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苍茫诗意与现实的写照

我不知道唐代诗人杜牧在描写《江南春》画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时具体的心情,有的人揣摩说他有一种沧桑感,也有人说他当时有一种春意盎然的欣喜。但是,当今春的第一场春雨下了一整天后,我明白了:雨,其时就只是雨,古往今来同下一场雨,但是看雨的人不同,就赋予了雨以家国情愁,恩怨哀思。

今天的这一场雨,下得万物回苏,下得山河新沐。站在十一楼的阳台上,举目远眺,楼台层叠渐远渐入雨色,远山新叶似要立刻吐芽。烟雨苍茫,天地间,都笼罩在这密密织就的雨帘中,真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让诗人们陶醉其中,似要立刻提笔另抒胸臆。

当滚滚的春雷炸响在这个小镇的上空时,现实的马车将我从这烟雨天地中拉了回来。其实雨真的就只是雨,这雨给了大雨以解渴之水,但同样也给万千家庭以潮湿的环境,让上班的人们出行困难,让露天工作的人们度过艰辛的一天;而滚滚的春雷又使得多少家庭电器受损,使得多少乡镇停电,使得多少孩子受惊于梦中。

所以说,雨就是雨,雨它只是雨,但在诗人眼中,心中,就是诗意的象征,就被赋予了欢悲苦乐;而在普罗大众的眼中,它是久旱盼来的甘霖,也是带来灾难的火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