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劉飛的幸福生活

鎮平網

五月,正是收穫的季節,天空蔚藍,白雲點綴,不老劉村村民劉飛經常坐在自家的院門口,抽著與他年齡不符的長旱菸袋,心情也就像這天氣一樣快樂著。兩頭溫順的黃牛臥在他的身邊,眯著眼有條不紊的倒沫,與主人一起享受陽光的沐浴。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劉飛的幸福生活

“來來來,飛娃,咱倆算算賬,看你今年又掙多少錢,可別騙你金叔。”“不算不算,我腦子笨,記不住。”劉飛一邊用那隻正常的手擺動以示拒絕,一邊眨著眼睛,偷偷查看四周人的表情。這一幕已成了幫扶人老金和劉飛每次見面的一個固定套路,每個月都要在劉飛家門前上演幾次,逗得旁觀的人哈哈大笑。

年近30的劉飛其貌不揚,身材矮小,左手完全喪失功能,左腿走路顛簸。院內牛糞滿地,臭氣沖天,屋內連落腳之處都沒有。這是2016年劉飛給到村任第一書記徐輝的第一印象:殘疾、懶惰、目訥、自卑。詳細瞭解後,才知這娃生來命苦,幼年時因小兒麻痺被嫌棄,由爺奶養大成人。爺奶相繼去世,成了一名真正的“孤兒”。考慮長遠的爺爺生前把養牛的手藝傳授給他,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長混口飯吃。無奈手頭沒錢,只能購買小牛犢育肥,收入低且見效慢。身體殘疾,行動不便,在村民的有色眼鏡下討生活,嚐盡疾苦!

“這娃會養牛,脫貧就有門路”,工作隊一碰頭,先做思想工作:“飛娃,你怕吃苦不怕”,“不怕,只要能掙錢”,“給你弄頭牛,可得養好了”,“中中中,可中”。“只要本人有意願,只要政策允許,儘量讓劉飛早日脫貧,把他樹為全村脫貧的模範”。目標確定,幫扶舉措接踵而來:工作隊協調村支書借給劉飛8000元,協調到戶增收資金5000元,一頭成年黃牛拉進了劉飛家;本人有擴大養牛規模的願望,立即再次協調到戶增收資金,保證有兩頭牛處於育肥階段,每年可增收5000元;村內有綠化、保潔等公益性崗位,立馬幫他申請,每年可增收不低於8000元;藉助想念集團金融扶貧政策,每年分紅3000元;村內光伏發電項目每年至少增收3000元;身體有殘疾,第一時間向縣殘聯審請辦理殘疾症,每月可多享受補貼60元;六改一增缺少生活用品,電視、電扇等立馬配備齊全;……有了致富動力的劉飛確實讓人刮目相看,僅靠一隻正常的手到地裡拉花生秧,粉碎飼料,出牛糞,幹勁十足!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劉飛的幸福生活

2017年底一算賬,僅黃牛育肥就增收3000餘元,加上公益性崗位、光伏、低保等各類補貼,劉飛年收入遠超脫貧標準,”劉飛,今年讓你脫貧,你同意嗎”?“同意,同意”。興奮的劉飛忍住激動的心情,一個勁點頭。

一石激起千尺浪,看到一個殘疾人一年收入這麼高,前期磨破嘴皮也不願意搞到戶增收的貧困戶,在劉飛的帶動下居然有8家也搞起養殖種植等項目,劉飛也被樹為鎮裡脫貧攻堅自強模範戶。

“飛娃,叔已經給你算了,2018年你最少能收入20000元,叔再給你物色個媳婦,中不?”,“中,叔你可得說話算數,結婚你得給我行個大情”。看來這又成了幫扶人老金一件幸福的煩惱事。(財政局駐鄉林鎮不老劉村工作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