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回后,唯此一句道出《石头记》真言!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那块顽石幻化的宝玉除了第一次的变形,总共被提到十余次,均是出现在贾府的现实生活中。总的看大致三种情形——


情形一:引黛玉伤情抑郁,令宝玉憎恨嫌弃

宝黛初会,宝玉问起黛玉有玉没有,听得黛玉说没有,便“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惹得晚间黛玉为此淌眼抹泪,开启还泪人生;

第二十八回,元春端午赏赐节礼,有意将宝玉宝钗一样待遇,引来黛玉猜忌,宝玉听她说什么金哪玉的就急了发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生!”并表白:“我心里的事……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

八十回后,唯此一句道出《石头记》真言!

二十九回,宝黛为了金玉之事吵翻了,宝玉摘下玉来狠摔狠砸,黛玉大哭大吐,不可开交……

情形二:为宝钗袭人等敬重青睐,呵护有加

第八回,书中第一次写宝玉宝钗二人共处,宝钗要看看宝玉的玉,接到手后翻来覆去地细看,“口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然后看似无意间引发侍女莺儿透露出自己戴的金项圈,宝玉看后说“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一对儿”。此是金玉良缘说法的起源;

八十回后,唯此一句道出《石头记》真言!

此回后文宝玉从薛姨妈处吃完酒醉了回来,袭人服侍他睡下,将那玉摘下“用绢子包好,塞在褥子底下,恐怕次日带时冰了他的脖子”,袭人是贾母指定派来服侍宝玉的第一人,看玉护玉是其神圣职责,比自己性命还要紧的;

十九回宝玉一时兴起去袭人家玩,花袭人当着众姐妹的面将宝玉的玉摘下炫耀,“你们见识见识……什么稀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着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三十五回,宝玉要莺儿随便打个什么络子,宝钗走来说:“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又精心设计了玉络子的配色、手工。宝钗一心要笼络住宝玉,难怪这回后文她亲哥哥薛蟠挖苦她,“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妈和我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让她难堪不已,哭了一整夜……

情形三:为贾母、贾政、王夫人等贾府当家人极其看重,奉若宝玉的“命根子”、贾家的镇宅之宝

贾母、王夫人口口声声把通灵宝玉唤作宝玉的“命根子”,这就不必多说了。宝玉中了邪之后,王夫人听了和尚道士的话,将宝玉移至自己房中,将那玉悬挂床头,助宝玉躲过一劫;可卿出殡时贾政宝玉路谒北静王,以北静王之尊,亦提出要见那宝贝一见,“一面极口称奇,一面理顺彩绦,亲自与宝玉戴上。”北静王与贾母等,均属于现实生活中权威门第的象征,是现实秩序的体现。

可见通灵宝玉每次出现,或伤宝黛之情,或助钗袭之梦,或彰贾家之希冀。通灵宝玉,是挡在宝黛之间的一个业障,是促成二宝婚姻的一个借口,是寄托贾家永保无虞千秋大梦的镇宅之宝。

八十回后,唯此一句道出《石头记》真言!

说到底,曹雪芹通过顽石化玉的框架写了一个大家族的盛衰故事,但他要说的却是宝玉非玉,只是顽石一块。世人眼中的宝玉,那个聪明俊秀、神采飞扬的公子哥儿,并非一块可以担当国运、承继家道的真宝玉,他的理想、情趣、爱好都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只是一块不通事物、不屑人情的顽石。他的宝玉于他自己,就是一块不堪负重的赘石,他的一生,就是在重望之下其实难负的矛盾痛苦的一生。


八十回后有一句话或得雪芹真意:宝玉叹道,“你们这些人,原来重玉不重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