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辖区内旅游景点简介

兴国,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东倚宁都县,东南邻于都县,南连赣县,西邻万安县,西北界泰和县,北毗吉安市青原区、永丰县,连接吉泰盆地,距赣州市82公里、省会南昌346公里。全县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全县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2014年)。兴国是中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中国烈士第一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江西十佳魅力新城”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孕育了肖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概述

建县始于三国。236年(吴嘉禾五年),析赣县地,置平阳县,属扬州庐陵南部都尉。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改平阳县为平固县。太康三年,罢南部都尉置南康郡,县属扬州南康郡管辖。291年(元康元年),隶江州南康郡。

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从赣县划出七乡,加上庐陵、泰和部分地区,以年号为名,建“兴国县”。设县治于潋江镇。此后,兴国辖区虽有变化,但县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文天祥曾在此开府抗元,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县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将军县、烈士县,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部分在兴国工作和战斗过,毛泽东同志做过《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在兴国办过“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

建国后,兴国县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开国将军有56名,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兴国是中国客家居民聚居的主要县份之一,主要来自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西、山东6省,尤以河南、甘肃两省为多。兴国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是山歌,素有“山歌之乡”之称。兴国山歌源于唐代木客山歌,是兴国劳动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定艺术形式。

苏维埃时期,在动员兴国人民参军战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流唱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一首典型的兴国山歌。现代山歌戏《山歌情》、山歌剧《秀嬷》、《兴国山歌情歌对唱》等多次获奖。

1949年8月8日,兴国解放。8月8日至10月中旬,隶属江西省赣州专区。10月中旬后,隶属赣西南行政区宁都分区。

1952年8月撤销宁都分区,隶属赣州专区。1954年6月改赣州专区为赣南行政区,隶属赣南行政区。

1964年5月,重改赣南行政区为赣州专区,隶属赣州专区。

1971年2月,改赣州专区为赣州地区,隶属赣州地区。

1999年7月1日,赣州撤地设市,兴国隶属赣州市。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辖区内旅游景点简介

兴国县

折叠

地势由东北西边沿逐渐向中南部倾向,形成以县城为中央的小盆地。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局部有中山、低山。雩山支脉绵延全境,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丘陵亘绵。南部最低处是龙口镇睦埠村,海拔127.9米;北部最高处为枫边乡大乌山,海拔1204米;东部、西部高山,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河流主要属赣江贡水支流的平固江水系,以及孤江、良口河、梅江、云亭河,共五大水系,干流788.6千米。

旅游景区

折叠红色旅游

可以概括为“一园一院六馆七大革命旧址”。

“一园”即将军园,位于兴国县将军大道南端,占地300亩,是县委、县政府为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弘扬苏区革命传统,缅怀将军们的丰功伟绩,充分利用好兴国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

“一院”即潋江书院,位于兴国县城横街小井头,为清代古建筑,1929年4月,毛主席在潋江书院举办“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1930~1934年书院成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属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馆”即将军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辖区内旅游景点简介

三僚

折叠

旅游指南

折叠路线

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兴国县位属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距赣州黄金机场、井冈山机场均1小时路程,可通过京九、浙赣铁路与长江三角洲进行经济联系,紧邻广州黄浦港、深圳蛇口港、汕头港、厦门港等港口城市,路程均在550公里以内,且都有高速公路相连接。境内有319国道和泉南高速公路经过,距昆厦高速公路40公里。

折叠美食

兴国粉笼床——“四星望月”因毛泽东命名后,名声远播,而其烹饪也极为讲究。

材料:要新鲜(可用鲜鱼、猪肉最好是肥瘦相间的、鸭肉等为最佳主材料)。

做法:切成薄片,拌上精制薯粉待用。先在竹蒸笼里垫上几片青菜叶,再铺上粉干和竽片,大火蒸熟后,再将鱼片铺面,浇上一层辣椒、生姜、芝麻擂成的糊汁,盖好,旺火蒸8分钟,即可起锅上桌, 笼盖一揭,热气腾腾,浓烈的香味、辣味扑鼻而来,使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故事:毛泽东一生有嗜辣、爱吃红烧肉的生活习惯,那是1929年4月,经四军从闽西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经四军第三纵队在司令员伍中豪、党代表蔡协民的率领下来到江西兴国县古龙岗,毛泽东带着一个警卫排首次进入兴国县城,受到兴国县委领导陈奇涵、胡灿等人的欢迎。当时,红军从井冈山上突围出来,转战数月,风餐露宿,相当疲惫。于是,陈奇涵等人决定请毛泽东打个牙祭,吃一餐兴国客家的传统菜“蒸笼粉鱼”。这天晚上,毛泽东在桌边坐定,见桌上油炸花生米、竹笋炒肉和炒鸡蛋等4碟小菜围着一个大小尺余的竹蒸笼,颇为新奇,揭开笼盖一看,才明白原来是一道菜,他夹块鱼片一尝,又鲜又辣又香,颇合他的口味,不由得兴致勃勃地吃起来。吃了一阵,凡事喜欢调查的毛泽东,开口问道:“这菜叫个么子名?”胡灿说:“家常菜,没啥名字。”陈奇涵接口道:“凡事名正才顺,这菜请毛委员起个雅名如何?”毛泽东兴致盎然地指点说:“该有个名字才好,孔子曰:‘名正言顺’嘛!”少顷,他用手中竹筷拂着蒸笼比划着,饶有风趣地说:“这是一个大的团圆月嘛。”又指着4个盘子说:“这是4颗星星。4个小盘子围着个大蒸笼,就像星星围着月亮,我看就叫‘四星望月’好不好?”从此,兴国县这道客家风味菜载入了中国名菜谱,还走上了中南海的国宴席。  

