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史上有哪些战例是值得骄傲的?

50后男人

我军自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夺取政权第一枪,标志建军以来,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时期革命建设五个时期。除去最后一个,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战争时期。后期还有对越自卫反击战,与苏联的军事对质,中印边境战争等等。建军91年,可以说大小战事无数,当然经典战例很多,也值得我们引以为傲。



这里单单以抗美援朝为例。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抛开为何要打抗美援朝一役,当然原因很多。包括国际国内,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等等诸多因素,客观上对我战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真正的打掉了不可一世的老美嚣张气焰,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日后长达几十年的发展和平。美国著名指挥官麦克阿瑟就讲: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书上签字。

简单来谈一个众所周知的案例。:上甘岭战役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 上甘岭战役、是我志愿军在金化东北上甘岭附近的突出部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约三点七平方公里)为主的阵地上,依托坑道工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进攻的一次成功的坚守防御战役。此役,敌先后投入美第7师,伪第2师、第9师及美空降第187团等部共六万余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我参战兵力为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及第34师第102团和炮兵、高射炮兵等共四万二千余人。战斗自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历时四十三天。我军经过反复激烈的争夺作战,阵地多次失而复得,终于粉碎了敌之进攻。取得了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击毁击伤敌机三百架,击毁敌大口径火炮六十一门、坦克十四辆的重大胜利。 还有我们要知道,那时敌我双方装备反差极大。美军上有飞机,地面大炮,全员弹药充足。而我军仍然小米步枪,连简单的吃都成问题。美军嘲笑我军为礼拜攻势,就是说我们补给一次最多能供应一周时间的作战。而就是这样,我们依然让美军吃尽苦头。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高地战」,是韩国站在其视角拍摄的,其中一个镜头反应出对志愿军的恐惧。可想当时我们给其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


娱乐政法委

国内战争时期的就不说了,虽然国内战争时期堪称不可思议的战例很多,但现在大过年的,内战话题总有点那个啥来着,就聊聊对外作战中两个比较骄傲也比较有意思的战例。

抗美援朝战争-高阳佛弥地之战

朝鲜战争完全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场战争中有太多太多根本无法用任何军事常理能够解释的军事奇迹,在面对装备落后于对手两代以上的差距下,志愿军就是依靠一个个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真实战例创造出奇迹。

比如38军,徒步在崇山峻岭中强行军,14个小时攻击前进72.5公里(注意是攻击前进,不是纯行军,先后遭遇多股敌军部队,都将其击溃),穿插抢占三所里,抢在撤退的美军之前占领阻击阵地,在无预设阵地、兵力、火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坚守到天黑,没让撤退的美军再前进一步。再比如上甘玲战役,坑道作战26天,美军190万发炮弹始终砸不下的小山岭等等。

这里选择的高阳佛弥地伏击战,有几个特殊情况,第一,他是人类军事史上唯一的轻步兵营歼灭重坦克营的战例。第二,参战的志愿军第50军并非主力部队,其前身是国军云南滇军第60军这支杂牌军起义后改编的。50军军长曾泽生,云南人

195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公式凌厉,势如破竹,一夜之间突破“联合国军”ABCDE五道防线,突进纵深达15-20公里。“联合国军”不得不实施总撤退,为迟滞志愿军公式,英军第29旅被留在议政府地区担任殿后任务。

1月1日,志愿军39军116师347团以强行军状态突击到议政府地区,但误将“一个联队”的情报听成“一个连队”,就向英军的第57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发动进攻,经过一轮抢攻,歼灭英军一个连的兵力,俘虏了300多英军士兵(注意不要把志愿军的编制规模和英军划上等号),但很快发现不对劲。等到天亮之后,回过神的英军在空军支援下,以优势兵力和火力向347团发动进攻,347团以顽强的意志坚守阵地,其中7连在战斗仅剩7人,全部干部均已牺牲,面对汹涌而来的英军,吹响冲锋号,却将英军吓坏,转身就跑。终于等到支援部队的赶到,并将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中的陆军双徽营--格罗斯特营成建制歼灭。

