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下轄的老河口市未來會成為一個地級市嗎?

唯美小女子603

老河口市和棗陽市是襄陽城市圈側翼副中心城市,什麼概念呢,就是老河口是襄陽的市域中心城市,也就是襄陽市的衛星城市,類似襄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個道理。老河口是襄陽市政府打造都市襄陽城市發展體系的重要板塊之一,也是構建襄陽中心城市的支撐體系。現在是不會獨立成為一個地級市,未來也不會獨立成為一個地級市。

目前襄陽正在著力打造,河谷城市群(老河口市和谷城縣),河谷組群發展是實現城市形態蝶變、提升城市能級的務實之舉。其最終的目的是打造全國縣域經濟領先城市、中西接合部合作共贏示範區。在襄陽下轄的縣級市中,老河口市和棗陽市的經濟非常強勁,人口眾多,地理位置優越。城市發展基礎良好。構建河谷組群不是一個單體的副中心,而是一個組合的副中心,在發展上會形成更大的乘數效應和倍增效應。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河谷城市群已經初顯其雛形,形成“一江兩城”生態經濟帶。目前投資11.85億元的河谷大橋,正在建設中,河谷大橋全長11.675公里。未來倆個城市的發展將形成,南進北拓的發展格局,即:老河口市將“南進”建南部新城和洪山嘴新區,谷城將“北拓”建城北新區、子胥新城,融合形成“河谷新城”。未來的河谷將是一座活力支城,也是襄陽市的佈局發展中重要一環,將搭建更大的循環經濟城市群。


怡閱荊楚

縣級老河口市是湖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地級市西翼中心暨地區副中心!

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老河口將來不會獨立為地級市。

目前,老河口和谷城被漢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陽公佈為河谷副中心。

提到河谷一體化建設,許多本地人就恍然大悟。襄陽之所以打造河谷副中心,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襄陽在經濟佈局上支持老河口等地加快發展的具體舉措。

老河口經濟及社會建設方面一直飽受當地群眾的批評,不過在經歷了近五年的發展,老河口已有明顯改觀。

襄陽市就縣域經濟佈局方面,長期實行的是平衡制。比如給了谷城一個大項目後,也會給老河口一個。中部橡膠(輪胎)生產基地就是襄陽招商引資所來,在老河口預計投資超過50億。

為什麼我能肯定的說該市不會成為地級市?理由如下。

1:高層不會隨便新增地級區劃,在發達地區的崑山市、義烏市都還是縣級,而這兩市規模超越了許多了地級市。可見,普普通通的縣級單位在升格一事上毫無底氣而言。

2:老河口是中西部地區經濟強市所定位的副中心,已經源源不斷地為本市投入了許多心血。如若老河口能夠升格,我覺得武漢更有機會升格。大家說是不是!

3:湖北省認定的襄陽城市群(襄陽城市圈)包含十堰、隨州等市,老河口處於襄十中間核心區位,從地理學來判斷,這也是多餘行為。

4:老河口面積較小,人口也沒有佔據多大的優勢。如果升格,這個侷限性非常大。不要和鄂州比,鄂州背靠的是國家中心城市武漢,老河口背靠的是區域中心兼省域副中心。從地位和區位上幾乎毫無探討之處。



其實我認為,對於老百姓來說,地方升格對自己並沒有多大的變化。然後還有可能產生不必要的自卑,在全省排名僅強於神農架林區(人口不到30萬的大森林)。

老河口與襄陽中心城區接壤,論活力優於保康縣。論潛力則大於周邊的鄧州、丹江口等地。

建議老河口加快進度建設仙人渡循環經濟園區,儘早實現融城。最終建成與樊城經濟開發區和谷城縣城市相連的中心區。


民間查訪專員

老河口市目前屬於縣級市,而且已基本達到升格為地級市的標準,但我還是可以毫不猶豫的和你說:“老河口市不可能成為地級市”。


我們先來看看成為地級市的標準

1、市區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25萬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駐地具有非農業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20萬人以上; 2、工農業總產值30億元以上,其中工業產值佔80%以上; 3、地區生產總值在25億元以上; 4、第三產業發達,產值超過第一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達35%以上; 5、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2億元以上,已成為若干市縣範圍內中心城市的縣級市,方可升格為地級市。

