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內勁”與搏擊的反應

我在寫有關傳統武術的文章時都強調“內勁”技術,按現代體育理論分析它屬於一種運動條件反射,但我一直未對其產生的肌肉力量進行分類,在本文中我就來探討一下“內勁”在現代體育理論中的力量分類。

運動生理學認為,人體大多數位移運動不是通過單純的向心收縮牽拉骨槓桿而產生的,而是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相交迭,形成一種“離心拉長—向心收縮”的運動。即在向心收縮前產生離心收縮,使肌肉中的彈性成分被牽拉伸長以貯存彈性勢能;其後肌肉作向心收縮時,以彈性反作用力的形式將能量發揮出來,促使肌肉產生更大的力量和更大的收縮速度。(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專家根據該收縮過程中肌肉首先作“反拉長工作”並受到運動神經反射性調節的特點,稱之為“反應收縮”。肌肉這種在由離心式拉長轉變到向心收縮時,利用彈性能在肌肉中的儲存與再釋放,以及神經反射性調節所爆發出來的力量稱為“反應力量”(Reactiveforce),它是一種獨立的力量素質。

武術的“內勁”與搏擊的反應

多年來,許多專家從運動訓練實踐出發,將力量素質分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大類,這是傳統的肌肉力量分類。1964年,反應力量的問題被提出來以後,體育界開始重視和研究這種力量。1972年,蘇聯的維爾霍山斯基在其《專項力量訓練的基礎》一書中首次提出反應力量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力量素質。在此之後許多學者諸如科米、比勒、惠京、施密特·布萊希爾、高豪夫、福瑞克等人,對該力量進行了深入研究,從實踐與理論兩個方面認同和支持了維爾霍山斯基的觀點。(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至此,歐美,包括蘇聯等國家的專家認定反應力量是一種與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相等同的、相對獨立的力量素質。這種力量主要體現在速度力量性項目中對運動成績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動作環節,如體操、田徑以及球類項目中的起跳動作,因而近年來對反應力量的研究在體育發達的歐美國家受到廣泛和高度的重視,人們試圖通過對這一類關鍵力量素質的研究使整個速度力量性項目的運動水平得到突破性提高。

但在我國體育界,長久以來“反應力量”並未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力量素質來看待,對其缺乏研究和認識。許多教練員對該力量素質在多種運動項目中所起的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缺乏認識,在訓練中忽視對“反應力量”的專門訓練,以至影響到整個運動水平的提高。但近年來,國內體育理論界已開始重視這種力量類型,有的體育教材已開始將“反應力量”作為一種力量素質劃分出來,國內稱此類訓練為“超等長訓練”。

武術的“內勁”與搏擊的反應

在這個體育理論非常發達的時代,現代搏擊運動是一個非常科學的運動。傳統武術也應該適應時代,取其精華,探索其與現代搏擊和擂臺的結合。我認為內勁作為中華武術中最獨特的技術,可以用於搏擊運動員提升爆發力的訓練,而且在實踐中已應用於業餘拳手的訓練和比賽。(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反應力量”是現代搏擊力量訓練尚未開發的領域,站樁訓練“反應力量”可以在搏擊力量訓練中開發出一個新的領域,甚至引起力量訓練突破性的進步。中國武術和中國搏擊應當重視這種傳統武術站樁的訓練,將“內勁”融入現代搏擊,這是中國武術對現代搏擊的一大貢獻,它能提升搏擊運動的關注度和影響力而促進搏擊運動的良好發展。同時,這也是弘揚國粹,是對傳統武術最好的繼承。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武術的“內勁”與搏擊的反應

武術的“內勁”與搏擊的反應

武術的“內勁”與搏擊的反應

武術的“內勁”與搏擊的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