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许多小学老师都要把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手机用户62406193989

对于好几个回答说老师这样做是当甩手掌柜、不负责任什么什么的人,我只有一句话:你不是老师,至少不是一名小学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特别是作为一年级语数老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不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作业,没人能完成作业。不是他们不愿意做,不想做,而是记不得有哪些!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还处在识字阶段,可以说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怎么让他们记下今天作业是什么?老师的要求标准又是什么?他们可否理解?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你让他们怎么做作业?

为什么教育就全是老师的职责?家庭教育也是一部分,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孩子只需要老师教授知识,而作为父母什么都可以不管,请问这孩子还是不是你孩子?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事物的认知和三观的正确树立阶段,这个时候只有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老师不是全能的,学生在校时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不布置家庭作业,这是复习巩固的重要一环,而这一环需要家长参与,一方面家长可以检测孩子所学,另一方面起到监督管理作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家校配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小学老师把作业发到家长群并非甩手掌柜,也不是不负责任,恰恰是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和认知能力采取的手段。小学生还处在蒙昧阶段,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启迪。


哈尼老师说


妞妈的时光机

我做了十四年老师,最终选择了辞职,只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因为我从未想过要做老师,目前开了一家美术社,做与广告相关的工作。

说这些,似乎与这个问题不挨边,其实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经常来我的店给孩子做作业的家长络绎不绝,一边骂着老师,一边掏钱给孩子做作业。

那些作业绝大部分是手抄报,各科的作业题,需要打印出来,一年级的,还需要重新排版,再打印。在此,我发现,老师之所以这样留作业,是为了自己省事儿,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并且也为了作业的统一标准,拿出来像样子。而家长们呢,尽管是在群里,可看到了,也就如同领到了战令,赶紧行动。

一般的,各科作业还不算什么,都觉得那是正事儿,可对于手抄报,日记,感想,游记,PPT之类的作业,就不当回事儿了,家长们亲自上阵替孩子做主,也就找到了我,而之所以要这么做,也是为了图自己的省事儿,宁可花钱,也不让孩子去亲自实践,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然,我是欢迎顾客盈门的,可每一次我都在想,是老师留了不应该留的作业吗?为什么每一次家长进的门来,总要把不确定的某一位老师骂的狗血喷头?而孩子,就站在家长的身边。糊弄事儿,真是糊弄事儿,可最终谁会吃亏呢?绝对是孩子。聪明又精明的家长们啊,可曾想过真正地去引导孩子发现新大陆?

有时候,我接触的多了,对此又有自己的想法,就变得不耐烦,干脆就拒绝了他们。我知道,这对于做买卖不好,可实际上,家长们的做法,太离谱,不要埋怨老师们对家长有意见,因为家长的做法太愚蠢,尽管表面看着很聪明。而这样的情形,在社会上还少吗?

我真不知道谁更可怜,而我,还常常助纣为虐,推波助澜,成全他们的好事。想一想,我自己也是可怜的,为了那么一点儿好处,竟然把自己也出卖了。

作业,不仅孩子要知道,家长也得知道,如家长有精力,辅导起来也是很便捷的,不用再问留什么作业了。


纪诚

我是小学数学老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说明一点,这样的现象有吗?有!多吗?其实不多。



  1. 微信这种社交工具,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而且这样布置作业更加直接明了。同时家长在了解了每天的作业以后,方便家长对孩子每天的作业进行监督管理。
  2. 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什么意思呢,当一个老师布置的作业有问题或者家长没有搞懂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跟老师进行讨论,询问并得到答复。这一点是其他布置作业的方式办不到的。
  3. 这是一种老师的策略,发在微信群里,能够让更多人看见,逼得家长不得不进行监督管理,也就是强调家庭教育。当然,这个有时候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群里家长的互相比较,会增加家长的焦虑。
  4. 方便查询,但弱化孩子的动笔和记忆功能,因为家庭作业本身是需要让学生自己记住自己完成的,现在发送到微信群里,也就是说,孩子就不需要自己再动脑筋去记住,因为就算忘记了,在群里翻看一下记录,就能够立马知道了。



但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到底有没有不好的地方?