格罗斯特营的覆灭吓坏了29旅旅长布罗迪,在发现周围美军都在逃之夭夭之后,也赶快组织部队撤退,但是其退路过程中,部队被穿插过来的志愿军第50军给拦腰截断。1月2日深夜,志愿军第50军149师446团1营,利用夜色掩护,突然出击,短时间内占领高阳两侧高地,将29旅殿后的第57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1营部分和皇家重坦克营与英29旅主力部队分割开来。

英军的这个重坦克营,实际上是由第8直属皇家爱尔兰骠骑兵团直属中队一部分和第7皇家坦克团C中队构成,其中第8骑兵团直属中队装备其最新式的“百夫长”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重型坦克之一。

百夫长坦克是英军应对虎王而研发的重型坦克

1月3日,被围英军试图打开难逃通道,向高阳的446团1营阵地发动攻击,1营官兵非常顽强的坚守,先后打退英军7次进攻,而且打的还非常机智,由于夜间突击战中缴获了英军的“对空联络布板”,战士们捡起英军掉落的钢盔,指挥敌机向英军阵地投弹。历经15个小时的鏖战,英军在阵地前动弹不得,陷入重围的英军就开始向南突围。

而此时446团2营赶到战场,由于是急行军,每个班只有一个炸药包和一根爆破筒,外加每个士兵手上的4枚手榴弹可以作为反坦克武器。但就这样,在仙游里以南的佛弥地谷地就让英国的重坦克营遭遇到悲惨命运。

19时30分,皇家重型坦克营的31辆坦克以及装甲车、卡车、炮车闯进伏击圈。在近两平方公里的战线上,446团2营发起猛攻,爆破队员组自为战、人自为战,运用炸药包、手雷、爆破筒,机智灵活地靠近英军坦克猛打、猛炸,甚至翻上英军坦克,掀开盖子“瓮中投弹。机枪班副班长李光禄机智勇敢地将两个爆破筒塞到一辆英军坦克的履带中间,随着两声巨响,英军坦克“趴了窝。副排长陈春贵从侧面抓住一辆英军坦克履带上的铁栏杆,敏捷地跳上坦克的护板。从坦克顶盖缝隙射出的微光中看到了几个惊慌失措的英军,他果断地拉开顶盖,将两颗手榴弹塞了进去,坦克被炸得跳了起来,转眼间变成了英军坦克兵的活“棺材”。战士彭德玉借着敌机照明弹的亮光,手握爆破筒向运动中英军坦克冲去,不幸被敌人发现,坦克机枪击中了他。彭德玉拼死一搏,他用尽平生力气,追上了坦克,把爆破筒塞进了坦克履带,一团火焰在他眼前闪过后,英军坦克被炸毁了。战士李为经发现一辆滚滚而来的坦克护板上有几个英军土兵,他奋力将手榴弹投了过去,护板上英军报销后,他又飞身跃上坦克。这时,炮塔中伸出一支喷着火舌的卡宾枪,李为经用力拖住了枪身,敌人突然松手,坦克又猛然加油,差点把他甩下坦克。“狗日的还挺狡猾”,李为经边骂边把手雷塞进炮塔,英军坦克没跑出100米,就被炸毁了。


此役志愿军共炸毁敌坦克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2门,毙伤敌军200余人,俘少校以下官兵227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博物馆--俄罗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中有三辆英制百夫长坦克,其中百夫长MK III型坦克就是缴获自这场战斗。


