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据说3月20日索尼要对外正式发售A7III了,不过官方显示只有A7IIIK套机出售。实在让我心里不爽,卖个龙虾还非要抓一把沙子附送。不过经过各种渠道,最终还是拿到了A7III的单机身版,据说单机身版全市也就那么十几台。

从最早的A33到A77再到A7,如今终于迎来了本人的第四台索尼大法相机A7III。每一次换相机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从A33到A77是因为A77更专业如意的操控。换A7是因为认识到全幅才是王道。换A7III是因为本人经常拍视频,A7的视频完全无法控制视频的焦点,并且其焦点的转换速度有让人自残的冲动。

作为一名非器材党来说,我一直认为摄影的核心是人而非相机。然而一台如意的相机也确确实实能够提高创作效率。这就是本人为何没入手A7II而是直接跨代到A7III。因为我认为A7III确实是一台值得出手置换的相机。

为什么不是更早几个月面市的A7R3呢?因为对于不是印刷户外大广告和毛孔控的人来说,A7R3许多亮点根本没有太多价值。我认为即使是婚纱摄影之类的专业用户A7III的功能也完全够了,没必要上A7R3。这也充分说明索尼产品的用户定位还是比较清晰的。

下面分别说明一下我对A7III的感受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A7III特写

一、外观篇

1、外观上A7III和A7非常相似,只是比A7厚了约5毫米,和A7II的尺寸应该相差无几。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A7III和A7对比

2、屏幕面积不变,却增加了最让我感到满意的触控功能。

3、屏幕右侧多了一个对焦控制拨杆,可以快速选择对焦点。下文会详细说明怎么用起来更爽。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操控按钮一览

4、另外一个核心的改变就是电池换了,换了容量更大的锂电池。

5、除此之外,肩带也更宽了(比起A7)。索尼大法的logo也更大更骚了。

6、当然还是有地方需要诟病的。A7时代一个电池不够用,那时标配了一个座充,但想同时充两个电池就非常麻烦。如今到了A7III,居然不送座充了,座充成为了另配的产品。看着官方六百多的原装座充顿时打了退堂鼓,最后还是弄了个国产的双电池座充。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国产双电池座充

7、最后要说的是手感,A7III手感比A7是好了很多的。我留意到索尼对于握手位的蒙皮做了改进。原来A7的蒙皮很多设置在了棱角位置,缺点是过了一两年非常容易脱落,因为棱角位置经常会承受各方面的力量。如今A7III的蒙皮只在把手中部区域设置,所有棱角一律金属,这样的设计让机器外观寿命得以延长。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侧面把手

二、操控篇

1、在接镜头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丝惊喜。A7III的接口完全没有了A7时代松垮垮的感觉。A7机身接所有镜头都有一种卯合不紧的感觉,总觉得镜头什么时候会脱出来(事实上,A7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确实会发生镜头机身间触电氧化导致暂时无法识别镜头的问题)。如今A7III的镜头接的非常紧,让人很放心。

2、所有按钮的键程都非常合适顺手,至少对我来说是的。

3、快门响应非常迅速,几乎比得上索尼残幅机。基本不用担心按快门的时候错过了精彩瞬间。

4、对焦速度很快,至少和A7比起来一个是天一个是地。拉风箱的情况很少出现。个人感觉已经非常接近A6300和A6500了,即便依然没有A6500来得快。毕竟残幅的感光元件尺寸小,速度总要比全幅的块。

5、触摸屏要逆天了。或许之前索尼认为触摸对焦并不适合专业用户。然而谁又能反对触摸操作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对焦操控的效率呢?有了触摸对焦屏,对焦框位置再也不用一下一下去按键了,一点即选,效率高得不是一点半点。实际操作可以先触摸选择对焦点,万一差一点点可以再用对焦操控拨杆来微调。再也不用羡慕无敌系列的触摸屏了,因为A7III这个带内容识别的4D对焦功能更强大,以下第八点会说明。

6、或许是鉴于当今慢动作和延时摄影比较流行。索尼干脆将此功能单列到模式转盘上,方便用户操作。下图模式转盘上S&Q项便是。

7、貌似取消了全景拍摄功能。或许索尼官方认为该功能基本主流手机都具备,并非专业相机的卖点,因此取消掉了。

8、锁定AF和中央锁定AF功能非常好用。前者是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从半按快门按钮的一刹那,相机即能迅速锁定对焦物体,之后无论物体如何移动,只要不出屏幕范围,都能实现动态跟踪对焦(整个过程须半按快门不松手),但这个功能只能在拍照下使用,拍视频是用不了的。中央锁定AF功能其实从A7时代已经有了,然而如今的A7III强化了该识别算法,速度更快也更准了,关键的关键是可以用触屏去操作。只要在菜单中打开“中央锁定AF”功能并且触摸屏功能也是打开的状态下,即可通过触摸屏幕快速选择需要识别跟踪的物体(因此个人认为从A7III开始既然已经可以触摸操作,那么中央锁定AF不见得就必须是中央了,或许改个叫法会更好),并且最最重要的是该功能视频拍摄时可用。不得不说这是视频拍客的福音,跟拍移动物体再也不用来回变换焦点位置了。官方号称的4D对焦系统确实不是吹的,黑色的萌宠也能很容易锁定并跟踪。

9、按照官方的说法,旧电池能拍350张,新电池能拍710张。实际用起来新电池的续航能力确实比旧电池好多了。普通拍照的话用一天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要出去拍视频的话,估计还是要多备一块电池,毕竟五轴防抖常开电力消耗也不容小觑。

10、新的TYPE-C传输接口速度真的很快。测试过132m的一堆照片,不到2秒就传完了。这个速度比起A7来确实不可同日而语。基本不需要借助第三方USB3.0读卡器了。