老河口市目前情況

老河口市目前人口52萬人,城鎮人口大約有28萬(符合非農業人口25萬人),老河口市區也大約20萬(符合條件)。老河口市GDP317億,第三產業的產業佔比32%(接近地級市獲准35%)。老河口市情況已基本符合升格為地級市的標準。


老河口不可能升格為地級市

老河口市目前是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按照湖北省的規劃老河口市將是襄陽市經濟重要支撐,暫無可能獨立出去。老河口市最新的發展規劃將和谷城連成一片成為“河谷新城”,但前提條件是河谷新城依舊是襄陽市的一部分。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襄陽甜

承邀!這個問題似乎在之前的回答涉及過。



眾所周知,老河口是湖北省計劃單列市,襄陽市代管的縣級市之一,是千里漢江的明珠城市之一。老河口過去叫光化縣,老河口一直是西進巴蜀和八百里秦川的戰略通道和軍事要地,1939年秋,五戰區長官司令部就駐紮湖北老河口。

1939年秋到1944年冬,日軍為了入川,兵鋒直指第五戰區,準備掃清武漢外圍的隨、棗一帶守軍,直入宜昌進攻重慶。期間,日軍動用的兵力曾達11個師團二十餘萬部隊。李宗仁在老河口沉著應戰指揮第五戰區十幾萬官兵英勇反擊,日軍始終未能向前推進。李宗仁駐守老河口,殲敵近10萬餘眾,徹底打破了日寇進攻重慶攻佔大西北的夢想。

老河口機場——國內為數不多的縣級市機場,鄂西北第一座機場,1929年國民政府修建的軍用機場,現改為軍民兩用機場。

修建於1962年的漢丹鐵路過境老河口,對丹江口水電樞紐的建設和鄂西北物質的運輸立下汗馬功勞。但隨著襄渝鐵路的修建,漢丹鐵路被改為貨運專線。

老河口近年的經濟發展相較於襄陽的其他縣市,如棗陽、宜城和谷城,相對遲緩,處在第7位。為此襄陽提出過"河谷一體化"的融城計劃,使之城為市域副中心城市。即使如此,老河口以自身實力升格為地級市,還不現實。



為打造以襄陽為中心城市的"漢江流域生態經濟帶"。湖北省在2015年,通過了《丹(江口)、(老)河(口)、谷(城)城市組群協同規劃》,該規劃由省發展戰略規劃辦、華中科技大學、省聯發投資集團、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湖北省城市規劃研究院、武漢市規劃編制與研究中心等單位。規劃對丹河谷城市組群非協同發展面臨的風險進行了評估,提出了城市組群協同發展的目標及發展策略,提出了生態共護、產業協進、旅遊同興、空間一體、設施聯通的協同規劃措施,明確了核心區空間協同規劃框架,提出了行動計劃及重點項目庫。被民間戲稱為"紅河谷"規劃。(取丹江口、老河口、谷城各地的一字,"丹"為"紅")。





該規劃是以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為起點,不難看出,未來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地,會不斷融城,最終形成新的"紅河谷"的行政區,成為由省直管的"紅河谷"地級市。

還有一種可能,國家成立"漢江新區",把襄陽市升格為副省級城市,與"漢江新區"合署辦公。受權代管漢江流域城市。形成一種新的行政管理模式。


附老河口市情概況

老河口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東岸。全市共轄2個鄉8個鎮5個辦事處,全市面積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7平方公里,總人口49萬。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為計劃單列市。老河口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曆史,古稱讚陽,是春秋名將伍子胥的故里,漢代開國丞相蕭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曾在此出任縣令,宋代科學家沈括在此寫下詩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惲代英在這裡渡過了少年時代,著名詩人張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戰爭時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詩人臧克家,以及外國友人史沫特萊、路易·艾黎、朝鮮著名錶演家金昌滿、金煒等名人曾薈萃於老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