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臥龍 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錦繡臥龍 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臥龍的熊貓@網絡

10年前,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

大地震顫,彷彿發生了一場致命的心悸。頃刻間,大地傾覆,山川變色,人在這場災難裡被輕易的碾碎,被分離,被割裂。

10年,當那些輾轉難眠的日子逐漸遠去,當新的家園在廢墟中重建,當山川大地逐漸修復出往日的明朗。現在的阿壩還好嗎?

在“5.12”地震十週年之際,《西部旅遊》雜誌社深入阿壩州,以行者的姿態,探訪十年之後的阿壩,以旅遊的視角,對這片秀麗的土地,予以凝視。

錦繡臥龍

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早已成為了我們走向世界的名片。而在四川阿壩州的臥龍就生活著這些可愛的“萌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臥龍孕育了適合熊貓生長的環境。然而在“熊貓之鄉”這個稱號的背後,大自然的饋贈也讓這裡擁有了風采各異的奇特景觀。從高山峽谷到原始森林,臥龍的每一處風景都在向世人展示它的獨特魅力。

錦繡臥龍 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趴在樹上睡覺的熊貓

1

“國寶”熊貓 獨一無二的世界萌物

作為世界的“活化石”和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800多年。如今,大熊貓主要棲息在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等地的山區。而此次,我們就前往了四川臥龍,一睹了“國寶”的萌像。

錦繡臥龍 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中華大熊貓苑總建築面積約19844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外最大的人工飼養大熊貓種群基地。作為大熊貓的原生棲息地,臥龍的氣候和環境都十分適合大熊貓生存,因此,大熊貓苑內的熊貓活動場地都為未作其他的處理,而遊客可以在圍牆外近距離的觀賞大熊貓。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熊貓的話,我一定會選用“萌”這個字。在我們沿小路遊覽的過程中,大熊貓們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現它們的憨態可掬,打滾、撓癢、進食……它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帶有天生的笨重感。然而,工作人員提醒我們,大熊貓仍然屬於野獸,不能被它的表象所欺騙。大熊貓一般是在秋季生產,而小熊貓前六個月需要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六個月到兩歲左右就會進入苑內的“幼兒園”。因此,如果想要看熊貓寶寶和媽媽一起生活的話,就需要冬天的時候前來觀賞。

錦繡臥龍 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撓癢的熊貓@臥龍耿達大熊貓苑

在大熊貓苑內有許多“海龜”大熊貓。其中一隻明星熊貓,名叫寶寶,它出生於美國,是另一隻明星熊貓泰山的妹妹。因為長期生活在國外,寶寶除了聽不懂中文以外,對中國的窩窩頭等食物也存在抗拒,只吃國外的餅乾。另外還有一隻從泰國回來的大熊貓,名叫林冰,它產下的兩隻大熊貓被海底撈認養,分別取名“海海”和“撈撈”。林冰的泰國粉絲聽說它生了寶寶,特意從泰國郵寄了一些供小熊貓玩耍的玩具,可見熊貓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熊貓是可以被認養的,但只能是終身認養。

錦繡臥龍 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