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定国那么忠诚却失败退到缅甸?

一千零一夜58

这个问题问得就有问题,第一,失败、败退与忠诚不忠诚没有关系,失败和败退是因为形势和兵力的问题;第二,败退到缅甸的不是李定国,而是永历帝和一些大臣,李定国最后是退到泰国。

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是明朝的掘墓人,但是在他们死后他们的部下却成了明朝抵抗清军的中流砥柱。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改编成“忠贞营”,在湖南、江西、两广等地与明军并肩作战,而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则更具实力,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数十万大军进军云南,以云南为后方修养生息,后出滇抗清,成为南明永历政权抗清的主要力量。

李自成

而这些农民军将领中,又以李定国将军战斗力最强,对明朝最忠心,自从大西军决定联明抗清后,李定国对明朝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论战斗力,李定国被称作战神,在出滇之后,他两厥名王(清敬谨亲王尼堪和定南王孔有德),打得清军闻风丧胆。

但是,由于孙可望的野心膨胀欲取代永历帝,最终与拥护永历帝的李定国发生火并,孙可望大败后投降清朝,之后南明的抗清形势急转直下。

永历帝剧照

1659年,永历帝率领一部分大臣退到滇缅边境,随后又在清军的步步紧逼之下退到了缅甸境内,成了流亡境外的政权,也将自己置于了缅王的控制之下。

南明形势图

而此时,南明的土地已经基本丧失殆尽,仅剩下云南部分地区、东南沿海和尚未收复的台湾,而此时还在坚持抗清的将领也只剩下李定国和远在东南的郑成功。李定国一直在云南边境坚持抗清,并寻找机会迎回在缅王控制下的永历帝。

云南、缅甸和泰国示意图

更令人感动的是泰王还拿出当年明神宗赐给的敕书、勘合(调遣军队的兵符),表示自己仍然感念大明王朝的恩情,李定国闻之也大为感动,于是派人与泰王联络入境事宜。

泰国大皇宫

之后,南明的形势更加恶化,在吴三桂的撺掇之下,清政府决定出兵缅甸抓捕永历帝,最终缅王迫于清军压力交出了永历帝君臣,永历帝被吴三桂大军俘虏。后吴三桂又上书清廷,担心夜长梦多,建议将永历帝在昆明处决,最终清廷同意了吴三桂的建议,将永历帝在昆明街头处死。

吴三桂剧照

永历帝被俘的消息传到远在泰国境内的李定国处时,李定国大恸,悲伤不已,大明的最后一面旗帜倒下了,自己对此无能为力,而在泰国的坚持也变得毫无意义。1662年六月,李定国忧愤交加而病倒,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病逝于泰国景线。

李定国

在临死之前,李定国还叮嘱儿子和部下,绝不投降清朝,“宁死荒徼,无降也!”可惜最终他的儿子和部下却没能遵守李定国的遗言,他们最终选择了向清军投降。

李定国的一生,前半生致力于推翻明王朝,而在清军入关之后又审时度势联合明朝共同抗清,在抗清过程中两厥名王,威震华夏,在南明朝廷江河日下之时仍坚持抗清,其忠心可鉴日月,值得我们铭记。


天涯看点历史号

有人把永历入缅甸当做是李定国西撤的结果,其实李定国是主张西撤,但根本就不赞同入缅甸。1659年正月,永历帝朱由榔和小朝廷文武官员在靳统武护卫下,撤退到盏达土司,行至布岭,此时已经靠近缅甸了。马吉翔认为只要进入缅甸国境就可以保住身家安全,于是就积极主张进入缅甸。不得不说,以于朱由榔为代表的永历朝文官一个个贪生怕死,在李定国等人还在云南西部边境地区组织兵力抗击清军时,就在马吉翔之流窜撮下流入缅甸,以为这样满清就可以放过他们(事实上连那个真正的朱三太子在玄烨统治了几十年后,都是垂垂老矣的老头并且在乡下过着隐居生活了,被满清发现后都被处死,更何况现在还有各地反清势力在抗争时期,而作为旗帜的永历,满清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呢?)。永历进入缅甸时,随行军队被缅甸当局拒绝不得进入,而进入人员都得放弃武器。

作为实权人物的李定国在兵力不足以保卫昆明时,对去向做了不正确的决策。他没有坚持取道建昌入据四川,即便形势危急还可以顺长江而下同据守夔东的抗清义师联合,而赞成了马吉翔等人向西撤退的错误主张。然而,决策西撤并不是同意流亡缅甸。事实上李定国当时从来没有考虑入缅,而由他指派的护驾队伍靳统武所辖兵员也没有跟随永历及其小朝廷官员进入缅甸。作为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首先,李定国非常明白作为抗清旗帜的永历帝慌不择路地进入外邦避难,这其实是标志着旗帜半倒,会给各地的复明志士心理上蒙上浓厚的阴影,跟她偷偷去玉米地里搞事情,我搞个几下就没气力了,“为心”bct顺

数字:《120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都把她搞哭了,罪过啊,其次,对李定国等军队将领来说,既要在穷山僻壤的边境地区继续抗击清军,又要耽心在缅甸的永历帝的安全,弄得顾此失彼,心力交瘁。

所以当李定国接到靳统武的报告,缅甸当局禁止南明军队入境,永历下令随行人员自动解除武装后。李定国就非常忧虑缅甸可能会对永历不利,于是马上派高允臣赶去,企图追上永历和随行人员并劝其回来,然而,高允臣一入缅境即遭到缅方杀害。而在后来,李定国同白文选等一再出兵缅甸想把永历帝迎接回来,也都表明朱由榔的流亡缅甸根本未得到李定国、白文选等最高将领的同意。看来永历确实太垃圾了,如果换成是南明的隆武帝,如果有了李定国的支持,即使西撤也绝对不会慌不择路的进入缅甸。

永历进入缅甸后,刚才是缅甸当局还对其不错,给些物资帮助,后来看到局势明显向着满清发展,缅甸当局就对永历不在友善了,而随着永历入缅甸的一些官员,则不是想着如何挽救这个事实上已经濒临灭亡边缘的小朝廷(比如如何积极利用缅甸王和王子的矛盾,尽快利用一些条件进行打探边界附近缅甸驻军情况,然后积极帮助李定国兵力进入缅甸,从而控制缅甸开辟一块新的抗清基地。虽然这样去做让人感到非常不自量力和不大可行,但又没有积极去想办法做是一回事,而不去想着积极挽救而自甘堕落又是另外一回事请),却在那里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连缅甸民众也日益看不起他们。最后在满清的外交压力下,缅甸当局永历交给了满清。这样复明抗清的最后一面旗帜倒下,李定国也郁郁而终。


靳釉瓜人泵

战败了,可不就得退?难道要在劣势情况下和优势敌军决战?忠诚并不代表就会胜利,这问题太过愚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