11、A7III可以插两张SD卡,并且可以自行分配如何储存。例如两张卡同时记录(其中一张做冗余备份),一张卡记录jpg,另一张记录raw。再或者一张卡记录所有图片,另一张卡记录视频。我个人拍视频比较多,希望视频和图片能够分开储存,因此我会比较喜欢采用图片和视频分开记录的模式。

12、之前看过有拆机测评说A7III的五轴防抖比A7II更强劲了,原因是动力机构做了升级。 实际测试出片率真的非常高,除非有先天性手抖症。

13、之前在索尼A7上的DRO/HDR 切换功能从ISO菜单的地方去掉了,如今A7III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快捷键给DRO/HDR。当然不设置快捷键的后果就是要去菜单里面找。本人觉得这种改进有倒退的嫌疑,不如以前方便。

14、相对A7增加了显示屏黑屏功能。这个功能本人认为非常实用。因为很多时候在日光下,显示屏是很难看得清楚的,不如索性关闭黑屏来得省电。

15、关于A7III的静音快门,目前有太多的限制。例如不能用闪光,不能开照片创意等滤镜,只有12bit输出,不能中、高速连拍等。个人认为目前还在探索和研发阶段,不必太在意这个功能,只是聊胜于无而已。

16、A7III的人面识别率确实比以前高了,之前A7戴个墨镜或者弄个刘海之类的就可能识别不出来,现在A7III虽然官方说明书中也说戴墨镜或者刘海可能无法识别,但实际上识别率还是非常高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即便人站得稍微远点,头部比较小还是能成功识别,确实要给一个赞。

17、A7III的眼控对焦实用率提高了,甚至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还能实现连续追焦眼部。

三、画质篇

1、画面宽容度真的很高,这个不用看测评就能通过拍出来的照片看出来。你会发现相对于A7来说,图片增加了许多灰度地带。当然这种图片就见仁见智了。毕竟有的人会认为对比度反差不够,缺乏视觉冲击力。因此懂得如何后期调色会变得十分必要。不过相机本身带有许多照片效果和滤镜,喜欢各种效果又不喜欢后期的可以自己调。

2、高感的确变态地好,至少和A7比起来如此。A7的可用高感大约为1600至3200之间,6400是肯定无法使用的。然而A7III的表现让我十分惊喜,其12800的高感看似来似乎比A7的3200还要略好。

为此我们拿了ZENMAX限量版的如意经轮手表做了一个拍摄测试。留意下边三张图,第一张为ISO500,第二张为ISO6400,第三张为ISO12800。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ISO500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ISO6400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ISO12800

下边再放大看看细节部分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ISO500细节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ISO6400细节

从索尼A7置换到A7III---索尼A7III(A7M3)上手记

ISO12800细节

可以看出随着ISO上升,画面会略有涂抹(留意指针边缘部分),但并不十分严重。ZENMAX这款如意经轮手表采用了源于战国的错金工艺手工制作,表身为黑檀木,中间刻满六字真言的三个经轮采用手磨变色处理。这里从三个ISO测试图片中看到木的质感和金属的质感都非常饱满细腻。金属的磨色渐变非常自然,没有高ISO伪色污染(即便有也可以忽略不计)。

底布的颜色也还原得非常好,图片的整体色感趋于一致(A7在ISO3200以上会开始出现伪色,并且画面整体颜色会发生改变)。这就说明A7III的传感器技术进步是非常大的。这里恕我只测试到ISO12800。因为平时即便是夜晚,在大光圈的加持下,本人极少用到ISO12800以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测试。反正本人在购买之前就看过相关高ISO的测评,只是没想到实测效果比预期还要好。

3、A7III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能使用14bit色深来出片了(普通高速连拍也是14bit的,除了超高速),而A7只有12bit色深。这就注定A7III拍出来的图片宽容度和颜色过渡要比A7更好更细腻。

4、A7III在不使用任何机载滤镜的情况下,从肉眼观测到画面色彩还原度非常高,非常接近真实的色彩。从这一点来看,索尼A7III的色彩似乎重新调教过(不知道A7II是否如此)。这点让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印象中,索尼的调色比较喜欢在红色区做成特有的索尼红。这一点在A7身上都有体现。而如今A7III放弃了这一特点而选择绝对地还原真实色彩,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并非我不喜欢索尼红,因为对于能拿单反单电拍摄的人来说,毕竟调色是后期的事,对于前期拍摄出片来说,都希望能忠实还原色彩。如果纯粹追求个性大可以后期ps或者前期加载机身滤镜。


5、从A7的没有4k视频,到A7S2能够4k内录,再到如今A7III的4k HDR。虽然我们看到了索尼在不断追求进步。然而我却认为4k一直是个鸡肋。虽说4k电视早已普及。然而4k录制设备放眼索尼自家全线产品,最多提供30P(NTSC制式)的帧率。对于摄像来说,50P(pal制式,对应ntsc的话起码是60P)帧率才能保证一些稍微快速的镜头没有拖尾。25或者30的帧率嘛,怎么看都只能拍拍休闲风。据说4k技术本身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目前没有足够快的处理器能够处理4k高帧率。想想索尼ps游戏机的处理器多么强悍就知道索尼已经尽力了。看来4k想要上高帧率只有慢慢等待了。

综上,个人认为索尼A7III可以说是今年的机皇了,基本补齐了前几代机子的各种短板。无论照片还是视频创作都非常得心应手。可以说得上是all in one了。从A7III上看得出索尼没有抠门,除了堆栈CMOS以外,基本能够给A7III的新技术都给了。当然,这也是我为什么如今选择入手的原因。

因为机子刚入手,测评难免不周,之后我还将继续发布关于A7III的各种实测。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惑也可以一并提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