2营营长杨树云回忆说:“坦克刚开过来的时候,每辆上面都坐着几个英国兵,天黑,我们没注意到,爆破组翼上去,就被坦克上的步兵打掉了。吸取教训后,我们先组织机枪、冲锋枪、步枪的火力,把坦克上的步兵赶下来,然后,再把爆破组派上去炸坦克。开始用爆破筒或炸药包,往坦克履带里塞。别处不行,不是弹回来,就是滚下去,搞不好,还要把自己人炸着。往履带里塞也不容易,运动着的坦克颠簸大,又是黑天,看不准位置,掉下来的时候多,爆破成功的少,没多久,爆破筒和炸药包就用光了。这时,再把四五枚手榴弹捆一起作为集束手榴弹用。3连9班班长王长贵是长春起义的云南籍老兵,他见坦克炮塔上的盖子打开了,就干脆爬上去,准备把手榴弹塞进去。没地方,坦克车内射出一梭子子弹,王长贵身中3发,掉下车来。王长贵牺牲后,反坦克手们继续爬坦克。有的被敌人发现,炮塔一转,甩了下来,坦克再急转掉头,用履带把甩下来的战士碾死。即便如此,爬坦克的志愿军战士还是接连不断,“揭盖盖”的喊声依然在谷地夜空回荡着。到最后,敌人所有的坦克都不敢打开顶盖了”


多龙桥战斗--印军非但不投降 还敢向我还击

第一,应该重视印度人的顽强个性。印度人尽管在国防领域出现了一些失误,但其顽强执拗、不甘失败、屡败屡战的个性却不容忽视。当年中印战争期间,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1营防御占优势的中国一个步兵班(后加强了一个炊事班),在猛攻下濒临崩溃却仍不肯成建制投降,最终还是由中国士兵截断退路才当上俘虏。

其原型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中记载的多龙桥之战。

多龙桥位于邦迪拉东南约30公里处,是邦迪拉向南经鹰窠山口通往米莎马里、向东南经贾明通往查道两条公路的交叉点。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欠第四连),原在邦迪拉东山担任防御,当第三十三团18日18时攻上邦迪拉主峰后,该部即于当夜丢弃阵地。沿山间小道翻山越岭向南撤逃。经两天多的行军,其先头于11月21日10时逃至多龙桥附近。  

11月20日,第三十一团第二营奉命在多龙桥、卡其皮地区,担任对贾明方向的防御任务,以保障团左侧后的安全。营指挥所率第四连第三班(5人)、82迫击炮1个排(15人,炮3门)、重机枪1个班(7人),位于多龙桥东南约700米处,其余分队均配置在营部以东3公里的卡其皮地区。21日9时40分,随营行动的团作训参谋康德心,带1名通信员,到多龙桥附近勘察地形,途中发现印军先头部队正在过桥,主力还在桥北山沟继续南进。康参谋即令通信员原地监视,自己跑步返营报告。第二营决心围歼该敌。为不失战机,一面调动第六连,一面令防化连指导员王文保,第四连副连长史洪信,炮排班长冯长喜等3人,带冲锋枪1支,半自动步枪2支,取捷径直插桥南堵印军南逃;以第四连第三班5人,沿北面山腰迅速迂回至印军主力侧后,抢占有利地形,断敌退路;抽炮排4人沿公路右侧由东向西侧击印军;迫击炮排、重机枪班在营指挥所附近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迟滞印军前进,支援各班(组)战斗。  

王文保等3人受命后,迅速抢占了桥南有利地形,10时12分打响,拦头截断了已过桥的印军。  

枪声就是命令。第三十三团第二营押运物资的机炮连副班长李开生等3人,于10时15分在桥北西侧公路上与印军打响。与此同时第三十一团第二营炮排4人,亦在桥北东侧与印军接触,形成夹击态势。  

印军见夺桥逃跑无望,即向李开生等进行猛扑,李开生等沉着应战,当即毙印军10余人。此时第三十三团第三营炊事班长夏明武等4人,也赶到并加入战斗。李开生将7人分编成3个战斗小组,不顾敌众我寡,冒着印军火力冲向桥头。配合王文保等3人,迅速全歼了已过桥的印军34人(毙16、俘18),控制了该桥。  

