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你有没有曾经很信任的东西,却在某一个瞬间背叛了你?

比如说

某个傻逼app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这年头,周围的商城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花钱的需求,没点逼用。

上个月我房间的顶灯坏了,出门买更换的LED灯。

走了三个街区,路过两个大型商城都没有找到灯饰店。

乐得我脸上绽放出一朵玫瑰花。

然后我看到了,一座破旧的大楼。

我还是满脸小激动地跑进大楼,才发现大楼已经被拆得中空了?!

问了保安,保安一脸吃惊的说:“小姑娘啊,灯饰城已经拆了一年半了!”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WTF!!

还是技术团队赚得盆满钵满,度了一年半的假?!

卸载丫的!

上个月第一天,我就丢掉了我心心念念很久的全勤奖。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早上,我悠哉游哉地出门,心想就算今天去路边吃一顿炸鸡,上班也不会迟到。

所以我慢悠悠地走到公交站,刷新了一个叫“车来了”的app。

嗯,我的车还有10分钟到。

10分钟过去了,车没来。

又刷新一次,嗯,还有5分钟。

5分钟过去了,车没来

再怒刷一次,还有3分钟,信你最后一次!

等了4分钟,我生气地离开公交车站,准备骑车。

前脚刚离开公交车站,后脚车来了。

害我损失了10袋炸鸡,看来我和这个app的友情只能止于卸载了!

有一个周末,规划好了,早上骑车出发去沃尔玛买一个澳洲牛排。

中午给自己做一顿美美的大餐。

然后我就颠颠儿地出门,拿起手机扫了四辆共享单车。

嗯,第一辆车胎没气了,第二辆刹车坏了一个,第三辆车头控制不了方向,第四辆不管怎么扫都扫!不!开!

阿西吧,气得我转身就去吃了一碗热干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从婴儿长成了巨婴。

小时候要吃要喝叫妈妈,长大了衣食住行靠手机。

成长的过程就是一部依赖史,从人工依赖到智能依赖。

然后我们就活生生被人工智能宠成了人工智障。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家里新搬来一个室友,住了三个月,有一天晚上12点还没回来,给她打电话,电话停机。

第二天起来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出来的话把我刚刚拿出来啃了一口的鸡蛋,活生生的惊掉了。

这货,居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原来她前两个月都是导航回来的,然后碰巧昨天手机欠费,死活绕着小区转了俩小时,就是不知道这是她住的小区。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去逛商场,这家伙不知道是手机长手上了还是喜得贵子了,全程手机不离手。

我们准备坐电梯去楼上的时候,她二话不说上了一个下来的电梯,还自动往上踏步走,足足过了十秒,她才回头,对我说了一句话:这电梯怎么这么慢......

和我们这些人工智障比起来,爹妈那一代简直是无所不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找得到路,回得了家。

每年回家啃爸妈的时候,我的脸上就是一个大写的佩服.jpg。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因为我惊讶于我妈居然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洗菜切菜,做出四菜一汤。

而对于我们这些常年游荡在美团、饿了么一线的游民,早已不知做饭为何物。

难得有休息的时间,不是坐在沙发上点外卖,就是躺在床上点外卖。

某天,我突然忘记吃药,兴致勃勃去买了一堆菜,准备大展拳脚。

我幻想着10点开始做,12点之前就可以在朋友圈秀晒炫。

然后到了下午两点,我才刚刚做好。

用了美图最强的滤镜,都不好意思从朋友圈发出去。

我戳了个电话给我妈。

“歪,你确定我是亲生的?”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而我爹就是一个智能GPS,世界上就没有他找不到的路。

前年全家一起去苏州旅游,我爹用了三分钟瞟了一下地图,就带着我们全家游刃有余地穿梭了一天的大街小巷。

老爹也对智能GPS从来都不屑一顾。

他表示:要那玩意作甚,你爹这脑子就能装一个中国的GPS。

鲁...哦,不是鲁迅,不知道谁曾经说过,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此话不假,我们相对于上一代人,思想更开放,思维更活跃,但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放大了我们性格当中的某些弱点。

因为互联网除了带给我们生活很多便利外,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免于思考的便利。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早上还在跟周公会晤的时候,就收到一个胖子的雄心壮志。

他转发给我一篇文章《减肥难吗?看看瘦下去的人是怎样走向人生巅峰的!》,配文说:从今天开始,我要砍柴,吃草,不瘦10斤名字倒着写!

然后晚上,他的名字就倒着写了,因为他刚刚准备放弃晚饭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文章《胖怎么了?吃你家饭了!》,于是他就心安理得吃了一碗面,一块饼外加三个鸡蛋。

和朋友一起看了一部电影,晚上回家问他对于电影的看法,然后谈话就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十分钟后,他分享了我一个知乎链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连一丢丢的独立思考都嫌费劲,网络上信息爆炸,媒体们别出心裁地推送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我们就整天被这些观点牵着鼻子走,今天咪蒙说不熬夜不足以走向人生巅峰,我们就熬夜,明天新世相说,熬夜不利于身心健康,我们就枸杞泡茶。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高中的时候,我们曾经为了一个观点,引经据典争得脸红脖子粗。

现在我们表达观点,遇到需要思考的问题,甩个链接就够了。

所谓的思想碰撞,其实就是名副其实的链接往来。

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泛滥的年代,我们获取别人的思考结果轻而易举,我们将别人的思考结果当作自己的更是得心应手。拿着别人的观点将自己武装得更加像模像样。

我们以为自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复制着某大V的点评,在社交网络上嘲笑着旧人愚昧的“拿来主义”,却不知自己沉迷在“拿来主义”中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直到沦为人工智障。

人工智能都来了,人工智障还会远吗?

哦,京东618我买了一个烤箱,到了淘宝双十一的时候,我还没用过一次。

原因是说明书有足足一页纸,我实在懒得看。

以后有一天,能让淘宝店给我烤好,再邮过来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