这样评价丁磊。「如果说谁是中国互联网上最保守、最有耐性、最可能活上一千年、等着先烈们都死光了才去收拾战场的,那一定是丁磊。」

丁磊相信产品为王,“能把一个产品做好就很了不起了。”他信奉基业长青,通过不断“自我改进,使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去击败竞争对手。他还认为做企业,一定要有核心价值观和超越赚钱的使命感,不因为别人短期内的看法而动摇。这些理念,让丁磊在各种各样的风口和诱惑中学会按兵不动。

唯快不破的中国互联网,工匠精神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虽然在目前的产品布局来看,网易确实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当别人都争着当互联网风口的猪时,三石哥真的养起了猪。作为一个“外行人”,丁磊用了九年时间的坚持,将“养好猪”从一个想法变成了一种现实,也真正证明了一个有决心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企业,是真的可以成为跨界巨匠的。

丁磊自己常说,「做企业的真正使命是通过你的创新和服务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挣钱只是顺便的事情」,拥有品味其实对于企业最终走向什么方向是影响巨大的,而品味的背后则是「工匠精神」。这些年互联网领域的风口很多,网易很多时候不会是最早在追风口的公司,但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一定就会是这个领域真正能够稳住根脚的后来者。

在大众印象里,丁磊很“慢”。他从不追风口,很少高谈阔论“新理念”,而网易也很少提「战略」、「布局」这种词汇,但网易这些年的布局却仍然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大致的发展轨迹——做创新和匠心的产品,做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而网易也用这种多年的经验成功摸索出了一条商业化、用户规模发展、产品品质精品三驾马车并驱却不冲突的路线。

做到「工匠精神」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都在贯彻这种精神,而这背后则是丁磊想做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很多时候,也许网易会给人感觉很慢,但恰是这种态度,让诞生已超过20年网易,正朝着基业长青持续迈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