  1. 上面已经提到了,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困扰和焦虑,同时弱化了孩子的动笔和记忆能力。
  2. 无形之中,给家长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家长需要每天盯着微信群,看看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给家长一种错觉,老师作业是布置给家长的。
  3. 老师也会落下一定的把柄,现在作业布置的多少是有一定政策的,你如果留下文字信息,很容易被某些人举报,得不偿失。
  4. 微信群的管理也是一种麻烦,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家长老师在微信群里互撕,家长和家长在微信群里互撕,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会影响到微信群正常交流,让人需要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
  5. 最后说一点,现在流行布置电子版的作业,这不仅会增加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同时偷懒的学生,还会想办法去网上搜寻答案,来完成作业,达不到真正做作业的效果。这对于老师,家长,孩子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最后,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实在不应该固步自封,应该要学会结合新事物,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西风课堂

英语学科中,听力考试占很高的分值,老师和家长十分重视。英语老师喜欢每天发布一些考查学生英语单词,或句子掌握情况的作业。


3、方便、快捷。以前,教师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回家完成。这对于优秀生不是难事,但对学困生会出现不少问题。有的学生写字慢,还抄错题,效果不好,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也不便于家长辅导。


临溪抚琴

每天下午五点半孩子们放学了,把书包扔在作业班,出去吃完饭,回来以后开始写作业。真心话,从二年级到六年级,真的没有几个学生是直接打开书包写作业的。

他们的情况是,坐在那打开家长给准备的手机,看看QQ聊聊天,我虽然是帮忙但我会管他们一下,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啊呀 还没有发作业呢 我不知道作业”“老师给我们拍作业 一会儿你帮我抄下来,我做”

敢问 ,我是99年的,那个时候我们每天自己记着作业回家写,这很难么,老师为什么要带这种风气,给家长留一堆堆的任务,那些有技术含量的任务家长真的能完成么,老师心里没数么

还有甚至幼儿园要求家长下载好多APP,所谓的联系交流孩子情况并没有,哇,我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到难过,可是指责老师也并不会解决,很心疼,现在的学生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了,所以老师把孩子一口气全推给家长,自己减轻负担。以前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时候孩子的作业家长也检查不了全靠老师,现在全靠家长,家长也很忙呀,家长在空闲的时间也需要跟孩子玩跟孩子沟通陪孩子做课外的活动,而不是全靠作业当桥梁的,不然全在家教学就好了,还要老师做什么!

岁寒知松柏

我就是一名小学老师,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低年级的重点。好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者相辅相成。新入校的一年级新生都还是懵懂的孩子,记住家庭作业对他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作业,老师们就会花心思在亲子共读或动手操作上,这些作业一般需要家长的参与和辅导,如果老师只是跟学生交待,这么小的孩子回家根本讲不清楚,所以老师将作业发布在群里,家长可以直观的了解作业情况,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长期坚持就会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家长跟孩子共同成长

其实,在接手新生班时,老师实际是接了学生班和学生班。学生班好带,家长班不易啊。许多家长只过分关注孩子的习惯,却忽略自己是教育的第一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每日的家庭作业学生有义务完成,家长也有责任监督。老师每日发布的作业,其实更多是发给家长看的,希望家长能够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家庭教育的阵地。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也能提高自我修养。


一年级上学期我坚持每天将作业发布到群中,有时还会将优秀作业展示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半年的坚持让班里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反应孩子能够做到回家第一时间做作业,对作业没有抵触情绪。但下学期时我就不再每日发作业了,因为我不希望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善良初心


会动的小狗

作业为什么不能发到家长群里?作业又不是反动言论和商业广告!家长群就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地方啊!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不告诉家长告诉谁?告诉孩子他二大爷有用吗?有人说老师把作业往家长群里一发就不闻不问了,这不是废话吗?孩子在家写作业老师咋“闻“咋”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那是孩子在家庭完成的作业,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地由家长过问吗?家庭作业还要老师过问,老师是你们家的家庭教师吗?说老师对孩子不闻不问,难道某些家长不是把孩子扔给老师后就不闻不问了吗?家长们,孩子是你们的,也是老师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因此,退一万步讲,老师可以不管(老师不管当然极其不对的,但我是”退一万步讲“的),但家长不能不管啊!那个老师不负责任,会受到谴责,可是你谴责完能咋地?老师还是老师,可耽误了你孩子的教育你找谁算账去?教育的良好时机错过了,会耽误孩子一生的。所以,教师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责,家长更要负责!老师不往群里发作业,都得主动问今天留啥作业了,这咋老师往群里发作业还不满意了呢?老师可以不往家长群里发作业,老师真的没有这个义务,但你觉得是老师往群里发作业,家长对照作业项目监督孩子写作业好,还是老师不往家长群里发作业,孩子写不写作业你都不知道好呢?为自己孩子前途负责的家长一定会作出对孩子有利的回答。


松涛盛语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观点呢?其实是跟自己的家庭环境有关 。本人家庭比较贫穷,父辈们经常拿我和其他学生作比较,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这种习惯,这是一种竞争的习惯。自己的父母并非是文化人,应该算是文盲吧,不过他们对我的爱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直到毕业。我的人生已经过了很多了,可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不过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重要性。拿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教育下一代子女,这是一件崇高而美丽的事业,这也是我动力的根本……


有些朋友会认为这是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总要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到家长身上来。其实不然,孩子的成长,一要靠社会,二要靠家庭。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说,教师和家长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