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星望月”不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亮相,还由兴国的台属带到了台湾、香港等地。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辖区内旅游景点简介

粉龙床

兴国鱼丝兴国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兴国鱼丝是当地一道具有乡土特色的客家菜。

简介:兴国鱼丝有个别名——“与你相思”。

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兴国县有位聪明的女子,嫁给了一位船工为妻。因为丈夫经常出门在外,为让他不贪恋外面的繁华世界,不忘家,便仿效制粉干的方法,以鱼肉和薯粉为原料,精心制成鱼肉粉丝,并取名为“与你相思”,让丈夫带着在路上食用。丈夫每吃到鱼丝,就会想起家中的娇妻,所以,总是按时回家与妻子欢聚,决不留连在外。左邻右舍的女人们,纷纷向船工妻子取经,兴国鱼丝的做法也流传开了。因为“鱼丝”与“余思”谐音,意即我思念你。所以,至今兴国老表出远门,家人都要煮碗鱼丝饯行,表达“游子在外,永远思家”之意。旅居海外的同胞回乡探亲,回去时也要带上几包鱼丝,以便经常品尝到家乡特产,寄托怀故思乡之情。  

做法:鱼丝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用草鱼剔除头和骨,将鱼肉剁成肉酱,掺拌适量薯粉,做成大块,加热蒸熟,并晾干至不粘手时,把它切成丝条,最后晒干储存。烹调时用鲜肉汤或鲜鸡汤伴煮,适当配料,还可油炸、凉拌。  “兴国鱼丝”制作工艺独特。它选取肉质较厚的草鱼或红鲤鱼,刮尽鱼鳞,去除肉脏和骨头,将纯净的鱼肉剁碎成酱,再按一定比例掺入红薯淀粉和适量的食盐,如和面般揉成团后,分成若干大砣,用木质滚筒辗压成一张张薄饼,放到特制的竹搭中,加火蒸熟。待冷却至不粘手时,折叠成条状压紧,然后切丝,晒干贮藏。食用时,可汤煮,亦可凉拌、煎炸。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辖区内旅游景点简介

兴国鱼丝

兴国红薯干兴国红薯干又名倒蒸红薯干,在江西兴国的地位和兴国鱼丝相当,都是兴国三大特产之一,在兴国家喻户晓的兴国粉笼床、鱼丝、红薯干并列。  

红薯干选用兴国将军县高兴乡,茶园乡教富村,山区无公害优质鲜红薯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加工而成,使红薯保持了天然营养——氨基酸,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吃用有利消食、健胃。自近年投放区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好评。本产品与福建连平县薯干不同之处是没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倒蒸)。是纯绿色食品。本产品分薯干和倒蒸薯干两种。产品季节性较强,红薯均为秋季红薯。  

做法:制作方法如下:

一、选薯。选择表皮光滑细嫩、无虫孔、无破烂、无异味,大小以100~150克的鲜薯为宜。  

二、清洗。选好的红薯要用水将表面泥土清洗干净。清洗时,以冲洗为宜,切忌放在竹编的器具中用力揉搓,这样会损伤表面细皮,不利于蒸煮后剥皮。  

三、蒸煮。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分大小分批放到蒸笼里蒸煮。蒸煮时,火要旺。蒸煮时间长短的确定以红薯刚过心为宜,因为刚过心的红薯才便于加工,不过心,加工成的薯干颜色发黑,有异味;但蒸煮过分,无粘连性,变得稀烂,不利切条。蒸好后及时出笼冷却。  

四、剥皮。将蒸煮好、冷却的薯块进行剥皮,剥皮以剥净表皮为宜。  

五、切片。将剥了皮的薯块用刀切成长条。切条时,要根据薯块的形状,以切成薄长条为宜,其厚度在1~3厘米之间。  

六、晒干。由于刚煮后的水份多,要将其晒干。  

七、蒸煮。将晒干的薯片,再次蒸一次。  

八、晒干。再次晒干兴国红鲤鱼兴国红鲤鱼素有“金狮红鲤鱼”的美称。与婺源县的“荷包红鲤鱼”、万安县的“玻璃红鲤鱼”齐名,被誉为“江西三红”。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辖区内旅游景点简介

兴国红薯干

简介:兴国红鲤鱼以其体高、背宽、肉厚、色艳扬名全国。该鱼肉质鲜美,含有脂肪及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具有补气、养血、安胎、止咳之功效。尤其对妇女体质有独到的滋补功能,被推为妇女受孕安胎的特效药用食品。兴国民间素有给孕妇煎红鲤鱼汤安胎的习俗,一直是餐桌上的上品佳肴。兴国红鲤鱼通体红艳,仪表美观,又成为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鱼种。北京天安门金水河中,就有兴国红鲤鱼供游人观赏。全国有28个省市引种放养兴国红鲤鱼。国家为保护地方特产,特将兴国红鲤鱼列为非出口鱼种。

故事:兴国养红鲤鱼的历史悠久,相传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早年在东龛岩隐居读书时,就在他的洗墨池内养了红鲤鱼,他出山时,用毛笔在鱼颈画了一个环,以便回来相认。后来东龛一带的红鲤鱼颈间都有一道环,人称“铜鲤”。元代翰林滕宾的“题龛岩十咏”诗中有:当年曾把铜书券, 串却金鱼挂壁间。一夜风雷作霖雨,化龙飞去不知还。  2004年第19届世界客家大会吉祥物就是兴国的“金狮红鲤鱼”为原型创作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