印军主力见桥南印军被歼灭,便掉头向北逃跑。这时第四连第三班已从山腰将印军拦腰截断,把百余名印军从山上压下来,其余印军见势不妙,便回头向北面山林逃窜。此时,随营行动的政治处保卫股长贾福宽,将前一天俘虏的印军两名少尉军官带来喊话招降。印军营长见突围无望便首先来降,继而又令其派人以其名义进行招降,使被围的印军陆续放下了武器。

此战斗,共歼灭印军241人(毙少校以下35人,俘88人,中校营长以下118人投降),缴获枪210余支(挺)、火箭筒2具、各种子弹1.4万余发、手榴弹84枚、步谈机3部,第二营等参战人员仅伤3名。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第三十一团第二营等部指挥员敢于以少胜多,决心果断,及时抓住战机,采取拦头、截尾、侧击的战术,并利用印俘战场喊话招降,创造了以少(36人)胜多(241人)的又一成功战例。


五岳掩赤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敢打硬仗,善于创新的军队,解放军军史上有许多第一次,其中一些第一次还是世界第一呢。下面就举几个解放军骄傲的战例,经飨读者。

一、 战争史上第一次用地空击落飞机。

1959年10月7日,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第2营,用苏制萨姆地空导弹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D高空侦察机一架。RB-57D为高亚音速、 双发喷气式单翼高空侦察机,英国研制。该机实用升限超过20000米,这一高度超过了当时人民解放军空军性能最好的米格-19歼击机的最大升限。所以当RB-57D进入大陆内地侦察时, 如入无人之境,解放军一度对它无可奈何。

1959年10月,刚刚组建不久的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第2营在浙江沿海一带设伏,准备伏击RB-57D。10月7日早上,一架国民党的RB-57D侦察机从浙江温岭一带窜入内地,被我地空导弹部队候个正着。12时04分,三发导弹发射,一举击落了RB-57D。这是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次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战例,还是第一次用导弹击落喷气式飞机的战例。用导弹打下飞机,解放军开了世界先河,还是一个双料第一呢。

(飞行中的RB-57D)

二、击落美国高空高速侦察机U-2数量世界第一。

U-2是当时世界上飞得最高、最快、最先进的高空喷气式侦察机(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数据是第一的)。1962年9月9,一架U-2从台湾挑园机场起飞窜入内地,在南昌被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第2营击落(2营果然是天下第一营啊)。此后,在1965年与1967年又先后有4架U-2被我地空导弹部队击落,解放军成为击落美国U-2最多的军队。

(被我解放军空地导弹部队击落的架U-2)

三、世界第一个使用喷气式战斗机空战的空军。

1950年11月8日,朝鲜战场上,美国远东空军和远东海军所属舰载航空兵部队倾巢出动,在战斗机掩护下, 90架B-29战略轰炸机,开始对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和鸭绿江至清川江之间地区的各类目标进行毁灭性轰炸。刚成军不久的解放军空军命令在东北上空待机的12架米格-15战斗机,对越过我国界的美F—80飞机进行截击。于是,世界上第一次喷气式战斗机空战战例产生。

美国军军史说,美军驾驶员拉塞尔•布朗中尉驾驶美制F-80战机击落了一架大概由中国人驾驶的俄制米格-15战机,一架美国战机也被米格-15战机击落。韩国战史也说,韩军飞行员驾驶一架美F-80战斗机击落了一架敌军喷气式飞机(呵呵,韩国人果然是宇宙第一)。美军与韩军的军史都认为,此次参加空战的米格-15飞行员大多数是苏联人。但是,美军驾驶员拉塞尔•布朗中尉却认为他击落的那架米格-15是中国人驾驶的, 解放军也从不否认这场空战中有中国人参加。所以说,解放军空军也是世界喷气式战斗机空战俱乐部的第一批成员。

1951年 1月29日,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8大队长李汉在朝鲜安州上空击落一架F-84,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明确击落敌机的记录。

(美制F84战斗机)

