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户刘飞的幸福生活

镇平网

五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天空蔚蓝,白云点缀,不老刘村村民刘飞经常坐在自家的院门口,抽着与他年龄不符的长旱烟袋,心情也就像这天气一样快乐着。两头温顺的黄牛卧在他的身边,眯着眼有条不紊的倒沫,与主人一起享受阳光的沐浴。

「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户刘飞的幸福生活

“来来来,飞娃,咱俩算算账,看你今年又挣多少钱,可别骗你金叔。”“不算不算,我脑子笨,记不住。”刘飞一边用那只正常的手摆动以示拒绝,一边眨着眼睛,偷偷查看四周人的表情。这一幕已成了帮扶人老金和刘飞每次见面的一个固定套路,每个月都要在刘飞家门前上演几次,逗得旁观的人哈哈大笑。

年近30的刘飞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左手完全丧失功能,左腿走路颠簸。院内牛粪满地,臭气冲天,屋内连落脚之处都没有。这是2016年刘飞给到村任第一书记徐辉的第一印象:残疾、懒惰、目讷、自卑。详细了解后,才知这娃生来命苦,幼年时因小儿麻痹被嫌弃,由爷奶养大成人。爷奶相继去世,成了一名真正的“孤儿”。考虑长远的爷爷生前把养牛的手艺传授给他,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长混口饭吃。无奈手头没钱,只能购买小牛犊育肥,收入低且见效慢。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在村民的有色眼镜下讨生活,尝尽疾苦!

“这娃会养牛,脱贫就有门路”,工作队一碰头,先做思想工作:“飞娃,你怕吃苦不怕”,“不怕,只要能挣钱”,“给你弄头牛,可得养好了”,“中中中,可中”。“只要本人有意愿,只要政策允许,尽量让刘飞早日脱贫,把他树为全村脱贫的模范”。目标确定,帮扶举措接踵而来:工作队协调村支书借给刘飞8000元,协调到户增收资金5000元,一头成年黄牛拉进了刘飞家;本人有扩大养牛规模的愿望,立即再次协调到户增收资金,保证有两头牛处于育肥阶段,每年可增收5000元;村内有绿化、保洁等公益性岗位,立马帮他申请,每年可增收不低于8000元;借助想念集团金融扶贫政策,每年分红3000元;村内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至少增收3000元;身体有残疾,第一时间向县残联审请办理残疾症,每月可多享受补贴60元;六改一增缺少生活用品,电视、电扇等立马配备齐全;……有了致富动力的刘飞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仅靠一只正常的手到地里拉花生秧,粉碎饲料,出牛粪,干劲十足!

「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户刘飞的幸福生活

2017年底一算账,仅黄牛育肥就增收3000余元,加上公益性岗位、光伏、低保等各类补贴,刘飞年收入远超脱贫标准,”刘飞,今年让你脱贫,你同意吗”?“同意,同意”。兴奋的刘飞忍住激动的心情,一个劲点头。

一石激起千尺浪,看到一个残疾人一年收入这么高,前期磨破嘴皮也不愿意搞到户增收的贫困户,在刘飞的带动下居然有8家也搞起养殖种植等项目,刘飞也被树为镇里脱贫攻坚自强模范户。

“飞娃,叔已经给你算了,2018年你最少能收入20000元,叔再给你物色个媳妇,中不?”,“中,叔你可得说话算数,结婚你得给我行个大情”。看来这又成了帮扶人老金一件幸福的烦恼事。(财政局驻乡林镇不老刘村工作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