四、世界上最早使用空空格斗导弹的国家。

1958年9月24日爆发的台海规模最大的空战(即九二四温州湾空战),解放军一架米格-17在击落2架国民党F-86之后,猝不及防,被一枚响尾蛇导弹击落,飞行员牺牲。这是世界空战史上首次运用空对空导弹格斗的战例。

以色列人在总结这场空战时认为,解放军飞行员面对敌方导弹,采取紧急的高机动动作闪避导弹,是第一个做出这种闪避动作的空军。随后,1965年4月9日在海南岛上空,中国空军与美空军对垒。美军一架F-4B战斗机,向我战机发射了2枚麻雀-3空对空导弹,我军飞行员见状再次采取紧急规避动作,未被击中。中国空军曾用落后的歼—5、歼-6击落美军先进的F-4、F-104、A-4战机多架,以色列人认为简直不可思议,专门来中国求见我王牌飞行员王海取经。

(歼7)

五、解放军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在战场上实施电子对抗战的军队。

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在与美国的U-2、RB-57D侦察机对抗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电子对抗意识,比如发明了晚开机、断高压、摇摆天线等电子战战术,这些战术在抗美援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使我援越导弹部队、高炮部队与美军战机对战中一点不落下风,击落了不少美军战机。

当然,解放军创造的第一还不止这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发掘,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解放军第一!


50后男人

这还用选嘛,对印自卫反击战,痛打A3。

从1959年到1961年期间,印度利用美苏均与我国交恶的国际形势,军事自信心爆棚,不断骚扰和蚕噬我国西部领土,挑衅和枪杀我军边防战士,两军哨所最接近的只有几米远。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军驻西藏和新疆的边防部队在第十八军张国华中将的统一指挥下,于1962年10月20日开始,对侵占我国领土的印度军队开始反击作战。

在寒冷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战斗意志和军事素质正当年的解放军干部战士,克服高原反应和运输困难,利用得心应手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法,通过两翼包抄、侧后迂、分割包围和各个击破的战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全歼印军三个旅,重创三个旅以及其它四个旅之一部,毙伤印军旅长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生俘印军第7旅长达尔维准将以下约4000人,印军全线崩溃。



1962年11月28日,我军单方面宣布停火,停止追击,要不然后面打到哪真不好说。

由于西藏高原特殊的地理形势和恶劣的气候,双方空军都没有出战,完全的陆军精英对抗,第二野战军出身的我军参战部队取得完胜。

为了体现我国爱好和平的诚意,促使印度回到和平解决边境争议的谈判桌上来,高层指示参战部队将所有被俘的印军官兵及全部缴获武器返还。

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两年后病死,哀叹输掉了“天堂门口的战争”。


度度狼gg

东瓜保卫战!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战争不太熟悉!因为这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创下的战争奇迹!

戴安澜为此甘立军令: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固守东瓜。

戴安澜在战前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4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完全是以步兵对抗日军的立体进攻,掩护了英军的安全撤退,并歼敌5000余人。

之后在缅甸战场中,200师在戴安澜的带领下,逢战必胜,完全打出了中国男儿的热血!在一次战斗中,眼看形势危急

他在致夫人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句句道出了中国男儿的柔情铁骨!

这样的英雄不应该被遗忘,不应该被磨灭!


历史吐槽

这个太多了,内战就不说了就说抗战和自卫反击战也有很多战例。抗战时期有著名的平型关大捷、七亘村连环伏击战、百团大战等等,抗美援朝战争有长津湖血战、上甘岭战役、奇袭白虎团等等,最令人血脉偾张的要属62年打阿三了,赢的干净利落!还有西沙海战,最近的要属对越自卫反击战,其中又以两山轮战最为出彩,特别是7.12松毛岭大战值得骄傲。


枫叶林

首先最精典属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最壮烈的西沙海战,最名成天下之战是平型关伏击战,最不可思议的是阳明堡大捷,最想不到是百团大战,最后抗美援朝至少有七大精典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